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24节

  部队向城内纵深发展,一切不服的倭人统统打死!

  上千倭人死伤,再无勇者。

  颜常武带着黑武士西雷斯马,以一副大反派的姿势进入下关,马上命令诸军执行赤地千里计划。

  细致地搜索财物,一切能够带走的东西都带走!

  拣出倭人中的青壮和少女,统统带走。

  驱赶出其余民众,焚烧下关!

  下关还是有点料的,下关是本州到九州的最重要战略据点,无论是从九州攻击本州,还是本州攻击九州,都必经于此。

  其水运发达,国内外贸易繁盛,因此收获达到五十万两白银之巨!

  为了得到财货,他们连佛像都给抢走了!

  下关著名的“忌宫庭园”有上千年的历史,用来祭祀倭国天皇,结果被抢掠一空,然后放火!

  抢之,烧之,当无数被驱赶而出的倭人看到他们的城市火光冲天时,无不失声痛哭!

  但他们还得感谢颜大少,所到之处,他没搞大屠杀,反抗者杀,顺从者得保性命。

  捉了一万二千倭人青壮男子,还有六千漂亮的倭族少女,东南军满载的运输舰往东南府而归!

  从此,下关不是关!

  ……

  长门国陷入了悲惨境地,所属的厚狭、丰浦、美祢、大津、阿武、见岛诸郡被东南军入侵,东南军所到之处,就是抢劫东西和烧毁村落城市和运走青壮男子和倭国少女!

  颜大少发明了一句话:“让倭人倒退回石器时代!”被对他信奉神明的东南官兵们不折不扣地执行。

  金银铜铁统统要,他们连菜刀都抢,一切金属器皿都带走,盐倒不需要,就倒入水里!

  他们还是雅贼,倭国有价值的文物和流传到倭国的中华文物被精心拣出,带回东南府。

  粮食----被他们大发慈悲地留下了,没被挑走的倭人才得以过活。

  倭人真的倒退回石器时代,生产工具是木头,城市都被摧毁,几十年几百年的心血,辛辛苦苦建造的文明。

  东南军抢到的东西是如此之多,以致于运输舰都不够。

  于是快船送颜大少发出的信息回高雄道:“此地钱多,人傻,速来!”

  当家主妇杨莺儿看着手书,有点不能理解她老公的无厘头,而首席执行官陈衷纪老神犹在地道:“请夫人下令,立即调集所有能用的船只到倭国去,后勤部门作好沿途保障,着台北作好接待倭奴的准备!”

  整个东南府都被紧急动员,一切能用的大船尽被征集,十万火急地赶往倭国。

  不久,川流不息的运货船和奴隶船返回台北,琳琅满目的财货让亲临台北迎接的杨莺儿目瞪口呆:别是她老公把倭国搬家了吧!

第359章 幕府战术

  杨莺儿看到了高大上的小判金、大判金和银(习惯使用白银的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区使用银子的单位)和铜钱(金1两=银50=钱4000文)那是成箱成箱地运回来,闪耀着迷人的光泽。

  然后她看到了菜刀,是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轻的重的,什么样的菜刀都有。

  美丽的东南府领袖夫人瞪大秀目:“我们东南府不是缺钱缺到这个地步吧!”

  还有各式各样的铜制佛像,当中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像,从船上吊下来,起码要十个人才能扛得动!

  什么佛像、观音像、明王像还有东瀛的鬼神铜像和不知道什么金属制成的神像乱七八糟扔在了码头上,人们全不以为然,听说这些东西的结局是被重熔了造东西,督军夫人相当惊奇,她虽是虔诚的妈祖信徒,但也问陈衷纪道:“这样好吗?”

  陈衷纪狡诈地道:“他们(倭人)信的是伪神!不是我们国人信的同样的神佛!”

  当看到船上的倭奴悲惨无比地被押运下来,杨莺儿在倭国长大,对于倭国有一定的好感,她再也忍不住,不过她聪明地没有人前询问,而是召陈衷纪独对,让他鉴赏从倭国收来的上好文物时道:“陈公,为什么督军对倭国有如此大的怨念呢?”

  陈衷纪将正在欣赏的北宋米芾的一幅书法放下来,也不隐瞒她道:“督军从骨子里对倭国有一种强烈的怨念,或许是因为他的父亲(颜思齐)之故吧(颜思齐被幕府赶跑),子思报父仇,是很正常的!”

  “原来如此!”杨莺儿点点道。

  在古代,子报父仇是一种美德,杨莺儿也就明白了,这关系到她“家公”之事,她就得聪明地不得反对,否则“不孝顺”的大帽子扣过来,实属无妄之灾。

  陈衷纪继续道:“如果时机成熟,督军可能占领倭国,至少占领他们的石见银山和生野银山!”

  理由很充分,利益动人心,杨莺儿渐渐地理解了“利益”这个名词!

  为了利益,东南府不惜在倭国大打出手,白银的利益,让东南府维护了与江户幕府的友谊。

  “其实,我们攻击倭国地方,抢掠城乡,乃江户幕府默许的,是对我们的酬劳。”陈衷纪揭露了更深层次的原因道。

  “愿闻其详!”杨莺儿象海绵一般地吸收着经验与见解。

  “我们抢掠地方,破坏其地,做了幕府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当我们把那些地方大大小小的豪族摧毁了,幕府就可以重新分封,不认以前的势力,这样就可以加强幕府的统治,此乃一家便宜,两家有赚的事情,大家合作愉快!”陈衷纪油然地道。

  “对啊!”杨莺儿心悦诚服。

  孺子可教也,陈衷纪老怀大慰地道:“夫人请看地图,倭人四藩上洛,幕府该当如何对付?”

