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23节

  倭人从来都不安分守己,下克上是倭人的传统,只要有可能,就会出来蹦一二。

  包括了肥前藩、土佐、还有丰后、日向诸藩,由著名的一向宗在京都附近组织了一向一揆,就是造反,引起倭国内乱,打出尊皇攘夷的旗号,说倭国的执政者理应是天皇,而不是征夷大将军,就是藩主、武士阶层指屏斥江户幕府军政,奉还天皇实权,对中国人予以征讨的政治诉求活动。

  且认为德川家纲无德,不足以就任征夷大将军。

  造反诸藩上洛,他们士气如虹,幕府军相当腐朽,他们没学到东南国的尚武,却将两中华的享受尽学到手,而且主少国疑,结果一败再败,阿部贤六、石原喜之郎的好友山崎英夫恰逢其会,参加了幕府军,战死于京都城外!

  “山崎君,居然殉国了……”阿部贤六跌坐回位,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然确是事实,曾经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的好友已经魂归大地,再不能与他诗歌唱和,茶酒相会。

  两行热泪自阿部贤六眼中流下来,悲伤不已。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阿部贤六定了一下神问道。

  “国家大难,幸有忠臣,会津藩藩主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等死守江户,而倒幕派得到京都后,进攻态势消耗殆尽,无力拿下下江户,两方相持!”石原喜之郎简单说了一下形势道。

  “你们来南京是来求援的?”阿部贤六问道。

  “不,是我来求援的!”石原喜之郎出乎他意料地道。

  “什么?”阿部贤六惊道,再问下去,他说不出话来,明白了什么叫做“屋漏恰逢夜雨”!

  是的,幕府派出了使节团到南京求援,因为多在中国与倭国往来,石原喜之郎也在其中。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船只被风吹得偏离航道,在长江口触礁,结果船沉了,当时风浪颇大,石原喜之郎要不是在中国时学了一身好水性,也几乎完蛋。

  由于东南王的关系,两中华中东南国游泳是学生必考,考不及格不能毕业,这股风气影响到大明,游泳也成了社会风气。

  已经看到了大陆,太可惜了!

  他精疲力尽地被风浪吹上海岸,逃得一命,可是整个使节团都沉入海底,而且,代表使节的信物也统统没了!

  石原喜之郎被海边渔村渔民所救,渔民们侍他很客气,将他送到县城,县里也很重视,派人将他送到州里,州里又送他到了南京城。

  可是,没有代表使节身份的倭国幕府敕书、印章及节杖,说自己是使节,人家就算想信,但也得有相关凭证,否则阿猫阿狗都可以说自己是外交使节,那还得了!

  来之前,石原喜之郎已经找过了大明礼部相关官员,但他们爱莫能助,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必须有凭证。

  说起国内情况,真是处于水深火热中,倒幕派所到之地,疯狂地反攻倒算,杀害幕府人士,盘剥百姓,说起来,让石原喜之郎恨之入骨。

  见他满是憔悴,骨瘦如柴,一阵风都能够将他吹倒,阿部贤六思忖片刻道:“石原君,你好好休息,下面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

第1330章 关系很重要

  怎么办?

  熟读中国历史的阿部贤六有办法,他准备来了个《申包胥哭秦庭》!

  第二天是年二十九,春节临近,一片喜气洋洋,处处张灯挂彩,卫生焕然一新,民间因为得到东南王派送的大礼包,各阶层皆得分润,过个肥年而欢天喜地的。

  官府诸衙门的官吏们则懒洋洋地干活,度日如年,大的公务不会做,只要不出大漏子,领导也不会找他们的麻烦,因为领导也是人,也要过春节的嘛。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节日,国内谁都不会不长眼地来惹麻烦,国外人士也知道别在春节扫中国人的兴,否则来年会有苦头吃,海内外,帝都里,都在等着春节的到来。

  本来,春节前官府封印,就是把衙门的印章封藏不动用,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除夕官府封印,至新正三日始开”说明了明朝有封印习俗。

  东南王理政,规定年三十直到来年初七共八天为国家规定节日,全民放假!

