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63节

  “叫金百万来!”颜常武嘿嘿笑道:“看劳资一文钱不花,就搞定那些王爷!”

  河南清风县金百万,他的名字不为人知,只知道他很有钱,外号金百万,传开后大家都叫他金百万!

  其人在中原大地乱起后即过江南发展,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创下了诺大家业,号称有百万两银子的财产,在那个年代非同小可。

  东林党倒台后,经查,这金百万就是东林党免费打炮的埋单者,大金主之一。

  得,行贿哦!

  大明律,行贿的和受贿的一概治罪,不过颜常武只搞了东林党,而金百万没捉。

  眼下金百万派上了用场,他得颜常武吩咐,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样也行!

  ……

  数百的大明王子王孙在“宝城”哭嚎,干嚎,他们干脆在那里驻扎下来,只要朝廷一天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一天不会离开。

  足额发给俸给!

  停止检地,不得对皇亲国戚们来摊丁入亩、土地阶梯式收税!

  他们没有穿裘而是棉衣在身,喝的是参汤,吃的是鹿肉,由有钱的王爷们供给。

  正当他们美滋滋地等着颜常武投降时,却听见外面传来阵阵高呼声:“拥护朝廷,支持东南公!”

  “朝廷给我们活路,东南公让我们发财!”

  “支持摊丁入亩、土地阶梯式收税,支持朝廷的诏令!”声音越来越近,王爷们定睛一看,人头涌涌,不知道有多少人涌来了!

  他们高呼着支持朝廷和东南公的口号,近到宝城前,亦点燃纸宝香烛,献上祭品,宣读祭文,向开国皇帝虔诚叩拜,

  不消说,祭文肯定是拥护朝廷和颜常武的,说颜常武功在千秋,给万千子民一条活路,他的文治武功,他的恩德,他是大明的大救星,忠心臣子,他富国强兵,他力挽狂澜……以下文字出自颜常武自我吹嘘一万字!

  那些人都是南京城内外的民众,被金百万等商人出钱出力,组织起来,人数多达三万,亦到到宝城前哭陵,只不过王爷们是骂颜常武,而他们则给颜常武唱赞歌。

  他们组织得当,有军警维持秩序,内有人员组织他们呼喊、食水、休息等,喊声此起彼伏,始终压制了王子王孙的声音,入耳出尽是民众的怒吼声,让他们脸色发白,难以为继。

  那些民众的伙食是使用军用饭盒来打饭菜,免费,因此又叫做“发盒饭!”

第745章 孙承宗归天

  吃盒饭的草民打败了那些娇生惯养的王爷们!

  第一天的白天有三万人领取盒饭,晚上人数减少到一千余人,就在附近安营扎寨,有人运来了大批的木炭和煤饼来取暖,第二天人数又达万余,之后稳定在五千余人。

  他们组织严密,整整有条,有人带喊口号,组织队伍叫喊口号,始起彼伏,始终压过了王爷们细声细气的声音。

  当有中有些纤夫,冬天业务量少,来此领取盒饭,领上一天工资,他们的“拥护朝廷,支持东南公!”呐喊声圆润浑厚,把王爷们的耳朵震得嗡嗡响,让王爷们越来越无心恋战。

  见势不妙,有王爷说了:“他们会请人,我们不会请人吗?”

  “我们还真的请不来人!看看他们当有还有什么人!”有人苦笑道。

  大家一瞅,领盒饭的人当中有不少的官军和应天府的差役在维持秩序,他们到中午时也在领取盒饭!

  如此,领盒饭的人是有官方背景的哦,否则,他们连皇陵都进不来。

  五天后,王爷们溃败,没办法,整个皇陵都是领盒饭的人们的声音,为颜大少歌功颂德,日夜不停,王爷们的声音都给压了下去!

  须知王爷们的身份尊贵,结果挨这些泥腿子起哄、奚落、怒骂,又骂不过他们,更不会有人去捉他们,不由得气馁。

  从第三天开始,情形越发地糟糕,不仅是领盒饭的人在撑颜常武,骂王爷们,还有邻近各地涌来的百姓,他们齐声为颜常武叫好。

  公道自在人心,颜常武入主南明的时间不长,但是给予民众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他压制贪官污吏、他投资社会、增加民众收入,而且推行的摊丁入亩、土地阶梯式收税对于民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以前要交人头税,不交税者要被官衙前当众枷号,现在嘛,无地者一文不交,打工所得有多少都是自己的。少地的人交少点,而且地主的租税也不能过高,广大的民众们清楚了是谁对他们这样好,于是力保颜常武。

  在第四天,足足五万民众集中在皇陵处,声势浩大,且有不断增加之势,王爷们怂了!

  万一有人挑动一下,保不准不测之事发生,可能死了也是白死!

  此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有官员派人偷偷告知王爷们的。

  要是坚持下去的话,那位国公爷老羞成怒的话!

