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98节

  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胜利献给逝去的大顺皇帝。

  鞑子被斩首上万!

  加上先前水淹掉的上万鞑子,可谓是重创了鞑子!

  吴三桂部被干死了、淹死一万五千人!

  还有五万多归降的伪军,一票弄没了敌人的近十万大军,空前大胜!

  搁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别说真鞑子厉害,就连那些狐假虎威的伪军也不好对付,那些前明军摇身一变加入清朝成为伪军,有工资,有饭吃,他们还有奖励制度,只要表现勇敢,加官进爵都不是问题,这也使得他们格外卖力。

  在加入清王朝以后,他们就和以前的大明王朝,完全分手,成为大明的叛国者,他们已经没有什么退路,只能靠自己的军工来证明自己,才能使自己在新王朝里留的一席之地,而且他们明白,做狗要是不努力,主人会杀狗的,伪军作战勇猛,因此忠诚营在之前打伪军都艰巨无比。

  这次轻易招降五万多伪军,伪军大面积地投降,忠诚营的将士们明白,凭借他们的本事办不到,他们也是恃势----得益于领袖在京师的胜利,彻底地打破了鞑子的不败光环!

  ……

  且说鞑子残军与吴三桂军向西奔逃,阿济格眼见身边寥寥无几的部队,想起先前兵马盛况,恍似昨日隔世!

  又痛又悔,不过这回倒没有吐血。

  他们连夜而退,直到天明时分,退出了五十余里才扎稳脚跟。

  天亮蒙蒙亮,两军各自在路边做饭休息,惊魂稍定。

  逃跑时掉落了许多东西,军资殆尽,好在骑兵还是有点物资在马上,吃饭暂时不成问题。

  吃过东西,阿济格有了力气,着戈什哈去叫吴三桂前来议事,不久后,戈什哈回来,却不见吴三桂。

  “吴将军说他身体有恙,有什么事吩咐就行了,他不来了!”戈什哈说道。

  好胆,竟敢叫到不来,什么时候狗不听主人话了,阿济格勃然大怒!

  “叫他来,他敢不来……”突地他泄气了!

  吴三桂军有五千,鞑子军二千,主客之势已经转换,至少在局势没改变之前,阿济格不能与吴三桂翻脸。

  他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着戈什哈再去吴三桂那里,通知他一起退回西安。

  不过他们回不了了!

  当部队行至阳城关隘时,山关其上,下方一片开阔地,正行着,伏兵骤起,喊杀震天,密集的骑兵从道两翼杀来,他们人强马壮,阵容鼎盛。

  进攻时如山洪倒泻,势不可挡!

  清军队伍是阿济格在前,吴三桂在后,首当其冲的阿济格的作战经验何等丰富,一看形势就知道此仗有败无胜,对方养精蓄锐,士气旺盛,已方兵疲心怯,万难取胜。

  他当机立断,调转马头,急驶道左,以避敌军锋芒。

  埋伏的军队正是李锦,他们见鞑子想逃,急冲来阻截,抄近路赶到了鞑子前方埋伏起来。

  “众将军,跟本王冲!”阿济格厉声道。

  好个阿济格,手执一把短柄关刀,带头冲锋,找到左方明军较薄弱的一处空隙,一马当先,杀将过去。

  见他来势凶悍,明军拈弓搭箭,向他射去。

  他连续挡格了数枝激射而来的箭矢,撞入明军骑兵群里,那口刀在他手里被他使得出神入化,砍削切劈中,一路杀将过去,杀得鲜血滚滚人头落地,无一人是他的对手!

  随他一道的有五十余名巴牙喇兵,护翼他的左右,让他展显锋矢作用,杀出一条血路。

  见他如此猖狂,李锦部将李通勃然大怒,持铁棍拍马而来,大喊道:“鞑子休逃!”

  阿济格听得懂汉语,轻蔑地道:“本王要逃,先杀了你再说!”

  李通挥起铁棍自上而下斜扫过来,棍风覆盖,将至的轨迹笼罩阿济格全身。

  阿济格岂会怕他,大刀封挡,反手一刀,两人即时展开大战。

  鞑子王爷拼命了,阿济格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刀砍李通于马下,余众大惊,稍稍后退,让出了道路。

  阿济格大显神威,余众跟随他呼啸而过,除了少许部队被截尾之外,大部分逃脱。

  这临阵逃脱卖队友是以前明军的惯伎,吴三桂以前也干多了,如今报应不爽,导致吴三桂的部队一下子暴露在李锦的面前!

  “今天之事,有进无退!“吴三桂知道没得退路了,在马上大呼道,带头冲锋,也是个人物!

  双方都奋不顾身地冲向对方,吴三桂率军与明军展开白刃交锋,骑兵对冲,互相对砍,杀成一团,吴三桂军也是豁出去了,哪怕死伤惨重也在,那边明军的死伤也不轻。鲜血顺着斜坡流得像河一样,尸首滚落山脚,一堆连着一堆。

  两军一时间战得难分难解,突地,在右侧树林边缘枪声大作,密集得如同爆豆一般。枪口喷火的闪光此起彼伏,吴三桂军倒下一片,顿时大乱!

  接着杀出来上千火枪兵,成两个方阵前进,一路喷烟吐火,把吴三桂军穿凿出一个大洞,所向无敌!

