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819节

  农夫?

  别是伪装的军人吧?

  那个农民被蒙古人就手干掉了,可是这样的交换比根本不对等,蒙古人中千夫长已经是高级军官了,而明人中农夫就象地上的野草般随手可得。

  衮布心中不安,等到了札萨克图汗诺尔布到来,请进金帐,说明意思,诺尔布大喜道:“我正想对付他们,真是气死我了,他们居然伏击本汗,打死了本汗的马!”

  诺尔布的马是大家都见过的,非低矮的蒙古马,而是悍的中亚马,高大神骏,让人骑上去非常的神气,这匹马居然被打死了!

  两位大汗连忙慰问他,问他有没有遇到危险?

  原来诺尔布喜欢赤膊上阵,亲自操刀,他指挥大军攻击明朝寨堡,颇有斩获,不想,一次行军时,路边乱枪射来,没打着他,打中了他的爱马,可能是命中要害吧,一枪就夺走了马匹性命。

  诺尔布火大了,可是那些枪手一下子就消失在崇山峻岭中,想报复无从谈起。

  既然如此,他想搞事,以出心头恶气,正好衮布邀请大家一起来合伙作案,那就来商议呗。

  这一商量就发现大问题了!

  发现明人异常活跃,不止是军队敢战,而且路边经常飞来一颗颗的子弹,打人射马,打得不亦乐乎。

  而想追杀那些开枪的人,他们上山下河,蒙古人就悲摧了。

  四条腿爬不得山,罗圈腿赶不上人。

  “那些开枪的人,很多都不是明军,而是明人的老百姓!明人官府大规模地武装了他们的老百姓!”三大汗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

  前明时期,明军是软蛋,老百姓是两脚羊,任由凶悍的部族宰割。

  先不论明军,老百姓想对付游牧民族,太难了!

  仗着有马,游牧民族来去如风,哪有千日防贼之道理。

  就算大家面对面,游牧民族在马上,老百姓在地上,怎么都是马上有优势。

  更糟糕的是双方兵器不对等,弓箭可以远射,老百姓的刀枪棍只能近战,没挨到敌人面前已被射倒。

  因此边地的老百姓哪怕对游牧民族恨之入骨,但没奈何给他们。

  纵使一些老百姓懂得使用弓箭,但是杯水车薪,甚至于官府怕老百姓闹事,弓箭的杀伤力太大,首先解除老百姓的武装,都不用部族出手。

  而今,蒙古三大汗惊觉大量的明人老百姓拿起了火枪,这怎么可能?

  明人的官府不怕老百姓持枪造反?

  但是,这是事实!

  三大汗感觉棘手,一直以来,他们根本不把汉人放在眼里,他们知道汉人的军队是有限的,只能守城镇,汉人的老百姓无甚战斗力,就算他们拿起到刀枪冲过来,蒙古人也有把握在他们冲到面前时将他们射倒。

  可是现在……

  三大汗不信邪,联合发布了向汉人城镇发动进攻的命令,然后他们就知错了。

  在大同郊外,一支蒙古人的千骑队沿路前进时,遭遇了当地民兵的顽强阻击,民兵手持火枪,分散埋伏在2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时聚时散地向着敌人骑兵开火!

  民兵堵塞道路,在蒙古人下马搬动堵塞道路的石头和木头时,就向他们开枪。

  当愤怒的蒙古人追上前,结果中伏,两边的山林草丛中射出了愤怒的子弹,打得他们一地狼藉,狼狈不堪丢下尸体而逃!

  不能不逃,哪怕他们人多,呐喊着冲上前时,民兵投掷了炸弹!

  不怕他们人多,炸弹的铁钉钢珠似天女散花,无微不至地呵护他们。

  进入了伏击圈的蒙古人就象一头莽牛一般,四处挨揍,到处被打,却找不着敌人。

  枪声响个不停,不时有蒙古人象秋风扫落叶般掉落下马,以至于蒙古人一听到枪声不由地缩下头去,一个哆嗦,应该很多人某处一紧。

  逃出伏击圈的蒙古人头也不回,快马加鞭地离开!

  在藓州镇东,札萨克图汗诺尔布亲率一大波蒙古骑兵集结,准备入侵明国,他们满怀雄心壮志,相约打到北京城下!

  蒙古人侦察到四周并没有明人的军队,可以放下心来睡觉和打牌赌搏---蒙古人也学会喝中国的郎姆酒和抽烟、打扑克,都不用教的。

  然后,这位大汗遭遇到巨大的羞辱。

第1323章 火枪出世界变(二)

  夜深了,营地边的篝火渐弱,照耀的范围越来越小,营地内的蒙古人都入睡了,守夜的蒙古人也勉力撑着打架的眼皮,昏昏欲睡。

  突然间,似火山喷发般,四面八方同时响起了枪声,还有炸弹的剧烈爆炸声,蒙古人的营地沸腾了!

  睡眼惺松的蒙古人惊慌地冲出帐蓬,忙着询问怎么一回事,然后光线下的蒙古人,遭遇了营地外火枪射击,那突闪突闪的枪口焰,竟不知道有多少支枪在开火!

  来犯的是当地民兵,连同部分官军,集中了八百名火枪手,每一个方向放上二百人,向着蒙古营地开火。

  子弹呼啸而来,打得蒙古人赶快趴下,他们用弓箭向着刚才的点点火光处还击,但似射在空气中,根本没有一声惨叫。

  原来,进攻的民兵打一枪就转移,找着营火边的蒙古人就是开枪,蒙古人要不灭了火焰,要不就躲进黑暗中,然而子弹不停地打来,战马惊慌了,跳将起来乱跑。

  太好了,这么大的目标,打马,打马!

