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833节

  如果说先前将军们是盲目的乐观,在打过一场大战后,他们对异教徒的实力有了很深的认识,对于展开大战持慎重态度。

  反倒是凡尔赛宫里的国王与贵族们信心骤然上升,上将说是贵族的意思,实际上是国王的态度,哪敢违抗国王的旨意。

  不仅如此,还要主动出击,若是畏战,国王在舰队里的耳目上报到国王,大伙儿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就这样,法国舰队增加了‘皇家太阳’号和“皇太子”号一起出动,舰队大规模地驶向英国海岸!

  ‘皇帝太阳’号一级战列舰,法国海军的佼佼者,它舰体金碧辉煌,仿佛带着光环出征,极大地鼓励了法国人的士气,让他们取胜的信心大大增强。

  当驻英国的南华舰队知道法国人沿英国海岸一路迤逦北上,一路猛烈打击英国沿岸目标时,无不诧异:“抢占下风的法国人这回如此带种?”

  法国佬何止带种啊,胆生毛了,当南华舰队与法国舰队开战时,法国舰队居然敢抢上风作战!

第3128章 法国作家的所见所闻

  侦察舰船不断地报来信息,南华海军的指挥官们听闻法国人舰队大出击,竟有八艘一级战列舰,不由得有又惊又喜。

  经过商量,即时出动了十二艘的一级战列舰,加上其它的战列舰,达到了一百零二艘。

  正如李奥纳、柯尔贝尔和卢福瓦这些法国智者所担心的,实际上南华帝国的实力劲爆,当法国在卯足劲儿建造战列舰时,南华帝国也没闲着,也在大建特造战列舰,且造得更多。

  与法国相比,南华帝国人多、钱多、技术多、形成了规模化建造工业体系,实力胜过法国多多。

  路易十四向各国银行家高利率借贷,每年付出的利息让他的财政官员们头大如斗。

  南华帝国的金融相当发达,发行国债时瞬间被秒光,买不到的人则失望地骂着,就连国外也有大把的资金捧场,虽然也要还,但南华帝国还得起,也还得快。

  再苦也苦不到国王,路易十四的生活奢侈,一顿饭几十道甚至上百道菜,他爱臭美,一天换上十几套衣服,他大兴土木,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耗资巨大,他送给女人的钱财可以建造出几艘战列舰,他在朝时让法国奢靡之风大盛,法国人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在享受上。

  相比之下,颜常武忙于打仗,身上的衣服就是军装,而他的女人们则专注于投资,生活作风朴素,吃饭时吃不完还打包。

  之前之所以没有动用更多的战列舰是对自己有信心,怕打草惊蛇,如今法国人这么有种,我等而下之岂能不满足他们!

  南华舰队大出,编制如以前一样分为了前锋、中军和后卫三支分舰队,将官还是如前分别是西雷斯马、赵天京作为前锋主将与副将,颜东来则与施大瑄分别担任中军主将与副将,海军上将程玉与肖长荣分获后卫主将与副将。

  1671年11月27日,两支舰队在英国南海岸中部地带纽波特地区对出海域相遇,立即展开了一场大战。

  他们交战的海域离海岸并不远,让当地人聚集海滩观战,从而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

  当天八时许,法国舰队位于上风方向,乘着风力以迅猛之势向着南华舰队扑来,展开了战列线!

  九时,南华舰队抢占上风方向失败(风帆时期的战列舰战斗不是你想抢什么风向就能抢到手的!)被迫以下风方向作战。

  这样的战斗态势让中国人十分地惊奇:“法国人带种啊!”

  到得十时许,伴随着法国舰队“正义”号的一声炮响,拉开了纽波特海战的序幕。

  关于当时的战斗场面,在一级战列舰“亨利”号上的法国作家德·纳赛尔·比利(这家伙是宫廷御用文人,为了讨好国王路易十四,主动申请上舰以方便描述法国忠勇将士的行径)在后来的著作中写道:“敌人一直向我们的舰队开火,他们的火力凶猛无比,那个上帝的叛徒,东方异教徒皇帝麾下的‘黑武士’(西黑斯马)上的火力尤其厉害,当他的座舰向着我舰(“亨利”号)开火时,我只感觉到我舰要被击倒了!”

