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46节

  事先做了准备,大堂上摆了香案,燃起檀香,东南军政上层们云集观礼。

  邹维琏带着数人进来,三个托盘,一个放着金灿灿的圣旨,一个大盘托着一叠衣服,还有条玉带,第三个盘子则是一块玉印,他站上首,面向大堂门外,颜常武则与他相对,两人隔着香案,都是站立的!

  “有旨意,东南伯颜常武接旨!”邹维琏说道。

  “臣颜常武接旨!”颜常武说着,只是躬身,却不下跪,而邹维琏也不计较。

  邹维琏宣读旨意,骈四俪六一大堆文字念出来,听得懂的寥寥无几,都是双眼茫然,包括接旨的家伙!

  邹巡抚心中暗叹,说出大致意思,亦即朝廷因东南军在宁远前线作战有功,特加封其为东南侯,赐其蟒服、玉带、玉印,再有可立世子,因其为双胞胎,都加恩赏辅国将军(从二品),其余东南府诸人官吏封赏,着其明白回奏即可。

  亦就是说颜常武那对双胞胎儿子,刚刚来到世间不久,已食大明二品将军禄位啦!

  多少人拼搏一辈子,都不及这对稚子瞬间青云直上。

  “恭喜你了,东南侯!”邹维琏说道,忍不住都要妒忌这个小子了。

  年纪轻轻,贵为侯爷,能擅自做主,威权自用,根本不用听朝廷的号令,又有雄兵十万,子民百万,战舰上百,富甲天下,超级人生赢家,放眼大明朝,无人能及。

  “常武谢过圣恩!”颜常武说道,接过了旨意,去后堂换了蟒服,穿着崭新的官袍、圈玉带出场。

  蟒服是皇帝赐予有功文武大臣及属国国王,部落首领的赐服。以衣身饰蟒纹而称为蟒服或蟒袍、蟒衣。蟒纹与龙纹相似,区别在于龙为五爪,蟒为四爪。

  它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东南府诸人齐贺:“恭喜侯爷!”虽然明朝官职在东南府不值钱,但大家心忖日后家族族谱里给自己加上一份明朝官职也不错,没有谁会嫌自己的官职多,就象官员总是坚决支持领导设立新机构一样的道理。

  不过,等邹维琏被请下去宾馆歇息后,颜常武脸上笑容消失,再回后堂换回军装!

  他对诸人说道:“穿那些东西,我觉得我就是个戏子!穿那样衣服,能做事的吗?我需要的是干实事的人,而不是动嘴皮子的人!”

  一句话表明态度,诸人谁都不敢再说谁谁谁当什么大明官职了。

  颜常武没有多加理会诸人授大明官职之事,只叫陈衷纪去填就行了!

  他回到后宅,与夫人杨莺儿说起圣旨之事,将圣旨向杨莺儿就手一递道:“呶,拿去看看,看看能不能读懂!”

  这是圣旨耶!

  别人将它供奉在家,好生保护,妇人都不可动之,而在颜家,侯爷的玉印拿来给孩子当玩具了。

  然后他听到杨莺儿把那些难懂的文言文念得琅琅上口,但他不知对错,只得怏怏地道:“我读得书少,你不要骗我!”

  读完之后,杨莺儿正色道:“吾儿不食明粟!”

  颜常武猛醒,嗯,明朝那帮伪君子,明的不行来阴的,居然给劳资装弹弓!

  他两个儿子若作了明臣,将来造反就是下克上,以臣凌君,没有大义名份了。

  “依夫人之见,该当如何回应朝廷之意?”颜常武问道。

  “可以孩儿年幼,不知其贤,暂不立世子,同时,不可任官职,以免折了福份,等孩子大了以后再说!”杨莺儿提议道,这是缓兵之计。

  瞧,杨莺儿一个女流之辈,却熟中庸之道,不得罪大明,给对方台阶下,比起大明朝那些学富五车的清流,动辄撕破面皮,喊打喊杀的,不知高明到哪去了。

  “夫人高见!”颜常武伸大拇指夸奖道:“来,奖励一个!”

