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第86节
耍嘴皮子一个比一个厉害,一到干正事的时候就全部歇菜了。
比如之前那个马贯,本来自己觉得是个人才,结果去搞个栽赃陷害,没把瞿应行扳倒却把自己给葬送了!
最近一段时间,胡惟庸觉得风声似乎越来越紧,他总觉得朱元璋已经听到了某些传言。
原本他的计划是徐徐图之,再拖个十年八年的时间,等到朱元璋老了,精气神也没现在那么足了。
那时候再发动,一切就会顺理成章,十拿九稳了。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则牵涉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一个甚至连当事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太子朱标时日无多了!
一年前,当他从某个太医口中知道了这个秘密后,他就已经开始谋划大事了。
当时,那个非常精于气疾的太医悄悄告诉胡惟庸,太子朱标有气疾,而且最多三五年就会彻底爆发。
一旦爆发,就是药石无效,必死无疑!
等他问清楚,这太医因为害怕担责任,根本没有如实告诉朱标他的病情的时候,他顺手就让那太医彻底消失了。
从那时候开始,这件事就成了只有他一个人才知道的秘密。
而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胡惟庸开始秘密接触吕氏亲族,通过他们和吕氏拉上了线。
以他原本的谋划,朱标一定先于朱元璋死掉,那时候必然会爆发夺嫡之争,趁着乱局,他就可以火中取粟,一举翻天。
只要解决朱元璋,其他事就好解决了。
扶植朱元璋的孙子登基,自己则挟天子以令诸侯,大义,正统和实权,一样不缺!
而在胡惟庸之前的计划中,最大的障碍只有两个,一个是朱雄英,他必须夭折!
另一个障碍,也是最大的障碍,则是燕王朱棣。
短短一年多,这燕王朱棣横空出世,战功彪炳,武勇无双,在朝堂之上声望一时无两。
不过,像什么“一骑破万军”、“单骑踹连营”和什么“千里单骑救红颜”之类的传说,胡惟庸肯定是不信的。
在他看来,那些都不过是其他人为了拍马屁,或者是说书人穿凿附会虚假编造的而已。
朱棣的声望日隆,让他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他觉得这位王爷就是自己计划中最大的变数,所以他也一直不遗余力的在针对朱棣。
各种版本的流言,甚至汪广洋在塞外的设计,全都出自于胡惟庸的谋划。
可惜,朱棣却摇身一变成了锦衣卫,让他的大多数谋划都成了无用功。
“好了!你们都住口!”
看到涂节和商暠的争论已经歪到子曰诗云去了,胡惟庸终于忍不住出言阻止了他们。
“户部那些杂官的事,先放一边吧!”
说完这话,胡惟庸就把视线落到了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壮汉身上。
“费侯!”
那个低着头一直没有做声的壮汉,听到胡惟庸叫他,这才抬起了头。
“不知费侯爷那边的安排是否已经妥当?”
胡惟庸对着这个壮汉明显态度要温和很多,有点平等交流的意思。
“本侯出马,肯定万无一失!”
这个壮汉名叫费聚,爵封平凉侯,乃是朱元璋的老班底,开国元勋。
为人骄横,性格暴躁,但却是一员猛将。
“有费侯爷出马,肯定不会有问题,只是陆侯爷那边可有回音?”
胡惟庸又问道。
“老陆那里还有些犹豫,他现在胆子变的和老鼠一般!不过有我亲自出马劝他,他不答应都不行!”
费聚大大咧咧的回答,让胡惟庸的眉毛一皱,但转眼就重新展开了。
“那就静候费侯爷佳音了!”
胡惟庸笑眯眯的对费聚说道。
“没问题,不过胡丞相,丑话咱也说在前面,成事了的话,得给老子一个王爷当当!”
此刻费聚却是狂态毕露。
“好说好说!一个王爷而已,老夫还是能做主的!”
胡惟庸一点没生气,依旧保持着笑脸。
这费聚是他费尽了心思和钱财才拉拢的,拉拢了费聚,他就能调动京师外营二十四卫中的六卫人马,足足三万大军!