  春节放假前最后一天,位于皇城左侧的礼部一开门,就见门外跪着一个一身白衣,头戴白带的矮个子家伙,高举一封文书过头,大呼道:“日本国使节阿部贤六奉命出使,求援于上国,乞请出兵,救我国民众于水火中!”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藩国,日本使节求援,兹事体大,事情层层上报,直达礼部尚书耳中!

  这时就看出人情的重要性,来之前,阿部贤六已经做了活动,与礼部官员打通了关系!

  他一直逗留中国,社会关系众多,作为一个亲近中国的好倭人,大家都给了他面子,哪怕他不能拿出使节的凭证,也一路畅通无阻。

  礼部尚书还是阮大铖,这家伙与这个位置较上了劲,而东南王则陪着他颠!

  阮大铖出身东林,却是东林党的掘墓人,把东林党彻底地给毁灭,十成十是“二五仔”,按社会道德,这等人私德有亏。

  他就是喜欢当礼部尚书,礼部尚书管的是天下礼法,不是说他其身不正吗,劳资正位礼部尚书,怎么着!

  作为一条好狗,颜常武还是很看中他,就让他一直担着这个尚书,实际上经常挂羊头卖狗肉,专为东南王去做一些王爷不方便做的事。

  礼部兼管藩国事务,他接见阿部贤六,见着这个一身素白的矮冬瓜,就是一阵腻味,毕竟谁在春节的大喜之前见到这样的人,实在开心不起来。

  他没好气地道:“阿部君,你说你是使节就是使节了?本官还说你是假的呢,你有什么凭证?”

  这个就是阿部贤六的功力所在,先前他结识过阮大铖,所以阮大铖没把他给轰走,否则以他大明文官第五条好汉的尊位,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就连东南王也给他面子。

  “下臣只有一片丹心,且下臣身在上国,如若有假,请就汤镬!”阿部贤六慷然道。

  “行了行了,你黑心也好,丹心也好,汤镬现在不流行,流行的是去东南国修理地球,真要是假的,我们也不会杀了你,你去东南国干活,把军费还回来就行了!”阮大铖不耐烦地道。

  一句话道出了东南国精粹,说假话犯了欺君大罪的待死之人都能够榨出油来,天下人闻风丧胆啊!

  于是他带着阮大铖去了东南王府,求见王爷与公主。

  一般地,颜常武上朝回来到位于城内秦淮河边的公主府安歇,他的东南王府占据了狮子山,周日则到了狮子山王府度假。

  现在海内无事,王爷早早跑路到了狮子山王府,而公主也陪他在王府。

  如果东南王不在朝中,公主则回皇宫坐镇。

  南京已经是他们夫妇的天下,正牌主人皇帝朱由产反倒少在南京,必回京时间是清明节,春节有时回来,现在肯定不会回来,他不想见着为东南王歌功颂德的臣下。

  原本颜常武的王府位于紫金山,但近着明孝陵,想想还是不惹朱重八,颜常武想把王府搬迁,他的参谋长戴维先生一看南京地图,就说这地方好,适宜做王府,人在其中,如雄狮守国,可立万世基业也!

  颜常武就听了这个讲中国风水的番鬼佬的话,从此东南王府就是狮子山!

  狮子山濒临长江,占地约14公顷、周长2公里,山高78.4米,从江面看此山,似一只蠕动的青螺,又如少女头上的发髻,古有“吴樯远眺,看隔江螺髻离离”之句。因其地处南京城北,古有“北山”之名,又名“卢龙山”。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9月,明太祖朱元璋驾临卢龙山,将其更名为“狮子山”。三月后,在其亲撰的《阅江楼记》中言明了更名原因:“一峰突兀,凌烟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狮子之别名)之状,故赐名曰狮子山。”

  自此,“狮子”替代了“卢龙”。

  《阅江楼记》是朱元璋所写,但有楼无记,直到颜常武把狮子山变成王府,就在其上建了阅江楼。

  山高78米,楼高58米,总高136米,雄踞南京北面,造型精美,楼身用上等的花岗岩建筑,以传统的桐油糯米沾合,不用一点水泥!