  待王爷们离开皇陵后,幕后组织的金百万如释重负,这五天他花了不下五万两银子,不过钱是小事,国公爷高兴就好。

  那些王爷们回到南京城里,立即接到朝廷诏令,着他们各自返回封地,速速离开!没有封地的等待朝廷安排。

  按制,王爷们被当成猪来养,无朝廷诏令不得离开,他们之所以能够到达南京城,是来庆贺皇帝登基,而皇帝朱由产出于制约颜常武的考虑,有意留他们在南京,不过发现他们造成的麻烦比他们在此的好处还要多,就忙不迭地把他们赶走了。

  轻胜一局的颜常武并无笑容,他脸色悲戚地站在孙承宗的病榻前,旁边站着孙家人和姚明恭、王铎、高弘图、马士英等一干重臣。

  老帝师病危!

  他年长体弱,这次急赴皇陵,被冷风吹袭,受了风寒,再被诸王爷尽情奚落,心境大坏,气血浮动,诸多原因之下,立即病倒,迅速恶化!

  病来如山倒,不到三天,前去诊脉的御医们都不敢出药方,给来的药方都是类似于“今天天气呵呵呵”的打酱油。

  颜常武看着双眼紧闭、形容憔悴的孙承宗,为之伤感万分!

  孙承宗对于东南府和颜常武助益极大,颜常武不过是个小贼头,而孙承宗是帝师,地位尊贵,他在台湾时,吸引了大量的大陆人才投奔东南府,都是冲着他而来的。

  当初拥立皇帝时,他在礼部大堂上一站,一言九鼎,谁都争不过他!

  孙承宗本已垂垂老矣,却依旧为他不停地奔走。

  一旦他有事的话,对于东南府属于大厦倾倒,损失惨重!

  “呵”一声轻呼,孙承宗睁开了双眼,见到颜常武那副哭丧着脸,孙承宗吃力地道:“领袖!”

  “我在!”颜常武上前坐下,握着他的手道。

  “不必悲伤,我得妈祖娘娘保佑,能够活多这几年,值了!”孙承宗轻声道。

  大家不由大奇,怎么孙承宗得得妈祖娘娘保佑,活多这几年?

  孙承宗说道:“一月前,我去苏州视察,进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烧香,那里的住持释净真有大德行,见了我,就劝我激流勇退,入庙修行,可得百年寿!”

  “他说我早就该死了,几年前就应该死了,但外来的力量干扰了我的命数,导致我活多几年,但世事公道,欠人的终要还的,想要脱离苦海,唯有入庙修行方可解此厄!”孙承宗说出一桩奇事来。

  大家猛醒,孙承宗被崇祯解聘之后,一直赋闲在家,应颜常武延请,不嫌台湾庙小,赴台管政,而他的家乡高阳,于崇祯十一年被清军攻陷,孙承宗的多个子孙死难!

  如果孙承宗还在高阳,应该难以避祸。

  那位释净真有**力,能够看出此事。

  颜常武勉强道:“我命由我不由天,先生当自强,再助我十年,大明将如东南府兴旺!”

  孙承宗摇头道:“我历经万历、天启、崇祯、永明四朝,活得够久了,不能再助领袖十年了!”

  “我在台湾时是最快乐的时光,做的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此生无憾!”孙承宗脸上浮出笑容道:“可惜,再也不能见到领袖光复河山,剿除北虏和顺逆!”

  他转向儿孙们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哗啦”一声,儿孙们都跪下来了。

  古人重传承,孙承宗叮嘱颜常武道:“我家子孙,请领袖看顾!”

  颜常武的眼泪也都流下来了,郑重说道:“孙家后代,将与国同休!”

  他一句话就定下了孙家的未来,孙承宗道:“快不快谢谢领袖!”

  孙家子孙连忙向颜常武致谢。

  ……

  是夜三更,一代奇人,大明帝师孙承宗归天!

  颜常武在国公府内,听得消息连夜报来,不由得披衣坐起,直到天明!

  想起孙承宗对他的帮助,是他给东南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再牛的大明人才,都敌不过他的一句话:“老夫尚且在东南府,尔等何不速归东南府!”

  于是,大明人才滚滚而来。

  不在古代,不知道古代“士农工商”各等级距离是壁垒森严,颜常武一个海贼头,被人严重地看不起!

  但孙承宗力撑之下,为他收拾了无数的人心。

  可惜先生已去,再不能助他了!

  孙承宗死后极尽哀荣,被追封“镇海公”,国公爵位,世袭罔替,是东南府建立以来,头一个送出的勋贵爵位。

  除此之外,他还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正!”

  太师是三公之一,向不轻授,谥号“文正”更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

  明朝之年,得“文正”谥号者不过是李东阳、谢迁、倪元璐而已,现在又加多了一个孙承宗。

  李东阳、谢迁为弘治、正德名臣,时人将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与永乐、洪熙、宣德朝名臣“三杨”相比,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明武宗的时候,大学士李东阳要死了,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杨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垂死的李东阳竟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可见“文正”在士人心中的地位。

  倪元璐为明末名臣、书法家,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时自缢殉节,全君臣之义,彰显气节,被南明朱由产追赠为“文正”。

  孙承宗的待遇是颜常武为他极力争取而来,甚至顾不上这边文正那边勋贵的双重待遇。

  越是给予孙承宗的礼遇,越是显示他的重要,承宗卒如折东南府一角,颜常武心中恨极,不顾一切,发动了对明朝王爷们的反击战!

首节 上一节 46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