而他们说的另一个陆侯爷,大名叫陆仲亨,爵封吉安侯,也是朱元璋淮西的老班底。
头几年因为很干了些破事,被朱元璋给狠狠收拾了一顿,被胡惟庸拉了一把,因此他们也有了联系。
而陆仲亨和费聚关系也非常亲密,所以胡惟庸就拜托了费聚前去说服陆仲亨。
陆仲亨手中兵马也不少,只不过他的兵马是在镇江而没在京师。
按胡惟庸的计划,到时候他会用五军都督府的调令,以加强京畿防御为由,将陆仲亨的军队直接调入京师。
到时候,费聚和陆仲亨就能帮他镇压整个外城,至于皇城内,他却是另有打算,他可没有指望用费聚他们的兵马去攻打皇城。
第123章 来自内部的堕落
随着现在朱元璋的态度越来越古怪,胡惟庸心中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
他直觉,这次的空印案就是朱元璋的一次试探,或者说是想通过这个案子来抓住自己的把柄。
所以,他今天才特意将几个心腹和费聚叫到了自己家。
结果,他却失望的发现,自己依为心腹的几人,似乎并不能提出任何有价值的建议。
除了掉书袋斗嘴以外,毫无建树。
现在最让他头疼的还不是朱元璋的态度,而是那个锦衣卫。
以前朱元璋耳目只有个亲军都尉府,而这两年他早已通过各种手段,将亲军都尉府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捏到了自己手中。
而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许多朝廷大员和亲王勋贵身边隐藏的暗探。
胡惟庸在召集亲信商议大事,朱棣这边也没有闲着。
燕王府的书房内,此时只有诸亮和朱棣两人。
“王爷,王仁那个狂人一去就惹事了!”诸亮笑着就递给朱棣一张信纸。
锦衣卫的信报渠道要比朝廷渠道快一些,朱棣这也算是提前知情了。
看完信纸上的内容,朱棣苦笑,这些牛人,就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锦衣卫报来的消息上说,王都事这才新官上任没多久,就揪出了一个巨贪。
关键是,这巨贪他还不是他大宁行都司的,而是隔着庆州老远的北平布政使司的。
这事说起来也不复杂,大宁行都司治所在庆州,位置已经深入了草原,几乎所有的补给都要依靠其他地方运送过来。
原本按规矩,大宁行都司的补给是要大宁都司来发放的,也算是个制约。
可惜,现在大宁都司也是新设,根本自顾不暇,所以暂时就是由北平布政使司代为拨付运输补给。
作为大宁行都司都指挥使赵云麾下唯一的一个文官,王仁一身儒衫在军中那是特别的显眼。
他到任后就立刻承包了所有的文书工作,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往来账目和物资的清点盘查。
王仁一接手就找出了问题,然后顺藤摸瓜找到证据,锦衣卫千户马三顺势出手。
于是,北平布政使司就倒下了一个参政,其他官员若干。
这下,王仁的大名在塞外立刻就被各个都司的人所熟知了。
再后来,这王仁居然儒衫持剑亲自带兵了,这又让一大堆人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王仁,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嘛!”
朱棣忍不住吐槽。
“那倒也不是!这王仁还是挺厉害的!”
诸亮说着又递给朱棣一份文书。
朱棣有些好奇,能被诸亮评价为很厉害,估计应该就是真厉害了。
而等他看完文书内容,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说一声王仁牛掰!
这家伙,死缠烂打在赵云那里弄来八百骑兵,然后带着二十车粮食茶砖和盐巴深入草原去了。
然后就从那时候开始,一个个的部落拖着牛羊马匹络绎不绝的来投庆州。
按这些部落头人的说法,他们都是被王仁王都事所感召,前来加入大宁行都司。
赵云大喜,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口了,急忙发动了武镶卫的士卒帮忙安置这些部落。
到后来,每天来投的部落却是越来越多,短短一个月时间,赵云的大宁行都司的人口就翻了数倍,一口气新建了三个卫所。
等到王仁带着空空的大车回归的时候,庆州已经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型聚居地。
上一篇:特种兵:开局旅行青蛙带回鬼背
下一篇:大秦:融合沙皇模板,铸太阳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