  共有八层,金瓦朱楹、飞檐峭壁、朱帘凤飞、彤扉彩盈,有皇家气派,阅江楼连同其它亭台楼阁,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的宫殿,用掉黄金十吨,金光灿烂,在帝都散发出惊人的土豪气息!

  在东南国有望海楼,用掉黄金十吨,用于安置王后杨莺儿。而在大明有阅江楼,也用掉黄金十吨,用来公主居住,颜常武和稀泥,两边的老婆都不得罪。

  呃,黄金十吨,东南王确实有这么多的黄金,不过黄金的纯度肯定有水份的,毕竟当时的冶炼技术不过关,不能当成纯金十吨来算。

  阮大铖请内侍通传,很快地得到了接见,不过阿部贤六衣着不妥当,所以他进不得阅江楼,而在偏殿见驾。

  王爷与公主都穿常服,意态悠闲,阿部贤六下跪,大礼参拜,执礼甚恭,他这是把王爷当成神来崇拜的。

  送上求援文书,请王爷与公主救倭民于水火中。

  他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之患。逮诸藩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日出之国遂亡,君之士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

  听到颜常武眼眨眨,而公主失仪地扑哧一声笑出来道:“阿部卿,卿家可是要王爷赋《无衣》吗!”

  “固所愿耳!”阿部贤六大喜道。

第1331章 不让倭人演绎经典

  知道丈夫对古文是七窍通了六窍,公主朱真真就解释给他道:“此乃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灭楚,楚国申包胥兴楚,他到秦王面前所讲的话,,这位阿部君来了个借鉴,前来游说我们夫妇俩!”

  顿时阿部贤六大起知已之意,他精通中华文化,读通四书五经,能力胜过了许多中国人,也包括面前这位东南王。

  否则,阮大铖凭什么这么给面子给阿部贤六,还不是这位倭人景仰上国,连自己本国的倭文都不会写了,说起本国的倭文都不如说中文流利,让这个倭人去参加前明的科举,进士可能考不上,但是举人应该跑不了,秀才是十拿九稳。

  对于这样的倭人,是要给面子的。

  灯塔国的辐射下,中华八个小跟班上层尽用汉语,以说汉语为时髦,他们贵族的汉语水平真的胜过了许多中国人。

  东南王道:“我读得书少,你不要骗我!”

  公主立即叫人找了本简体的《春秋左传》找到了《申包胥哭秦庭》那一段给他看,原来是件“扒灰”惹出的事情,楚平王中途截胡,抢了儿子的媳妇,又迫害儿子、儿子的师傅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复仇,借了吴国兵攻打楚国,破楚都,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就刨坟将尸体打了三百下!

  申包胥是楚国大夫,伍子胥灭楚,申包胥兴楚,到秦国借兵打伍子胥。

  秦王不允,不想借兵,申包胥就哭,哭了个七天七夜,哭得稀里哗啦的,秦王受感动哗啦稀里的,遂出兵,结果伍子胥被打跑,楚国复国。

  当时秦王就作了一首著名的《无衣》送给申包胥,赋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颜常武看完,对阿部贤六道:“接下来,阿部君是要哭了?”

  听到殿内三人不由翻白眼,王爷呵,也不要那么直接嘛!

  你应该先拒绝了,然后人家来说服你,你把头摇得象个拨浪鼓说“不听,不听!”之后,再到人家来哭这个环节。

  孰料颜常武把手一摆,对阿部贤六道:“很好,你所讲的事情,孤已知晓,孤决定出兵,助孤的侄儿坐正幕府大将军的位置!”

  颜常武与上任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约为兄弟,他称呼现任的幕府大将军德川家纲为侄儿,比直接说助德川家纲更靠谱!

  就这么简单?阿部贤六楞住了。

  阮大铖擅长察颜观色,对阿部贤六说道:“王爷一诺重如泰山,他既然这么说,还不谢恩!”

首节 上一节 82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