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48节

  在学校的早餐和午餐:免费!

  史可法去过小儿子就读的旭日城国民第四小学参加家长会,那里环境非常好,孩子们在宽敞的大课室里上课,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倒没有见过传说中的小学生背火枪情况,见到的是小学生背着比他们人还要大的书包。

  见到小学生们吃的早餐和午餐,单看早餐就不错的。

  周一:豆浆,煮蛋一枚,煎饼(可根据时令菜做南瓜煎饼或其它蔬菜煎饼),加上时令水果;

  周二:小米粥、煎蛋一个、咸肉、蔬菜拼盘,水果,主食可选择馒头或包子。

  周三:烤面包片或面包块、煮蛋一枚、薯片、煎豆腐块、时令蔬菜,加水果一个。

  周四:生煎包子、煎蛋一个、粉肉香肠,时令水果。

  周五:主食猪杂汤粉,煮蛋一枚、时令蔬菜,时令水果。

  可以说,早餐做到了营养均衡,保证了孩子的生长需要,同时天天不重样,确保口味。

  听保健老师喋喋不休地道:“鸡蛋是每天必吃的,我们领袖夫人非常关心下一代,要求给孩子们吃鸡蛋必须是一个整蛋(军队也一样,避免被司务长克扣,蒸蛋或者炒蛋都能够做手脚)……”

  看着课室讲台上颜常武的大幅戎装像俯视着台下,史可法微微一笑!

  在这个家长会上,史可法遇到一个人,让他觉得甚有意思,那就是他初临贵境时的那个挑夫!

  史可法的记忆力很好,认出那个挑夫,他着体面的衣服,旁边坐着的正是他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就读!

  挑夫,应该是这个社会的最低层的阶级,但他的孩子也能够在此读书,接受一样的教育。

  东南府所有正式子民(其实是汉人就行)的孩子一律免费、就近入学。

  有教无类,这是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哪一个王朝可以实行的,但在这里做到了。

  史可法坐在座位上,觉得自己如在梦幻中。

  他知道前明时期,颜常武那时是东南侯,文官们讥笑他是沐猴而冠,笑他组织的是草台班子。

  瞧瞧,这位海贼头做出了什么样的事情来!

  他有大恩惠予民众,也不拢民,民间将他视为神灵般来敬仰!

  拿史可法的大儿媳来说吧,来东南亚之前才生育完,身体很差,结果她得到东南府的妇婴幼儿保健项目的支持,这个项目是为低收入的孕妇、哺乳期中和产后的妇女以及5岁以下有营养不良之虞的婴幼儿提供补充食品,卫生保健,营养教育和哺育母乳的推广与支持。

  可以免费看医生,她与她的孩子都有免费牛奶、奶酪、糖、油、鸡蛋、花生酱、糖果及米、干肉的补给,东南亚的水果多,还有一袋袋的水果!

  东西很多,有些时候吃不完,家里人帮着吃!

  官府鼓励大家生孩子,豪气地说生多少,那就补助多少费用!

  于是旭日城里到处到处听到孩子们叫喊声,是为孩子城。

  史可法醒悟过来:“东南府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粮食产量大,那就解决了许多问题!”

  “颜常武构建了一个环境,当这个环境形成之后,得到好处的民众再也不会反他,甚至害怕这个环境消失而维护他的统治!”

  “颜常武其实很聪明,他只抓妇女和孩子,这两类人能够吃得了多少!而成年男人则没有福利,必须劳动才能够生活,还得感谢颜常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理想国度,单是入学和妇婴幼儿保健,他就胜过了历代王朝,哪一个皇帝都比不上他!”

  “不过,这一套要在大明实施倒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需要很多钱和足够的粮食生产。”

第876章 与黄道周的争论

  有大量的明人被流放到东南亚,鱼龙混杂,他们中间有东林党,如黄道周、姜曰广、许誉卿、解学龙、李若星、黄公辅、房可壮等人,这些人在前明时期都是响当当的清流,但到了东南亚,这里没要什么嘴皮子给他们来动了,只有两个字:劳动!

  有的是前明勋贵,他们参与反对颜常武的图谋而被执,他们从风光无限的地位被拉下来,到达此地后,想要生存,唯有劳动。

  再有那些晋商的家人,从锦衣玉食的生活到达东南亚,一切都得靠双手过活,劳动!

  他们到达东南亚,许多人只在旭日城作简单停留,这其实是让他们见识一下东南府的繁华,然后都被送到各处的农场,通过劳动来洗刷以往的过错。

  没错,就是拿起锄头修地球,死硬分子则安排到砂场、砖窑、井下干活,包他们分分钟知道什么叫做劳动改变生活。

  也有一些人得到优待的,譬如黄道周,字幼玄,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福建漳州府漳浦县(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改庶吉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

  其人素有清名,亲近东林党其实不是东林党,却在颜常武反东林党时,黄道周看不过眼,脑袋一抽风,大呼曰我是东林党,于是不得不将他送东南亚。

  颜常武并不想抓他,须知黄道周与他是漳州同乡,乡党也,在古代的关系是非常铁的,甚至于颜常武当初在台湾时,别人弹劾他,黄道周为他辩解,是因他是同乡而不管他做了什么就为他背书,如此对颜常武有恩。

  黄道周是当代大儒,乡里的前辈,他可以骂颜常武,而颜常武得唾面自干,不能追究,这是封建的礼法!

