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85节

  就象米国空军军官多范柯克,他参与向倭寇投掷原子弹,至死不悔,无疾而终,享年93岁!

  军心已乱,阿巴泰不得不狼狈逃跑。

  清点一下人数,竟然只得一千骑!

  九千多的清兵放下了武器投降,创下了明清战争史上的记录!

  但他跑不了了,祖大寿率三千骑兵紧紧地追杀他!

  祖大寿随军登陆的时候,只得一百多骑兵,但很快,随着东南军搜刮全城和出击周边城市,得到大量的马匹,他的骑兵部队达到五千人,人手二马。

  鞑靼人爱马,且此间是何处?

  京师!

  贵人多,好马多,祖大寿骑上了多耳滚最钟爱的一匹白龙马,率军紧追阿巴泰

  当然,他的人马与阿巴泰的人马相比,如果大家都用马刀的话,三千对一千,应该是阿巴泰胜利!

  这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清军的马术、刀术在祖大寿的骑兵之上。

  东南府的骑兵走上了另外一种发展的途径,祖大寿指挥的是火枪骑兵,除了要求骑术和刀术之外,重点放在了火枪上。

  要是攻击敌人时不用太过讲究速度,火枪骑兵带携带火炮。

  他们追在后面,阿巴泰没能逃掉。

  他们把战马的皮都给抽破了,但疲劳的战马怎么都跑不快。

  先前的急行,没了后勤补给,马掉膘,无力拉开与敌人的距离。

  而且阿巴泰和他的卫队都是纯粹的八旗女真,他们的装备自然与众不同,身上的服装款式相当别致,那种盔甲浑身上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钉子,而且脑袋上还长长的捅了一根避雷针,可以想像,在这样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这伙浑身发光的家伙若想不为人注意的确很难。

  相当拉风醒目,战斗的时候能够起到鼓励士气的作用,但逃跑时就成了良好的指示目标,想放过他们都难。

  三国时曹操被马超追杀,不得不割须弃袍,很明显阿巴泰不学无术没学到曹操的逃跑精华。

  不时有一小队一小队的八旗兵回过头来亡命阻击,他们吆喝着使尽浑身解数,反冲锋,缠斗,刀劈和箭射。

  但祖大寿也不是易与之辈,或许他是正方中最能打的骑兵军官了,他指挥军队发挥人多的作用,熟络地将敌军小队包裹起来,近战用刀和火枪枪刺迎战,远射则开枪,使用火枪把敌骑象打落叶般射落下来,很快就把小队击溃同时也不耽搁追击阿巴泰的行程。

  官兵们象打了鸡血般地穷追不舍,听祖大寿大叫道:“捉到或者杀死阿巴泰的官兵赏千两白银,士官(含士官)以下连升三级,尉官以下连升两级、校官以下连升一级……”

  他兴奋过度,结果官兵们哄笑道:“老总,校官以下连升一级,一级叫做连升吗?”

  祖大寿呵呵大笑道:“升一次是半级,连升二次不就是一级了么!”

  他们开着玩笑,面对强敌,其轻松至此!

  一些老兵感受很深,以前对上八旗兵,大家非常紧张,甚至有人吓到大小便失禁,遇到八旗兵,第一个想法就是“逃”字!

  现在呢?

  遇到八旗兵,那就是“遇敌必战”,那就是“杀一个够本,杀二个有赚”,还有就是“就算是死,也要在敌人身上咬下一块肉!”

  今非昔比!

  借用本军中政治军官的话来说:“用领袖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这话够耳熟的)

  穷途末路的鞑靼人将身上值钱的金子银子扔了下地,然而,骑兵们无人下马去捡!

  金银算什么,我们要的是人头!

  这边明军老兵在感慨,那边鞑子兵也是悲叹:上千的八旗兵居然敌不过三千明军骑兵,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八旗兵遇上明军就算不能一骑破千,几百鞑子兵就敢冲上万明军的战例比比皆是。

  哪象现在,明军疯了似的突上前去,全无惧色!

  我们有可靠的火器!(不用与敌人肉搏pk)

  我们有良好的军医!(伤了能医好)

  我们有完善的优抚制度!(残了有国家养,死了能成神受国家供奉)

  拼了!

  反倒是八旗兵怯了,越打越胆寒。

  哪怕是一对一地干起来,明军丝毫没有后退,然后他们的兄弟纷纷上前帮忙,打死八旗兵。

  搁以前,哥们你去对付八旗兵好了,我闪!

  临阵逃脱卖队友的事情还少吗?

  但现在这批明军,之前明军的陋习只影不见,变成疯狗一群,紧密合作,把八旗兵追得上天无门,入地无路!

