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85节
现在可是人家的地头,难不成立即风紧扯呼,好在洪熙官回来了,看来跑是没问题的。
“不过不用担心。”洪熙官说道:“我因为会骑马,与阿里合契,他说他不管啦,现在我与他分享过食物,就是是朋友,他阿里不会对朋友不利。”
“那就好,那就好!”郝思忠欣慰地道,起码不用夹起尾巴逃跑,不过他老成持重,把事情往坏处想道:“会不会是他们的缓兵之计?”
“不会!”洪熙官断然道:“我们对他现在没威胁,他要不直接怼上我们,要不就与我们搞好关系,我观阿里,不会扭扭捏捏,我们肯定平安无事!”
后来的事实表明洪熙官的猜测是对的。
事情的真相大白:政坛风云变幻,阿里帕夏恶了伊斯坦布尔的权贵,在政治斗争中落了下风,处境艰难,他虽然识穿了华人的真面目,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洪熙官合乎他心意,遂不起争端。
他在发往伊斯坦布尔的奏折上只论事实,讲对方为友谊和贸易而来,乃是过路客,又有武力,距离又远,既不说好也不说坏,由伊斯坦布尔判断。
知道自己处境不怎么样,阿里帕夏自那夜一会后,再不相邀,却大开方便之门,任由洪熙官上岸,察看地形!
洪熙官不过是遣使试探,没想到对方如此给力,又惊又喜,打蛇随棍上,又借多一些马匹,阿里想要送的,只是洪熙官不方便带走而已。
阿里好心,还送了一大堆的长袍衣着给他们,说自然用得着。
遂骑上了阿里送的好马,换了衣袍,连同一些会骑马的东南军,得到阿里派的三百骑保护,一路勘探地形。
阿里也不怕别人说什么,东南府离这里远着呢,会有什么祸心!
人家既然四处访问,到处瞧瞧看看也是道理嘛。
这下就便宜了洪熙官,他勘探过一次未来的苏伊士运河地形,发现许安仁选择的道路确实正解,走苏伊士地峡,不用担心运河水溢出,沿途有湖,省了一些工作,因势利导,方便施工。
奔驰在西奈半岛上,砂砾遍地,童山秃岭,荒无人烟,只得商队来往。
驼铃声声,那些商队,尽是武装保护,方敢行动。
时时路边见有白骨,显然这条道路并不稳妥。
气候炎热,东南军诸人方知长袍的好处,他们穿着短袖军装觉得酷热难当,但换上长袍,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凉爽和舒适感觉,果然长袍适应终年少雨燥热的沙漠环境。
洪熙官也不是吃干饭的,细忖日后在此用兵和挖掘运河,还真的有不少的麻烦。
要适应沙漠的气候。
解决补给的问题,尤其是水源!
对付奥斯曼帝国和部族的骑兵!
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拿第三项来说,对付敌人的骑兵,他们来去如风,已方海军无法登陆,步兵虽强,二条腿的追不上四条腿的,且人家自小骑马,你再怎么练,也不能与他们在马上争雄!
就象东南府,又有什么人敢跟他们在海上争霸!
红毛番的战舰火炮的操纵技术或在东南府之上,可是不如东南府人多炮多舰多!
其他地方的战舰不少,例如土耳其人,却又不如东南府的技术高。
东南府在陆上问题不少,除了此处,将来对付皇台吉,也同样麻烦。
军服衣着得改,不能穿短袖的,要避免失水和做好防晒,军装做好之后,派人来试用。
水源是重中之重,将来出击,依水源进军是一条必要遵守的要则!
此地水源皆苦涩,水量少,不足以供应大军。
按许安仁的想法,他计划从尼罗河挖一条小运河过来供水!
同样是不小的工程。
对付骑兵只有骑兵,但我们的马上劈杀肯定不如对方,那就只能以“龙骑兵”的方式,龙骑兵的名称听起来响亮,其实就是火枪骑兵,他们行动时骑马,遇敌时下马以枪阵迎敌,此为东南府所想出来的方法。
洪熙官一众从红海那边到达了地中海边!
