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31节

第849章 凤凰楼坍了

  躺在床上的硕塞右眼上包着纱布,成了独眼龙,他黯然地对贝子屯齐道:“恨不被炸死!”

  屯齐心忖要是劳资坐上你这个位置,早死早解脱。

  他知道如今是怎么一个糟糕的情形,恶劣到无以复加,明军的那位领袖没有亲征,派部将都能够搞定虚弱无比的大清。

  屯齐正色道:“王爷怎可说此丧气之话,就算死,也要与明人拼个同归于尽!”

  硕塞哑声道:“说得是,说得是!”

  正在谈论着,只听得南面传来了闷雷似的隆隆声,紧接着东面也是轰隆声不断响起,硕塞与屯齐相顾失色,明白明军开炮轰击沈阳城了!

  屯齐勉强道:“王爷你先养病……”

  他离开硕塞王府,不由地仰天而视,看到头顶上炮弹拖着烟气横飞!

  一条条烟气,如张牙舞爪的恶魔,笼罩在鞑靼人的头顶。

  更沉甸甸地压在鞑靼人的心头,这座城开始受到攻击,能撑多久?

  实心弹砸到人的机率比彩票大一点,对于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那是微乎其微,但对于城里人心的打击则非常大!

  更可恶的是,明军开炮没完没了,白天黑夜都在轰炸,尤其喜欢在晚上开炮、吃饭时打炮(明人良心坏透了),让鞑靼人吃饭和睡觉都不安定。

  生活不便是其次,屯齐知道形势非常险恶!

  明军在高处架起大炮,对准下方发射霰弹,轰击城墙上的有生力量!

  他们的霰弹来自英国佬,霰弹的名称(canister)本意就是圆筒,弹体外观呈圆筒状。外壳是一层薄铁皮,底部是一个木质的膛片,弹体内装有铁质小弹丸(注意:弹体里并没有火药)。

  霰弹从原理上讲更近似于枪而非炮,开火后膛片推动弹身前进。弹体离开炮膛的瞬间,火炮内外压差巨大,弹体外壳无法承受,随即破裂,内装弹丸势必出,在空间中形成圆饼状弹幕。

  这一弹幕会逐渐散开,划过一个由炮口为定点的圆锥形空间,击中目标。

  它的射程是三百米,明军二百米内架大炮发射霰弹,弹子欢快地弹射城墙上,防护一没到位,人员身体上即时穿出洞洞,鲜血横飞。

  霰弹打个不停,死神随时而至,鞑靼人大惧,行动时不得不顶着遮箭牌守御,当听到炮声响起时,鞑靼人皆盾牌伏地,走动时蹲着走路象螃蟹一般,让明军大笑不止。

  明军压制城墙上的鞑靼人守军,阻止他们开炮,不让他们往城下射箭。

  不仅如此,明军的装甲掷弹兵在城下点燃炸弹,往城头扔去,轰轰轰……接连不断在城头炸开。

  它们比霰弹还要难防,举盾正面可以防范霰弹,可是炸弹在前后左右炸开,无孔不入,只要装甲和盾牌防护不到,立即吃上弹弹,被炸得鲜血淋漓,有的炸弹近人炸开,甚至把人炸得脑震荡,厉害的话,把小个子的士兵给炸翻下城!

  “冲啊!”戴着头盔,穿着护甲的民工推着装满了泥土的小推车,在霰弹炮和炸弹的掩下,冲到护城河边,把泥土倾倒在护城河里。

  如果捉到敌人那边的民众,可以用他们去填沟壑,但几乎找不到鞑靼人的民众,有的话也给蒙古人当成奴隶给收走了。

  鞑靼人的血流光了!

  时为秋天,护城河满盈,根本经不起疯狂的明人的填平,随着泥土不断地倒下,护城河水溢上来,迅速地变浅。

  鞑靼人试图放箭阻挡,但是他们挨明军大炮轰击,连头都抬不起来。

  有的鞑靼人弓箭射中了民工,对民工的压力不大,被射死的寥寥无几,伤员都被运送下去,得到及时的处理,因此民工的士气很足,只顾来回装运泥土填平护城河。

  鞑靼人弓箭无法射到明军高处,大炮的威力也不足。

  明军则打得不亦乐乎,高处的大炮发射霰弹、城下扔炸弹,而架设在主阵地的上百门野战炮,以排炮的形式向城内城上乱轰一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鞑靼人不得不使出了不光彩的手段,人盾!

  突然间,明军的攻击静寂了。

  鞑靼人将辽民押上城墙!

  成群的辽民男女老幼被鞑靼人的刀架在脖子,喊声、哭声一片,让明军的手停止了。

  要知道,辽民,那些鞑靼人治下的汉人,其实是鞑靼人的子民。

  而明军与辽民,只是血缘上的关系。

  鞑靼人居然拿自己的子民来威胁明军,而明军却爱惜自己的族人,手不由得缓了。

  甘辉当时没在前线,听到外面的声音怎么停了,派人一打听,勃然大怒,立即策马从中军帐到达前线,找着值星官问道:“为何停止?”

  “他们!”值星官手指城上,还没说完就挨了一马鞭打在脸上,他手捂着脸,听甘辉厉声道:“军中但闻军令,军令不停,进攻不歇!”

  “看!”甘辉说道。

  鞑靼人利用这个机会,攻击下方的民夫,有好些民夫中箭,惨叫着倒下!

  没得说了,打吧!

  高处大炮轰响,一打一大片,成片的辽民妇孺老少倒在了血泊中。

  城墙上一片混乱,有的辽民,不甘白死,与鞑靼人扭打起来,欲夺兵器,造反!

