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我的军队阵法太无敌

三国:我的军队阵法太无敌 第598节

“陛下,你的箭法真是出神入化,能够一箭封喉,放眼天下,估计没几个人能够办到。”

“就是啊!陛下的百步穿杨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算是前朝的李广将军也不过如此。”

“陛下的箭法的确厉害,臣等都望尘莫及。”

程冲听了众人的称赞颇为高兴,这时小皇子不禁赞叹道:

“父皇,你的箭法这么厉害,我什么时候能达到你这个境界,那就天下无敌了!”

程冲一听笑着说道:

“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就说不定能够赶上了,但是你要刻苦练习,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需要长年累月的锻炼,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勤于学习,才能够有所成就,明白吗〃.?”

小皇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道:

“父皇,那你教我练箭吧,刚才不是说让我试试吗?”

程冲一想,这小子还真来劲了,于是说道:

“好!我给你示范一下,你好好看着。”

说着程冲将箭上膛,向后拉伸给他做示范,说道:

“左手握住弓,右手将箭上膛,迅速向后拉,而且箭头和眼睛要成一条线,射程有多远关键看你臂力有多大,而射出的准确度要看你的平行度。来吧!试一下。”

程远也学着父皇的样子试了一下,虽然射的不远,但是姿势标准,看起来有模有样的,毕竟还是小孩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大臣们都夸小皇子有天赋,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

“陛下,小皇子的姿势学的有模有样,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出类拔萃,成为一代名将。”

“陛下,小皇子的确很聪明,仅一次就学会了,想当年微臣小时候学习射箭的时候愣是学了好几天,师傅还骂我笨的可怜。”

“陛下,小皇子很有天赋,将来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程冲听了众人的夸奖,更加器重于程远,顿时心里泛起了小九九,既然程远这么优秀,是不是应该考虑更改一下呢?反观程睿,好像天生不喜欢武功这一方面,只是对文学情有独钟。

陆逊好像看出了程冲的心思,说道:

“陛下,两个皇子各有千秋,一文一武,俗话说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况且自古以来长幼有序,还望陛下三思,切不可随意更改。”

程冲一听,思想顿时活泛起来,陆逊不愧是我的左膀右臂,什么事在他眼里都是透明的,随即说道:

“¨` 放心吧!朕知道该怎么办!陆爱卿果然厉害,什么事都瞒不住你的眼睛,感觉你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

“陛下过奖了!臣也是为你着想,担心引起朝政混乱才说出来的,希望陛下不要介意。”

程冲微微一笑说道:

“不会的,朕当然分的清谁忠谁奸,也知道哪句是真心的,哪句话又是奉承的。”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众人开始往山(李的好)下走,路过去年种的那片荒山,如今小树苗又长高了,一片苍山翠绿,程冲不由的感叹道:

“一晃一年多过去了,想不到小树苗也快长成大树了,时间过的好快啊!看来咱们的植树造林计划真是成效显著。”

陆逊也趁机说道:

“是啊!想起去年老百姓热火朝天埋头苦干实干的样子,如今还历历在目,想不到一年多下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众人无不点头称是孙.

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作乱

自从程冲统一天下以来,四海升平,百姓都安居乐业,大宁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繁荣景像,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在漠北的匈奴人自古以来就对中土虎视眈眈,从汉代以来一直就骚扰不断,后来被汉武帝派遣李广,霍去病,卫青先后征讨了大小十几次,打得他们望风而逃,后来才销声匿迹。

此后几百年来匈奴人远走大漠从此再不敢踏足中土半步,因此出现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样的千古名句,从此匈奴人对中土谈虎色变,趋之若鹜。

最近听说匈奴人又在草原上活跃了起来,而且老可汗去世以后,新任可汗继承了王位,逐渐统一了各个部落,扬言要再次进攻中土,扫平大宁王朝,因此经常在边疆地区骚扰百姓。

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而且最近503一次整个平城被扫荡一空,老百姓死伤惨重,平城将士几乎全军覆灭,整座城市就像一座死城,令人惨不忍睹。

这天侍卫跑进来喊着:

“陛下,大事不好了!平城失守了!”

程冲一听,顿时震惊了!抓住侍卫的衣服问道:

“什么?你再说一次!胆敢谣言惑众,我将你劈成两半。”

“陛下,千真万确,平城被匈奴人占领了!这么守将杜林写给你的八百里加急快件。”

程冲颤抖着双手打开一看,顿时气的大骂了三声娘,将奏折狠狠地扔在了桌子上,喊道:

“快去,叫所有文武大臣来大殿集合。”

侍卫赶紧去通禀去了,大约半个时辰后,所有人都来了,他们(cafb)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进来问道:

“陛下,这么着急忙慌的把我们叫来所为何事?”

程冲指着桌子上的奏折说道:

“自己看看是怎么回事?”

众人都愣了一下,赶忙拿起来观看,所有人也都震惊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这怎么可能吗?匈奴人竟敢如此放肆,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不该发生的事的确发生了!

程冲看着众人说道:

“我不想听到你们的废话,什么感慨呀假设之类的,直接说重点,说说具体的措施。是打呢还是不打呢?怎么个打法?”