  一匹匹大马中弹,一时间死不了,狂奔乱闯,马叫人喊,蒙古人的营地热闹非凡。

  有的帐蓬着火烧起来,只要一有火光,照见人影,即时有子弹射过来,吓得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居然趴在地上爬爬的。

  诺尔布在中军没什么危险,但他大怒,身为一个大汗,被人打上门来,问左右,没组织起反击!

  天大地大大汗的面子最大,死多少人他不在乎,但被人打脸,大汗很不高兴。

  骁将喀思达想讨好大汗,自告奋勇说他愿率军出营去搜杀那些不长眼的小贼。

  诺尔布转怒为喜,让喀思达速速将敌人斩讫来报!

  结果,喀思达带领骑兵一出营地,民兵乱枪射来,当场将喀思达结结实实地摔了下马,连腿都摔断了。

  他的护兵大骇,付出了几十人死伤的代价,好不容易将喀思达给抢了回来。

  “没用的东西!”诺尔布怒吼着,下令带马,他亲自冲锋。

  或许是起床气吧,诺尔布头脑不清醒,臣属们见他怒不可遏的样子,无人敢去劝说。

  而且他也一向喜欢身先士卒,身为大汗,本来应该让臣下动手的,却亲自操刀。

  大汗出动,非同小可,全都身披重铠,铁制的那种,火枪子弹都打不进的,再包多一层皮甲,不仅如此,就连他们的马匹也披上了马甲,他们点着火把,举着盾牌出动,自认为作了万全之策。

  在出动的时候,营内的蒙古人组织起来,向着营外茫无目标地乱射弓箭,以便扰乱敌人。

  同时,他们还点燃了火把,向着周围掷落,以翼发现敌人。

  貌似有效,敌人枪口不停地冒着出火光,子弹打过来,却不见打落蒙古人,他们冲出营外,民兵们被逼着撤退,有的民兵显露了身影,诺尔布走趁众而出,策马趋前,开三石强弓,射中了两个!

  听到了敌人的惨叫声,众蒙古人欢呼着:“大汗威武!”

  话音刚落,但见得诺尔布跨下御马一声悲鸣,一个大跳,将双手执弓的大汗给弹离马鞍,飞跃数米之远!

  所有的蒙古人惊呆了,足有三秒钟才回过神来,发了疯般地冲上前去,七手八脚地将大汗扶起来。

  诺尔布掉地时左手撑地,结果他的左手扭曲成一个奇异的角度,断了!

  “好畜牲!”诺尔布性发如狂,强忍着手痛站直,走到他那匹骏马面前,这时,有人说道:“大汗,您看!”

  战马的右前蹄,套上了一个铁夹子。

  可怜的畜牲靠着三条腿支撑,另一条腿提着不敢挨地。

  众蒙古人定睛一看,前方地面上散落着捕兽用的铁夹子、专门夹马蹄,还有四面尖状的铁蕨钉,锋利的一面朝上。

  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明人大大的狡猾。

  这样的情况下,诺尔布哪怕想逞强,也只能忍一时之气,悻悻地回营,听取营外枪声一片,加上手疼,怎么都睡不着觉,第二天顶着一对猫熊眼出帐示众。

  民兵直闹到近天亮才彻底地退去,蒙古人一清点,死了百余人,伤者高达千人!

  有不少都是自相践踏,挨自家的马撞倒的、踢飞的。

  那匹害大汗掉地,大失面子的御马被诺尔布下令杀了,尽管它很无辜,但大汗的面子太重要了,只好让它死。

  见识了民兵的威力,蒙古人心中打鼓,请示大汗道:“我们还向北京进攻吗?”

  “去,为什么不去,本汗要打下北京,让那些南人知道我们的厉害!”诺尔布吼叫道。

  蒙古人常说明朝汉人是南人,而汉人则说他们是北蛮,大家口水仗哗哗的。

  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哪怕是大汗所想。

  蒙古骑兵在往北京进发的路上,在路上受到了沿途军民的不断打击,他们往往三五成群,或者成片结阵,出没在山野密林,狭谷隘口,树林边,草丛里,象麻雀啄食一样,东一枪、西一枪,出敌不意,乘隙而入,纠住敌人,乱枪射去。

  当蒙古人大队出动时,就立即撤离,隐藏在山上,与山一体,无影无踪。

  蒙古人下马搜索,那更好!

  很可能数位民兵的后面,就是几百明军火枪兵组成的伏击圈!

  来多少就死多少。

  蒙古人行军时,愤怒的子弹射来,枪声前后左右地响起来,杀声遍野,蒙古骑兵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到晚上时睡觉也被袭拢,搞得心神不宁,所有人都眼圈很重有如僵尸。

  白天被打,晚上也不轻松,点燃营火旁边的蒙古人,就是最好的瞄准目标,搞得被安排守夜的蒙古人全副铠甲,臃肿不堪。

  以为这样就能够避开攻击?

  民兵大着胆子,挨近营地,往里面投炸弹,丢火把。

  可怜蒙古人,睡觉都得用盾牌遮面,或者穿了铠甲,沉甸甸地压在身上,晚上会做恶梦。

首节 上一节 81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