  他不识好歹,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颜常武只好请他出海,眼不见为净。

  去到旭日城,安排黄道周到东南亚大学文史社科担任教授,待遇从优,以此作为照顾。

  但老家伙倔强得很,说不需要优待,老夫也要劳动!

  硬生生也要跟着去农场,大家拦都拦不住。

  好在他生病了,这才滞留在旭日城治病,老家伙的脾气大极了,大骂颜常武这叛国逆贼,众人的脸都唬得白了。

  这时他的大儿媳黄张氏下了一剂猛药来劝说他道:“大官(闽南媳妇对家公的称呼)您时日无多,您骂得爽了,等您双腿一撑去了之后,您的后代就要受苦了!”

  “领袖是天下共主,他也要面子的,他奈何不得您,但还奈何不了我们?”黄张氏说道:“您骂吧,骂吧,骂个痛快吧,我们一家人准备去最远的海岛,我们也无法将您送回乡了!”

  被黄张氏这么一说,黄道周居然安静了,默默地接受了安排,成为了文史社科专业教授被养了起来。

  不过他的怒火积蓄在心中,结果在史可法带着水果去探望他时,两人争执起来。

  交谈几句,黄道周这等老而不死谓之贼的老贼即时分辩出史可法的理念,认为他已经背叛了东林党!

  “宪之兄,我看你的学问都还给你左老师了,忘记敢顾先生(宪成)的教诲!”黄道周不客气地道。

  “幼玄公,我一家子都指望着我,我得弄钱来养家啊!”史可法若无其事地道。

  “你可是南京兵部尚书,为五斗米而折腰,你老师白教你了!”黄道周恨铁不成钢地道:“左老师要是知道你这么样子,会气得从坟里跳出来教训你的!”

  “幼玄公,我是前南京兵部尚书,东南府没有言官,也没有讲官,我辈已无用武之地!”史可法淡淡道。

  “你说得对!你说得对!”黄道周喃喃地道,想起了之前叱咤风云的庙堂生涯,当初连皇帝都怼过!

  崇祯十一年(1638年),黄道周因指斥大臣杨嗣昌等私下妄自议和而获罪。

  时为七月初五崇祯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黄道周“与嗣昌争辩上前,犯颜谏争,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

  崇祯帝袒护杨嗣昌,斥黄道周:“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

  黄道周高声争辩:“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臣在君父之前独独敢言为佞,岂在君父之前谗诌面谀者为忠乎?”他厉声直逼皇上:“忠佞不分,则邪正混淆,何以治?”

  崇祯无言以对!

  这场有名的辩论之后黄道周被连贬六级,调任江西按察司照磨。

  被贬之后,黄道周一点都不难过,还认为是自己的骄傲,他维护了正义,他胜利了。

  然而怼上颜常武,他根本不会与他们争论,而是递来锄头一把道:“干活去!”

  如今呢,史可法竟接过了锄头,准备干活去!

  不同于别人是被迫接过锄头,而史可法是主动去接锄头。

  听听,他居然就读于东南亚大学的农牧渔业专业!

  这专业是东林党人士能学的吗?

  要与那些泥腿子混一起,我辈可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气节何在,风骨何在,全然忘记了他先生(东林党大佬左光斗)的教导!

  他厉声道:“东林党三项主张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和反对工商矿税,何错之有,竟遭遇如此大劫!”

  “老夫观东南府压制言路,报纸上通篇是对颜氏歌功颂德,比起崇祯朝更甚!这东南府虽无宦官干政,却是牝鸡司晨!东南府的工商矿税为四分之一,民间苦甚!”黄道周不住地摇头道。

  史可法则心平气和地反驳道:“书生意气,百无一用,说万句不如动一下手,如果说东南府压制言路,幼玄公可以去问民众想吃肉呢还是想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呢!”

  “至于牝鸡司晨,幼玄公太健忘了,您是闽南人,闽南人是男人离家出海,久月不回,女人在家管帐做事,女人说了算!别的地方可以说东南府牝鸡司晨,幼玄公则不应该说!”

  “东南府的工商矿税是多,但如果不收的话,颜少阳就是第二个大行皇帝,苦到户部一文钱也没有,他是穷死的!”史可法动感情地道:“东林党反对收工商矿税,国家都没钱了,什么都做不了了,还不收税,大行皇帝死得冤哪!东林党错了!”

  想起旭日港夜景,想起民众的生活,幼儿的早餐,史可法不由地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黄道周气得戟指怒骂道:“史可法,你数典忘祖,不当人子!”

  史可法矢口否认道:“不,此乃真知灼见,发展才是硬道理!”

  黄道周的嘴上功夫厉害,但史可法同样是战斗力惊人,俩人谁都说服不了谁,不欢而散!

第877章 史乡长

  从黄道周那里出来,史可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沿着海滨散步,海边筑有坚固的堤坝,一直延伸到远处。

  多处地方铺设了草地和种树,环境优美,是大明沿海所没有的。

  史可法回首看着壮观的城市,人口众多,高楼林立,四周街道宽阔整齐,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绿意盈然。

  此处在多年前,还是一片烂泥滩!

  他清楚旭日城的历史,原为荷兰人的巴达维亚城,有一点基础,但是在华人的手里,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的旭日城,人口近百万,繁荣昌盛,哪怕在大明,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这一切,都是华人到达后创造的历史!

首节 上一节 54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