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开局冰封始皇帝,打造不朽仙秦

开局冰封始皇帝,打造不朽仙秦 第59节

每一步,都倒下了的尸体!

但是他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这片九州大地上的人们,拥有更好的未来!

天下一国之梦!

世无战乱之苦之梦!

马蹄所至之处,皆为秦土之梦!

驱逐异族让子民不受掳掠之梦!

回忆与现实交织,看着黑压压一片的百姓,嬴政提声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朕,当为尔等,开万世之太平!”

最后的话语仿若重锤一般的敲在了所有的心上。

一名名秦锐卒眼眶微红,这,便是他们愿意付出生命和一切追随的祖龙啊!

长戈如林而起,一名名秦卒振臂大呼道。

“大秦,永昌!!!”

“大秦,永昌!!!”

“大秦,永昌!!!”

无数的百姓也为之动容,自从嬴政一统天下,他们已经很久没有饿到过要吃树叶了。

以前那种易子而食的日子,更像是传说。

但明明,才只过去了十几年而已。

看着那站在高台之上,冠冕袍服下威严的皇帝,无数人自发的跪下叩拜,山呼道。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第63章 目标,儒家

看着下方一名名高呼万岁的百姓,嬴政的心中流露着难以言喻的情绪,但他没有表露,只是默默的记在了心中。

他定要让大秦。

人人如龙!

在山呼之声缓缓平复后,他转身登上了蜃楼,随意的游览了一番后,便在秦风的护持下回返了桑海行宫。

行宫内。

久违煮茶闲谈的两人,时至今日,却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茶雾缓缓浮动。

嬴政持着茶盏,看着秦风说道:“不周,你真的打算留下,不与我一同东巡?”

秦风点头道:“陛下,儒家,我必须去一趟。”

嬴政有些疑惑道:“不周,我一直听你提起儒家,朝中也多有为官的,但是他们有何特别之处吗?”

秦风顿了一会,似乎在考虑怎么回答嬴政这个问题。

大秦自商鞅以来,以法立国,数代积累才拥有了灭六国之国力。

乱世法家,盛世儒家。

儒家之学说,宣扬君权,教化世人,能使万民归心。

现如今九州一统,嬴政得长生,他必须要开始考虑为大秦万世基业打好基础。

想到这里,秦风说道:“儒家主张以仁义治天下,或许这在过去七国纷争之时并不可取。”

“但是未来若要大秦永昌传于万世,他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助力。”

“儒家治国,在于教化,使民心归附,是铸我大秦万世之斧凿。”

“况且,我大秦立国这么多年,儒家还在做首鼠两端之事,天下可没有这么便宜的好事。”

闻听此言,嬴政的目光中一道寒芒闪过。

儒家为诸子百家中两大显学之一,却对他大秦的态度不冷不热。

他们身在大秦的国土,却生有异心,他当然是绝对不允许的。

只是之前儒家并不是他最重要的执政方向,现在他既然已经得到长生,那么他们的事就必须要有一个结果了。

想到这里,嬴政缓缓说道:“既如此,不周,你便放心大胆地去做,无需有任何顾忌。”

“儒家若是不愿成为我大秦的利刃,便不要让他们有成为敌人的可能!”

秦风嘴角露出一抹冷厉的笑容,道:“陛下放心,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随后,嬴政似乎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不周,道家之事,为何你也要亲自去,海捕文书已经下发全国,他们必定躲不了多久了。”

秦风道:“陛下,那些道家反贼道行可不浅,剿灭他们并不容易,既然已经到了桑海了,走一趟也是顺便的事。”

嬴政点点头,道:“不周,辛苦你了。”

秦风笑道:“你我兄弟,何需说这样的话。”

翌日。

桑海城外。

无数全身黑甲的士兵手持黑龙旗帜,绵延数里之地。

旌旗蔽空,遮天盖日。

黑甲士卒长矛林立,一辆黑色华贵的龙辇被中军层层护卫。

而在这大军之后,无数百姓自发的站在城门处,跪伏在地地看着他们的君王缓缓远去。

祖龙之威当如是!

在不远处的高阁之上,少羽和范增并肩而立。

他们看着那辆被护在中间的祖龙车辇,少羽目中忽而露出霸道睥睨之色。

范增在一旁有些惊异地看着少羽忽然升起的霸王之气,心中既有担忧,又有些欣喜。

担忧的是嬴政和秦王如今的威势滔天,项家起事恐怕更加难了。

欣喜的是项家终于出了一位能够承载楚地百姓希望之人,能够在嬴政如此威仪之下尚能够不露怯意。

等到车驾来到近前,少羽眼中神光暴闪,握拳用力一锤,道:“彼可取而代之!”

这一刻,国家破碎,祖父被杀,一股难明的情绪涌上他的心头。

国仇家恨,唯有嬴政项上人头方可解心中仇恨。

范增高兴地拍了拍他的手臂,道:“少羽,你未来的路还很长。”

“终有一日,你必能达成所愿!”

少羽重重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便从此处离去。

不过他们后面并没有看到的是,在嬴政的东巡队伍离开桑海之后,那三千陌刀兵却留了下来并没有跟随嬴政离去。

领头骑于马上的正是秦风。

三千陌刀军身披黑甲,背负陌刀,刀锋在阳光下闪烁着连片的寒芒。

起初,桑海城的百姓并未在意。

毕竟桑海城刚刚经过一波劫难,大街上出现整队的士兵并不意外。

但是,没过一会儿,他们便发现这队士兵的前往的,却是小圣贤庄的方向。

小圣贤庄为儒家圣地,这在桑海城是人人皆知的事。

这秦王没有和嬴政一同返回咸阳,反而带着如此多甲士去往小圣贤庄,顿时引得桑海的百姓议论纷纷。

“陛下回咸阳了,秦王为何反而带兵士去小圣贤庄呢?”

“桑海的叛乱发生没有多久,难道秦王是去抓反贼吗?”

“儒家整日读圣贤之书,如何会与反贼勾结,不可能!”

“这谁说得准内,没准反贼就是他们带进城的呢!”

……

小圣贤庄。

一个儒家弟子慌慌张张从大门跑进来,正好撞见了张良。

他赶忙喊道:“三师公,三师公,大事不好了!”

张良见此,脸色一板,斥责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有什么事如此匆忙?”

首节 上一节 59/2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