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28节

  “懦夫!”

  “卑鄙的蒙古人!”

  蒙古人临阵脱逃的行为令复仇之火得不到发泄,鞑靼人的怒火被燃烧到了极点,他们象发情的公牛般不顾一切地紧咬在蒙古骑兵身后,然后吃上了弓箭!

  两股蒙古骑兵呼啸而来,分布在左右方向着鞑靼人放箭,如此鞑靼人就陷入了蒙古人的犄角中,吃够了箭矢,顾得了左边顾不得右边,惨叫着纷纷掉落地上。

  等鞑靼人后面的部队追上来,蒙古骑兵即撤,双方追逐,等到鞑靼人的部队拉成长条时,又有两股蒙古骑兵冲出来对他们乱箭射去。

  冲在最前面的鞑靼人又倒下不少,待后面的部队赶到时,蒙古骑兵又跑了,只恨得鞑靼人差点没咬碎他们的一嘴咬牙!

  蒙古人会为明人火中取栗?

  不会!

  他们不会与鞑靼人硬拼,采取这种方法对付鞑靼人,而鞑靼人则因为兵力少而吃瘪。

  搁以前兵强马壮时,鞑靼人多路合击,蒙古人用不起这种战术。

  如是几个回合,鞑靼人沮丧,停止了追杀,招致蒙古人大声取笑,尽情羞辱:“我大清?小脚色!”

  “你们的汗都被明人吊死了,多耳滚在地上叫你们下去陪他!”

  ……

  鞑靼人愤怒了,卷土重来,巴牙喇兵章京希尔根着前面部队紧追,自己率精锐的巴牙喇兵跟随于后,当遇到蒙古骑兵双头攻击时,巴牙喇兵在希尔根的率领下突然暴起,马匹疾跑,猛然杀向蒙古人。

  现在是一对一,另一面的蒙古人被最前面的蒙古人阻碍了,弓箭往希尔根飞去,但被他挡飞,看看蒙古人惊慌失措逃跑的样子,巴牙喇兵追得更猛了,他们的弓箭不住地往蒙古骑兵射去,将他们射落了不少。

  衔尾追击,离蒙古骑兵越来越近,鞑靼人越发兴奋,堪堪追到的时候,从蒙古人那里扔出了几个黑乎乎的冒着烟的家伙,顿时让鞑靼人的一切欢容凝固。

  “轰轰轰轰……”炸弹爆炸,任希尔根三头六臂,战马吃上了飞迸的钢珠铁钉,也惨嘶着颠动,他尽全力控制着激动的马匹,结果战马绊倒,轰然倒地,把希尔根给炸倒在地。

  他没受什么伤,但对他他心灵的伤害很大,茫然地坐在地上。

  有人比他惨,有的鞑靼人勇则勇矣,没注意防护,没戴头盔,炸弹在他们头顶上炸开,把他们炸成了花脸猫,有的人甚至被炸瞎眼睛。

  见到他们惨况,蒙古人竟然去而复返,嗖嗖地射箭,在希尔根身边落下,还射死了他两个侍卫!

  直到大队骑兵赶过去,蒙古人才退走。

  多罗亲王满达海听闻蒙古人用上了明军的炸弹的消息后,一时间也是无语!

  蒙古骑兵加上明军的步兵,鞑靼人已是大势去矣!

  坐镇盛京的硕塞接到了满达海的报告,问贝子屯齐道:“派往科尔沁部的使者有没有消息回来?”

  与鞑靼人结盟的蒙古科尔沁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郭尔罗斯旗等,一向是鞑靼人的小跟班,这次鞑靼人受攻,派出使者向诸旗求援,一直没有消息。

  过多几天,消息总算回来了,诸旗都拒绝出兵帮助鞑靼人,任他们的条件再丰厚,许下将来裂土分封,共治天下的承诺,也没人乐意登上一条注定要沉没的船。

  硕塞这才明白了京师失陷,伪帝和多耳滚被杀的影响深远!

