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71节

  面对此险境,众臣将装死,有的更上奏要她还政朱氏皇族,恐吓她,看她不起。

  伪桂王造反,不知道有多少的大臣与他暗通款曲,直到现在,小心眼的朱真真对于颜常武不作深究很是不满,她偷偷地让东厂秘密调查,就算现在放过,以后若有再犯,则两罪并罚。

  如今好了!

  北方部族被她老公派去的人打成了三残四缺,满朝被她老公治得贴服,尤其是派了杨天生主持清理军队,把四十五岁以上的军人全部强制退役,如此大的举措,同样是顺风顺水,无人闹事,更无人造反!

  敢闹事的,即刻取消买断的军龄钱,送有司治罪。

  颜常武虎踞南京,军队齐刷刷听从他的命令,这就是开国之君的强大魅力!

  前三天朱真真去过镇江阅兵,由她亲自发号施令,感觉到顺畅多了,是显而易见的感受,作不得假。

  是的,老的军官退役了,新一代的军官崛起,这些军官是在她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她一直是军校的校长,她亲手签发的提拔命令,将他们提拔为高级军官,他们对她信服,执行她的命令。

  再有今年由于战争经济火爆,加上风调雨顺,大明国民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税收丰盈,可喜可贺!

  达到了六千万银元,加上没收来的六千万银元赃款,今年朝廷收入过一亿,创造了历史记录!

  朱真真原本是非常欢喜,加上临近春节喜庆,还有一件事,她又怀上了,真是满门喜事,喜上加喜!

  人生事情从来都是这个样,当人生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时,麻烦就会上门来。

  大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可颜常武的另一个档口---南方的东南国却是告急文书一封接一封跨海而来!

  东南国经济重镇,糖城三宝垄发生惊天大爆炸,将三宝垄炸得不成城样,经济损失巨大!

  爪哇火山喷发,烈火焚城,火山淹没了半个万隆城,国内民心不稳,皆言没有男人在家看着,以致于火魔造反!

  此乃天灾,又到**。

  东南国内阁总理大臣陈衷纪病重!

  东南国在印度的军队、民兵自行发动攻势,攻城略地,不亦乐乎,军部不能制,大有唐朝藩镇割据迹象,王爷再不回来,只怕城头变换大王旗了!

  ……

  反正是各种各样不好的事一涌而上,颜常武坐不稳了,他无奈地对朱真真道:“按下葫芦浮起瓢,我不走不行了!”

  朱真真哭丧着脸,眼泪夺眶而出!

第1415章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东南国地处东南亚,光线强烈,极利于作物的生产,这里的水稻一年三熟,各种热带作物都能够有良好的生长态势,当中就有甜蜜蜜的甘蔗。

  甘庶种植在东南国受到高度的重视,官府组织民众、开发公司种植甘蔗,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对蔗农的补充支付、低息贷款、固定的国内价格、免费灌溉设施、储水设施、建设和维护良好的交通设施,如道路和港口、仓库等等,于是甘蔗的产量就轰轰烈烈地逐年提升。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经济作物,能够产生两大拳头产品,一种就是糖,另一种是糖蜜,极具经济价值,代表的是巨大的财富,所以甘蔗的经济流程又叫做甜蜜的事业!

  甘蔗制糖大家都懂,糖蜜则是一种粘稠、黑褐色、呈半流动的液体,是制糖业的副产品,在制糖过程中,糖液经浓缩析出结晶糖之后,就得出糖蜜,依旧含有大量的糖份,含有泛酸较多,一般不能直接入口。

  以前中国人制糖得出糖液后用来充当饲料来喂猪,或者是充当肥水去种植,一直不清楚糖蜜有一种巨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加入了酵母后发酵产生酒精!

  在古代是一项“高科技”,中国人没有掌握,一般情况下,就算他们加入酵母在糖蜜中也不能制酒,因为必须将糖蜜进行稀释、酸化、灭菌、澄清等工艺,就拿澄清来说,如果缺乏这一步,在蒸馏时糖蜜就会变成块状,不能下一步的流程。

  中国人会制作白酒,不会使用糖蜜来酿酒。

  很幸运地,东南国的颜小强在穿之前是个地图编辑,他满世界到处去逛,见多识广,曾经到过西印度群岛的古巴,见识过古法制作朗姆酒,在他卖少见少的指导下,他的手下完成了糖蜜酿酒工艺,取名为了“朗姆酒”,从此迈上了榨糖一炮两响,数银元的幸福生活。

  有人硬着头皮问老大为什么用“朗姆酒”来命名,老大双眸迷离,似陷入了无尽的迷惘与回忆中,清醒过来后说“朗姆酒”就是朗姆酒,问那么多干什么!

