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13节

“请问贵人是……”公孙鞅抬起头,看着梁元。

“我是梁元,现为上大夫。”

“哦,原来是梁大夫,在下失礼。”

公孙鞅这才仔细打量起面前的年轻人和整个梁府,同时对秦国的贫困现状又加深了印象。

一国高官,住所和人员配置居然这么简陋?!

只住一个三进小院?

这在魏国真是不可想象的啊!

梁元看公孙鞅埋头像是思索,以为他急着见秦君,便道:

“公孙先生客气啦,那我们现在去,还是明日一早?”

公孙鞅回过神来,不知怎的,在面前这位英武的大夫面前,总有些迟来和自卑的感觉。

他再次拱手道:

“在下一路遭到追杀,现在的样子见秦国国君,有些不妥,如果大人能够收留一晚自然最好,如果不能在下就要找一间客栈住下。”

“那就在这里住吧,屋子还有几间空着,梁二,你安排一下,再给这位大哥安排一个奴婢服侍,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

“大人但说无妨。”

“可知道是谁一路追杀你?”

公孙鞅摇了摇头:“这个……”

他当然是知道的,但他实在不想再说那些伤心事了。

他是遭到魏国国君派人追杀。

公孙鞅长期客居魏国,奉魏相公叔痤为师,并为他所看重。

公叔痤临终前,魏王去看望他,他趁机向魏王说:

“公孙鞅才干出众,可以治理国家,请大王重用,如果大王不想重用他,就应该杀了他,免得他帮助敌人。”

等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思前想后,还是派人对公孙鞅动手了。

梁元见公孙鞅一脸愤恨,也就不提了,道:“没事,现在已经安全了,去休息休息,明日我带你去见国君。”

“多谢大人。”

第二日一早,公孙鞅就等在了梁元屋子的门口。

这个样子,和当初梁元等着景监的样子一摸一样。

看来公孙鞅和梁元一样,为了施展抱负,都很急呀。

13.大才公孙鞅

“你怎么这么早,郎君可能还得等一会儿。”梁二看到公孙鞅在门口苦等,好心说道。

“无妨,不急。”公孙鞅却是装作不慌不忙,很有礼貌的样子。

梁二也是疑惑的,自家郎君有些和以前不一样,而且,还喜欢赖床。

此梁元非彼梁元,当然不一样啰。

现代人不都喜欢赖床的么。

等了小半个时辰,梁元才终于从屋子里打开房门,走了出来。

“额,你在这里,等了多久了?”梁元看到公孙鞅,不好意思的问道。

“大人,没……没多久,我们现在出发么?”

“好,现在就出发。”

很快,梁元带着公孙鞅来到秦宫。

今日,嬴渠梁与元老大臣们正在例会,探讨的是变不变法。

梁元和公孙鞅走到门口,就听到嬴渠梁大声说道:“寡人不愿秦国一直是眼前这个状态,必须变法!”

嬴渠梁待梁元回去后,又反复分析了他提出的新法,越来越认可,感到必须赶紧推动。

但秦国的很多权力和资源都掌握在元老手中,必须首先说服他们才能顺利推动。

这个时代,各国国君通过召集国事会议来处理国政。

国事会议只有各国高级官员才有资格参加。

各国臣子自然都是挤破了头也想成为高级官员。

各国高级官员包括卿、大夫、太子师傅、上将军等。

当然,各国目前普遍都是世族当政,高级官员自然都由世族出任。

嬴渠梁是一有时间,便找来世族官员,想要说服他们支持自己,尽管他是越来越不抱信心。

“君上,秦国有无数百姓,他们怎么可能会接受你刚才说的那些举措。”说话的人正是甘龙。

嬴渠梁一时语塞。

这时,公孙鞅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直接推开殿门,对着坐在殿内的众人行礼后,大声说道:

“君上,聪明的人能在做事之前看到做事的结果,愚蠢的人就算事情做好了都不一定明白是怎么回事。

老百姓大多数都是愚昧的,变法这样超前的事情,是没法在事前和他们商量的,就干脆强制他们做。

等事情做好了让他们享受好处就是了,到时他们还会说什么呢?若是一再顾虑纠结于他们眼前的短视态度,国君又能做成什么事呢?”

