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988节

  作为主家,颜常武不过是陪了几杯,而皇太孙也是三杯,就此停杯,显示出两父子的克制,之后交由马士英为首的一帮内阁辅臣们代为招待,结果他们统统喝高了,烂醉如泥般送回家中。

  说实在话,册立皇太孙,高兴的头一份儿自然是颜常武一家三口,第二份儿正是马士英等一众阁臣,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有意义,高官厚禄确保无疑,不会遭遇清算。

  颜常武---朱和坪,两父子一脉相传,儿子不会否定老子,对老子那代的大臣们只要不碍他的事,统统都会好待遇。

  反之,换个另外的朱皇帝,那马士英就惨了,他可是从贼哦。

  颜常武再怎么变形,总有人骂他是海贼头,一旦变天,别的大臣还好说,作为文官之首,马士英谄媚海贼头的名声杠杠的,一生一世都不得翻身。

  现在嘛,马士英的前途不在话下!

  马士英高兴啊,比主家还要热情洋溢,来者不拒,大家排着队来给他敬酒,要是喝完,只怕他就成为了倒在宴席上的首辅,什么名声都有了。

  好在次辅杨天生即时救场,为老马挡酒,只怕老马就要醉死当场。

  即便如此,老马醉得不醒人事,第二天早朝不得不告假,让监国公主朱真真即派御医上府诊治,发现是虚惊一场,老马还能健康地为朝廷办差。

  至于杨天生,这货是千杯不倒的量,把别人干翻,他精神倍长。

  别人恭维他的好酒量,杨天生得意洋洋地道:“起初贩运烧酒,别人渗多少水都知道,后来俺在台湾酿了朗姆酒,你们喝的‘金牌’郎姆酒就是俺家的,那酒俺是当水一般来喝!”

  原来如此!

  官员们暗骂这个死海贼,私酒贩子、酒鬼!

  两中华流行喝朗姆酒,‘金牌’郎姆酒就是其中名牌之一,畅销两中华,难怪他这么能喝!

  册立皇太孙,民间中除了一些腐儒酸丁叫嚣几声,如蚊子般哼哼,整个社会一边倒地支持朝廷此举。

  因为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两中华都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增加民间收入,相比于十年前,社会各阶层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

  最主要的是官府行事与前朝大相径庭,前朝是治人,管人,今朝却带来了“服务”的性质,为民众提供服务。

  立竿见影的是官员考核变成了德能并举!

  以前以德为先,只要官员的rp好,则神马都是浮云。

  现在则大不一样,官员必须给朝廷弄到税收,但又不能拢民!

  拢民是肯定的,但不能激起民变,否则朝廷会不客气。

  事情没办好,还要劳动朝廷来弹压,这样的官员不要

  这样一样,官员不可能以欺压、逼迫的方式让辖下民众去发展经济,强扭的瓜是不甜嘀,而应该采取鼓励、帮忙的态度,提振民间经济。

  用首辅马士英的话来说:“你有本事给朝廷来钱,又不让人投诉你,才是真本事!”

  大环境变了,时势不同了,一旦官员强来,民众用脚投票,官员吃不了兜着走!

  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努力发展辖区内经济,经济上去了,税收增加,民众自然得利。

  大头的肯定是官府和老板们拿去,但哪怕是小头,民众也能够锅里添多几块肉,衣柜里增加多几件新衣服。

  银元,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倒了。

  不仅仅靠商人、老板们的投资行为,官府的基建也成了民工们的乐园。

  与前朝不同,官府大搞基建,老板们吃肉,民工们也能喝汤,都有分润。

  基建是本朝的亮点,老板们承包工程,多了一个来钱的渠道。

  让商人们大为高兴的是虽然税收颇高,但分割各地的税所、钞关等收取的厘金不见了,没有了,极有利商品的流通,提高了商人与老板们的利润。

  另一个亮点则是本朝的“福利”!

