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48节

  艾能奇并不骄傲,对刘文秀道:“你我兄弟要抓紧时间,多杀几个,否则,待到火器彻底占据了军队作战方式时,你我也没用武之地了!”

  这些年来,两中华极力加强火器队伍的建设,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军官们都喜欢使用火器应战,还用冷兵器作战的人多是老军官了!

  武士的余晖已近,将来的不再是武术而是舞术了,如艾能奇等人,想要抓住落日余晖,能够杀多一个就一个!

第1376章 千叶合战之主将倒下

  艾能奇不过是略谈一句,没有谈下去,他们专注在战场上,没时间感怀。

  水月大宗挨砍让僧兵们陷入了疯狂中,他们不畏死地向前冲杀,一时间给了明军一个结实,明军竟然被僧兵敌住,难有寸进。

  而且明军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僧兵们一命换一命,所谓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杀来杀去,总有机会被僧兵得逞,让他们杀死明军。

  僧兵们非常顽强,当明军从躺在血泊中的半死不活的僧兵身边经过时,这些一条腿已在地狱里的家伙突然象受了他们天照大神赐力般地从血泊中一跃而起,拿出一把匕首,刺杀明军,对于明军的武器杀向他们根本不在乎,誓与明军来个同归于尽。

  有个倒霉的明军,他身材高大,矮小的倭人够不着,就刺向那个明军士兵的生命要害之处,貌似得手,太尴尬了。

  至于一命换一命的打法,更是屡见不鲜,你的枪刺刺过去,倭人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手一刀,向你要害砍来!

  在吃到苦头之后,明军士兵们已养成了补刀习惯,初次见到地上的倭人尸体都给他们来上一枪或者刺个透心凉,至于那些与自己死战的倭人,则可耻地不会与他们交换,而是抵格,待兄弟们来帮助,一起杀死那个倭人。

  僧兵们不断冲杀,人数也不断地减少,随着那些穿着重重装甲的僧兵们战死,不是所有僧兵都有铁甲的,有铁甲不过是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是皮甲,三分之一则是布衣,皮甲和布衣僧兵招致明军的枪击,在成建制的火枪兵前他们无力回天。

  其中部分僧兵身手的确非常不错,他们或身手敏捷或力大如牛,但可惜个人的武力在这样大规模的混战中并没有多大用处,枪刺从左右杀向他们,子弹从后方飞来,防不胜防,挡也没法挡住。

  明军一路推进,僧兵们中枪者众,什么大神保佑统统无用,着刀被枪之时照样鲜血淋漓死伤狼籍,在蓄势已久战意昂扬的敌军面前,也就慢慢败退下去。

  右翼明军比左翼明军要慢上一个小时才解决掉僧兵,左翼明军连打败了倭人的火枪兵,又击败了长州藩大名毛利纲广的主力部队!

  长州藩倭军同样很顽强,他们敢于冲击明军,死战不退!

  连同大群倭军炮灰一起冲杀,死多少人也毫不足惜。

  左翼明军的李定国与孙可望指挥部队沉着应战,火枪齐射,炸弹乱砸,拿出了平时训练的水平来,超过了一分钟齐射二次的速度,那么一万五千人,打上十分钟、二十分钟、……一小时,发射的子弹将非常的可观!

  明军进退有据,有时后退拉开距离以开枪,一般地,古代打仗的队伍非常难以控制,尤其是后退、后撤之类的,搞不好就是溃败,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而明军却能够办得到,他们听闻军号行动,迅速拉开距离,发挥枪弹的威力。

  敌人近前,明军前线的火枪兵立即用枪刺抵抗,后面的开枪,一切都自然而然,显示了良好的战术素养,如此杀敌的效率高。

  在明军当面,倭人伏尸累累,零零散散地出现了逃兵,越来越多……

  明军的军工川流不息,送走伤员,带来弹药补给和新的火枪,因此明军有充足的弹药军械使用,弹药不断补给,枪枝打坏了就更换,子弹象泼雨般地一阵接一阵射向倭人。

  长州藩倭军败下阵去,即使再纠集其他大名倭军上前,更是不堪,好歹长州藩倭军还能给明军一些压力,其他大名则容易对付多了。

  三下五除二,子弹射击,军阵溃散,那些大名无人敢上前,队伍更是不堪。

  心怯、力竭、阵散、人亡,事不可为,倭军渐渐溃散。

  倒幕军中军主将长宗我部盛堂见势不妙,他拼命了!