他公孙鞅一想到自己半生的痛苦遭遇,便极度痛恨任何阻挠改革的人,恨不得跟他们拼命。

赢渠梁并不知道这个突然冒出的人是谁。

但见他身旁站着最为倚重的梁元,还是不由得点了点头:“你说的很对。”

甘龙作为世族的代言人,背后站着众多的世族集团,有着充足的底气,于是强势的说道:

“大胆!什么人,也敢在这大殿之上口出狂言!轰出去吧!聪明人都是按照传统习惯来治理国家的,那样的话就能吸取前面成功的经验,治理国家的人方便,老百姓也习惯,所以还是不能变法!”

公孙鞅说不出话,他确实现在什么都不是,还得担忧随时被治罪,只得望向梁元寻求帮助。

嬴渠梁也是常给甘龙等人反驳得哑口无言,也向梁元投去期待的目光。

这时,梁元行礼后,直视甘龙道:

“下官有礼了,我是君上昨日亲封的上大夫,上卿说的这些只是世俗经验,当然这也不怪你,很多人都这样,这样的人当官是可以,可要是让他们搞点创新求发展就麻烦了。

夏、商、周的开国君主用不同的制度都成就了王业,春秋五霸采取不同的措施都称霸天下。

所以,所谓祖宗之法,所谓制度规矩,都是根据形势而变的,聪明人制定规矩而兴盛,愚蠢人抱残守缺而灭亡,国家想强大想发展,就必须顺应形势而变法!”

甘龙瞪着这个从未见过的年轻人,满腔怒火,正要发作。

“好了!只要于国有利,变法当然都是可以的,都退下吧!梁元,你和你身边的这位留下。”

嬴渠梁见甘龙还要说,不耐烦地喝退。

待众人退去。

嬴渠梁走到梁元身边,盯着公孙鞅问道:“梁大夫,这位是?”

“君上,在下公孙鞅,来自卫国。”公孙鞅拱手跪拜。

“公孙?原来也是贵族出身啊,不错,刚才听了你的话,你的想法与梁大夫的想法,很像啊。”

“啊?嗐,在下只是愚见。”

公孙鞅忽然感到恐慌,原来我跟别人想的一样?自己多年的心得,居然和别人一样?

这意思,别人还先自己一步赢得秦君认可了?

公孙鞅想到这里,想到功名,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不见得,不要谦虚,说说你的想法。”

“那在下就先简单说一说,君上听后若是有需要,我可再详细列出,上呈书简。”

嬴渠梁急切道:“好好,快快说来!”

公孙鞅整理了一下思路,又看了看梁元,说道:

“我认为,变法首先就应该废除世卿世禄,国家所有权力,包括田地和农民,都应该收为国君掌握,其他贵族除非得到国君授权,否则废除一切特权。

其次,应该重视农业和军功,实行奖励耕战的制度,设置多等级爵位,让耕作和打仗立功的人,得以享有爵位和对应的权利,而无功贵族的权利,全部取消。

其三,实行法家治国,依法行政,其他各家学说都要禁止,特别是鼓吹仁者爱人的儒家和墨家典籍,应该直接烧毁,其他的待我回去写好呈来。”

梁元听完公孙鞅的话,其实是感到很不好意思的。

公孙鞅说的这些,正是他之前向嬴渠梁献的变法之策呀。

只不过公孙鞅运气不好,被他梁元给捷足先登了。

梁元不禁向着公孙鞅投去歉意的目光。

公孙鞅自然不了解这些。

而嬴渠梁听了公孙鞅这段话,觉得很有意思,这与梁元说的简直不要太像。

首节 上一节 13/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