  作家还继续写道“……敌方装载着90门大炮的三层甲板战列舰‘太原’号和‘杭州’号一直猛烈攻击着我舰前方的‘法兰西’号(一级战列舰,法军后卫旗舰,拥炮80门),‘法兰西’号几乎被对方压制住了,还炮很少,让人担忧……这场战斗双方实力差得太远,但却又是一场拉锯战。”

  是的,德·纳赛尔·比利写出了当时的战斗场景与感受,而军史学家则有不同的见解,他们经过周密的统计,发现法国舰队平均炮速2.5发/分钟,南华舰队平均炮速则为1发/分钟,在此基础上,西黑斯马的座舰“雷神”号上的炮手们开炮速度则还减少了10%的时间。

  “雷神”号上的炮手们可谓是军中精英了,他们的射击速度甚至能与御舰上从全军中选拨出的最精锐的炮手们并驾齐驱!

  不要小看这10%的速度,一场仗打下来,那是压倒性的优势。

  哪怕是德·纳赛尔·比利想要讨好国王,突出法**人的能力,也不得不承认异教徒技高一筹。

  南华舰队极强的火力很快就给法国舰队造成了极大的损伤,法军后卫旗舰“法兰西”号在战斗中几乎被揍得“支离破碎”,帆全部倒下,缆绳和大帆桁也不翼而飞,状态悲惨无比。

  这正是处于下风方向舰队炮术老手们打出来的佳境---把敌人剃毛!

  该舰上的船员们死伤无数,舰长赫拉迪姆和分舰队指挥官欧尼伯爵都受了伤,赫拉迪姆的伤很重,动弹不得,欧尼伯爵的伤较轻,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战舰,转移到一级战列舰“亨利”号上继续指挥作战。

  不过,在以“皇家公爵”号为首的法国战列舰的反击下,他们也对南华舰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西黑斯马所率的分舰队的尾舰“东南亚187”号的左舷被42磅炮弹打得“坑坑洼洼”,有的地方上开的大洞可以让人跳入海里,包括舰长在内的56名船员阵亡,90多人受伤;而西黑斯马的座舰“雷神”号更成了众矢之的,法国人哪怕是受着伤,也要咬牙顶上,竭尽全力想要击沉“雷神”号!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雷神”号上的前上桅和舰首斜桁被击断,舰身上也打出了不少坑洞,前部近水线位置被重炮炮弹打出了裂隙,海水不断地涌入,舰长黄光明的左胳膊被打断,伤者不少。

  由于“雷神”号上的损管部队相当出色,裂隙部位被堵上,折断的桅桁虽没修复,但“雷神”号继续劈波斩浪。

  法国人抵抗还是很激烈的,正如作家德·纳赛尔·比利所描述的“……战士们作战意志十分强烈,哪怕是伤痕累累的‘法兰西’号也依旧发炮,舰员们不时高呼着为上帝而死,为国王而战的口号……”

  眼看着“法兰西”号仍在奋力抵抗,一点都无负法兰西的荣光,其它法国战列舰被鼓舞了士气,他们借着上风,痛打南华战列舰,也就带来了转机!

第3129章 中场无休

  处于上风口的法舰,以左舷接敌,由于海浪导致船体左边倾斜,最下层的炮口有的打不开。

  而打开的炮口发射出的炮弹,击中的多是南华战舰的舰身,亦即是“拳拳到肉”,打得十分地过瘾。

  法国人还是头一回尽情地享受着这样的好局,越打精神倍长,毕竟揍人爽,一直揍人一直爽。

  乃至于南华舰队都是无可奈何,打到当天下午的三点半左右,见到风向一直不利于已方,拿不下法国舰队,南华舰队司令官颜东来无奈地下令暂时停战。

  南华军已经很努力了,可惜运气不佳,由于处于下风口,许多炮弹都打飞机,攻击失的很多。

  作为海战老兵,南华军面临下风风向时士气并不低落,问题不仅仅是身体长时间紧张开火而体力下降,还由于火炮受不了。

  中欧两方军队尽管都进行了技术攻关,但铸造出来的铜炮和铁炮易于损坏,铜炮在发射600次,铁炮在发射1200次后,就已不太堪用,以南华军为例,军工厂在经过了持久的测试后,建议大炮(12磅以上)一天内最多发射100次,即每小时10次或12次,每天射击十小时,推荐使用的模式是每天每炮仅发射100次,等于每小时8次,每天射击12或13个小时,所有火炮在发射40次后至少应冷却一小时。