  新明朝廷明发诏令,曰绝不让任何一个子民冻饿而死,子民们冻饿而亡的,官员必须负责,死得人多,主官就地免职!

  如此一来,官员们再不能象以前般肆无忌惮不管子民的死活,他们不仅仅是治人,还承担起服务,包括赈济、医院、保障等功能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一个指标,即婴儿成活率,是官员升迁的重要指标。

  还有读书,各大城市皆建立了国民小学,越来越多的孩童免费入学,受教育的程度提高。

  ……

  倭人阿部贤六在他的日记上写下道:“我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变迁,明朝政局的平稳过渡,这表明中国传统势力与新兴的军事集团的融洽结合,这让中国大地得到了和平而不是走向战争,对于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外有一个对幕府充满善意的强国的存在,幕府最起码享有百年太平!”

  阿部贤六是个幕府高官的儿子,属亲华派,认为中国的平稳对于日本的意义重大,他也剖析过幕府的统治,认为行闭关锁国的幕府既有其有利之处,亦存在着经济困难与可能遭遇外来强国的挑战,以致于统治难以为继。

  不得不说他这人的目光如炬,如果没有两中华,幕府的统治到了中期就开始发生严重经济危机,末期更会因为红毛番---即米国黑船来袭最终导致幕府倒台。

  目前可以说幕府的形势大好,他们都很清楚人多地贫瘠的倭国根本不被中国的统治者放在眼里,完全不用担心中国会对倭国不利,因为中国可供选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海上中华地多人少,陆上中华可攻略大陆,不会进攻倭国。

  中国的经济发达,且愿意与各国尤其是中华小跟班有福同享,幕府赚到了更多的钱,民众有更多的人吃上了银舍利---倭国的白米是珍贵的,称为银舍利。

  中国的存在,让幕府不存在敌人。

  想要进攻幕府,先搞定中国,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仅是阿部贤六看到了新明册立皇太孙的重要性,其余各国使节们也在窃窃私语,讨论此事的深远意义,有“小中华”之称的朝鲜应该是歪国仁之中最高兴的,他们事中华如父母,中华的兴旺发达,他们打心眼里高兴。

  如此,朝鲜使节团成员们都喝高了,醉得不行,宴终时被塞上马车打包离开。

  又有琉球的、缅甸的使节都很开心,至于暹罗、老挝、柬埔寨则是恭喜不已,而安南猴子们明面上一团开心,暗地里却是糟心得很。

  安南猴子们心怀叵测,属猴的他们老想蹦跳一下,很显然,中国越强,对他们的压制越大。

  另有一批家伙格外开心,就是阿三!

  他们一言不合就开挂,开心起来就会跳舞,当场在宴席上跳起舞来,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要说到阿三颇具奴性,中国人占领了他们的地盘,扶持起一个个傀儡政权,结果呢,发现他们的服从性极好,中国人让他们向东,他们不会向西,让他们趴着,他们就老老实实呆在地上不动。

  明明是中国人的事情,阿三们却为中国人高兴,其诚挚不容怀疑。

  阿三颇有可取之处嘀!

第1629章 秋山行旅图

  南京下关码头,多是穿着军装的官兵,除了明军军队,还有东南军。

  皇帝朱由产在此坐船返回庐山,皇帝出行,非同小可,军队彻底戒严,不仅官员上落的天字码头被封锁,哪怕是民用的客运码头与货运码头都被禁止上落。

  颜常武亲自为皇帝送行,他笑容满面地向御舰上的朱由产挥手。

  御舰---驻上海崇明岛东南舰队第16分遣舰队派出的战舰,不属于新明舰队系统。

  说起来好笑,朱由产不信新明舰队而相信东南舰队,就由东南舰队护航。

  他脸色红润,气色很好。

  这趟出场费挣了百万银元,颜常武进贡给他的,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珠宝珍奇,包括金银饰物、书法佳画,名酒好茶、各地土产等,琳琅满目,苦力们辛苦把一个个沉重的箱子给送上运输舰。

  颜常武向来大方,请人做事从来都不吝啬,哪怕是他的敌人,在这方面也说不出什么。

  当当当……伴随着舰上急促的钟声,表明战舰即将启航,伴驾的吴伟业亦向岸上送行的亲朋好友们挥手作别,他久在庐山做神仙,别人想见他不易,利用这次机会回到南京与一众老友吃酒,诗词唱和,颇有感触!

