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20节

  且他理事时,可以无“东南一角”之印和军机处诸位大人签名,表明这家主是颜常武。

  所有事务中,行政和军队主要人事权(副部以上,舰团长以上)和行政经费、军费总预算处置权不给,由颜常武掌握(再怎么忙这些权利颜常武也是有时间的),杨莺儿和军机处可在紧急时,颜常武不在以“权”代的形式安排较大的人事,但最终得由颜常武决定。

  这大权绝不可操于他手,老婆也不行!

  定下规章制度,成立监察室,对军政事务进行监察,要求依法依规处理军政事务,比方说颜常武回来了,照样由杨莺儿和军机处处理事务的话,那就是不依规了。

  监察室主事由颜常武任命,他人不可置喙。

  至此,东南军府的管理体系正式确立,尽管外人说“牝鸡司晨”,但在东南军府内部没有激起较大的反响,毕竟当家男人不在家,总得有人来当家的嘛!

  男人外出,女人当家,没二话说!

  ……

  杨莺儿视事,起初中规中矩,大臣们倒是觉得很是开心,有靓女看咧,养眼!

  扶上马,送一程是官场惯例。

  既然决定杨莺儿在颜常武不在的时候当家作主,颜常武自然带她四处露脸,先去了最重要的地方视察。

  高雄军港、兵营、东南枪炮总厂、高雄造船厂、台北造船厂、糖厂、贸易中心、行政中心、学校、大学工地、军校等等。

  在民间,督军夫人衣着得体,戴着现代简约式裙装和鹿皮半跟鞋,穿袜子,头顶雉帽,脸上蒙着金丝纱面具,手戴手套。

  显得高贵得体,她没有一点的**暴露喔!

  这种时髦的衣着立即在东南府引发了仿效!

  东南府的贵妇和贵族少女、女文职人员争相穿着这类衣着上街兜风或者办公,风靡一时。

  到军队视察,杨莺儿穿着没有军衔的东南军女式的白板军装,束着头发,曲线窈窕,颜值高企。

  大家私底下说有如此漂亮的督军夫人,不管她行不行,大家也都认了!

  她说话令人如沐春风,而且知识面广博,不是那种绣花枕头。

  而且,颜常武把一项大功劳落到了她的头上。

  在颜常武带舰队出动训练后,她正式签署的第一份政令是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所有东南府正式子民的孩子均得到学堂上学,由官府提供免费午餐!

第352章 夫人签署义务教育法

  新婚一个月后,颜常武率领舰队出外拉练,杨莺儿正式视事!

  她的办公室位于督军办公室的右边,稍小一点,装修摆设与颜常武办公室差不多,地板砖用了高雄山上的花岗岩建造、四周四周装饰采取了金丝檀木,外表只油清漆,充分呈现其迷人的金属光泽,一片辉煌,而家具则用到了紫檀木,稳重而大方。

  不过四周墙上帷幕用了粉红色绸缎,绣着一只只金凤,在颜常武办公室,他背后墙上是妈祖圣像,而在杨莺儿办公室则是她背后墙上有颜常武的大幅戎装像,意义不同。

  她的办公桌椅坐北朝南(稍偏),周围摆了一圈椅子,另一头则是一个长桌,乃是大块的红木切割而成,上面的纹理清晰,四周放椅子,可用来喝茶。

  多处地方样式都是女性化十足,如桌上的鲸油灯,是飞天仙女双手托灯式,而颜常武的则是一杆直上,杆上嵌的是一颗颗子弹弹丸,杀气十足!夫人办公室的椅布,都是粉红色的,饰物女性化,与颜常武房间里放刀放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南府大员们陈衷纪、陈和彬、张小石(文教部)及一些高级官员出席今天的这场会议,还有东南日报的两个记者。

  从夫人办公室里先出来的是她的办公室主任,正是她的姐姐,颜张氏。

  颜张氏是颜常武的侍妾,生意人家出身,很成熟,管理着东南丝绸总公司,待夫人正位后,她就担任了办公室主任,以她的经验给予杨莺儿一定的指导。

  两人地位不对等,杨莺儿地位高贵且牢固,颜张氏非常循规蹈矩,热心地给予杨莺儿引路,提出她的处事意见。

  至于另一房小妾,则是东南情报局的双儿,负责提供战略简报,她出身低微,为人低调,侍奉杨莺儿。

  而杨莺儿更不用说,对两房姐妹十分礼遇,并不因自己的身份而插鄙视她们。

  杨莺儿正位,今天主要一项仪式,就是《东南府六年义务教育制》法案的颁布与实施!

  首席执行官陈衷纪宣布该项法案准备签署,先由文教部的张小石宣读该项法案,乃是为了保障东南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东南府全府百姓素质,特制定本法。

  属于东南府经费予以保障的公益**业,不收任何学费和杂费,同时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

  在张小石逐条宣读该法案,所有的人都感到振奋无比,与众有焉!

  瞧瞧,我们做了什么事情!

  从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象东南府这样完成了全民义务教育!

  东南府的教育一向受到重视,在草创之初,即投入资金进行军校和职业教育、行政学院,之后创办学校,所有东南府入册的百姓,皆可送子入学。

  现在更走到这一步,义务教育!

  即如果到了入学年龄,不送孩子入学的,都是犯法!