  遗憾的是根本做不到,一旦开战,火力急袭的方式是1分钟1次射击,可能持续10分钟甚至20分钟,才稍停下来喘口气,此时炮管红通通的可以点烟,手放上去时必定焦黑。

  南华海军比起法国海军有一个优势就是南华海军一如既往地使用铁炮,开火的时间更长,冠于欧洲诸白皮。

  起初,英国人擅长制造铁炮,其国境有煤铁,乏铜,因此英国人坚定地走在铸造铁炮的道路上,并传授给中国人,然后中国人反客为主,铸造出更大、更硬和更粗的铁炮,把英国人乃至于所有欧洲白皮给打得落花流水!

  当中国人停战,将战列舰编队退出战场,法国人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中国人打出一肚子火,殊不知法国人也是心中发毛,他们狠打一场,看上去占尽上风风向和战斗上风,却连中国人的一艘战列舰也没能击沉,中国人的战列舰有的被炮弹击中了水线位置,可还是不沉,且反击的火力丝毫不弱。

  由于有相当出色的损管技术,即使近着水线的舰身被打裂,中国水兵们依旧让战列舰稳如泰山。

  充足的医护力量---每艘战列舰都有科班出身的外科军医和大量的云南白药,还有人人装备的钢铁头盔以及铁背心,让中国水兵们远比法国人安逸。

  大家中场休息,以此给各自的船员们一些休息时间并借此修复在战斗中造成的船只损伤,忙着用工具与材料填塞破口。

  在停火期间,法国人派出一艘巡航舰拖着已经严重破损的“法兰西”号一级战列舰提前驶离了战场,指挥官欧尼伯爵移驻到佐舰一级战列舰“亨利”号上。

  作家德·纳赛尔·比利在他的军事著作中继续写道:“第一阶段的攻击结束了,下午四点时,亚伯拉罕·迪凯纳海军中将想出了新计谋,他派两艘轻型战列舰护送着‘安妮-加莱’号纵火船过来,希望能够烧毁掉中国人那艘可怕的‘雷神’号战列舰。”

  “雷神”号战列舰的舰员有着双重士气光环加诸已身---一是来自皇帝,另一来自舰上的“黑武士”西雷斯马海军上将,因此“雷神”号战列舰作战凶悍无比,冲锋在前,给予法国舰队以重大的损失,让法国人将他们恨之入骨。

  由于战斗激烈,“雷神”号战列舰受损不轻,他们拒绝退出战斗,但对于三艘敌军轻型战舰的逼近,‘“雷神”号战列舰显出了力不从心,其转动不灵活,尤其是其尾部更是危险。

  眼看法舰将要得逞,好在一艘中华级战列舰“昆仑山”号及时赶到,这是一艘新锐的战列舰,动作敏捷,舰员们训练有素。

  南华帝国的战列舰大量地使用了中华城市、地名来起名,以示不忘记根本,“昆仑山”号在舰长古永东上校的指挥下,挡住了‘安妮-加莱’号纵火船,战列舰以50多枚炮弹的“密集火力”与“雷神号”配合,干脆利落地将倒霉的纵火船给击沉。

  古永东上校深知“雷神”号战列舰的重要性,在后来的战斗中,他不求杀敌,只让“昆仑山”号一直处于“雷神”号的舰尾,保证敌舰不会从侧面或其他(“雷神”号)防御薄弱的部位靠近并攻击。

  根据西雷斯马的战后回忆录,当时的情况已是“十万火急”,法国佬的纵火船已经完全被点燃了,要是让他们靠近“雷神”号那就成了美周瑜火烧赤壁又或者是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结局!

