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第104节
朱元璋继续给朱标讲述当时的情况。
“数千叛军,因为他的一句话就全部到了太极殿前,又因为他一句卸甲,弃械,全部叛军解除了武装……”
朱标惊讶的嘴巴都张大了,当日的情况被朱元璋下了禁言令,任何人都没有再提起,朱标也就无从得知。
“又因为他一句话,数千叛军自行去了军营报到,事后统计,中途没有一人逃走……”
“这……这……”朱标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所以,当老四提出想就藩的时候,咱没有犹豫的就同意了!”
这番话说完,朱标才算是彻底理解了朱元璋的做法。
离开了皇宫的朱棣,并不知道他走后还有如此一段对话。
他的心情很不错,过完年就可以就藩离开京师,然后去经营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了。
对于锦衣卫,朱棣打算全部恢复原来的燕王三卫的建制。
诸亮的话,朱棣已经给他安排好了新位置。
因为一直没有就藩,他的王府官员根本就没有设置,这一次,顺便就把诸亮安排成王府长史了。
回到王府,朱棣特意把朱元璋已经同意自己就藩的事告诉了徐妙云。
徐妙云也很开心,对于她来说,朱棣能够远离京师这个大漩涡肯定是件大好事!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朝野风平浪静,像极了大风暴前那短暂的平静。
无数人都在关注着胡惟庸案,但却没有一丝风声从锦衣卫透露出来。
直到这一日,风云突变。
一大早,在千步廊上班的官员们就发现了异常。
无数全副武装的锦衣卫,成群结队的冲入各个衙门,带走了数以百计的官员。
不仅是六部,还有相对冷门的衙门也没能躲过,像什么太仆寺、鸿胪寺、光禄寺统统都有锦衣卫光顾。
不过好在这些被带走的官员品级都不算太高,大多数都是五品以下,这也让很多人安心了不少。
可惜,两天后他们就发现,自己错了。
锦衣卫再次出动,这一次,六部尚书中都有四个被带走,更别说侍郎一级了,直接被带走了九个……
至于更低的主事、郎中一级,那已经数不过来了。
整个朝堂都为之一空。
到了第三次抓人,当所有人看到连右丞相汪广洋都没能幸免的时候,才知道这一次皇帝陛下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了。
在京的官员抓完,就轮到了地方官员。
京师再现一个月前的盛况,每日都有无数各级地方官员被锦衣卫押送入京。
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这些一方大员几乎每日都能看见……
第143章 朱棣的海军统领
等到地方官抓完,所有人都终于松了口气的时候,锦衣卫却再次出动了。
先是突袭五军都督府,十几个都督佥事,都督同知,甚至还有几个各军的左右都督……
再接着,锦衣卫再次派出了大批的人手奔赴各地。
这一次,他们带回来的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光是在各地统军练兵的侯爷就不少于十个……
这一下,已经不是朝堂为之一空了,而是整个大明的高官勋贵阶层差点被弄掉了一半。
不过,这一切完全与朱棣没有了任何的关系。
他每日几乎都窝在王府,两耳不闻窗外事,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带娃。
朱雄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朱棣找人给他做了一部轮椅,虽然没有橡胶轮胎颠簸了一点,但勉强能让他在王府内自由行动了。
这可让他开心坏了,每天没事就坐着轮椅,跟在朱棣身后,哪怕朱棣没空理他,他都乐在其中。
而小姨子徐妙锦最近因为朝局不稳,又再次被禁足了。
反而是老十二朱柏,没事就会跑来推着朱雄英的轮椅,在王府中到处疯跑。
一直到了二月份,胡惟庸案才最终落幕。
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将原本左右丞相手中的权力分散到了六部,而六部尚书从此就开始直接对皇帝负责。
传承了一千八百年的丞相制度,终于在朱元璋手中宣告寿终正寝。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却是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因为,朱元璋的理由太充分了。
