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0节

  东南军摆在中阵的五十六门火炮打响,先是实心弹,隔得老远,在倭人阵中打出了一条条血路!

  倭人们并没有慌乱,麻木地前进,接着遭受了霰弹的攻击,成片成片地被打倒在地上!

  然而他们还在前进!

  一些伤员,鲜血淋漓,可是依旧前行,留下了一条条的血路。

  倭人的愚忠和狂热,给东南军诸位军官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一些家伙才明白老大为什么不惹倭国的道理。

  真要对付倭国,他们的人太多,地方又贫瘠,抢它来作什么!

  或有人说倭国有不少白银啊,可是东南府高官们很清楚争霸天下,重在粮食和马匹,而东南府则是粮食、金属和木头(造舰造炮)优先,至于白银,可以贸易得到,亦可以抢劫获得。

  东瀛,在有选择的时候,实在不是东南府的菜呵,

  ……

  “我们的野战炮还是太少了!”颜常武叹息道。

  “对!不够粗,不够大、不够硬!”甘辉接着道,旁边诸将忍住笑,因为他们老大总是吹嘘自已的家伙比别人的又粗又大和更硬,这回难得他承认不足,看来回去又得加军费了,这是好事。

  五十六门野战炮对于十里长阵,不足以影响胜负,战斗的结局,还得靠步兵好汉们。

  开战仅仅一会儿,前线全面接敌,战线上杀成一团,渐渐混乱,步兵们夹杂在一起,队列消失,杀成一团,每个人都在拼命作战,大声怒吼,周围都是乱兵,刀枪齐下,根本无暇它想,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战”。

  你杀我,我杀你,只有把眼前的敌人杀死了,自己才能安全,这是大家共识,于是下手绝不留情。

  战阵上此时已乱得不成样子,晴天的土路烟尘又大,海风一刮四处弥漫,武将们已经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只看见到处都是人疯狂厮杀,兵器的撞击声、惨叫声和呼喊声让战场成为了一个喧嚣的大蜂巢。

  双方死伤惨重,在一些地方的尸体多到甚至有一人高,鲜血象欢乐的小溪在流淌,就象颜常武现在的心情。

  颜常武脸上保持镇定,心中早就乐开了花,好哇,杀得好哇,死得越多越好,能够看到这样的大场面,这趟俺真的是来对了。

  实在话,他算得上是四藩造反的幕后推动者!

  他为琉球王国夺回所失岛屿,让萨摩藩无法在琉球王国身上吸血,萨摩藩心生怨气那是必然的。

  他拦在诸红毛番往倭国的海路上收取水引,让红毛番船往倭国船只大为减少,天高皇帝远的四藩就无法走私,而且他们无法收买明船----明人们都受了东南府的警告,只能与幕府贸易。

  四藩的私下海贸生意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忍无可忍,造反了事!

  如果没有东南府这么做,四藩还能够通过走私赚取一些好处,能够过得去,自然就不会造反。

  颜大少成功激发了四藩与幕府的矛盾,看他们打得激烈,他乐开了怀,可惜不能大声叫好!

  ……

  战斗中,萨摩藩中阵方阵崩溃了,露出后面的部队,他们举枪瞄准,铁炮(倭人对于火枪的称呼)轰然打响!

  密集成群的铁炮威力不小,将幕府军打出了一个大缺口,死伤无数!

  你有铁炮,我就没铁炮?

  幕府军同样出现了火枪方阵,他们不象普通倭兵那样的装束,而是使用了东南军的装备(人还是倭人),手执的正是东南军的燧发枪。

  这支部队原是幕府军的铁炮队,使用的是火绳枪,刚刚才换装了燧发枪。(东南军带的装备有多)

  不得不说火枪比起弓箭有利得多,换上新装备才不久,幕府军已经使用得顺手,立即派上用场,与萨摩藩军演绎一出应该是东方军队首次的“排队枪毙!”

  火枪要近距离才能打得中,两边火枪队排队接近,火枪砰砰砰!

