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8节

  ……

  安南猴子品性恶劣,倭人与他们同样货色,颜常武有意将倭人放到那里,看两者起什么“化学反应”,将来倭人反客为主,就让他们鬼打鬼,越打越好看。

  当然,在安南的开发并不也是顺风顺水,开拓者也曾遇到种种难题。

  自然条件的恶劣,但被他们注意饮食、卫生和防疾所击退,在营地周边,大量种植各种驱蚊虫的植物如艾草、七里香、薄荷、夜来香等,建立第一条防线;所有室内都装了纱窗,无论是谁的房间,皆发给蚊帐;出外劳动,注意防护身体,例如全身遮掩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病,立即进行治疗;清除营地杂草和积水……种种措施下来,虽然还是无法避免热病,但是能够起到有效控制的作用。

  再有不友好的敌对势力,则依靠坚固的防御,在营地设置防护墙和壕沟、建立堡垒,每个营地都有防卫队,装备与军队一样,接受的训练也与军队一样,那里的军官都是退役老兵,反正做足防护,营地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出外都是多人出动,不得落单,就减少了许多麻烦。

  东南府也极力营造周边友好势力,除了用钱收买官员,让他们充当营地的保护伞之外,还给予小恩小惠以周边民众,博取他们的好感。

  如果以为东南府一味怀柔那就大错特错,东南舰队的巡航舰经常到营地附近海域巡航,以此震慑潜在敌势力----这里归我们罩的哦。

  至于真的动了营地的,查,严查到底,找得到凶手的,就要当地官府处置,当地官府奈何不得凶手的,则行私刑!

  要不护卫队直接上门灭了他,要不就收买杀手,反正“犯我东南府者,虽远必诛!”

  颜大少为人虽然阳光,但从来都是主张以牙还牙,什么手段都无所谓。

  “我们有的是火枪与大炮,谁敢惹我们,就杀谁,一命换一换,他的家人一概为奴!”这是一条既定方针政策,东南府严格执行,说到做到。

  措施还是相当有力,只不过,还是有人想摸摸老虎屁股的。

  ……

  湄公河三号营地第六号农场,它位于湄公河一条入海支流边,修建有码头,。

  这是一个新建的营地,正在努力建筑,才刚刚接收了一千倭人,护卫的力量仅仅一百人,负责的长官是一个叫陈天舒的普通退役老兵,曾经是个尉级军官,他因为在战斗中受伤,跛了脚,但是指挥能力和训练能力还是妥当,被雇佣做了护卫队长。

  这天,他正在校场上训练新护卫员,却听到了海边岗楼的报警钟声急促地响了起来,紧接着,不待命令,岗楼周围的火炮发出了怒吼!

  “轰!”

  开炮轰击海面,打起来了!

  陈天舒不禁纳罕起来,哎呀呀,是什么客人来访?

第383章 海盗上门

  他到达海边岗楼边上一看,马上明白为什么已方不待命令,立即开战。

  在河口处有两条外来的炮舰正冲着已方开炮,它们桅杆上高悬的旗帜,绝对错不了,乃是骷髅人头旗。

  这是海盗旗!

  东南府官府在大陆那边被认为是个草台班子,但在海外,俨然将自己当成正义使者,法证先锋,是正而八经的官府,代天而伐,那么海盗就是东南府的死敌!

  敢挂海盗旗,没有二话可说,开战!

  我们是官,他们是匪,见了就捉,见了就打,不猫鼠一家亲。

  所以海边拥有六门炮的炮台不待命令,即时开火,他们也根本不用担心无令开战----海盗们先开战嘀。

  如果敌人开火我们不还击,那么就不是东南军了!

  不过!海盗们的力量也太强了吧,很少见的海盗船。

  两条海盗船,居然类似东南府的巡航舰造型,没有了常见盖伦船的大ru房(前艏楼)和大屁股(后艉楼),船身流线型,陈天舒定睛一看,数了数,对方船每边的炮眼有十六个,总共三十二门火炮,其中12磅炮有二十门,余下的是6磅炮,他们的火力胜过了已方的六级巡航舰(28门火炮)。

  什么时候海盗们有这么好的装备了?

  轰轰轰……

  炮击声不断传来,海盗船非常骁勇,抵近营地开炮,而营地炮台则以更大的炮声还击:六门炮中有二门是18磅舰炮,四门是12磅炮。

  频频击中海盗船,18磅舰炮威力巨大,炸得对方木屑横飞,人员惨叫!

  海盗船还以颜色,可他们炮术似乎并不怎么样,老是攻击失的,那时的火炮都是实心弹,炮术不好,打不准,难奈营地炮台,而海盗船是很大的目标,打中哪里都有收获,看似海岸炮台颇有收获!

  ……

  海盗船上,李魁奇目露凶光,恶狠狠地道:“再打不准的,就扔你们下海喂鲨鱼!”

  海盗炮手们苦着脸,睁大眼睛努力瞄准,奈何眼高手低,依旧无法命中!

  没错,正是大盗李魁奇,这家伙与颜大少怼上,给颜大少联合大明的贪官污吏赶得无路可走,以前他在海上,大陆官方仅有近岸水师,无能为力。现在颜大少雄霸海上,李魁奇想来想去,只得带领越过怒海,投奔了巴达维亚的红毛番!

  起初荷兰人高傲,根本看不起李魁奇,因临行仓促,没带多少银两,海盗们生活艰苦,只得以青菜就咸鱼,吃些糙米,饿到骨瘦如柴。

  队伍怨声载道,李魁奇浑不是滋味,想寄人篱下的日子真是难熬!