  如果这两个人在,很可能召唤来一些助力,不象现在,蒙古人彻底地拒绝帮助鞑靼人,哪怕与鞑靼人结亲的科尔沁旗也是如此。

  他们的麻烦不止这些,蒙古骑兵疾驰挺进,明军稳步推进,鞑靼人的阻截力不从心了。

  鞑靼骑兵两部,满达海这部与蒙古骑兵纠缠,另一部瓦克达想阻截明军十万大军前进的步伐,那是痴心妄想!

  明军步伐坚定,庞然大物也似,区区数千鞑靼骑兵的阻挡有如螳臂挡车。

  眼看着明军离盛京的距离在不断地缩短,瓦克达不由得发愁了。

  对方实力雄厚,骑兵硬拼不过。

  但一旦给明军进抵盛京,连瓦克达也不看好已方能够守住盛京。

  要是盛京失守,那真的是回家乡吃草了!

  他焦急地与部将们商量怎么办,“我们,绝不能把先祖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拱手相让!”瓦克达坚定地道。

  副将爱松古想出了一个主意道:“我们既然正面挡不了他们大军,就不挡了!”

  “怎么个不挡法?”瓦克达忙问道。

  “明人一路分兵把守锦州、宁远、松山、塔山、前屯、后屯等,我们就去打他们那里,攻下他们的地盘,杀光那里的人,此乃围魏救赵之策!”爱松古提议道。

  “好主意!把他们后方闹个鸡犬不宁。”众将一起赞同道。

  最近他们打阻击,由于明军前进,鞑靼人连伤员都难以回收,被明军一一杀死,而明军伤员都被救回去,鞑靼人打得实在窝火。

  要是内线作战变成外线出击,进攻他们的地盘,杀死他们的人口,掳掠财物,这才是鞑靼人的最爱。

  瓦克达考虑了一下,爱松古说得有理,但也不能放任明军畅通无阻进至盛京,那就分兵吧。

  爱松古率军一千杀奔宁远锦,瓦克达带领其余部队继续阻截往盛京的明军。

第845章 旧事不须再提

  往明军后防线宁远锦的鞑靼人活跃起来,他们侵袭明人城市时特别有精神。

  如果说打阻击是吃泄药---花费精力马力和资源,那么攻城就是吃补药,得到金银和补给,还有娇嫩可口的小娘皮!

  听说明军中有不少的女兵哦,嘿嘿!

  爱松古经验老到,先派了三百骑分成三个小队,沿宁远锦一线袭扰,他们在锦州城下呐喊,在宁远城边放箭,营造出鞑靼人无处不在的错觉,然后他率领七百骑,攻击松山!

  选择松山是因为松山位于主道边沿,相对于宁远锦的防守要松懈,而且松山曾经让前明军有过刻骨铭心的失败:崇祯十四年,明藓辽总督洪承畴率明八总兵,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与黄台吉在松山锦州地区大战,败阵,洪承畴逃入松山,城破被俘。

  新明军出关,松山重新归入大明版图,爱松古想再次攻破松山,他,屠城,杀光明人,让明人再次在松山铩羽,扬我大清威风!

  计划非常美好,不过赶不上趟,在鞑靼人大摇大摆经过锦州里,大明锦州守军五百骑兵,离城邀战!

  看到明军才五百骑兵居然敢冲来,爱松古大怒!

  以前鞑靼人一骑破千,三百骑敢冲明军上万人大阵!如伪帝黄台吉便在沈阳一战时,亲率三千骑兵,冲入两万人的明朝援兵阵中,几番冲杀,明军大溃。

  现在明军才五百人,看那些明军骑兵的骑术,赶马连直线都跑不直的那种,竟然敢来挑多过他们的鞑靼人骑兵,胆生毛?活得不耐烦了!

  爱松古出离愤怒了,决心干掉这股明军骑兵再说。

  “儿郎们,消灭明军,我们再去松山吃晚饭!”爱松古如是说。

  与他同行的副都统阿拉善同样骄矜,对爱松古道:“大人,明军胆敢小看我军,大人就留二百骑兵给我,我来对付这支明军骑兵!”