  更厉害的是,无论男童女童,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

  不过,终究要讲究纲常,实施男女分校,实在没有条件办女校的地方,也要男女分班。

  ……

  之所以能够实施义务教育,是因为东南府的财政收入越来越高,稻米收成、甘蔗收益,工业生产,转口贸易和收取水引支持东南府能够实施义务教育,还有一条,那就是颜常武并不是个讲享受的人,他没有乱花钱,没用大兴宫室,穷兵黩武但没有穷奢极欲,除了军队支出占最多,之后就到了民众福利,而义务教育是福利中的一种。

  一个重要原因是东南府对民间盘剥不重,工程开工多,民众日渐富裕,否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岁以下的小孩子都能在生产中派上用场,十来岁的小孩也顶半个劳力。

  当家长有足够的财力时,才可以送孩子上学,不再强迫自家孩子出去做事赚钱。

  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东南府宣布大学、军校生和行政学院招生录取只招收经过义务教育的学生,没有义务教育毕业证的学生不得报考上述学校!

  按东南府的长远策略为精英教学,即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后,考入三年中学或者职业学校,大概学生在十五到十六岁之间分流,做工或者从军当士兵(占大多数),精英则报考大学、军校和行政学校和职业学院,如此建立起东南府的教育体系!

  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和全民教育!

  当然,东南府能够这么做,主要是它地盘小,钱多,能够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东南府的六年义务教育很有特色,即上午学习,下午不得上课,必须离开课堂玩耍!

  除了学习国学中的四书五经,琴棋书画,茶艺等,还有东西方的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卫生、历史等,狠抓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讲授颜常武的立府和文治武功,鼓吹对他的崇拜,提倡忠君思想。

  再有推行对妈祖的崇拜!

  历史教育很有必要,从小就教育民众树立中华民族的观念,天下大一统的思想。

  突出体育,各项体育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高年纪的学生都要军训,玩耍冷兵器的刀枪和背着火枪拉练!

  儿童背火枪是东南府一景!

  颜大少根本就是居心不良,他需要强壮的的军人为他打仗,再通过政治教育洗脑,成为他忠实的拥趸。

  这里面的好处实在太多,花点钱算什么!

  只要在他这个教育体系教育出来学生,除了对他忠心,还将成为中华大一统的坚定维护者,即使分散到南洋岛屿,都始终保持对中华的向心力。

  颜常武说过“时不我待!教育要从小抓起!”得到了实现,这项德政归由他的妻子颁布实施。

  逐个签字,首先由张小石签起,然后到陈和彬和陈衷纪,最后是杨莺儿。

  督军夫人签字,她的字写得非常好!

  乃是赵体行楷(元代书法大家赵孟),笔锋有力,流美动人,显然下了一番苦功,大家暗暗点头。

  看一个人的字就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这位督军夫人不简单!(后来有人问国丈杨天生,说单是请师傅的费用不下十万两银子!)

  她再盖上东南一角印章,由颜张氏向众人展示法案文书,正式实施!

  ……

  东南府的行政机关根据法案行动起来,投入经费,选址建立更多的学校,选拨师资力量,建立后勤供应,准备在明年九月实行全东南府儿童入学!

  再有大力宣传,让法案深入民心,得到顺利推行!

  待该法案传到大陆,大陆的官场为之失惊,听闻是个女子签署该法案,授权实施,更是惊上加惊!

  这东南府要战舰飞天啊!

第353章 夫人理政

  刚刚下了一场雨,在窗前看着雨后的军港停泊的战舰,是这个世间极致的暴力机器,杨莺儿突然间觉得它们非常的漂亮!

  它们外形流线型,行动迅速,听闻这些战舰都是她丈夫设计建造的,她的丈夫,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是个强力统帅,却不乏柔情,在海上训练,利用快船来往传递信息之机,不断地发来情意绵绵地书信,**辣的,让她甜到心里!

  当然,她也不断地向他发信,两人的书信不多时就有了不小的一迭。

  她坐回办公桌前,开始批阅文件。

  所有的文件都有军机处的拟定后,她只要批上可或者否,如果有不同意见,则在文件上写上她的意见供军机处按她的意见再拟出新的处置,而军机处不同意她话,则用“夹片”写下他们的意见。

  杨莺儿一口气批阅了十几份文件,都写了“可”。

  现在她是听政初期,按她老公的建议,少作改动军机处的拟定,毕竟军机处大臣们都是老手,而她只是个雏,如果她真要改动,则要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之后再作决定,毕竟她的处置可以会影响到一大片,甚至一些人的命运,不可不慎。

  所以她处理得十分容易,但脑袋并不轻松,因为她得理解那些文件的意见,而军机处这样处置的作用。

  渐渐地她更加放松下来,她十分聪明,很快就理解了文件中深层的意思,她就可以进一步地看看看看文采、书法什么的,走走神。

  可以看出一些官员读得书多,例如从大陆归顺的刘之凤,他喜欢长篇大论的,虽不是废话连篇,但特喜欢引经据典,在之前那是说了白费功夫,因为颜常武读得书少!

  而杨莺儿则不然,她读得书比颜常武多多矣,她能够很好地理解刘之凤的意思,读刘之凤的上书,可以说是琅琅上口,很有水平。

首节 上一节 220/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