  颜小强先在台湾种甘蔗制白糖和酿朗姆酒,占据东南亚后就让无数的甘蔗拨地而地,银元滚滚而来!

  由于技术高超,东南国所产的白糖白雪雪,甜度高,是世界上最好的白糖。

  东南国所产朗姆酒随着东南国舰队流传各地,风行两中华,再到全世界!

  风帆时期的战列舰看似威风凛凛,实际上舰员们一个星期过后就没水喝了,只要过得一星期,贮藏得再好的饮用水都会变质,发绿,军人们一喝这样的水就会两眼发绿,命不久矣。

  水会变质,朗姆酒则不会,于是东南军的战舰上军人们集体变成了酒徒,有免费酒喝,用来补充水份,正大光明地成为军用品。

  士兵每天的朗姆酒的配给量为1/4升,兑水饮用,成为了水兵们的恩物,所以在分酒时甚至安排专门安排一个仪式来完成,而此时再牛气的士兵也变得乖乖的。

  他们在军舰上不仅受尽漂泊之苦,还要从事繁重的劳作训练,吃着粗劣难咽的食品,深受严苛纪律的约束,忍受老兵和军官的斥责,轻则挨顿鞭子,重则绞架伺候,如果碰上海战,断胳膊掉腿甚至葬身大海都只能听天由命了。在饱受煎熬的航海生涯中,对于缺乏娱乐的水兵而言,每天饮酒求得片刻放松就成为一种解脱和消遣。

  朗姆酒度数较高,味浓而劲足,少饮即醉,因此受到水兵们的热爱,视为快乐和活力的源泉,宁可受罚吃点皮肉之苦也不愿失去朗姆酒的配给,军官们深知朗姆酒对于水兵们的重大意义,于是将增减朗姆酒配给作为重要的奖惩手段,做得好的赏双份酒,做不好的扣掉当天定量,甚至让军纪变好!

  喝朗姆酒感觉非常好,其醇绵芳香,口感舒适,可以勾兑各种饮料、或者加入少许冰块纯饮,白酒太烈了!

  喝朗姆酒是心安理得,因为它属于制糖后的副产品,相当于废物利用,朋友,你绿色环保,没有浪费,给你点赞!

  而喝白酒则有一种负罪感,白酒用粮食制作,以当时的粮食生产力,很多地方的民众都吃不饱,朋友,你还喝白酒,很可能就有人因你喝的白酒所占用的粮食而死去,你不感到愧疚吗!

  事实上,中华朗姆酒就是用这种宣传方式,让酒鬼们得到了免责心理,喝得不亦乐乎。

  在东南国,朗姆酒的产量高达酒类消费的八成,其余二成有一成是白酒,另一成是水果酒,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东南国是海洋大国,军舰多、民船多,船员们嗜好朗姆酒,军舰还好,有军纪管制,而民船上每年因喝朗姆酒误事的人屡见不鲜,也屡教不改,许多人喝着喝着就一头栽水里起不来了。

  而在明国,朗姆酒的产量同样占据酒类消费六成之多!

  一个惊人的真相是游牧民族有九成人是朗姆酒的拥趸,是因为白酒的产量实在太低,都大饥荒了还拿粮食去酿酒?!

  朗姆酒彻底占据了东方和印度洋的酒精市场,风靡一时,在倭国,幕府大将军以朗姆酒款客,在朝鲜,民众以朗姆酒浸人参!而在安南,街头上的民众以朗姆酒就着狗肉来吃吃喝喝!

  就连那些信教的三哥以及奥斯曼人、莫卧儿人碰杯时喝的也是朗姆酒,大家都在喝,大着舌头说“喝喝喝”以至于长老们大为摇头,要求取缔朗姆酒,长老们的阴谋当然不会得逞,最后,连他们也喝了起来!

  不仅如此,就连欧洲也在喝中华的朗姆酒,输入日多,主要是通过红海经埃及,得到地中海上的奥斯曼海军与红番佬海盗的合力下,出现在意呆利的罗马、法兰西的巴黎……所到之处,人人爱喝,个个叫好。

  朗姆酒的正宗是西印度群岛,古巴人说的甘蔗烧酒,就是用甘蔗汁酿造的烧酒,在安的列斯群岛,哥伦比亚,洪都拉斯以及墨西哥都生产这种烧酒,都是用制糖甘蔗糖蜜经发酵蒸馏获得的。

  要不是路途遥远,成本太高,西印度群岛作为朗姆酒的原产地会被华人的朗姆酒倒攻,正如印度那样,他们有得天独厚的种植甘蔗条件,却悲摧地被东南国的白糖占据了市场,当地的土糖几乎卖不出去,只要有一点钱的三哥买的都是华人白糖。

  既便如此,在欧洲的红毛番也喝中华朗姆酒而摒弃西印度群岛的朗姆酒,道理很简单,奴隶们酿造的朗姆酒岂是自由的、开心的中国人用心酿造出的朗姆酒的酒味好!

