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82节

  在古代,杀虎者往往被视为“打虎英雄”,广受人民和官府的尊崇与奖赏。因为老虎酿成了“虎灾”!

  在所有动物中,老虎是伤人最多的一个物种,没有之一。

  老虎力量超群,而敏捷过人,相当于大力+高敏,想想就可怕!

  老虎平均重量接近270公斤,百米速度不到5秒,平均速度比“人类最快”博尔特的2倍;掌击力量达到1吨,而我们人类的顶尖拳手泰森的拳力不过282公斤。此外,老虎的跳跃能力也十分出众,随便一跳就可以跳7米远,可以毫无障碍的窜越2米高的障碍物。

  除此之外,老虎还有坚韧的毛皮,锋利的爪子以及尖利的牙齿。想杀一个人,比杀一只鸡更简单。同时,老虎还会动脑,它们善于潜伏,你想想猫的肉垫,老虎也有,在你后面能够无声无息地扑,能在不经意间夺走人的性命。

  老虎太能吃人了,例如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福建莆田县城北依山诸村遭到群虎袭击,人畜伤亡数以百计。乾隆(永春州志》卷34《祥异》载,洪武二十年(1387)该州境的德化县“群虎四出,白昼噬人,或夜入人家阖门俱尽”。

  印度的虎患更厉害,以人为食,人类就是老虎的可口小点心,吃掉的印度人以灭庄来论。

  现在呢,虎肉就成了夜宵,烤虎肉最为有力,就连虎血也不放过,连同内脏一起煲肉,吃过的人个个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精神焕发,正好痛击来袭的敌人!

第1433章 敌人骑兵突击

  敌人四面八方杀至,苍茫的号角声响起,大队骑兵如潮水般拥来,声势惊人!

  东南军进展神速,以至于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大惊失色,那些城市的军队都是摆设的吗?!

  要知道,在东南军前进道路上所经过的人口差不多有六百万,丁壮至少达到三分之一(当时人的寿命短,年轻人多),动用三分之一,堆都堆死那些异教徒了!

  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类似于前明朝廷之yy,我大明明人口过亿,老野猪皮人口不到十万,我只一伸小拇指,你就成齑粉矣。

  然而呢?!

  震惊之余,沙贾汗再也信不过那些麻木不仁的各土邦主,派出朝中大将米尔雅乌德率精骑二万出动,速速歼灭来犯之敌。

  米尔雅乌德在阿富汗肝过多场,有胜有败,算是一位宿将,他率领的部队全是绿教军组成,沙贾汗不再相信那些阿三了!

  双方还没接战,感觉到敌方的冲击力,郝摇旗是打老仗的,脸色徒变,立即下令全军收缩,形成密集防御!

  他们拥有一条不高的防线,就是昨晚挖的一条半人高的壕沟,将挖上来的土筑围,骑兵很容易跳过去。

  “大意了!”郝摇旗看到对方源源不断地拥来的骑兵已经进至百米开外,不由得感慨地道。

  他立即派出政治军官到各处鼓劲道:“今日之战,有我无敌,当尽力作战,打出军威!”

  官兵们应和道:“有我无敌,为东南国而战!为东南王而战”

  这是一个新的口号,以前都说为东南王而战,如今加进“为国而战”,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表明年轻的东南国已经成为了将士们为之浴血奋战的目标。

  新兵紧张地看着敌人,而老兵则从长官的口号中感觉到压力,知道这一次敌人的进攻非同小可。

  他们将大炮推到土围边,枪炮上膛,准备战斗。

  对方的骑兵没有汇集,而是三三两两分布,显然他们很清楚东南军的枪炮威力。

  “开火!”郝摇旗下令道。

  线膛枪轰鸣声中,敌人掉落数人后,他们爆发出一片声嘶力竭的“为神而战”嚎叫声,然后驱动战马,猛烈地冲锋!

  顿时,东南军前锋的10门大炮和20门没良心炮一起打响,然而,迸发的弹子被敌人以数量的绝对优势所抵消,他们人马的**将弹丸都吸收掉,以前威力强大的炮击没能得到应有的效果,线膛枪打出去的子弹似乎全不顶事,貌似对敌人的进攻有任何的牵制。

  东南军将敌人放到三十米才开火,火枪与掷弹象风暴般地席卷了前方,这次就有效果了,前冲的敌人倒下了一大片,但后面的敌人即时越过倒下的战马和人体,蜂拥杀至,三十米的路途一冲即到,东南军构筑的工事瞬时险象环生,敌人已经杀到了面前!