  阿拉善属镶红旗,体格粗壮如公牛,生性粗鲁好战,曾参加过松锦大战,入关打过李自成,后因隐瞒缴获财物被发配回老家,反倒逃过一劫。

  结果倒了过来,爱松古对于对付那支明军骑兵更感兴趣,他率五百骑兵留下来打明军骑兵,而分了二百骑兵让他去破松山!

  据鞑靼人的侦察,松山守军一千人,分四门把守,一边二百五,二百骑兵冲进城里,打散他们不在话下。

  阿拉善对此充满信心。

  爱松古也很有信心。

  照他们看来,新明军就是仗着军阵开火器才这么厉害,要是他们没有了军阵,不就是任鞑靼人宰割了。

  想法如何?

  没试过,现在决定试试!

  于是阿拉善率军疾行,往松山冲去,同时爱松古则冲去打明军骑兵。

  那阿拉善粗中有细,往松山前进时遇人尽数杀掉,避免走漏风声。

  他没有在白天攻城,而是当晚休息,伏在松山城西的一片树林里。

  第二天一大早,在松山城开门时,悍然杀入。

  不得不说,出其不意,鞑靼人打了松山城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把披风一松,身着青色箭衣,再亮出剃青前额的满人发式,黑油油的辫子在奔跑时甩来甩去,挥刀乱砍,大呼“大清兵到!”

  “鞑子来了!”一句惊呼,满城皆沸!

  阿拉善期待着那些懦弱的百姓民众争相躲避,乱成一锅粥的样子,满足他那变态的心理。

  说来也真是奇怪,能征善战如李自成的“大顺军”,杀人如麻如张献忠的“大西军”,即使是出生入死、血斗冲杀无数的明军勇兵武将,只要一声“鞑子来了”,个个亡魂皆冒,立时溃散,无有敢抗者。

  笔者想象不出清兵有何威力致此震慑之效,难道是那种剃青的大辫子发式使然?!

  他们选择了一个好时机,松山守军今天集中城北大营会操,而他们从西门进城,西门接着是一条热闹的大街(其实古代城池里热闹的大街没几条),那里人们在卖早餐,准备卖菜什么的,而早起的人们也不少,在吃早餐和买菜。

  阿拉善兴奋过头,没注意到那些明人民众普遍壮实,还有很多人背着火枪。

  这些人,正是进入松山屯垦的关内百姓,他们到达松山后,分了田地,立即大干起来,这边整理田地,那边官府出钱雇佣他们打工(出关的民众不用服徭役)搞市政建设,人数少事情多,很是忙碌,加上晚上没有娱乐睡得早,所以大家起得早。

  他们听到“大清兵到”时,先是愕然,随即见到了鞑靼人冲进城里来,意识到这不是开玩笑!

  各种声响中,在路边店铺的民众从店铺里取出火枪,而有枪的民众则给火枪装弹,没枪的则往家里跑,有的人则灵活地爬上房。

  当阿拉善冲进松山城里时,他和他的部队陷入了巨大的麻烦中。

  他们砍死了逃跑不及的明人,战马踩踏弹飞了一些倒霉的明人,但更多的是鞑靼人吃上了枪子儿。

  经过一家店铺,从店里喷出一道不小的火舌和发出巨大的声响,那是一柄双筒喷子,打中了一匹战马,可怜的牲畜狂嘶着,把主人甩到了侧边的墙上,巨大的冲力,让那个鞑靼人在墙上撞出了一个人形大洞!

  尘埃四起,端的是声势惊人。

  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混乱场面,鞑靼人行进在街道上,而店铺里百姓则向外开火,房顶上也有百姓在向着鞑靼人开火,还有小巷子里也有百姓集合了向着鞑靼人开火。

  无所畏惧,血性暴起!

  宣传很到家,民众知道不抵抗就是死亡,要是投降做汉奸的命运则更惨!

首节 上一节 52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