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35节

  线膛枪昂贵,在明军步兵中的装备率为10%,而骑兵则为20%,这支骑兵部队有三千人,装备了六百支线膛枪,当面有二百多支投入作战,命中率相当高,二轮射击就撂倒了上百兵蒙古骑兵,让蒙古人慌得一13,快马加鞭,想赶快脱离那些明军。

  明军骑兵追在后面,只要找着机会,就用线膛枪远射。

  子弹嗖嗖作响,追上了蒙古人。

  蒙古骑兵一个、二个,一个接一个地被打下马去,起初他们光顾着赶马狂奔,想以自己的马速拉开距离,甩掉明军,他们对于自家的骑术和马匹蛮有信心嘀,毕竟是马背上的民族嘛。

  跑着跑着,发现不对啊,对方好象附骨之疽那样,怎么都甩不掉,任由蒙古人用马鞭把马皮都抽破了,马努力奔跑,两边的距离却越来越近,枪声听起来越来越响,掉下地的蒙古人反倒越来越多!

  一些老手往后看看究竟,即时找到了原因。

  已方的马掉膘了,而明军的战马却是膘肥体壮,他们是在冬天都给战马喂精饲料,这特m的多有钱哪!

  想要马儿跑得快,不止是给马儿去吃草这么简单,古代养马忒够麻烦,得给马喂粮食和豆类甚至鸡蛋,甚至比主人吃得更好,才能保证马不掉膘。

  在东南国,种植花生、黄豆是一门大生意,很大的生意,农民大量种植花生和黄豆、榨油用于食用,这是汉人的享受。

  东南亚大规模种植棕榈树产棕榈油,但只要可能,都吃花生油和黄豆油,正如东南亚另一名产“番薯是给猪吃的,实在没的吃的话,人才吃番薯”。

  榨油后的豆饼用于喂养牲畜,有部分则运到了印度,一些喂马,另一些给三哥当零食吃!

  这不是羞辱三哥,东南国的豆饼供应好过没得吃,每次征兵,知道是吃饲料啊,可三哥趋之若鹜,打着抢着求着来当皇协军。

  至于大明,大搞农业,也有了不少豆饼,军马得食,现在去追击蒙古人的军马奔跑有力。

  蒙古人的马经过一冬后,已变消瘦,得利用春夏季节把马喂好,才有力气,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往往是在秋高气爽是进军,起兵攻中原,与马的状况息息相关。

  摆脱不了明军骑兵,这下麻烦大了!

  哈合台眉头一皱,来个“壁虎断尾”之术,分出一百骑兵返身回去阻挡。

  他令行禁止,那一百骑兵明知是死亡之路,也毫不犹豫地掉马迎向明军。

  那个惨啊!

  明军火枪齐射,一百骑兵犹如泥牛入海,被乱枪射倒,都阻挡不了多少时间。

  再分一百人出来,还是如此。

  最后,只有寥寥百余骑是哈合台亲卫或者是高级人士,马匹喂得好不掉膘,有力气摆脱了追击之外,其余人等,尽被明军赶上,把他们打死在路上!

第1351章 还不知机就是死

  哈合台逃过一劫,可是他三千精锐损失了大半,等于他这个部族骑兵废了,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草原,让来犯的蒙古人警惕不已!

  仿佛在一夜之间,明军骑兵成为了能够严重威胁他们的力量!

  或许明军的马匹不好,可是他们给马喂豆饼,就压倒了还没吃够草的蒙古马匹。

  他们的线膛枪,远隔百米就取人性命,以致于形势一下子倒转过来,变成了明军用远射来欺负蒙古人了。

  以前蒙古人仗着手上弓箭和战马,尽情地羞辱明军,他们的机动力使明军望尘莫及,处于赶不上打不着的窘境,而他们的弓箭让不知道多少明军将士饮恨沙场,默默地死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明军骑兵反过来远射压制了蒙古人,让他们郁闷不已!

  这场战斗杀死了蒙古骑兵二千五百之多,而已军战死不到百人!

  有着完备的装甲加上一流的军医院,明军死伤不多。

  虽说有政策要优待俘虏,但满怀着对北虏的仇恨,那些明军士兵们不留俘虏,而军官们则听之任之,并不追究士兵的不当行为。

  一开始不必与北虏客气,将他们打痛打怕了,再来说其它。

  得知已方大胜的消息,高级军官们纷纷恭贺甘大将军旗开得胜,可喜可贺!