  鞑靼人挥刀砍死他们,然而吃上了霰弹,被轰得血肉横飞。

  炮弹不住地往城里投掷,屯齐正在城上督战,突然有人过来,在他身旁耳语,他听完,不由得神色大变,周围的人看到他的样子,无不心中忐忑不安。

  由不得他不动容,他扭头往城里看去,但见得城中那高大矗立的凤凰楼,那座高达二十余米,由黄台吉狠下心来拨银修筑的盛京城内的最高建筑,正遭遇明军重炮的密集轰击,看上去已经摇摇欲坠。

  原来,鞑靼人的关外皇宫,凡宫皆建在三米多的高台之上,台周围环以围墙和巡逻更道,俨然一座封闭的城堡。这是符合满族的先人女真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传统生活习惯的。

  从明朝末年老野猪皮在建州卫起兵开始,不论在建州老营、赫图阿拉、界藩山城、萨尔浒山城,或是在辽阳东京城,都把生活区的“宫室”建在山地之上或半山坡上。

  一是生活习惯的原因,另一方面,在高处便于望敌情,时刻警惕来犯之敌,保护自身安全。

  其实,鞑靼人也不想想,真要是被敌人攻到宫室,已是大厦将倾,能顶得上什么用!

  盛京地处平原,但兴建者仍用人工堆砌高台,然后于高台上建盖宫室。

  后宫的门户凤凰楼高三层,系三滴水歇山式楼阁,更是典型的台上启楼,也是整个皇宫的制高点。

  上层梁架饰红地金龙彩画。中层室内开花为梵文、凤凰及篆书“万寿无疆”图案,帝后经常在此读书或小憩。

  下层为内宫门,是出入宫区的通道。前有数十级台阶通往台下。

  登上凤凰楼,整个盛京城全景可尽收眼底。

  同时,盛京各处皆可见到美仑美奂的凤凰楼。

  目标明显,没能逃脱攻击,没坚持多久,一声巨响,凤凰楼于烟尘中轰然倒地。

  所有的鞑靼人的心,也沉到了谷底。

  我大清,药丸了!

第850章 攻打盛京!

  该做的还是要做的,明军这边填平护城河,那边积极打造攻城器械,有云梯、长梯等,民工们仔细打造,专心绑扎。

  该来的还是来了,随着攻城器械完备,护城河的消失,大炮对城内没日没夜攻击了三天后,战斗进入了下一个流程:攻城!

  最残酷的战斗,想想吧,守军在城上,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绝望地防御,没有任何的想法,杀一个够本,杀二个有赚。

  这样的情况下,攻城方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同样没有退路,前进会遇到死亡,阵后则有虎视眈眈的督战官,敢退者斩!

  守方准备了大量的檑石木炮瓶灰金汁,加上箭矢和大炮,决心用他们给攻城方以重大的杀伤,有多少东西就扔多少东西过去,砸得攻城方头破血流,被烧成焦炭!

  战斗打响了!

  “杀啊!”鞑靼人狂吼道。

  “冲啊!”明军大叫道。

  一方誓要夺城,另一方拼死抗击,双方就象关在笼子里的两头猛兽,任何一方不把血流干,都分不出一个结果来。

  在城南和城东的两大段护城河被填平,罗列于城外那些安装了尖木栅的壕沟、拒马俱被拆毁,军队畅通无阻直达城下,把云梯还有绑接的长梯架在城墙上,官兵们登梯而上。

  只见一架云梯被推到墙边,下面是车厢和两排木轮,上面折叠的梯子随即展开然后放倒在城头,“啪”地一声梯子刚搭上,立刻就听见一阵疯狂的呐喊,明军士卒汹涌而上。

  鞑靼人在城头,打倒一个木桶,泼了一片火油下来,再顺手送上几支火把,“轰”地一下火油触火便着,云梯上下燃起了熊熊大火。

  明军军士卒惨叫声简直不忍听闻,军人们从云梯上摔下来,有的没死在地上痛苦地打滚,一些人拿水泼、抽打和沙子盖,但很不容易泼灭,伤者有的活生生被烧死,即使不死,也难以救回来,救得回来,也是毁容、致残。

  幸运的是新明军的优抚政策给力,官兵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唯有向前冲锋。

  空气中黑烟滚滚,一股烧沥青的味儿中夹杂着头发烧焦和烤肉的糊味。

  攻城部队前仆后继,不断有身上燃着火的人掉落下来,石头木头把人砸下来,空中石块和箭矢乱飞,盛京城二面都围着无数的人。嘈杂和喊声让人的耳朵“嗡嗡”直响。

  当明军一群集中时,鞑靼人自城头扔下一枚枚炸弹,他们也学会使用了炸弹,把明军炸翻在地,奔走不迭。

  城墙那边的浓烟在风中四处弥漫,黑烟和火炮的硝烟在空中飘荡,整片天空都好像阴霾重重……

  离开城墙和主阵地的的道路上,接连不断的民工抬着惨不忍睹的伤兵向这边走,路上的人流如潮,来来去去。

  督战的大官们如甘辉、祖大寿、何可纲等表情严肃,唯有促军卒们奋勇向前,各处梯子上爬满了人,被鞑靼人不断地打下去。

  此乃蚁附攻城!

  古代攻城,手段不多,往往死伤惨重。

  所以说,如果前明坚定一心,死战、死守城池,鞑靼人根本就动摇前明不得!

  如今形势大不一样,领袖为核心,秉承他的意志,新明军为前明报仇,鞑靼人则力保城头不失,双方在城上城下激战。

首节 上一节 531/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