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407节

  之后岛屿争夺战,军官们纷纷说道:“没有足够的金鸡纳霜,就别发兵!”

第654章 丰收年

  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打下亚齐还是值得的。

  亚齐人桀骜不驯,对于马六甲航道的威胁极大,搞掉他们,还航道一个平安。

  而且亚齐人是海峡那边马来半岛诸国霹雳、彭享、吉打等的共主,它的垮台,让诸国战栗不已,他们多为小国,弹丸之地,不能抗拒大军。

  东南军对付亚齐人的手段也吓倒了他们,找不到亚齐人就放火烧山,太狠了!

  曾经有一次,一群亚齐人在近海的山上呆着,火势起来了,那些亚齐人被迫跳海。

  而海里有鲨鱼!

  东南府巡航舰就在附近,无动于衷,根本不伸手,无动于衷!

  后来东南府军部来调查,舰长说他不能够冒着让官兵们被鲨鱼吃的危险而出手。

  这可笑的理由被军部接受了,却不想想吃惯鱼翅的东南军会怕鲨鱼?鲨鱼怕他们才对!

  东南军把亚齐一半的领土都给点着了!

  亚齐在战场上当场战死的同样不多,受枪击致死的不少,许多人是病死,更多的人是被烧死!

  各小国集体商议后,共派出了十二个使节向东南府旭日城派去使者,请求归顺,成为东南府的邦国。

  东南府陈衷纪接见他们,看过他们的文书后道:“我这里也有一份文书,你们看看罢!”

  诸使节看文书,见上面写着二类内容。

  一是东南府对诸国的承诺:

  各国有内政自主的权利,东南府不干涉各国内政;

  各国领土完整受到保障,东南府保证各国不受外来侵略;

  二是东南府对诸国的要求:

  东南府人在诸国享有治外法权;

  东南府人享有在诸国任何港口自由贸易和永久在各国首都居住的权利;

  东南府商品税率按原价征收3%;

  准许东南府商人与各国商人直接贸易,不受第三者干涉。

  准许东南府军舰进入各国港口;

  但最重要的一条则是各国解除国教,自由信仰宗教,为了公平起见,各国元首不得再为原来国教的宗教领袖,应该中立!

  “也就是这么一点,宗教不得出寺!”陈衷纪提醒大家道。

  “既然奉我们为宗主国,我们当然有传教权,我们需要传播我们的宗教……”陈衷纪皮笑肉不笑地道。

  “可是我们的宗教,信奉了很久,轻易不能更改啊!”使节们委婉地道。

  “所以我们也没强迫你们退出你们的宗教啊!”陈衷纪双手一摊地道。

  “但是柔佛国王照样兼任宗教领袖?”有使节提出异议道。

  “你们与我们是什么交情,柔佛人又与我们是什么交情!”陈衷纪轻蔑地道。

  柔佛人与东南府人联合作战,对抗亚齐,两边是打出来的交情,属人生四大铁中的一起扛过枪,东南府对他们网开一面。

  “其它都好说,宗教这点难办呐!”诸使节踌躇地道,既然打算认老大,那么卖国是理所当然,可有的东西确实不好卖。

  “难办也得办,你们回去与国王商量吧,不过你们的时间不多,我只给你们一个月,一个月后,再来找我!”陈衷纪扬长而去。

  诸使节坐船归国,他们发现港口外停泊了东南府的战列舰和巡航舰……

  一个月后,陈衷纪向领袖夫人杨氏汇报了成绩:马六甲海峡那边诸国共十二个小国,一致同意成为东南府的邦国,全盘接受东南府的条件,别无二话。

  各国内部其实有强烈的反对意见,但当政者告诉他们,你们不想给钱那就花钱在军队上吧。

  意思是扩军备战,可是那些小国哪有什么力量对抗把强如亚齐的国家都给灭亡的东南府,他们甚至都没有纵深,东南军一登陆就把他们的国给灭亡了,只好俯首贴耳地投降!

  杨莺儿欣慰地道:“领袖说过的,我们混得不错,也成为了列强!”

  “列强?”陈衷纪疑惑地问道。

  “帝国主义列强,炮舰近港,大门打开,领袖说了‘他们不听话,我就展示肌肉,再不听话,我就动武,使用拳头’!”杨氏如此说道。

  作为贤妻,杨氏坚决执行她老公的方针政策,指示陈衷纪道:“听其言,观其行,如果哪个小国达不到要求,不妨炮舰上门!”

  “明白!”陈衷纪接旨道。

  这些小国的归顺,让东南军彻底地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这一枢纽,这条航道上还有马六甲城,由葡萄牙人控制的港口,但非常萧条,因为除了红毛番商船之外,均不停靠马六甲城,即使是红毛番船,也较少停靠,毕竟那里的生意机会比其它港口要少。

  1644年是东南府在东南亚的丰收年,在西边得到了一条完整的海峡,苏门答腊落入了东南府的控制下,而在东边,稍早一点的时间,东南府占有了苏拉威西岛和小巽他群岛,接着东南府的舰队抵达新几内亚岛,该岛西边的诸大岛都加入了东南府的版图!