  产量巨大,一船船的朗姆酒从东南国运送到世界各地,量大管够,占据了世界酒类市场,从东到西都扬溢着朗姆酒的香味,人人爱喝朗姆酒,个个都在说它的好,有诗为证:

  “噢,朗姆酒啊朗姆酒,

  喝上一口忘记烦恼,

  喝上一口忘记忧愁。

  再喝一口忘记信仰,忘记父母,忘记爱人。

  世间有什么不可忘却,世间有什么值得留恋,

  君不闻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快来饮这酒,快来饮这酒。

  就让生命重新开始。

  快来饮这酒,快来饮这酒。

  我要让我的生命重新开始!”

  诗人喝着朗姆酒,充满激情地赞颂着朗姆酒,好酒,干!

第1416章 被腻死的糖人

  船来船去,人来人往,个个脚步匆匆,三宝垄城一片繁忙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位于爪哇岛三宝垄城是一座糖城,也是一座酒都,这里占用了东南国糖蜜产量的五成以上,产出的朗姆酒也占了五成以上,在东南国出了名!

  三宝垄城地处东南国的爪哇岛中爪哇地带,前临爪哇海,港口业发达,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该市制糖业发达,其出口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大米、苜蓿、蔗糖、橡胶、咖啡、茶、椰子和烟草,其中,蔗糖是该城最重要的作物。

  这座城听其名字,就与明国的一个著名tj分不开,相传,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南洋时,曾在这里登陆,城市由此得名,每年阴历6月30日是郑和抵达的“圣日”,官府都举行纪念仪式。

  也算是华人的一座圣城,为了让它长治久安,更为了让它成为中华民族以古以来所开发的城市,得,官府是这么说三宝垄城,当时三宝tj大人到达该地时,当地只有土人,没有统治者,第一位城主是中华船队的副使王景弘大人!

  相传当年郑和的船队驶抵这里时,副使王景弘病得很严重,船队被迫停泊于此。郑和率众登岸,发现一个可供栖身的山洞,遂留下十名随从,一些药物、食品和一条船,将王景弘安置于洞内疗养,然后继续航行。王景弘病好后,率随从垦殖建房,与当地女子通婚,并传播中华文明和郑和事迹,人丁渐繁,终成市镇。由于王景弘及随从去世后皆葬于斯,因名之三宝垄。当年郑和登陆的港湾,也命名为三宝港。

  瞧瞧,这不是中华自古以来的领土还是什么!

  颜常武熟练地玩着“自古以来”这一字眼儿让他的臣民们敬仰无比,老大抢地盘都抢得是如此理直气壮,要给老大热烈地拍掌!

  它得到上位者的青眼,幸运地入围东南国蔗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了一个制糖、酿酒的基地。

  三宝垄城有大片的甘蔗地,一望无际,是甘蔗的重要产区。

  即便如此,也不足以产生出五成的朗姆酒,主要通过购进外地的粗糖浆(浓缩后还没开始制糖的糖浆)以用来制糖产生糖蜜,还有直接购进外地糖蜜,用来酿酒。

  如此,岂不是在甘蔗产地直接制糖、酿酒的成本更低?

  答案在于,东南国想扶持该城,并且,在三宝垄城是不见一个红毛番、不见任何一个歪果仁,一般中国人去那里,都要通行证,堪称特区!

  为了保持产业的秘密,两中华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比如景德镇制瓷、中药制剂、茶叶种苗、丝绸的蚕蛹和制法、中华火药、铸炮、钟表等等,都不为人所知。

  东南国首创《保密法》,明国就直接拷贝,对于华人的独门技术严加保密!

  曾经以前丢失了一些秘密,比如景德镇制瓷、茶叶种苗、丝绸的蚕蛹和制法等等,颜常武执政后,发国库银钱组织技术攻关,改进了技术,让丢失的技术沦为昨日黄花,失去以前的价值。

  比方说倭人得到了丝绸的蚕蛹和制法,可是他们制作的丝绸远远不及明国现在丝绸的精美,还有便宜!

  再有茶叶,经过进一步的选种育苗,还有改进炒茶技术,明国茶叶远比歪果仁茶叶的口味要好得多,再加一个特点,是更加便宜!

  如此一来,那些外国丝绸啊、茶叶啊,统统成为鸡肋,得来无用,竞争不过华人。

  新技术成为了两中华严加保守的秘密,拿制糖来说,就大有秘密存在,中国人首创以黄泥浆给糖浆脱色制作白糖,而在东南国,则以活性炭来作吸附剂,制作出来的白糖特别白!

首节 上一节 871/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