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85节

但很快脸上又泛上了疑惑之色:

“爱卿这个发明可是不得了,不过,这个纸张制作起来方便吗?所需材料容易找吗?

说完很认真的看着梁元,只希望从他那你得到肯定的答复。

梁元笑着点了点头:

“君上放心,这个纸张制作起来并不难,制作原料在我秦国可谓到处皆是,只需用树皮或麻头、竹、麦杆、稻杆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即可配成悬浮的浆液,而后捞取纸浆进行干燥,纸张即可制作完成。”

嬴渠梁极为高兴:

“如此真是太好了,我看后面便设立一个专门造纸的官署来做这件事吧,爱卿,你到时把这个方法告诉给他们,让他们大量的造纸,这个东西实在太重要了,须臾不可或缺啊!”

梁元早有此意,赶紧称诺。

嬴渠梁于是又将这本书仔细看了起来:

“齐民要术?只看名字,这本书应该是针对治民或者黔首的吧?”

说完便从第一页开始翻看起来。

梁元献的这本书,正是后世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

当然,他已将上面的内容按照这个时代的情况做了修改,但主要内容不变。

为了背写这本书,自己可是熬了好几个夜,方才弄出来的。

不过在自己的看来,这一切绝对是值得的。

在自己的记忆中,《齐民要术》已经成为他那个时代的学校选修教材。

他认为《齐民要术》这本书,正是这个时候的秦国和黔首们所急需的。

因为这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不但名著华夏,被誉为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更已蜚声海外,成为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系统地总结了北方农牧业的增产增量技术,以及对各种虫害病害的防治,以及治荒的方法。

还有食物的加工与贮藏,家畜的饲养防病,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

另外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季节,各种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

嬴渠梁每日批阅公文,对于农事一直留心,看得毫无滞碍难懂之处。

他看得是越来越专注,看到精彩之处,还忍不住对着卫鞅念了出来,仿佛在说有了这本书,何愁秦国农事不兴呢?

他逐页细细阅读许久,方才意犹未尽地看完了。

93.又来一宝

嬴渠梁猛地拍案,大喜道:

“此书实在是益国利民的不朽之术!上面农艺、蚕桑、牧养、兽医、酿造、储备、治荒的方法技艺无不精细独到,有了它真是黔首之福,没想到上大夫对于农事也是如此精研!”

梁元只能笑笑不语:

“君上过誉了,这个嘛……这个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不还得看日后的实践嘛。”

嬴渠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君,对于国家最重要的农事是了解得很透彻的。

他已深深认识到了《齐民要术》这本书,必定利国利民,于是认真地说道:

“此书绝非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上面记载之详尽合理,无不符合当前秦国和黔首的需求,待会儿我便将这部书交付上卿府发往各县,让所有黔首遵行。

正好现在黔首们有了田地,以后他们按照这本书上的方法来进行农事,我敢说,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黔首们一定会获得更好更满意的收成。”

卫鞅此时也是感到震撼,他还知道更多关于梁元的事情,于是插嘴笑道:

“上大夫的本事难以尽述,说到改革农事提高收成,上大夫和我近来闲暇也一直在琢磨此事,上大夫还为此鼓捣出了两样新东西!”

说完朝着梁元笑了笑,仿佛在说还不快带君上看看去?

嬴渠梁一脸浓厚兴趣的样子:“还有啊,我今日是要大饱眼福一番了!新东西在哪儿?”

说完不禁向着梁元身上打探起来,看他究竟藏在什么地方。

梁元看他样子已是有些滑稽了,笑道:“君上和公孙大夫随我来吧。”

随即站起身来,就要带路向外面走去。

嬴渠梁有些惊讶,不明所以地与卫鞅一起跟着梁元出了书房。

书房外面是一个盛开白梅的院子。

院子空地上摆放着一个罩着灰布的东西。

院中侍立的一些好奇的郎官见到这一幕,纷纷朝这边投来打量的眼神。

嬴渠梁和卫鞅、景监也是来到了梁元的身旁。

众目睽睽之下,梁元走到灰布旁,一把掀开了它。

霎时间,一个造型奇异的犁,便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梁元随即解说起来:

“此乃曲辕犁,比现如今的长直辕犁,更加轻便好用,约莫只有一半的重量,而耕作同样深浅的地,只需要一头牛,便能轻松自如的拉动!”

仅仅是一句话,嬴渠梁等人就面色大变。

“只有直辕犁的一半重量?”

“只需要一头牛?那不就是只需要一个人?”

“如此,耕作之时,岂非二牛三夫,变成了一牛一夫?”

“足足节省了六成的人力?”

“这样的话,同样数量的农夫,能耕作的田地,岂非能大大增加?”

大家都是懂得这个时代的耕作之苦的,以后若能有这样的犁,实在是秦人的福音了。

在场的众人,包括嬴渠梁在内,都是感到震撼。

不少出身农家的郎官更是忍不住低声嘀咕起来,仿佛见到了什么新大陆。

他们纷纷翘首企足地看着梁元,希望他给他们再细细地解说一下。

梁元便将按着自己的理解,用这个时代的语言说了起来。

现在的耕作工具,主要就是长直辕犁。

这种犁在耕地的时候,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高。

往往需要二牛抬杠,也叫二牛三夫的方式,才能进行耕作。

也就是每次耕作,需要两头牛、三个人!

这无疑是对人力的极大浪费!

最关键限制了耕作的效率!

而曲辕犁则不同。

将直辕、长辕改成曲辕、短辕之后,又在辕头的位置,安装了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如此,不仅使得犁架变小、变轻。

而且便于掉头和转弯,操作灵活。

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操作。

最关键的,曲辕犁增加了犁评和犁箭,这种结构,使得犁铧入土,可以自由调节深浅……在深耕和浅耕之间,自由切换!

而犁璧不但能碎土,还能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前进的阻力!

毫不客气的说,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农耕时代最先进的耕犁。

如此重要的东西,原本要到唐朝时候才会出现,但梁元想着自己岂能让秦人等得那么久呢?

于是便抽空画了图纸,命人将它制了出来。

“如此神奇?!”

听到梁元的详细解释,嬴渠梁当时就不淡定了。

作为一国之君,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曲辕犁的深刻意义。

想要强秦恢复穆公之业,说到底,什么最重要?

粮食和军队!

曾经有多少次,秦国就是因为耕作效率的问题,限制了粮食的产量,粮食产量提不上去,连带着又限制了国力的发展。

每每想到这一点,嬴渠梁都能从睡梦中难受的醒过来。

若是有了《齐民要术》和曲辕犁,黔首耕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这就意味着,可耕作的田地数量会大大增加。

要知道在这战乱不休的时代,死的人实在太多,朝廷手里最多的就是无主之田了!

所以嬴渠梁缺的是什么?

是耕田的人!

而现在,曲辕犁若是能将农夫,从二牛三夫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岂非意味着,同样数量的农夫……可以耕作出起码数倍的田地?

首节 上一节 85/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