  在中阵后方的颜常武坐在高头大马上,视线高人一筹,又是高地,通过望远镜看到两边阵地白烟升腾,打得不亦乐乎,直喜得他心中象是有只猴子在那里上蹿下跳的:“倭倭,俺要给你们点赞哩!”

  顶你个肺!

  火枪交战的结果,是萨摩藩火枪兵全线崩溃!

  他们发枪速度不及东南军快(燧发枪比起火绳枪终究有优势),枪弹难以击穿身穿东南军防弹背心的幕府军,且东南军的子弹威力更大,其实萨摩藩火枪兵阵亡的比例并不高,但正面敌不过时,士卒们会逃跑,一跑就影响士气形势,更多的人一跑阵线就崩了。

  这后面就是岛津忠恒的主阵,见到已方火枪兵败下阵来,老鬼子气歪了嘴,一连砍杀了三个败兵,这才稳定局势。

  只得调下火枪兵,另换其余步兵上阵,不过幕府军也没乘机用火枪兵突击-----德川家光舍不得把这支技术兵种陷入乱战中,同样用上足轻对足轻,反正足轻不值钱,死多少都不可惜。

  接着,有趣的重头戏开演了,这场戏看得颜大少大呼值回票价了!

第369章 甘辉力谏某大少不可光看戏

  他们开战在早晨,打到中午时分依旧不分胜负,虽然幕府军装备和训练都胜萨摩藩一筹,但显然萨摩藩军士气更高,毕竟背水一战,不胜就要被赶下去喝海水,想想就要努力奋战,一时间幕府军拿萨摩藩军无奈。

  不过萨摩藩军想打败幕府军也不容易,往时或许有机会,但现在幕府军有“客人”在看着,不能打得太过丢脸,也就咬牙苦战。

  “他x的!这帮倭人真是没用!”周全斌方才斗阵没上,手痒痒地,向颜常武请求道:“督军,让职部上阵吧!”

  “不,不要着急!”颜常武看这场倭人斗倭人的大戏看得是望远镜都舍不得放下,哪舍得这么快来终场,这样的大戏,看上三天三夜都是津津有味啊!

  反正死的都是倭人,不看白不看!

  “大戏”继续,上重头戏了,颜常武差点要给他们拍掌喊上一嗓子了:“台上的,看赏!”

  人喊马嘶,双方骑兵出动!

  他们的骑兵,先说马匹,大多数日本本土马都是矮种马,之所以叫矮种马,是因为其体型却是非常矮小。究竟有多矮?一些成年矮种马只能长到85cm高,还是把头也算上的高度。只能到达一个身高1.6m 的人的膝盖高度,差不多相当于哈士奇的大小!(后来高大的东洋马是引进了外来马种改良的结果)

  倭国古代身材最为“高大”的本土马,差不多是最好的马,叫做“木曾马”。武田信玄骑兵部队叫做赤备队,其御用战马,正是木曾马。成年木曾马大多只有110cm高,差不多达到现代普通成年人腰部的高度。

  看上去可就是这种矮小的马,却成就了日本古代最强大的赤备队骑兵,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存在是合理,映入颜大少眼里的倭人与倭马的情景是非常的和谐,毫无违和之感。

  因为骑矮马的是矮人,倭人身高普遍只有1.4至1.5米,至少比中国人矮20cm,不就是矮人嘛,以古代日本人矮小的身材,反而更适合骑那种比较矮一点的马。因此矮小的木曾马组成的赤备队骑兵,才能让他的敌人皆丧胆。

  两边矮人矮马相斗,他们的的战马很多达不到“木曾马”的高度,而且骑兵们又穿着画得花花绿绿鲜艳的铠甲,戴着鬼怪一样的头盔,插着五花八门的旗帜,骑狗上阵,说直白点的就是骑着哈士奇去冲锋,还自我感觉良好,一头头的哈士奇骑士奋勇当先,你想想有多美!

  这样的情景实在太美了,太美了,恕笔者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对于缺乏娱乐,苦闷到只好亲自设计战列舰来消遣的颜大少来说,看倭人骑兵战斗,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若能当场浮一大白来贺之就好了!