  喔喔,美而慧的夫人,我们来做吧!

  杨莺儿被她老公拥进房内……

  ……

  且说陈衷纪到宾馆去见邹维琏,给了他一份名单,那是保奏东南府诸臣、军将大明官职的名单表,是陈衷纪自行填写,都不经过深思熟虑和集体讨论通过的。

  他不以为意,邹维琏也随便翻翻,收起来了事。

  然后陈衷纪说到立世子和荫子(立为将军)之事,婉言谢绝。

  他对邹维琏说道:“朝廷美意,我们心领,但孩子尚小,若领了朝廷大赏,只怕折了福份!”

  “我家督军的两个孩子,现在还没正式取名,取了小名为‘哈士奇’和‘萨摩耶’。”陈衷纪含笑道。

  “此为何名?”邹维琏不解其意。

  “我家督军,学究天人,说北方极远处有三种雪撬犬,为人类服务,号称雪橇三傻,其中阿拉斯加雪橇犬是大傻,哈士奇二傻,萨摩耶三傻,不取老大之名,取二傻、三傻,大儿子为哈士奇,小儿子为萨摩耶。”

  于是,日后贵不可言的两兄弟分别是二傻、三傻!

  在中国古代,无论你是王孙公子还是平民百姓,小名都以俚俗丑贱为原则,如孔老夫子的儿子小名为“鲤”,司马相如小名“犬子”,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宋孝宗小名“小羊”,唐高宗小名为“雉奴”等。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辈对小儿钟爱怜惜之至,惟恐不得顺利健康地成长,遂有意标示卑贱,用逆反方式掩饰亲昵热忱的感情,相传这样可以使孩子平安长大,避开妖鬼索命(名字太贱,妖鬼都懒得理,它们找大目标)。于是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起小名的习俗,并影响至今。

  这种傻狗名字,怎么能够上达天听!邹维琏无奈之下,唯有如此回大陆复旨去了。

  ……

  虽然被大明封侯,但颜常武根本不作庆贺,连带着那些得到大明官职的官员们,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职位!

  邹维琏离开后,眼看百日宴越来越近,民间洒扫庭除,装饰街道,如过节般喜庆,准备大贺。

  就有这时,督军府前居然有人穿孝服登门拜访!

第396章 惊天消息

  喜庆之时,这种人来,似有打脸之意,那还得了!

  督军府前卫兵就要捉他,准备对这等不识趣的人饱以老拳,打到他妈都不认得他之后,再让他知道一下“挖砂搬砖”劳动改造的滋味。

  那人脸色黝黑憔悴,头发斑白,身材消瘦,见卫兵来捉他,用沉重口音大声喊叫道:“我有冤哪,陈衷纪陈叔救我!”

  他喊出首席执行官陈衷纪的名字,卫兵不敢硬来,将其扣进门房里,层层上报。

  卫兵们没动手是对的,一刻钟之后,他被请进了陈衷纪的办公室里,一进门,见着陈衷纪,那人伏地大哭道:“陈叔,我爹死得好惨啊,”

  陈衷纪皱眉道:“苏贤侄,你起来,坐下,把事情说清楚!”

  来者正是荷兰巴达维亚甲必丹(华人首领)苏鸣岗之子苏兴兆!

  他家大冤,乃苏家大变,他家被荷兰人抄家夺产,父亲不幸遇难,他只身逃出巴达维亚。

  华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傻乎乎的红毛番遇到华人,根本不是对手,被华人卖掉还会帮华人数钱!(举个例子,红毛番想收某家华商店铺的税,可是那家店铺的账本,可以说是天书般难懂,天底下能够看得懂的民族或许只有二个,一个是华人,另一个是犹太人,红毛番看得则是两眼发直)

  红毛番不得不采取“甲必丹”制度,实行以华制华,苏鸣岗是甲必丹,管理巴达维亚华人事务,算得上是那里的人上人,多年经营下来,苏家成为巴达维亚的望族,有权有势更有钱。

  东南府两打荷兰的巴达维亚,战斗中占据上风让那里的华人深受震撼!