  因此“雷神”号根据舰长高志国上校的命令放出一艘小艇,艇上栽的都是“雷神”号最为勇敢的官兵,在士官许永忠的带领下,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开着小艇靠近并撞开了在法军2艘战列舰护卫下的纵火船。

  面前烈焰熊熊,灼热的温度逼人,即使没有着火,也感觉到自身毛发和衣服生烟!

  小艇上的南华官兵无所畏惧,依旧抵住纵火船不让他们逼近战列舰。

  法国人发现了他们的举动,向着小艇开炮,水柱冲天而起。

  在这种情况下,“雷神”号终于可以从舰尾射出炮弹,当时它射出的炮弹和纵火船相差半个射程,许多炮弹都射到海里,但最终还是在“昆仑山”号的协助下成功地击沉了法国的纵火船。

  然而遗憾的是,从“雷神”号上放下的小艇也在混乱中沉没,艇上官兵无一幸存,他们的壮举永载军史!

  士官许永忠被追授特等近战突击勋章,而“昆仑山”号舰长高志国上校虽无击沉或重创敌舰入帐,也捞着了一枚一级战功勋章,这对他日后升为将官大有好处。

  中场休息过后,双方又再次开战,这回锲而不舍的中国人占据了上风位置,于是中国人狞笑一声,挥拳就肝,把法国佬打得满脸血污,成了花脸猫!

第3130章 法国人的好运日?

  在休息的时候,风向突变,南华舰队转入上风位置,吹起了西南风,将南华舰队的战列舰往法国人那边赶过去。

  这下让中国人的精神大振,当时“东南亚236”号战列舰的舰长岳温福上校曾在印度殖民地肝过一阵子,见识过阿三那边的“好风景”,一时高兴,他来个不恰当的比喻:“见到旗帜转动,顿时令我们的情绪高涨,简直有如把‘佛鹅呢’倒进菜泥里,然后阿三用刚方便过的左手去搅拌,那味道呲一下就上来了……”

  旁边的年轻官兵们不清楚“佛鹅呢”是什么,听过了岳温福上校的解释,哦,原来是三锅们最喜欢的牛的东西,无不恶心不已,哪怕是舰长,也要反对和抗议,怎么能套用阿三的说法来描绘我们呢!

  确切的是我们正在穷尽洪荒之力开炮猛轰法国舰队的战列舰。

  双方轻车熟路地进入战列线,排炮轰鸣,南华军的炮手们疯狂了,他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向着法国舰队怒射了平均射击时间低于一分钟的炮弹,要把先前的郁闷尽数还诸法国人身上。

  “开炮,开炮!”所有官兵们使出浑身解数,忘记先前的疲劳和面临的困难,将他们的炮术发挥到极致,要击沉在他们看来“已是囊中之物”的法国人战列舰,让白皮们明白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此乃某位南华海军上将大言不惭的说法。

  在傲气的中国人看来,老天爷作美,给了法国人这么多的时间,居然还不能击沉中国人任何一艘战列舰,实在是逊b了,由此可见法军炮手的战术素质之低劣。

  现在,轮到我们去教训他们了!

  但见得海面上密集的炮弹飞射,夹以无数的枪弹,打得白皮们应接不暇,叫苦不迭。

  炮弹击毁舷墙,砸出了一个个大洞,木块碎屑漫天飞舞,还有白皮们的惨叫声。

  炮击还没持续多长时间,所造成的破坏和人员损失几乎追平了白皮给予中国人的破坏与人员损失。

  在激烈的战斗中,法军主将让·德埃斯特雷海军上将所在的“皇家公爵”号遭遇南华舰队战列舰的猛烈打击,多处被击毁,他本人也被炮弹破片擦伤身体,情形十分惊险!

  该位海军上将倒也带种,他在旗舰上着人击进军鼓,鼓号的意思是说所有人不得后退,必须战斗至死,敢退者斩!

首节 上一节 183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