  他看直了眼睛,伸出大拇指点赞,大声叫“打得好”,想说“俺没来错!”

  可笑的是,那些倭人还以为劳资没见过世面,打得更起劲了。

  难怪他们有此想,想当初,万历援朝战场上,那些与大陆风格截然不同的岛国武士,让猝然见到的朝鲜和中国士兵大吃一惊。由此,日本人认为很大的功劳要记在自己牛逼的甲胄上。比如日本史料里,颇为“自豪”的记载了日军小西行长部第一次与明军作战时的情景:“与明军战于安定。旗帜伟丽。人马皆被鬼头狮面。明马骇。行长麾兵蹂之,大胜!……”

  现在,他们以为不可一世的颜大少也给他们镇住了!

  oh,my god!愿妈祖娘娘挽救他们这些糊涂的神智!

  ……

  倭人那里杀啊杀嘀,时而足轻正面推进,时而骑狗骑士来回冲突,诸容分呈,精采无比。

  直杀到天黑,双方依旧不分胜负,各自归营,联军后撤,而萨摩藩军入城。

  樱岛火山没有凑热闹,没来大喷发,而东南军作战部队,在后方坐在地上吃着零食,无所事事。

  倒是东南府的军战地医院忙个不停,他们忙着给倭军官兵救死扶伤。

  那个年代的战地医院或许只有东南府的象个样子,幕府军则是好运遇到了东南军的军医部队,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颜常武与德川家光商量军情,双方决定明天继续开战,还是分前后阵容,派了军使去找萨摩藩军约战,对方同意了,还是在老地点。

  德川家光表面保持风度,差点想质问颜大少为什么不出动军队,难道这家伙是想看着双方两败俱伤,他来个连锅端?

  不不不,家光同志你想得太多了!

  只有甘辉会揣摩“圣意”,在已军帅帐内,他问颜常武道:“这戏好看吗?”

  “好看,好看!”颜常武还沉浸兴奋中,随口应道,随即醒悟过来道:“呃……”

  甘辉头痛地道:“我的爷,这是打仗,这是打仗啊!”

  看戏可以,但不能看久了,不能光看不练啊。

  旁边的军官们一听,感情这位爷把昨天的战斗当成了看戏了!

  我们岂不是都成了戏子?

  颜常武看大家脸色变化,嘿嘿笑道:“你们别多想!”

  “不想才怪!”大家齐翻白眼!

  倒是甘辉说道:“爷最喜欢的是看倭人打倭人,看得都入了迷,不过,兵凶战险,打下去夜长梦多,明日之战,宜下辣手!”

  “行啊!”颜常武应道。

  感觉到他很没诚意的样子,甘辉苦口婆心地道:“时不我待,除了这里战场,督军还有东南府之事、大陆之事和东南亚之事,岂可在此长久!督军是众望所归……”急起来的甘辉说起粤语来:“大家系食粥还是食饭都睇着你哩!”

  见到颜常武还是不为所动的样子,似乎想明天继续看大戏,甘辉不得不使出了大杀招,由他指挥,与众将官齐唱起颜氏金曲:“only you can take取西经,only you 能杀妖精鬼怪……”(此歌曲是颜大少无聊时所作传出来)

  或许说军官们放肆?但打江山的时候,颜常武与他们的关系就象没建立汉朝前的汉高祖与他的武将们,关系相当亲密,你把人家当兄弟,人家才肯为你挡枪!

  “行了,行了!”颜常武怕了他们的碎碎念,信誓旦旦地道:“旦日飨士卒,为击破倭寇军!”

  “遵令!”甘辉赶紧打蛇随棍上,立即叫来后勤官员道:“督军有令,明天早上加肉食,晚上准备得胜汤(指佛跳墙),明天誓破倭寇!”

  然后他又派人去通知了德川家光:明天中午,我军必定出动!

  如此才将东南军出战的事情给定了下来,颜大少还嗟呀不止,眼中的怨望让甘辉落荒而逃!

  甘辉擦了擦冷汗:“爷,我对得起你了,还多给了你一个上午看戏哩!”

首节 上一节 230/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