眺望地中海,华人们心潮起伏!
他们创造了历史!
也创造了军史,将载入中国的历史书和军史中。
他们是头一回成建制抵达地中海的华人军队!
不能抢到第一个到达地中海的华人的荣誉,之前有华人到达了地中海边,到达了欧罗巴,但第一支到达地中海的华人军队就是他们,虽然人少,军队还是军队。
乃东南府出访亚菲欧美五大洲舰队荣誉第一陆战连!
这个陆战连连长正是洪熙官,各校官是排长,尉官成了军士长,成建制到达地中海,创造了历史!
我们东南军在不断地创造历史,我们从大陆出发,我们夺取东南亚,我们西出马六甲海峡,我们到达斯里兰卡、印度、阿拉伯半岛,进入红海,我们现在地中海边,遥望海那边的红毛番老巢!
今天,我们的到来的部队很少,明日,我们将会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地中海上!
华人们心潮起伏,而地中海则波涛如旧,照常潮起潮落,浑然不理这群小小人群的思绪。
他们只在地中海边住了一晚,然后白天到塞得港一游。
那座海港气候温和、植被葱茏,且留有诸多罗马古迹,码头上船樯如林,颇为繁华。
将来等运河建成,只怕更是不得了。
洪熙官等人无心观赏,满脑子想的是不良心绪-----在哪里建炮台好呢?
一旦运河起建,只怕红毛舰甚至土耳其人会蜂拥而来,得靠炮台抵御他们的攻击,不仅是普通的炮台,还要是多重炮台。
回途没走原路,顺尼罗河而上。
壮美的尼罗河旖旎风光让华人们感到无比的震撼!
在沙漠的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仿佛一条绿色的走廊,充满无限的生机。
蔚蓝、宽广和宁静尼罗河,他们还见到了壮观的大金字塔!
华人军队换装,穿上东南军军装,进入开罗城!
第620章 魔都开罗
魔都开罗!
有五千年历史的名城,埃及法老曾经在此叱咤风云,一代雄主撒拉丁在此检阅他的马木留克骑兵。
城头变幻大王旗,无数的英雄豪杰来过此城,今天,它又迎来了东方来的贵客。
华人军队全副武装,开罗百姓并不慌张。他们可是见惯世面了,不知道见过多少桀骜不驯的军队和部族骑兵到来开罗。
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阿里帕夏派了他的仪仗队迎接洪熙官们进城!
对比一下两边的军队,东南军军容整齐,显得训练有素,而土耳其骑兵则悍勇武。
在雄阔的总督府门前,阿里帕夏一身白袍,张开双臂,与洪熙官亲切拥抱:“欢迎你的到来,我的朋友!”
“我的朋友,很高兴再见到你!”
两人携手进入总督府,内里别有洞天,地方广大,绿意盈然,环境清幽,自尼罗河引来活水入府,建有水榭。
须知这片地区最讲“水”一个字,有水才有生机,总督独占一条水源,不愧雄踞开罗之名。
两人在总督府客厅内坐下,阿里帕夏着人送上茶来,竟然是东方江南的碧螺春,茶具是景德镇制的上好货色,俱是洪熙官送的。
一述别后情况,洪熙官也不瞒他,说了他的路途,特别感谢阿里帕夏通融放行,还有时间上的宽厚。
原来阿里帕夏说他已经派使者飞报伊斯坦布尔,他是一个地方总督,国与国之间交往还不到他来说话,必须报与伊斯坦布尔方面。
陆上快马,来去需要时间,万一伊斯坦布尔派出大臣来谈判,时间更久,因此他有意让洪熙官一行慢慢走,他的通融,使得洪熙官把运河路途、塞得港、尼罗河、开罗城都有宽裕的时间进行观察,甚至能勘探道路,看个够,看个饱。
说起来也是洪熙官好运,阿里帕夏已与伊斯坦布尔城生分,心怀不轨,有意让洪熙官如愿以偿,做什么都大开方便之门!