  他们实际是火枪骑兵,干脆下马作战,专门开枪。

  这下吴三桂军受不了了,闹哄哄地顺着阿济格的方向逃跑,饶是吴三桂阵斩两人也止不住颓势。

  一退就不行了,明军追杀在后面,他们下手还真不含糊,没怎么废话,士气很高,一路追逐亡北,吴三桂军大败!

第800章 报应不爽(二)

  等到脱离战斗,清点人马时,吴三桂的眼泪涮涮地往下掉,只得到千余军了,其余的部队再无踪影!

  明军下手极狠,甚至是穷凶极恶,穷追猛打,杀得吴三桂军队消耗殆尽。

  想起得到京师时,进城的有三万多军马,那时人强马又壮,如今只得千多人,可怜哪,一场雄心,尽付烟云!

  他浑浑噩噩,任由部将牵马前进

  一路奔逃,赶上了阿济格,这回他再也不敢牛气,乖乖地去见阿济格,不用他去叫!

  两人见面,竟是无言。

  事已至此,大家莫说二哥,只得合兵一处,继续逃往西安。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走上一段路,道路被堵塞,无法前进,不得不绕道而行。

  山路崎岖,走着走着,许多人掉队了,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原来李锦取胜后,立即派轻骑赶到了鞑子军前面,晓谕诸州县明人道:“我大明取得京师大捷,斩杀鞑子皇帝和摄政王!我忠诚营又取得焦作大捷,灭敌十万!鞑子事败势孤,正是杀鞑的最好时机!是明人的,当报国仇家恨!”

  号召大家有一分力,就尽一分力气去消灭鞑子!

  鞑子们坏事做尽,以往鞑子势强,大家敢怒不敢言,现在痛打落水狗,正是大好时机。

  沿途堵路、坚壁清野,暗算,袭拢,所有不用其极,于是让鞑子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里,不断地让鞑子伤到筋骨,而且拖延了他们的行程,连饭都吃不饱,行动越来越慢,结果李锦军队在运城追上了他们!

  这是最后一战!

  强弩之末的鞑子兵看到整齐列阵的明军,无不面露绝望之色。

  他们连马都跑不动了,箭筒里没有一根箭,腹中空空,还能怎么打!

  一千名明军火枪兵,排着二个方阵,齐头并进。

  他们一边前进一边不停顿的射击,如墙而入,他们的速度虽然不快,但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当他们透过由呛人的硝烟构成的薄雾,看到面前只有被打死和打伤,倒在血泊中的清兵,三十丈内根本没有任何竖立的物体了。

  大难临头各自飞,清兵大溃,四散而逃,吴三桂身边还有百余人跟随,部将劝他逃跑,他惨笑一声:“逃,还能逃到哪里?三万辽兵子弟兵跟随我出征,战剩下你们这百余人,我若逃了,还有何面目去见他们!”

  他对诸人道:“你们逃吧!”

  诸人齐齐摇头,无人离开,或许他们知道落入忠诚营的手里将生不如死,不如来个痛快。

  倒是个汉子,吴三桂率领这百余人向着明军大阵发动最后的冲锋!

  枪声大作,百余人纷纷倒下,尽数战死。吴三桂倒是装甲厚实,没被打死,但被一颗大炸弹炸了下马,等他挣扎着站起来时,看到明军慢慢向他围拢过来,而他身边已无一人站立。

  取刀在手,留恋地看了这个世界最后一眼,想到了倾国倾城的陈圆圆,唉,红颜祸水!

  吴三桂用力一抹,鲜血飞溅,一代大汉奸就此成为历史!

  由于颜常武神降,吴三桂对于中华民族的危害性少了许多,但无论如何,他深受国恩,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乃是根正苗红的军二代。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的舅爷祖大寿是东南府高官,早就飞书予他要他死守宁远,勿放清军入关,东南府必定救援,当其时,东南府战列舰编队已守候在宁远对出海面上,他却丧失民族气节,放清兵入关,导致神州陆沉,北国沦陷,生灵涂炭,罪过极大!

  能够自尽,而不是被明刑正法,死得干脆利落,倒是他前世积德了。

  ……

  阿济格奔逃,明军在后面穷追不舍,他身边部属越打越少,最后只得两个忠实戈什哈护着,走失在山岭野外。

  四顾茫茫,大军安在?

  穷途末路,不外如是!

  不由得悲从心起,“扑哧”一声,吐血不止!

  “王爷!王爷!”戈什哈惊叫着,彷徨四顾。

  戈什哈拖着他,沿山径走着,见到了一处荒芜的山神庙,此时天色已黑,遂往庙里安歇。

  庙里神像半坍,香炉里倒还有香火,不过已冷。

  三人奔逃一天,又饿又累,于是都卸了护甲和头盔,先让阿济格坐下,戈什哈在庙外收集了一批枯枝叶,用火折子点着,升起了篝火,再煮水烧食。

  吃过喝过就休息,一个戈什哈守上半夜,另一个戈什哈守下半夜,但到了凌晨时分,谁都累了,守夜的戈什哈睡着,这时野外出现了一群拿着火把的村民!

  ……

  阿济格睡得不甚安稳,一会梦到他在西安的穷奢极欲生活,抱着美女喝花酒;一会记起了进关时的风光,那真是浩浩荡荡,千军万马;又想到了他杀人如麻,无数人的惨叫声在他的耳边响起,要他下地狱……他猛然清醒过来,睁眼一看,却见到火光下,两个村民正在绑他!

  那还得了!

  他大吼一声,跳将起来,飞起两脚,把那两个村民踢飞!

首节 上一节 49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