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第128节

“好,好。”嬴渠梁激动的点头。

在梁元把这两样东西都和嬴渠梁讲明白了之后,嬴渠梁大为震惊:

“如今有了这两样东西,我们秦国誓要变得更加强大了!”

“没错,君上。”

梁元也是十分自信的说。

“嗯,大良造,我也在你刚才的言语中知道了,你是想组建一支陌刀队,专门训练使用陌刀,一支诸葛连弩队,专门训练使用诸葛连弩,对吧?”

“嗯,元是有这个意思,就是不知道君上的想法......”

梁元没有继续说下去。

嬴渠梁大笑着说了两个字:“准了!”

很快,秦国就又有了两个全新的队伍,陌刀队和诸葛连弩队。

梁元在府中的院子里喝茶看书,看着看着,他就放下了书。

身边的管家不知道梁元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就好奇的问:

“主君,你怎么不看了,这书你才看了一页啊?”

梁元不假思索的说:“我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啊?”管家问。

“那就是我们如果打败了魏国之后,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哈哈哈哈,主君,你这问题问的,当然是百姓们安居乐业,耕田织布,其乐融融了。”

管家大笑着说。

梁元再次问道:“难道就只有这些了么?”

管家想了想,反问道:“主君,那不然还有些什么啊?”

“不,不应该只有这些的,那大人们是应该耕田织布,可是孩子们呢?难道小孩子就是等着长大之后继续父母亲那样的生活么?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这个问题可是把管家给问住了:“这......”

管家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话。

“看吧,你也说不出来什么吧?所以,是不是就是缺了些什么?”

梁元问。

管家挠了挠头:

“可是,一直以来就是这样过来的啊,这是缺了什么啊?”

就在这个时候,梁元突然站了起来,目光坚定的大声说:

“我知道缺了什么了?”

“主君,是什么啊?”

“学堂!”

“啊?学,学堂?”

管家头顶的问号更大了。

梁元却再没有多余的解释,在他的心里,想到了现代,在现代,那个和平的年代,大人们都是每天上班,那孩子不就是在学校里上课么?

从小学到大学?他们从幼儿到成年一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习着各种技能,之后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梁元也要在这个时代办学堂!让小孩子都在学堂里学习,不要每天无所事事,而且,梁元也想到了,现在的大人们的知识也是十分的匮乏,所以不光小孩子要一直在学堂里学知识,大人们也要在农闲的时候进学堂,提高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

想到这里,梁元急急忙忙的来到宫中,他要和嬴渠梁好好的商量一下这件事。

此时的嬴渠梁正在摆弄着梁元发明的陌刀,看到梁元来了,他赶紧把陌刀放下:

“大良造?你怎么来了?可有事?”

“有事,很重要的事情。”

梁元表情严肃的说。

“什么事啊,坐下来说。”说着,嬴渠梁就要请梁元坐下来。

“是这样的,我想在建立学堂。”

“建立学堂?”

嬴渠梁重复了一边梁元说的话。

“是的,我想了一下,如果我们和魏国的战争结束了之后呢?君上,我不想让百姓们到时候只是知道耕种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应该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这里最主要的就是应该让百姓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嬴渠梁认真的想了很久:

“大良造,我觉得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就算是你成功的建立了学堂,百姓们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啊?如果他们不接受这样突然出现的东西,你又该怎么办?”

“君上,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你只管颁布法令,剩下的问题,我来解决。”

梁元十分自信的说。

“那好吧,本王会支持你的,能不能成功就看你自己的了。”

“多谢君上,那臣就先告退了。”

“嗯,下去吧。”

梁元还是从眼下最根本的问题入手。

眼下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那就是百姓们耕种的问题,虽然给了他们先进的农具,但是农具到底还是辅助,怎么培育出好的五谷,怎么筛选出好的麦苗,这都是这里的百姓不懂得问题。

梁元就从这个方面入手,在他的学堂里,他会教几个人怎么筛选好的麦苗,怎么培育好的五谷,再让这几个人成为老师,去教百姓们。

有了这样前期的操作,百姓们都觉得在学堂里能够学到好多实用的东西,于是纷纷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了学堂。

在学堂里,梁元曾亲耳听到一个母亲对孩子说:

“孩儿啊,在学堂里好好学习,长大了有出息,做像大良造那样的人,不要像爹娘这样,一辈子受累啊。”

当时,梁元听的热泪盈眶,他的学堂不是没用处的,这母亲对孩子说的话就是对梁元最大的认可。

137.出使齐国(上)

在这一切都差不多搞定了之后,很快,梁元就发现了新得问题。

那就是军中没有什么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正规的军人。

就连蒙虎也是在军营日积月累积累经验才能够明白很多。

这样是不行的。

很多参军的人都是什么都不了解,在军营中像个无头苍蝇。

这时候,也没有一个好的军官来及时纠正。

梁元发现最重要的问题,还不是这些,而是不少士兵不知道为什么而战。

他在军营里问过很多士兵为什么而参军,又为了什么在战场上厮杀。

他们的回答都是。

有说‘为了秦国的。’说这样话的人,梁元还可以理解。

但是更多的人的回答是‘俺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统兵让我们打哪就打哪。’

还有的说‘在战场上卖命比在家里种田赚的钱多。’

甚至更有甚者说‘和他们打,打不过俺就跑,跑不掉就投降。’

听到这样的话,梁元苦笑,他顿时感觉身心疲惫。

这样怎么能使得战争的胜利呢?这样没有信念的士兵要他有何用?难道就是为了在战场上充人数么?之后打不过就投降?

梁元宁愿不要这样的士兵。

他要在秦国建立一个能够培养将士。

让士兵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信念的学堂。

随之,一个念头在梁元的心中悄然诞生。

他要在这秦国,建立一个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那是一代伟人希望培养军师政治人才,挽救国家危亡而建立的。

在这里,梁元也希望,秦国的士兵,甚至未来所有的士兵,心中都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天下一统,终结乱世,还民太平。

梁元希望士兵们的心中都能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什么‘统兵让我打哪里,就打哪里。’

于是,黄埔军校就这样被建立起来了。

第一批进入黄埔军校的学生就是蒙虎和同级别的一群人。

他们很不理解,就包括蒙虎。

“大良造,你把我们弄到这里来做什么啊?”

首节 上一节 128/1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终极三国,开局领悟牛叉劲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