  害他们的是东南军,救他们的也是东南军,第二次巴达维亚会战,纵横三大洋,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在巴达维亚遭遇东南军堵门,把他们压制在海港里不得动弹!

  要不是台风来袭,东南舰队不得不解围而走,荷兰人是颜面丢尽了。

  这下荷兰人知道黄种人的厉害,这才记起李魅奇,想以华制华,将新造好的六艘仿东南舰队巡航舰的夹板船(早在第一次巴达维亚会战后就开始制造)交给了李魁奇,训练他们的水手使用夹板船和炮术,着他们承担起袭拢大明两广及安南海域的任务!

  有了新船,还是有意克制东南舰队同级巡航舰的夹板船,李魅奇雄心勃勃而来,然后就恼火地发现自家火炮打不准!

  他们急驶而来,对准岸上开炮,有姿势没有实际,表面上开炮有声有色,实际却是放空炮!

  这炮术的精准度要不有天份,要不得经常打,天天打炮,方有收获!

  海盗们习惯于靠帮肉搏,火炮给了他们,哪能象东南舰队那样有空经常放炮,练出一身好炮术,海盗们没有多少练炮的机会,而且也不想练炮,相当懒散。

  打炮是需要钱,打得越多,钱花得越多!

  即使李魁奇用鞭子狂抽炮手,还是打飞机哦。

  “又打飞了!”炮弹自对方炮台飞过,东南军的炮台水泥护墙有一人高,可海盗炮手们楞是打不中。

  无奈之下,李魅奇只能出血,去请船上红毛番教官们开炮!

  巴达维亚红毛番给李魅奇一笔活动资金和一些教官,但是红毛番教官的费用得由李魁奇出,按市价不优惠,一个铜子都算得清清楚楚,气得海盗们私底下大骂红毛番劳资替他们卖命,命给了,钱还要给!

  红毛番教官们开炮还是很硬朗的,接连命中营地炮台,但是,营地炮台坚固的水泥护墙让海盗船有得打。

  擦边炮,无损水泥护墙,正中的,能够打出裂缝,不间断地命中,才将裂缝打得越来越大,打得护墙石屑狂迸!

  趁着双方炮来炮来的当儿,陈天舒紧张地思索着,对方两条大舰,炮火恐怕已方顶不住,等到炮台失守,对方会靠码头登陆,怎么办?

  看他们两条战舰,自己才得一百个护卫队员

  要是弃守营地的话?

  他自个儿否定了这种想法,首先感情过不去,要知道,我东南军遇敌必战!

  有条件的就硬战,敌人强大时也要战,保存自己的同时依旧战斗,需要的时候不怕牺牲!

  不战而逃,这里是新开发的地区,非常落后,营地还好,出到外面去是原始森林,遍地沼泽!

  如果给敌人占领营地,我方呆在外面,不用战斗,丛林沼泽漫山遍野的蚊子都吸光你的血去,一身丛林病死掉,物资也没了,大败亏败,这是我东南人的耻辱!

  遇敌必战!

  敌人两条战舰能够出动的至少有三百人,已方一百人的话……陈天舒很清楚一点,使用火枪是枪手越多越好,形成密集的火力,三段击战术,然而敌人人多,四面杀至,这百人不够看!

  感谢东南军向来的大方,百人有火枪六百枝,仓库还存有一百长枪、一百霰弹枪和一百手枪。

  没人?

  那二千倭人不是人?

  是人!

  他们有个有利之处,他们是熟倭!

  即经过调教的倭人,他们积分高,比较听话,有能力,派来开发新营地。

  因为是“养熟了”,一些积分高的倭人甚至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平时随着东南府人出外,都不必带刑具,受到信任,所以派来的护卫队才百人。

  陈天舒猛咬牙,急唤二十个倭人队长来(倭人以百人为一队,十人为一班),对他们道:“海盗上门,一旦我们兵败,你们的命运,自己脑补!”(脑补出自颜大少,是东南府的流行词)

  那些队长中的头一个,长得最壮实最有力气的一个名唤鸠山四郎的倭人带头站起来表态道:“我们愿为东南府而战!”

第384章 明人与倭人合流

  两条海盗的单侧舷炮合起来有有三十二门火炮,攻击只有六门火炮的炮台,却足足打了一天,才让炮台才拆掉。

  直打得营地六门炮尽毁,当是时,东南府人的炮台护墙尽毁,多人死伤,火炮散架,就将火炮直接架在沙袋上照轰不误,直到炮手尽亡,火炮炸膛!

  风帆时代的炮战有点“逗”,因为不是爆炸弹,实心弹直来直去,命中率实在高不了,杀伤力也弱,象东南舰队与荷兰人舰队打上一整天,一条战舰不沉不是件稀奇事。

  现在双方损失是营地三十人,而海盗船则有五十余人。

  等到营地火炮沉寂下来,已近黄昏,是战还是休战?

  李魅奇拿不定主意,用战舰朝着码头上打了百颗炮弹。

  码头一边临海,一边是仓库区的库房,水泥制!

  挨了炮弹,屹立不动,看得李魅奇眼眨眨,他从望远镜看到了仓库库房有许多枪眼(预制)伸出了条条的火枪,紧急堆垒起的沙袋扣显示出人头拥拥,明摆着对方严阵已待。

  如果是颜大少攻击这样的敌人,他一定会用大炮炮弹倾泻对方阵地,直到敌人火枪见不到为止。

  道理人人懂,李魅奇办不到,他的炮弹不宽裕,红毛番真格是既要他们卖命,又要他们给钱,给了一笔不多的资金,炮弹得用那笔资金买!

  夜长梦多,干了!

  一咬牙,李魅奇下令登陆!

首节 上一节 238/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