  以前他们见到红毛番的坚船利炮,如果单对单,什么国家的战舰都不会是红毛番的对手,让华人们一直相信红毛番是海洋的主人,是最能打的,所以华人们小心翼翼地伺候洋人主子们。

  然而东南府横空出世,与红毛番的两场会战,倾覆了华人们的想法。

  原来,我们华人也能玩夹板船和大炮这么顺溜。

  原来,我们华人也能打败红毛番!

  原来,我们华人也行!

  苏鸣岗是老狐狸,看到了东南府到来一次比一次强,未来一定属于他们,认定东南府肯定能够战胜红毛番!

  他不得不考虑后路,一旦东南府打下巴达维亚,则他作为红毛番任命的甲必丹,肯定受到清算,被东南府连根拨起,家财充公也就罢了,搞不好家人性命难保。

  中国人从来都是狡猾的,于是苏鸣岗“骑墙”,派人送银元给东南府,一次就是三十万银元,并将巴达维亚的内部消息传递给东南府。

  在东南府看来,苏鸣岗是深明大义,所以对苏鸣岗许诺,一旦攻下巴达维亚,苏家将会更上一层楼!

  但他的行径若给荷兰人知道了,则是“吃里爬外”,必除之而后快。

  两个月前,苏鸣岗从荷兰人那里探知了一个重大消息,立即派他的二管家坐快船急奔东南府报信。

  不想,船还没出港,就给早就严密监控苏家的土著截住了二管家,重刑之下,二管家坦白了一切,土著如获至宝,马上到荷兰人那里出首!

  荷兰人治理巴达维亚,他们人少,而华人聪明有能力,土著懒惰但人多,荷兰人有意制造二方不和,双方在荷兰人面前狗咬狗不算,甚至仇杀不断。

  土著人象小强那么多,华人常受欺负。

  东南府攻巴达维亚,有的华人觉得有奔头,口不择言地对土著们说:“等东南府攻下巴达维亚,就是你们的死期!”

  土著人怕了,想想在东南府没打来前,先弄死这些华人最好!

  于是他们严密监视华人动向,尤其是甲必丹的苏家,终于得手!

  巴达维亚总督亨德里克布劳沃(hendrikbrouwer简称布劳沃)接报,因见证据确凿,十分愤怒,即时出动红毛兵,连同土著,包围苏家,查封苏家产业,捉拿苏家人,要严惩不贷。

  苏家被执,多年的富贵烟消云散!

  苏鸣岗为掩护苏兴兆不幸被杀,苏兴兆只身出逃,躲在一条西班牙商船的底舱里(底舱积水,臭不可闻,不见天日),躲过了荷兰人的搜索,因往吕宋去,他一直不敢冒头,喝臭水、吃老鼠和水里的蛆虫维生!

  人有时相当地顽强,报复信念支持着他,他活下来了,只是他的头发有如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

  到达吕宋,他找个机会离开西班牙商船,找了一条华商商船,这才到达东南府,立即来找陈衷纪,因为当初传来的话是陈衷纪所讲,他知道苏家送钱之事,因此有所承诺。

  ……

  陈衷纪从苏兴兆那里了解到详情,安慰他道:“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休息,保重身体,将来为你家父报仇!”

  他安排侍从护送苏兴兆到东南府海军疗养三院去疗养身体,至于他,立即去见督军颜常武。

  见到了颜大少,陈衷纪劈头就道:“英国人和荷兰人在欧罗巴打起来了,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舰队主力已经出发,前去进攻印度那边的英国人!”

  颜常武又惊又喜,霍然起立!

  ……

  东南府最主要的大员陈衷纪、陈和彬、刘之凤、陈德、甘辉、斯托姆、戴维先生集中在颜常武办公室,坐在沙发上,而颜常武则坐在他大办公桌那边,妻子颜杨氏则坐在他旁边,大家一起听取陈衷纪的汇报:正是英国与荷兰两大海上强国相争,大打出手,爆发了“第一次英荷海上战争”!

首节 上一节 246/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