  明军分两路出击,每路十万大军,东路军出喜峰口,西路军出古北口,各有五万军和五万民夫、新移民,全员火器化。

  东路军主将甘辉,麾下大将为贺珍、牛万才、白文选、刘汝魁,西路军主将李过,麾下大将为马重禧、张能、田虎、杨彦昌,五万军均有一万五千骑兵和三万五千步兵。

  以明军之辛勤准备,这么多年来苦心经营下来整个北方战线也只得六万骑兵,还有三万留在塞内归由祖大寿指挥,但祖大寿手上也不过是一万五千骑兵,其余骑兵分散九边。

  这些骑兵多是单人单骑,没有北虏一人数骑的豪气,不要与北虏比机动力,可见中原王朝对付北虏的不易!

  听着众将官的恭贺声,甘辉说道:“东南王的指示,军队中大量装备火枪,改变了军人的命运,更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众人称善!

  甘辉兴趣高,说起在东南军里,东南王坚持走火器之路,当初基业草创,派人在澳门居然一口气买进二千杆西洋燧发枪,那是西洋一家大海商从欧洲运到亚洲想发个大财,结果卖不出去,被东南王给包圆了,然后作了改装,武装起五百北港火枪兵……

  不少人反对,可是东南王根本不听,致有今天火器逞威,把北虏打跑!

  他唏嘘不已:“往事如烟,一转眼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众人恭维道:“我等跟随王爷千岁,在大将军的指挥下,必能大胜!”

  甘辉仔细地听取了交战军官的汇报后,认为道:“北虏先是骄傲,接着心慌,岂能不败!”

  作出指示,将步兵线膛线组成降回10%,原本是20%的,那么还有10%的线膛枪不再分散,在每支部队中以连为最低单位集中起来,需要时全部集中起来,组成“狙击之墙”的全线膛枪部队,归由长官掌握,以集中最大火力,轰击敌人!

  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部队由牛万才率领出动扫荡,及时把消息通知西路军李过,不作保留。

  如今明军的气氛远比前明来得好,大家精诚团结,将军们都知道东南王是个眼中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人,谁敢来前明军的那一套,必斩无疑!

  明军中的军校是东南王最大的底气,他废除了大明的卫所,军人不是世袭,实施义务兵役法,所有适龄男丁都有服军役的义务,士兵只需服役三年,军官则报考军校所得,从而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军官。

  前明虽说看不起军官,却受军官掣肘,因为斩了他们,没人上阵啊,东南王则不乏兵将,敢不听他的话的军官,他说废掉就废掉,不在话下。

  草原上遍布北虏游骑兵,小部队根本出不得草原,甘辉派出部队专门走一趟,有心了!

  李过接到通报,感激地对牛万才道:“上覆大将军,李过谢了,必与大将军一道,为东南王而战,完成任务!”

  他有样有样,把火枪兵作了调整,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不得不说北虏大酋们狡猾,如东集群的蒙古人,只以游骑兵沿线巡逻,伺机找寻明军的小部队来杀,还有远远地骚扰一番,并不上前搦战,连骑兵近距离掠袭都少之又少,不让明军的线膛枪有干活的机会。

  至于西集群,由于蒙古人素来散漫,有的人中途溜号前去跑亲戚,很快整个西集群的蒙古人都知晓杜尔伯特部族首领哈合台吃了败仗之事,各个部族就心生警惕,小心地派出部队试探而不大举进攻。

  当然,也不是个个首领都知机的,比如奈曼部族首领巴拉,蒙古语是“虎”的意思,是个相当能打的勇士,开得三石弓,用的短柄马刀沉重,一刀劈下,公马马头都被他砍掉!

  他根本看不起那些懦弱的明人,当初他还不是首领时,力主投靠鞑靼人,就是看到了那么少的鞑靼人吊打人口众多的明朝,可见明人是多么的无能!都没男人的!

  巴拉公开宣称:“一个蒙古人可以打三个明人!”

  在他看来,明人就是依靠火器犀利,一旦被蒙古人杀近,就可以将他们当鸡来宰杀!