说了一大堆,众人都有点懵了,从来没见过程冲如此发火,这是第一次,众人都战战兢兢的看着他,揣摩他的心思,思索着应对的办法。过了好一会儿,陆逊站起来说道:

“陛下,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自汉代以来就一直对我国骚扰不断,后来被汉武帝彻底打的销声匿迹了好多年,现如今又卷土重来,所以我们这次也要仿效汉武帝,给他来个当头一棒,将他们彻底打垮,打怕,从此滚出中土去。”

陆逊说完,众人都纷纷响应。

“陛下,陆逊所言甚是,想我堂堂大宁王朝怎么能受这种侮辱呢?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给他以沉重一击,最好将他打怕,打回到老家去更好!让他从此再不敢踏进中土半步。”

“陛下,臣也完全赞同陆逊的观点,这些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的野蛮横行,这次的行为无疑是触碰了我们的底线,简直就是看我们的头皮硬不硬?所以我们必须予以致命一击。”

“打到让他们怀疑人生为止,彻底挫败他们的锐气。这样他们以后保证不敢再对我们有所企图了!”

程冲听了众人的建议,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下,说道:

“好!既然大伙都这么有信心,主张把他们打回姥姥家去,那么明天就出发,谁愿意跟朕一同前往呢?”

程冲说完,甘宁就急忙说道:

“陛下,末将愿意跟你同去,将匈奴人彻底打败,不收复平城,誓不回还。”

这时赵云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末将也愿意一同前往,这都好些年没打仗了,手也痒痒了!这次去平城定将匈奴人杀他个片甲不留,人仰马翻,让他知道我们大宁不是好惹的。”

程冲看着战将们的表现,欣慰的笑了。第二天早上,程冲带着甘宁和赵云率领二十万人马向平城进发,经过五六天的急行军,部队终于进入了边关境内。

一路走来,饿殍遍野,老百姓死伤无数,整个边关地区满目疮痍,一片萧条,程冲顿时心痛不已,内心一片悲凉,想到如此的大好河山让匈奴人糟蹋成这样,内心涌现出满腔怒火。

把匈奴人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

第七百零三章 平定叛乱(一)

部队进入平城境内,守将杜林见大部队到来,高兴的欣喜若狂,带着十几个弟兄即刻迎上来了,跪下来说道:

“陛下,末将没能守住平城,致使数十万的将士和老百姓命丧于此,实在是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程冲一把将杜林扶起来说道:

“朕怎么会怪你呢?你是跟着朕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我还不了解你吗?只能怪匈奴人太凶残,你也已经尽力了!这次朕带来了二十万人马,一定要把平城夺回来,把匈奴人打回老家去。”

一番话把杜林和他的手下说的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誓死也要把匈奴人赶出去。杜林带着众人来到他们驻扎的营地,看着过去十几万人的营区如今只剩下这么点人,程冲内心感概万千。

忍不住叹息一声,杜林也知道程冲触景生情,难免会心情不好,由于好几天的舟车劳顿,程冲命令士兵们先休整两天,顺便打探一下对方的虚实,再准备攻城。

将士兵们一切安顿好了,晚上杜林拿出了仅剩的两坛子酒款待众人,其实程冲来的时候带的挺齐全,只是见别人拿出来了,也不能拂了人家的美意。

杜林让厨子炒了几个精美的小菜,亲自给众人倒上,说道:

“感谢陛下和众位将军前来增援,在这里我先自罚一杯,以表我对丢掉城池~的忏悔。”

说着杜林一饮而尽,众人也都干了,见杜林心中对自己的过失耿耿于怀,程冲于心不忍,说道:

“你也不必如此,过两天咱们将平城夺回来,有你弥补的机-会。”

其他人也都纷纷劝慰起来:

“是啊!杜将军不必如此悲观,也不要把错误都揽在自己身上,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的得失算不了什么,咱们下次再弥补回来,打它个大胜仗不就好了!”

“对呀!杜将军,我们都一样,谁还没有打败仗的时候,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趴起来,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远比忏悔要好的多。”

经过众人的一番劝说,杜林也渐渐不再纠结了,表示要好好的给匈奴人以沉重的一击,第二天早上,程冲派了两名士兵打扮成匈奴人的样子进城打探情况,经过一上午的时间,两人将平城转了一圈,终于摸清了城内的虚实。

回来后,两人禀报了敌人的部署情况,城内一切正常,每个城门都增加了岗哨,人数比原来多了一半,而且防守也很严密。

程冲一听,看来还比较有点棘手,当晚,众人坐下来研究了一番攻城计划,几个人当数杜林对城内最熟悉不过了,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陛下,末将以为正门是兵力最多,也是最难攻的,可派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前去,其他三个门的兵力都差不多,相对薄弱,派谁去也行。只要拿下正门,其他门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程冲一听,杜林说的没错,说道:

“既然这样,正门朕来亲自指挥,其他门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首节 上一节 598/8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融合沙皇模板,铸太阳神朝

下一篇:疯了吧?梁山匪贼成了汉人脊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