  海贼头颜常武的武力惊人,却大力提倡国学,做了好几件大事,一是修史,在中国,修史是件大事,一个王朝能够修史,表明了王朝稳固,是对前朝的继承,代表了正统!。

  如今新明开修《前明史》,对前明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进行归纳总结,绝对是学术界中的一件大事。

  以首辅马士英为总裁,荟萃天下精英聚集南京,参与的名人有黄宗羲、顾炎武等,如吴伟业的同年即辛末科状元陈于泰是其中的一个编辑,让人惊奇的是颜常武气量之大,他赦免了多位东林党人,例如史可法,让他们参加到修史的工作中。

  上至修史,下到小学教育,国学是最重要的一个科目,颜常武尝言“国学乃中华之根”,他那夫人除了是帝**事大学的名誉校长,还是南京大学的名誉校长,表明了她对于国学教育的重视。

  颜常武是国学的重要赞助者,在他的引导与赞助下,全国性的诗词创作、诗词比赛方兴未艾,报刊杂志都开张不少,颇具中兴之势。

  不仅如此,他还出钱赞助了大学、研究所、私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规模之大是历代王朝少见的,人们在惊叹其银元之多,也感慨他的舍得。

  ……

  舰队离开码头,逆流而上,满怀着心事,吴伟业走进内舱,见朱由产正在御案前欣赏画作,向他招呼道:“骏公,快来看!”

  吴伟业凑上前一看,不由得眼前一亮。

  蓝瑛的《秋山行旅图》!

  此画远山耸峙,树木苍劲,红叶明丽,野桥曲径,桥上有一老者骑驴款款而过,场面上有荷物及策仗者相随,构图气势雄伟,笔势雅健清逸,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蓝瑛,字田叔,钱塘人,善画山水,有“浙派殿军”之称。

  行旅图是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山水画范式,是历代山水画家所致力的题材,如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南宋刘松年的《雪山行旅图》,明朝戴进的《关山行旅图》,最初是立轴画,之后画成了长卷,正是山水画家的妙手所在。

  蓝瑛今年初画出的《秋山行旅图》在《中国书画家》这本全国性的杂志上做了介绍,影响很大。

  除了他画得好,更有社会意义:表明了一个盛世王朝的到来,不然,你哪有什么时间旅行,只怕半路劫匪就让你变成乞丐,连笔都给你抢走!

  蓝瑛画出《秋山行旅图》,自然是爱若珍宝,本想留为传家宝,但颜常武出手,拿下了此作,送给朱由产!

  颜常武知道朱由产喜爱附庸风雅,就投其所好,他手上资源丰富,交换《秋山行旅图》绝对不会让蓝瑛吃亏,更不会做焚琴烹鹤之举,而是蓝瑛心甘情愿地出让。

  眼下朱由产欣赏着《秋山行旅图》是爱不释手,吴伟业心忖颜常武真识做,他凑趣道:“何不请田叔到庐山一游,作一份《庐山行旅图》!”

  这可是朱由产的庐山,画出来就是传世之作了。

  朱由产一点都不客气地道:“如此就麻烦骏公了!”

  吴伟业欣然道:“待圣驾回到庐山,臣即出发钱塘找田叔!”

  朱由产惬意地点点头,仔细欣赏《秋山行旅图》,甚至拿了一个大放大镜仔细看,又取自家印章按下去,一个不

首节 上一节 98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