胡惟庸证明了一件事,丞相专权就可以谋反,就可以改朝换代,这是任何帝王都不会忍耐和接受的。
干掉丞相制度以后,虽然朱元璋火速提拔了一大批官员充任了尚书侍郎一级的职位,但中低级官员却仍然差了很多。
于是,朱元璋下旨,今年,也就是洪武十一年再开恩科。
此次恩科与往年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头榜仍是三个名额以外,二榜进士出身和三榜同进士出身的名额,比之以前直接翻了三倍。
当朱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知道这是自家老爹在大换血了。
经胡惟庸一案之后,朝堂上的淮西文官团体已经彻底的分崩离析。
朱棣猜测,再有个几年,估计曾经的淮西文武势力就都会烟消云散了。
转眼就到了阳春三月,胡惟庸谋反大案的所有人犯的审讯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人犯也陆续移交给了刑部,而锦衣卫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整编和移交。
朱元璋这一次直接撤销了亲军都尉府,所有人马直接转隶锦衣卫。
首先完成移交的是锦衣卫总部和南北镇抚司。
被替换下来的锦衣卫,也在张武朱能的率领下入驻军营,重新归建燕王三卫。
至于诸亮,现在已经正式搬进了燕王府,开始履行他燕王府长史的职责了。
不过,作为一个还没就藩的王爷,燕王府的事,其实少的可怜。
于是,在朱棣的安排下,诸亮开始利用手中掌握的暗卫,逐步接管胡惟庸留下的那些隐秘产业。
至于明面上那些胡惟庸的产业,早就被朱元璋一张圣旨,全部收归了自家的内库。
据诸亮估计,这一轮朱元璋估计从胡惟庸那里,弄了不下四五百万两的银子。
以他节俭的用钱理念,估计足够支用很多年了。
至于朱棣得到的产业,真要说现银的话,还真不多,胡惟庸插手海商的时间并不长,前期也主要是在投入和探索,所以账面上并没有多少银子。
但是,朱棣却是异常重视,作为穿越者,他不要太明白,接下来的数百年都会是大海洋时代。
而在大海洋时代,谁拥有大海,谁就能拥有整个世界!
所以,对朱棣来说,如何利用好胡惟庸留下的这点海商基业了,成了他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在这个事上,诸亮却是很难给他提供更大的帮助了。
这是先天条件所限,诸亮也是人,不是神来着,对于超出他认知以外的事物,他也需要时间去积累经验和教训。
对于海商这边的事,朱棣其实心中当时就有了个人选,那就是燕王府的管事太监马和。
虽然现在来看,似乎在马和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和海洋沾边的地方。
但朱棣就是相信,马和一定就是一个杰出的海军统领,不为其他,就因为他就是历史上那个三宝太监郑和!
这一天,朱棣直接将马和叫进了书房,他想再了解一下马和的真实想法,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从宫里派出来的。
“马公公!你来我燕王府时日也不算短了吧?”
朱棣漫不经心的问马和,实际上自从马和来到燕王府,虽然每日都和朱棣见面,但私下里谈话却是第一次。
“回王爷,奴婢来燕王府已经一年零三个月又十一天了!”
由于是第一次被朱棣叫进了书房,马和明显有些激动。
“哦!以前没有问过,马公公是在哪里出生的啊?”
朱棣依稀记得历史上的郑和似乎是云南人。
“奴婢出生地是在云南……”马和恭敬的回答道。
“咦?云南现在都还在打仗,你是怎么进了宫的?”
朱棣有些好奇了,按理说现在的云南都还属于北元梁王的地盘,这马和怎么会被送进宫里了。
“奴婢十一岁那年,父亲被北元军队征召随军,奴婢也被带在军中……”
马和的语调没有一丝波动,似乎说的就是别人的事一般。
“后来,北元军大败,奴婢父亲战死,奴婢也成了俘虏……”
“然后,奴婢就被送进了皇宫!”
说完,马和恭敬的低下头,他虽然不知道朱棣找自己到底是要做什么,但他却知道,自己等的机会终于要到了。
上一篇:特种兵:开局旅行青蛙带回鬼背
下一篇:大秦:融合沙皇模板,铸太阳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