  亲自穿上重铠,率军冲击幕府军中军,只要打败他们,犹有可为!

  在他的率领下,倒幕军鼓足勇气,疯狂前攻

  但幕府军中军保科正之是何等人物,只要他在,想突破他的阵地那是没门!

  他沉着应战,时时将冷兵器的军队置于最前方,保卫火枪兵,让火枪兵输出没有停顿,同时,置于后方的明军炮兵和倭军炮兵,不断地给予前方支援,以高杀伤的霰弹轰击倒幕军。

  每一秒都有人死去,倒幕军的兵力以飞快的速度在消逝中!

  看到已方队形密集阵营又倒了一片,战场上扬溢出浓重的血腥气,长宗我部盛堂嘶哑着嗓子,绝望地吼叫道:“杀贼,杀贼!”

  他以决死的战斗姿势冲向了幕府军,子弹打不进他的装甲,他甚至不加遮挡,挥动倭刀不停地砍杀,后面的倒幕军跟进,让幕府军中军动摇起来!

  如果这样下去,保科正之还真的不是对手,可是他的后面还有两位贵人,见此情况后,幕府大将军德川家纲道:“我的本队投入战斗了!”

  他手里还有三千精锐作为预备队,他将他们全部投入战场上,身边只剩下百余人的亲卫。

  至于他的安全,就拜托颜常武了。

  颜常武手里也有三千预备队,但他不能投入这些人,因为他不能指挥这支部队出动,谁也不会听他的!

  制曰:“至尊出外不带卫队,视为乱命,可不听从!”

  国内,卫队编制为三百人,颜常武出外,必须带足足,就算他说不带卫队,卫队也不能听他的。否则,将至尊置于危险境地的卫队成员,皆斩!

  在国外,这支卫队编制增加到三千人,时刻有三千人保卫他。

  反正,将他装进防弹笼子里,时刻处于重重防护中,他抱怨自己是笼中鸟也没用,这是防止他挂掉,他的生命已经不属于他自己,属于国家,一旦他有事,搞不好大业会彻底崩溃,无可挽回!

  颜常武做了一个小小的举动,他抽调三百人参战,笑问负责指挥卫队的杨天生道:“哎,泰山大人,行不行?”

  “法理之外还有人情,当然行!”杨天生犯不着为这点小事得罪颜常武,就放行了。

  如此三千三百生力军如猛虎下山般投入作战,稳定了幕府军中军防线。

  长宗我部盛堂正在竭力冲杀,杀到浑身是血,突地前面一松,他竟然杀透了倭军战线,然后他面前出现了一批不同倭军装束的军人。

  “明贼!”长宗我部盛堂怀着刻骨的仇恨,向着明军冲去。

  明军乱枪射去,打不进!

  他们不慌不忙,两名火枪手肩上各扛起一支粗大的炮筒,是为东南军军工的新作---肩扛式大炮筒,这次明军带来的也没多少支,主要是加大药量,用来在阵前对付重甲目标。

  两个大炮筒点燃,几乎只得一声巨响,喷发出巨大的烟雾。

  二群霰弹象发怒的胡蜂般飙来,长宗我部盛堂被打个正着,装甲如纸糊般,身体各处尽是血洞,鲜血狂喷而出!

  巨大的冲力让他仰天就倒,映入眼帘中是那蓝蓝的天空,他嘴里不断地呕血,喃喃地道:“天多蓝哪……”

  这是他人生道路上最后的一句话!

第1377章 杀,不杀!

  说起来长宗我部盛堂也是个苦命的,土佐藩原为长宗我部家族属地,由于其家主长宗我部元亲桀骜不驯,被幕府除国,长宗我部家族惨遭迫害,到处逃跑,流离失所,生活无着落,作为家族成员中的一员,长宗我部盛堂亦不例外,一天一顿饭是常事,饿肚子的滋味是常尝。

  好不容易来了个复辟,长宗我部盛堂坐回藩主的位置,过上吃饱饭的日子,还没快活上几天,就到了穷途末路!