  站前面的士兵们将火枪柱地,枪刺朝上,形成了一个可怕的环形枪刺林。

  猛跳过战壕的战马撞上了枪刺林,挂在了上面,鲜血象喷泉般把下方的东南军淋成了血人!

  他们支撑不住,抽出枪刺,战马垮了下来,几乎压到人。

  也有的战马冲劲过大,枪刺入体过深,竟然把火枪都给带走了,那些丢了长枪的士兵们赶快取出喷子继续作战。

  东南军使用一切火器打击敌人,连续齐射数轮。土围内火光闪亮,硝烟浓密弥漫。

  而莫卧儿人在后面的骑兵放箭还击,从八十步到三十步内不断射箭,有的地方箭枝落下来象雨点一般!

  东南军并不完全是排队枪毙的僵硬战术,他们普遍装备有金属背心,还配备了盾牌,二样装备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阻挡敌人弓箭与弯刀的攻击。

  战阵上嘈杂一片,尽管东南军给予莫卧儿人重大的打击,他们的尸体一下子就填平了壕沟,但莫卧儿人高呼着宗教口号疯狂地打马前来,完全不顾生死,拼命地想寻找突破口。

  “顶住他们!”战斗中,郝摇旗手下年轻的参谋长卢英杰发现右翼有一个缺口,他亲率卫队赶去填堵,没想到远处一箭飞来,正中脖颈,箭矢从前至后贯穿而出,箭头在脖子后露出,他一头栽倒在地上!

  看到他这样的惨状,战士们认为他已经牺牲,高喊着“为卢参谋长报仇”的口号向着敌人猛烈突击,前面的用枪刺或者朴刀盾牌抵挡,后面的不断开枪,佐以炸弹,将缺口堵住。

  大家都以为挂掉的卢英杰在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挣扎,居然又活了过来,军医判断箭矢没中气管也没伤到大血管,幸运!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位仁兄的运气不错,官运亨通,后来升至东南军陆军中将。

  莫卧儿人兵力不停投入,端的是视死如归,而东南军则顽强作战,无人投降,且军官们沉着指挥,前面不敌,守不住壕沟了就退后列阵,重组战线。

  “砰砰”整齐的枪响瞬间释放,响声震耳。

  “投弹!”军官们大叫道,投弹兵掷出一枚枚手上点燃着导火线的炸弹,在他们的脚边则有一筐的炸弹。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得感谢那些阿三,他们没有坚决抵抗,否则东南军与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就算不被敌人杀光光,弹药也必定用光光。

  突然,一个举着点燃炸弹的投弹兵身体一晃,他中箭了!

  人们的心一下子就悬起来,要是他失手的话……

  但见得那个投弹手尽力将手上的炸弹丢出去,丢到安全的距离,这才倒下!

  每一个官兵都非常的顽强,为战胜敌人而尽自己的每一分的力量。

  炸弹将敌人进攻势头给遏止了,东南军火枪装填完毕,不停地打响,狠狠地打在敌人的身上。

  惨叫声、哭喊声,撕心裂肺的痛嚎,响彻阵前,一个个端着长矛弯刀留着两撇胡子浓眉大眼的莫卧儿士兵或死或伤的倒在地上,马匹在地上惨嘶着,死的人马是如此之多,堆垒过来,以致于东南军不得不后退!

  东南军官兵们没有任何的迟疑,只有不停的射击,而莫卧儿人不顾大量的死伤,狂飙突击!

  硝烟弥漫,入目处尽是一片骇人的血色!

第1434章 打不下来别回来

  前锋部队经过加强,军官、士官多是参加过东南国本土清剿土著,肝了阿三,再到北非、西亚与穷凶极恶的奥斯曼帝**拼个你死我活的老手,许多人都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也总算没有给莫卧儿人的反击给冲垮。

  颜常武大力培养出的军官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吸取了前明军队的教训,前明军队不是人数少,也不是装备差,而是没有军魂与军胆!

  军魂与军胆首在军官,只要军官不退,士兵就不会退,毕竟你与士兵在一起,你不退,谁都不敢退,敢退者斩!

  如今就是这样的情形,东南军官兵拼死抵抗,他们现在已经远远地退离了原先的壕沟,前排的蹲下,后排的站直开枪,打得不亦乐乎,他们缩成了一大团进行防御,莫卧儿人弓箭射来,总有中的。

  抵抗非良策,搏杀有出路!

