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58节

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一位领导,并不需要精通专业,只要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就够了。

日后的刘邦不就是这样吗?

念书不行,打仗不行,天文地理更是拉垮……但他只需要用好汉初三杰,照样打败了军事奇才项羽,夺得了天下。

孙膑极为聪明,还没听梁元说完,就知道他是因为不认识魏国文字,而在转移话题了。

孙膑不禁好笑,是我草率了。

但转移话题就转移嘛,为何非要说成内急呢?

孙膑觉得这位上大夫甚是可爱,不由得更想尽快跟他去秦国入仕。

孙膑此时对于魏国已是毫无留恋,竟是比梁元还要主动:“事不宜迟,咱现在就出发去秦国如何?”

梁元大笑,他的目的达成了。

心中暗笑,你再是高人,还是要落入我的掌握中啊。

现在,他一旦回国,便要筹备向反法实力派宣战的大事了。

只有彻底消灭反法实力派,变法大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但反法实力派非常强大,一失足成千古恨!

无数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既得利益者绝不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一定会顽抗到底,以各种形式。

所以,梁元感到自己必须沉着周密地应付!必要时,必须施用铁与血的手段!

梁元带着孙膑和梁二,打道回国了。

秦国。禁室。

公孙鞅听着吏官汇报外间那些因杜挚奏书而猖獗的流言蜚语,脸色越来越难看。

那些流言恶意中伤,全都将矛头对准了变法派。

说什么是梁元、公孙鞅等人逼死了甘龙,他们现在是在玩火,是在制造国家动乱,威胁他们不可再行变法,否则必将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公孙鞅听完吏官汇报,知道必是世族在背后搞鬼,怒不可遏。

他刷地抽出腰间宝剑,猛地一剑斩断了面前的书案。

旁边吏官被他的举动吓得变了颜色,战栗不敢动弹。

公孙鞅多年以来对于贵族势力的不满,和对于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怒,在这一刻,达到了临界点。

他内心深处的冷血基因被激活了。

他紧咬牙关,恶狠狠地发出了他的应战之言:“变法,必须见血!”

他计划着杀一批人!

以此震慑开始猖獗的反对派!

为变法开路!

但该拿谁开刀祭旗呢?

他摸出了一直藏在袖中的帛书。

那是梁元离开秦国前给他。

上面记录了史书上有记载的反法派人物。

58.变法必见血2

公孙鞅打开了那份反对派名单。

因为梁元常有预见之明,所以他对这份反派名单是相信的。

现在,他准备从名单挑出一个人,作为他变法的祭旗人头。

当然,必须挑一个合适的人。

一个适合在此时斩杀的人。

名单上面打头的,便是位高权重的甘龙,但甘龙已经死了。

紧接着甘龙的,便是杜挚的名字。

这家伙之前在朝议中公然激烈地同梁元争辩,这次的流言乱语又全因他的奏书而起,公孙鞅已是对他极为不满了。

只要让他逮着了机会和实证,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向杜挚举起屠刀。

杜挚的名字后面,是大公子赢虔。

其实这个人出现在梁元的反派名单上,是让公孙鞅感到意外的。

这个时候,赢虔并没有如甘龙师徒一样,公然跳出来反对变法。

若不是一直以来有密探来报告,说赢虔经常隔三差五同世族人员暗中来往,公孙鞅真的不会将赢虔同反对派联系起来。

梁元此前在禁室中成立了一个密探组,由景监负责具体的行动。

密探组的主要作用,便是负责秘密监视特定的反对派,以及打探各地世族的不法活动,搜集他们的不法证据备用。

密探组因为有梁元提供的反派名单,所以行动开展得比较迅速。

而且还有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成果。

截止到目前,禁室密探组已经掌握到了赢虔同甘家、杜家往来,以及各地部分世族之间串联的情况。

只不过因为没有过硬的证据,和朝廷还没有做好同世族实力派开战的准备,所以禁室暂时还没有动手。

这比起历史上商鞅在变法时,对于反对派构成比较抓瞎的情况,要好上许多了。

而在赢虔的名字后面,是这张名单的最后一个人:公孙贾。

公孙鞅对于名单会有他,更是震惊得要跌掉下巴。

公孙鞅见过公孙贾,知道他是秦国宗室成员,现在负责宗室事务,文化水平非常的高,是个舞文弄墨的好手。

在公孙鞅的印象中,公孙贾总是一副老实相,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客客气气的,对于朝政从来都不发表意见。

这样一个“化外之人”,哪里像一个反对派呢?

这也与密探组上报的情况相符合。

与公子虔私下结交世族的情况相反,公孙贾几乎从来没有同世族私下见过面。

据密探组的回报,公孙贾每日在府中,要么是在吟诗弄文,要么就是在读书下棋。

这样的人,真不可能是反对派吧?

嬴渠梁对梁元将公孙贾写在名单上,表示严重的质疑。

但他转念想到梁元之前的种种高明,又不得不思考着,到底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梁元究竟是怎么判定出不问政事,沉默寡言的公孙贾是反对派的呢?

难道他能未卜先知?

当然是因为梁元未卜先知了。

史书明确记载,公子虔和公孙贾,内心对变法非常不满。

但狡猾的他们并没有公然直接站出来反对变法。

而是在背后暗中串联世族,并鼓动日后的太子赢驷出来破坏新法。

以便让得嬴渠梁和商鞅无法招架,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公子虔和公孙贾看来,商鞅一直倡导的法家治国,特别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极为可怕。

因为在他们看来,最佳规则应该是刑不上大夫,更不能处罚宗室。

他们故意给商鞅制造出天大的难题,他们唆使太子出来违反新法。

他们认为,像商鞅这样的聪明人,绝对是不敢去处罚太子的。

否则太子日后继位,他商鞅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公子虔和公孙贾盘算着借太子犯法来让商鞅打脸,从而让新法无法推行下去,自动被停止。

但是,他们低估了商鞅的决心。。

商鞅真的敢去招惹太子!

史书上记载,商鞅虽然是不方便惩处太子,但他很快查出了幕后真凶。

在争得嬴渠梁同意后,直接是下令将公子虔和公孙贾处以严刑。

公子虔被处以劓刑,即被挖去鼻梁。

公子虔随后闭门不出,直到嬴渠梁死后,他便迅速跳了出来,策划了陷害商鞅的行动。

公孙贾被处以黥刑,即在他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以后再也擦洗不掉,也是一种终生的羞辱。

在嬴渠梁死后,公孙贾也参与到了对商鞅的谋害团伙。

公孙鞅坐在案前,极速考虑着应该拿谁先开刀。

一旦考虑清楚,他便要立即去见嬴渠梁,请他下达命令。

公孙鞅作为变法者和执法者,要杀的,当然是证据确凿的罪犯。

首节 上一节 58/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