  运气不好呵……

  倭人很顽固不化,那些那些长宗我部家族部属向明军发动了绝望的冲锋,明军哪会与疯狗来单打独斗,他们混在幕府军倭人火枪手中不停地开火,以群体的力量打屎倒幕军倭人。

  时为中午,炽热的阳光照耀大地,所有的倭人们又累又饿,而明军则精神大振,密集的火枪打个不停,势如破竹!

  渐渐的,两支从左右翼打的明军在战场中央胜利会师,然后来个中心开花,首先击破了倒幕军中军,哪怕是倭人武士声嘶力竭地叫喊炮灰向前冲,也没什么人理会他们,炮灰们四散而逃,头也不回。

  这场合战有了明军的介入,取胜无望,炮灰们再蠢也明白这个道理。

  趁他病,取他命,幕府军倭人一齐发力,与明军大破敌军。

  倒幕军全线溃败!

  狼奔豕突,漫山遍野都是人,他们丢弃了兵器、旗帜、装备等,轻装上阵,狼狈而逃。

  开心一刻!

  幕府军倭人抽出了明军赞助他们的砍刀,人人眼冒凶光,追砍那些先前迫害他们好苦的倒幕军,代价就是他们的人头!

  砍刀坚韧好用,合金钢所制,是东南国用来开荒、劈兽自卫,磨得锋利无比,用来砍杀倭头,有如切菜斩瓜一般,头颅顶多砍上二三下就被砍断!

  倒幕军签军,大举征用民间青壮出战,导致江户城几欲不保,若不是那么多的签军,给那些既没人又没装备的倒幕军来攻打,幕府敢自夸他们一年也打不下来。

  结果呢,幕府被迫出逃,苦心经营的江户城不得不**。

  面子损失、财货的损失、多大的损失!

  幕府动了真怒,下令三天不封刀,砍头领赏,砍到的首级个数关系到幕府军参战藩主新增石高的评定!

  这道命令一发出去,各路藩主无不疯狂,他们不过是稍事休息,即时带领部属出动,沿路追杀,见人就杀,见人就砍!

  跑得慢一点的倭人纷纷被砍掉头颅,余众魂飞魄散,飞也似地逃跑,幕府军追不及也。

  在倭人认知中,头颅是人的灵魂所在,如果变成无头鬼,连投胎都不成,万万不能被砍头。

  一逃一逃,原本喧嚣无比的战场上瞬间沉寂下来,人一下子就跑光了,竟然只留下了明军、幕府本队以及无数的尸体。

  按照事先的部署,一半明军退回山岭,拱卫东南王,另一半明军分散开开,则沿大路推进,如遇到抵抗时则消灭他们,等于为幕府军抵抗武力支持。

  如果没有遇到抵抗,那就当成巡游吧!

  一些好战的明军不太满意这条命令,他们舔着唇皮问军官道:“不顺路杀些人,兄弟们有力气没使出去,晚上睡不着觉!”

  被军官白了他们一眼,顶回去道:“兄弟你贵庚?你去踩死蚂蚁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吗?”

  于是那些明军只好无精打采地跟随部队前进,枪都不发一弹,没杀一人,遇到抵抗,那些倭人见到是明军,立即投降!

  明军允许受降,没杀他们,幕府军也给面子,那些倭人反倒得生,其他倭人则没那么好的待遇,倭人杀倭人,一点都不手软。

  明军赞助倭人的砍刀大显身手,杀起来真是又快又厉,不愧是华人出产,品质有保证!

  幕府军杀人,明军不杀人,皆有考虑。

  这一次打胜仗,幕府军必须扬威,让所有的倭人们清楚到幕府的厉害,杀一儆百,省得他们以后再来。

  同时,倭岛人太多了,粮食都不够吃,杀些人,减少人口总有好处嘛。

  最后就是投名状,倭国大名共有三类,一类是亲藩,与德川家有亲戚关系,他们的忠心毋庸置疑,第二类是谱代大名,他们是1600年关原之战前一直追随德川家的大名,这两类大名都追随江户幕府,但谱代大名的忠心不如亲藩,第三类则是外样大名,造反的主力。

  待到谱代大手里都沾了外样大名的血,那彼此间的关系也就难好起来。

首节 上一节 84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