阿里帕夏遂大排宴席,招待东方来的贵客,请来自已麾下的文臣武将和城里的富商大贾和社会贤达相陪。
洪熙官把他的经历说了,别人还没什么,富商大贾却是大喜,急着与他们沟通。
这些年来,先有红毛番大力开拓生意,后有东南府商人后来居上,东方大明、东南府的商品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入奥斯曼帝国,开罗作为连通阿非利加、欧罗巴和亚洲的重要枢纽,也有不少商品流入。
华人的东西质好,但价贵,黑心的红毛番大量加价,后来的东南府商人铺货量不足,以至于价格居高不下。
今有东南府使节到来,准备设立商馆,形成商贸通道,之后有稳定的商品供应,这位洪特使是运财星啊。
之后洪熙官一众在馆舍里住下,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皆言双方贸易之事,洪熙官来者不拒,一一应允,反正礼物照收,空头支票满天飞。
闲暇他与部下逛开罗城,觉得不虚此行。
开罗城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
开罗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历史博物院,到处都有历代王朝的建筑标志和艺术精品展示在市内路边,有著名的汗哈利里市场,它位于开罗市中心地带(老城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上千家个体小店组成,许多店铺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相当古老!
市场内道路狭窄,街道两旁挤满了小店铺,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它埃及传统手工艺品,店面古朴、货物齐全,作坊里的老师傅和学徒工以古代老传统传授技艺和制作工艺品,当场制作,当场出售,现钱交易。
市场内人如潮水,商贩唠唠叨叨,嬉皮笑脸,推销起来坚韧不拨,这些热情揽客的商贩和嘈杂的杀价声、四周弥漫着的香料味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诸华人也解囊买下了不少香料、纸莎草画、土耳其式长衫、地毯、铜制品、挂灯,金银饰品、水烟筒、镶嵌盒、乐器、皮件、金字塔、填充骆驼、沙画瓶、法老雕像、陶器等等,几天下来,他们都脱了军装,穿上长袍,成为地道的阿拉伯人!
在开罗的生活相当惬意,他们以悠闲的心情,享受尼罗河风光、清新空气和微微清风,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上穿行,尽情饱览古城名胜。
开罗人的生活相当闲情逸致,他们喜欢吸水烟,有专门的水烟店,客人上门点了水烟,店家会不慌不忙地准备烟草、炭火.最后将水烟拿到客人跟前,抽烟的滤嘴开在一侧,客人一吸,烟气透过底部玻璃瓶内的清水汩汩作响,一股甜味弥漫开来。
阿拉伯水烟最初起源于十三世纪的印度,从十六世纪开始在中东地区流行。最初的水烟烟具包括烟瓶、烟管、空气阀、壶身、烟盘、烟湾等部分,由椰子壳与空竹管构成,主要用来吸食老式黑烟草。在中东特别是在古代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土耳其和伊朗,水烟曾一度被看作是“舞蹈的公主和蛇”,后来逐渐流传到阿拉伯国家,成了一种民间吸食烟草的通用方式。
阿里帕夏给予他们很大的方便,派人保护他们,给他们带路与方便,例如他们还参观了始建于公元970年的艾资哈尔大清真寺,它一直保留原来的雄伟风貌,庭院宽畅,厅殿环绕,有13个高台,9座大门,5座高高的尖塔,有浓厚的北非和古代阿拉伯***风格。
本来是不让外人进来的,但由于阿里帕夏说华人谦恭,这样的态度可以让他们瞻仰神圣的地方,所以他们得以参观。
城内清真寺建筑林立,宣礼塔也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式样,每到时间,就发出声响,召唤信徒去做礼拜。
在那个时间内,街道上几乎空荡荡的,城市里处处传来了宏大的、虔诚的礼敬朝拜的声音!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