  派出了不少游骑兵侦察军情,终究被他找到了一个可乘之机。

  一支千余人的明军步兵,护送着不知道是什么人,离开筑城的主阵地,往草原上行进。

  明军后面没有跟随其他的部队去支援,很大胆啊!

  巴拉度着明军行动的去向,他地形熟,找到一处伏击地点,那是一个丘陵地带,只长草没有什么树,起伏的小山包可以很好的将准备伏击的蒙古人隐藏起来,待到明军进入伏击圈时兵分三路杀出来,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计划非常成功,等明军进入了两座小山中间时,巴拉率三千蒙古骑兵突然杀出。

  他们急速扑向山下的明军,想要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时,进攻刚一开始,就嘎然而止。

  巴拉太骄傲了,他还是穿着一身光鲜,穿着类似于明军的盔甲,这是他打死一个明军军官的俘获,迥异于左右的骑兵。

  在这样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这位浑身发光的爷们若想不为人注意的确很难。

  那支明军部队二百杆线膛枪中的一百杆线膛枪集中,形成了狙击之墙,在长官指引下,向着敌酋瞄准,结果巴拉从山上斜面冲锋时,没有了前面骑兵的掩护,上百颗的尖弹向他打去。

  非常壮观的一幕出现了,密集子弹竟然把巴拉打飞离马,翻滚着沉重地掉入草丛中!

第1352章 草原带路党在行动

  被打得全身血洞,都是达姆弹,力可缚虎的巴拉,就这样带着满腔的不甘,就此死去!

  他这一死,他的部队无心恋战,因为明军距离百米,就开枪打倒他们,蒙古人死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这是恐慌了,可远射的线膛枪在明军中的数量并不占优,但是蒙古人受不了。

  关键是明军没有崩阵,余下的蒙古人一看,得,近战会遭遇强烈抵抗,远战则打不着明人,还打毛啊!

  于是他们跑路了,当他们把巴拉尸体带回去时,发现尸体惨白一片,血都流干了!

  蒙古人大惧,把明军的线膛枪视为“魔鬼的武器”而敬畏不已,照他们看来,明人有了这样的武器,已方难有胜算。

  这样的风气下,蒙古人没有发动大规模地进攻,任由明人筑城,数月来已经在草原上筑起了四座城!

  汉人拥有“基建狂魔”的天赋,军民都是壮丁,大家一起动手,除了新移民和民工,不值

  话说回来,漠南蒙古人并不是甘心认输,他们在等,等着漠北喀尔喀部族再度南下,漠南蒙古人已经派人去送信了。

  不同于由于入关而被东南王灭团的漠南蒙古人势单力孤,漠北喀尔喀部族可是人强马壮,号称控弦百万,就算来了二十万骑兵也不得了,那汹涌的骑兵足以淹没掉那些汉狗,把他们斩成肉碎!

  然而左等右等,只见到明人开始筑起第五第六座城了,都等不来旋风般南下的骑兵,等来的是一个晴天霹雳,漠北流行马瘟,大量马匹染病,喀尔喀部族今年来不了了!

  漠南蒙古人愕然!

  ……

  漠北“敖尔告”地区,蒙古语是宫殿、宫邸的意思,位置差不多是外蒙古库伦,即乌兰巴托,乃至尊的第一世哲布尊丹巴的驻锡之地。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后藏觉囊派高僧多罗那他应蒙古喀尔喀部的阿巴岱汗邀请前往库伦一带传经约20年,他精通佛法,深得喀尔喀部诸领袖人物的信奉和支持,逐渐成为当地宗教领袖,被尊称哲布尊丹巴,藏语意为“尊胜”。

  崇祯七年1634年,多罗那他圆寂,次年,喀尔喀诸汗王认定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诞生于喀尔喀部的土谢图汗衮布多尔吉之子札那巴札尔为其转世,法号罗桑丹贝坚赞,立其为法王。

  到得1649年,罗桑丹贝坚赞赴西藏学法,罗桑丹贝坚赞从四世班禅喇嘛罗桑却吉坚赞受戒,并觐见了格鲁派领袖五世**喇嘛罗桑嘉措,罗桑丹贝坚赞为了藏传佛教思想性统一便由觉囊派改宗格鲁派,**承认其为第一世哲布尊丹巴。

首节 上一节 83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