  追逐到了中午,马疲、人少,只剩下五十来人的八旗兵被足足二千五百明军团团包围,而在他们的来路上,到处可见血迹、尸体,战斗惨烈无比,还有八旗兵掉落的金子银子在闪着光。

  阿巴泰一声长啸,手下纷纷下马,同时下手捅杀坐骑,那些精良的战马倒地痉挛抽筋,鲜血狂涌,想不到主人为什么这样待它们!

  八旗兵利用马尸变成一个临时的防护墙,情景惨烈残忍。

  五十多人组成小阵,决意顽抗到底。

  明军前锋赶到,先向着阵内开枪,发现效果不大,就有人匆忙地检查装备找炸弹出来。

  “停止进攻!”祖大寿赶到,喝令道。

  然后他亲自上前道:“多罗饶余郡王,你已经走投无路了,投降吧,我保你一命!”

  确实能够保住阿巴泰的命,只要他投降,日后明军再对上八旗兵,那他就负责上前劝降,效果显著。

  “连王爷都降了,我们降了,不算什么。”攻心战,会对清军造成重大的影响。

  不过,祖大寿的劝降得到的是阿巴泰射来的箭,被祖大寿的护兵用盾牌挡着,祖大寿见对方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一声令下:“攻击!”

  枪弹齐下,火光把敌方小阵给淹没,然后明军蜂拥而上,举着盾牌和端着刺刀冲上前去!

  他们得到的是阿巴泰的尸体,走投无路的阿巴泰和富喀禅均力战后,走投无路,都自尽身亡!

第781章 造反非小事

  说起来阿巴泰也够倒运,求胜心切,军中又没军师,他一昧恃着战力,以为至不成时也可以跑掉,结果失败,虽是非战之罪,亦是他不明事理的过错。

  不过他够老,见识还是有的,最后也算聪明一把,见势不妙,立即自尽,否则可怕的命运将会落在他的头上。

  他军中有走脱的,把消息传回济南,只当是战死了。

  而与此同时,之前的时间段里。

  “鞑子要完蛋了!”伪军甲说。

  “是的,鞑子要完蛋了!”伪军乙说。

  济南前线上的各路伪军窃窃私语,他们已经听闻鞑子老巢被端,鞑子小皇帝死难,连同不可一世的摄政王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公开示众,鞑子贵族上层都给砍个精光的事时情!

  北京被明军光复,让济南前线成为无源之水,再也没有了支援!

  同时,伪军欣闻明军发布的消息曰称“杀虏来归,既往不究,论功行赏,否则就诛其人,全家流放东南亚!”

  大家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洗白机会,杀虏交了投名状,以后就平安了!

  想到这里,谁都心动。

  不是他们想当伪军,如能做人,谁想当狗!

  若不是朝廷昏庸,将帅无能,堂堂天朝官军去事鞑虏,谁都不想!

  谁都有羞耻心,都想堂堂正正地做人。

  投降清军的汉人伪军只有少许人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当汉奸;只有少许人是想通过投奔清人去升官发财;大部分的人是因为怕死、对明朝失望而已。

  现有机会摆在众人面前,伪军的心中,都起了反正之意。

  不过,想对付清军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拿清军人头,好比虎口拔牙!

  连北伐的明军都没有取胜,伪军就更难了,积威之下,清军对伪军,照样可以一骑破千!

  现在清军提高了警戒程度,所有伪军中都派驻鞑子监军,部队的出动都要有鞑子发布的命令,连调动十个兵都得有命令,同时,清军阵营防护严密,进出清营的伪军都有严格的检查,连总兵官也不例外!

  “聪明的”伪军都在观望,想的都是明军进攻时趁火打劫的主意。

  但也有人不这么被动地等待,伪大同总兵姜暗与兄弟姜说道:“战争快要结束了!”

  “兄长这么有信心?”姜诧异道。

  “南明东南公积心处虑,有心算无心,攻克京师,等于一人被他剖了腹心,岂无腹心而能活者,这不成了比干!”姜如是说。(封神演义中,商朝大臣比干被纣王剖心而不死)

  “兄真高明!”姜恭维道。

  “锦上添花岂有雪中送炭功劳来得大,如今人人观望,却是我辈建功之时!”姜说到激奋处,声音大了起来,吓得姜赶快道:“小声点,隔墙有耳!”

  他问兄长道:“计将安出?”

  “禹城!”姜不容置疑地道。

  打蛇打七寸,禹城位于黄河北岸,向南过了黄河,就是济南!

  清军以禹城作为粮城,自后方运粮而来,屯积在禹城供应诸军,其防备严密,有三千真鞑子和五千汉军把守。

  听姜拿禹城作目标,姜也不禁吓了一跳,随即他的脸上露出狠厉之色道:“干了,不干岂得封侯!”

  “这就对了!”姜满意地道:“为兄岂是鲁莽之人,早有安排!”

首节 上一节 485/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