  郝摇旗呆在人群中,离一线并不远,他焦急看着敌人的进攻态势,当敌人懈怠时,立即率军发动反攻!

  冲锋号一吹响,展开军旗作战,官兵们跟随着冲在最前面的郝摇旗,呐喊着

  似满山遍野响起了喊杀声,郝摇旗例牌的身披重铠,一人当先,准备一举给敌人来个狠的。

  他率部冒着敌人的弓箭,那些敌人发现他是个大目标,弓箭纷纷射来,而他也不用盾牌,前面也无肉盾,就那么地冲过去,箭矢钉在他身上,却穿不透坚韧的装甲,倒把他射得似个刺猬。

  古代打仗有时也搞笑,一些大将穿得厚,在阵前与城墙上活动,敌人把他们射成刺猬,照样活蹦乱跳的。

  打旗兵就跟郝摇旗后面,穿着一样厚,在把东南国的山峰-海浪与星辰旗帜打到哪,战士们冲上哪,他们的火枪对准前面敌人,扣动板机,枪声震撼了整个战场。

  东南军端枪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郝摇旗乘势冲入敌阵,左砍右杀,他怒吼着,在敌骑中穿行,仗着身高,每每砍的都是敌人的腰肢。

  锋利的大刀剖开了一个敌人的腹部,马带着那个敌人跑开,而那个人里面的东西流了一地,肠子就挂在腿上。

  郝摇旗出手狠准辣,一路杀过去,就有十个骑兵被他砍中腹部,在马上东歪西倒,立即被后面的东南军刺下马去,缴获四匹战马!

  突地,斜刺里一骑杀到,马上骑士一矛照面疾刺而来,他的速度飞快,郝摇旗来不及兵器招架,下意识地一偏头。

  矛刺打在了头盔上,一声钝响,打得他眼冒金星,头盔掉地!

  露出的是一个光头,啊哦,将军同样光头,与战士们一样。

  不仅是他,就连东南军老大上阵,也同样是剃光头,从不搞特殊化,让士兵们感到很亲切。

  而下面的军头们剃光头,不仅仅是老大带动,还有明面上的政治军官和背后的秘密情报军官的制约,政治军官的晋升不受主官控制,情报军官更不用说,因此军头们不敢作威作福和随心所欲,也得按军令执行。

  那个骑兵根本还不及第二刺,就被愤怒的东南军乱枪轰杀至渣!

  但见得他胸前阵阵白烟红点,身躯染红,倒下马去。

  “大人,你请歇歇,我来冲!”副将刘国昌是老闯王的底子,与郝摇旗同属之前归顺朝廷的忠诚营出身,他见郝摇旗负伤,就委婉地劝郝摇旗停步。

  有人把头盔捡起来,郝摇旗一戴上,就是头皮一痛,肿起了一个大包!

  他干脆将头盔扔到地上,豪迈地道:“儿郎们随我来!”

  他没有离开战场,咬牙忍痛,指挥部队继续敌人冲去,他连头盔也不戴上了,光头特别醒目,战士们见长官带伤指挥,带头冲锋,斗志越加旺盛,一阵猛冲,尽复之前阵地。

  自然,敌方主将米尔雅乌德是不会甘心失败的,他调兵遣将,投入了更多的兵力。

  双方打成牛皮,展开拉锯战,反复拼搏,喊杀声震动原野,这样激烈的战斗在深入敌境时还是头一回见到,许多东南军战士连连刺杀手刃敌兵,血染战衣,鲜血流到低洼地,形成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血潭子!

  死的人是如此之多,尸体重重叠叠,哪怕在后面观战的米尔雅乌德也看不见阵地的情形,只知道他派多少人过去都没收到效果,敌军的大旗始终飘扬,他终于也忍不住了,打马前进,足有二千精骑紧紧地跟上。

  一看就骂起来了,死的人与马是如此之多,铺满地面,后面的马匹都没有立足之地,挤在一起,对方冷枪冷炮加炸弹打过来,这血是哗哗地流着。

  本来这样的情形,他应该解围而走,可是米尔雅乌德一想到皇帝沙贾汗的厉声疾色,不由地打了个寒噤。

  他下令部队下马进攻!

  作为宿将,不是他晕了头,而是沙贾汗给予他的严令,要是打不下来,那就不要回来了。

首节 上一节 882/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