  当然,地图党造地图很容易,实际上许多海岛根本就没有定居者,东南府华人去种岛也不难,派人上到海岛,种下石碑,如此该岛就成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领土,而岛上土著们则一脸的懵逼:“我们怎么这么久都没见过你们这些邻居呢?”

  后来东南帝国立国三百年后,还传出在某岛发现吃人生番的新闻来,可见东南府的控制力委实搞笑。

  不管怎么说,懵懵懂懂的土著最好过,他们信奉原始宗教,东南府华人甚至要保护这种“传统文化”,这不是别人说的,可是老大身边的红毛番戴维先生说的哦。

  倒霉的是建立国家的土著们,东南军必定上门!

  他们多数都是小国,如果不肯归降,东南军将他们直接灭国!

  打得仗多,东南军对于搞定那些小国是轻车熟路,他们搞掉了强大的布吉斯人,占领了苏拉威西岛上望加锡城。

  布吉斯人住在苏拉威西岛,是一些骠悍的航海者、海盗与商人,其商船经常来往于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加里曼丹、爪哇和苏拉威西岛之间,随着东南军的入侵,实行户口本的子民制,布吉斯人死的死,逃的逃,渐归入东南府管辖内。

  各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体系解体,除了马六甲海峡那边的小国外,东南府在东南亚诸岛强力推行行省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管理制度,取代了原本的各国统治,确保东南府的实际管辖。

  差不多在1644年底,东南军开始入侵新几内亚岛,而此时,东南府的航海者向旭日城的统治者报告说:“他们发现了领袖所讲过的大陆,按领袖的指示,把那座大陆命名为‘土澳大陆’!”

第655章 关外的坏消息

  东南府诸事顺遂,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大明明却是苦b得紧,陷入困境。

  公元1642年,乃明崇祯十五年。

  二月,李自成破襄城杀陕西总督汪乔年。

  如今李闯王打出了风头,杀上个把总督都不是件事,至于杀什么总兵、参将简直不值一提!

  李闯王包围开封重镇,官军交战不利,无法解围!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天牢大狱的一位清瘦老人得到了释放,刚出狱不久,天使即至,老人官拜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着他率劲旅以解开封之围。

  他就是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希望。

  孙传庭(159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

  算得上他是明朝中“以文臣行武事”的佼佼者,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他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农民军,在榆林建军,号为秦军。

  老闯王高迎祥进攻西安。孙传庭领秦军镇守,高迎祥无法攻克,遂意图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孙传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北京处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继任闯王。

  新任闯王同样在孙传庭手里讨不了好,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一时心灰想死!

  明朝官员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外敌,而是自已人,孙传庭和顶头上司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两人随手搞他,一里一外,一唱一和,搞得孙承宗居然耳聋了!

  孙受不了,引病告休,结果这么一个功臣,杨嗣昌仍不放过,言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恶毒地说孙承宗如“白起不应召也!”

  白起是怎么一回事?

  他与秦王不和,不肯领军作战,秦王怒,赐剑白起,令其自尽。

  这还得了!崇祯帝偏听偏信,闻言大怒,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又将其禁囚,以待判决。

  杨嗣昌倒台,崇祯帝手里无人可用,只好将孙传庭释放,着他领兵对付流寇逆贼。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孙传庭是个传统文官,领了诏命,匆忙出京。

  他离开后,崇祯皇帝心中稍安,但按下葫芦浮起瓢,另一个忧虑可怎么解!

  皇宫,钦安殿,供奉着三清祖师,檀香沁人肺腑。

  香烟一股股的飘向空中,大明帝国皇帝的默祝也随之飘向了那无边无际的虚空之中。

  崇祯皇帝与周皇后共同参拜三清祖师,祈求国运昌盛。

  周皇后,苏州人,父亲周奎,母亲丁氏是周奎的继室,家境清贫,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里以给人看相算命谋生,生活艰苦。

  但周奎的女儿争气,天启六年(1626),当时的信王朱由检为了大婚挑选王妃时,主持后宫事务的懿安皇后,以长嫂代母的身份,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了周氏。朱由检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

  周皇后是位仁心贤德的女子,掌管后宫之后,特别节约,削减了不必要的花费,也不为自己的亲属在皇上那里乞讨恩泽。即使逢年过节,大臣命妇们入朝参贺,她所给的赏赐完全按照礼节规定,从不滥加施予。

  她与皇帝是结发夫妻,之间的感情不错,见皇帝心情不乐,特意与他到钦安殿烧香拜圣。

  拜过三清,皇帝心情转好,对周皇后道:“朕心甚喜,三清祖师必会保佑我大明顺顺利利!”

  周皇后亦道:“陛下乃天下共主,亲自求请三清祖师,得他们保佑,大明中兴有望。”

  说得还是很开心的,崇祯皇帝甚至还说起当初小的时候,在这钦安殿捉迷藏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407/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