  展开了倭国地图,杨莺儿手指点点道:“我们应该在这里阻截他们。”

  “依夫人之见,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呢?”陈衷纪再来考她道。

  杨莺儿紧张地思考着,灵机一动地道:“我会以逸待劳,坚守不出,等东南舰队攻陷了四藩地界之后,对方军心大乱之际,我们再对他们进攻!”

  她得到了陈衷纪对她竖大拇指的夸奖!

  ……

  “德川家光!你这个懦夫,你祖父,你父亲都是鼎鼎有名的战将,打过一个又一个的大战,而你,却当了缩头乌龟,你丢光了你祖父,你父亲的脸!”

  “德川家光,堂堂大将军,居然不敢与大名对战,你还有脸的吗,你还好意思当大将军!”

  “德川家光!你连女人都不如!”

  在上洛军与府军对峙的京都郊外,士气旺盛的四藩联军受到了重大挫折,连续三天的进攻下来损兵折将,不得不停下来休整,采取了骂战方式,以激怒对方出战。

  一点没错,幕府军完全采取了杨莺儿所讲的战术,深沟厚垒,以逸待劳!

  当四藩联军起初见到对方阵营时,不禁惊呆了!

  沟深如河,垒起的高墙如城池(以倭人的标准,六米高是大城了),墙头上布满了士兵。

  这样的防御,给四藩联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他们发动进攻,冲前的是推着小车和扛沙包的足轻,他们的任务是填沟壑,命运无比悲惨,当他们近到百步时,幕府军千箭齐发,如暴雨般地倾泻到足轻们的头上,待到他们冲到深沟边时,已经倒下了上千人!

  在填沟壑的过程中,弓弦响动,惨叫声不绝于耳,又付出了上千人,用尸体和沙子把深沟给填平了。

  没战就损失二千余人,当联军把梯子架到城头时,迎接他们的是更加凶猛的风暴:弓箭、石头、檑木不要钱地猛往联军招呼,有如雨点一般,大量杀伤四藩联军。

  幕府军准备充分,早早屯积大量的守城物资,运用它们打击敌人,不一会儿的功夫,城墙下堆积的死尸在有的地方居然可以踩着尸体上墙了!

  终于冲上了城墙,双方立即杀得血肉横飞,四藩联军攻击有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而守城的幕府军寸步不让,死战,双方争夺,展开了血腥无比的白刃战。

  白刃在阳光下闪耀着,鲜血有如鲜花般盛开着,你杀我,我杀你,你用牙齿咬我的耳朵,我用指甲抠你的肉,双方杀得难分难解,喊着相同的语言,倭人自相残杀,战斗激烈得令人窒息。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四藩联军终于攻占了第一道城墙,此时城墙上尽被鲜血染红。

  可是又出现了第二道城墙,貌似比起第一道城墙矮了一点,还没有护城沟,或许好打?

  四藩联军鼓足勇气,向着城墙发动攻击时,墙上守军将掩盖着的草席一掀,那是一尊尊铜炮,轰轰轰……

  无数弹片从天而降,成片的倭人倒在了血泊中!

  幕府军动用了霰弹!

  以前没怎么见过的,现在使用,明摆着就是江户幕府的“老朋友”颜大少出口给幕府的。

  见此情景的联军高层醒悟后,无不破口大骂明人良心大大嘀坏!

第360章 原来大家都是乌龟

  东南府出口给江户幕府12磅火炮和6磅火炮,并提供大量的炮弹给幕府让他们去屠杀同胞。

  放心地出口,因为东南府知道幕府没有这个技术仿造,而对于精良的燧发枪则没有出口,以免被倭人仿造了。

  四藩联军再次进攻一次之后,招致炮火的沉重打击之下,不得不退了下来。

  对于缺乏铁质防器的倭军来说,霰弹的威力极大,弹丸乱飞,打人身上穿孔破洞,鲜血溅飞,尤其是被炸中后多是受伤,且慢,当场不死余祸绵绵,生锈的铁弹夹了铅芯,听起来就令人哆嗦:破伤风和血液中毒,当时的医学手段根本就无法清除,接下来往往就是发烧……伤员的惨叫声鬼哭狼嚎,导致军中士气大跌。

  摆在四藩联军面前的选择一是继续进攻,可是哪一藩都不想面对大炮。选择二是……没得选,不是说“上洛”吗?这“洛”就是京都,到了地头还能绕路到哪去?

  于是骂战开始,四藩联军挑选了一些嗓门大的人,尽情地辱骂幕府军!

  尤其是德川家光更是被骂个狗血淋头,堂堂大将军家中妇人,被yy着已经不知道与多少个军汉发生了超友谊关系!

  德川家光其实是御驾亲征,但不在京都,而是京都十里之外驻扎了大军,他每天都有军情报告,听说对方这样骂他,很生气,大叫道:“别拦着我,他们辱我家族,我誓与他们决一死战,将他们碎尸万段!”

  当时他就要出动大军去与四藩联军放对,众臣苦劝不能。

  如今形势对幕府军有利,利用坚城消耗对方实力,但大家认为对方尚有一战之力,应该继续贯彻以逸待劳之策。

  但见到将军动怒,都不敢说话,独有老中(大臣名)青山幸成劝谏道:“做乌龟是好事!”

  众皆洗耳恭听其高论,或者是谬论,青山幸成说道:“龟者,忍也(忍者神龟?)明国称其为神兽,神龟长寿,识得审时度势,保存自己,静待良机,能忍能缩,方可成功!”

  大家一致赞成,于是做样子给大家看的德川家光顺水推舟地道:“吾家老中说话有理也,纳之!”

  幕府军继续防守,对联军的乌言秽语置若罔闻。

首节 上一节 224/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