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777节

  这是东方异教徒对上帝的子民犯下的血海深仇,然而以米德尔堡命名的战列舰却不能为他们报仇,反而被打到躺平。

  何止是“米德尔堡”号战列舰的荷兰人郁闷啊,其它战列舰上的荷兰人也是狂郁闷无比,因为他们挨南华战列舰压着来打,泼雨般的炮弹将他们彻底地打懵了,还击无力,打得他们战舰处处破损,人员伤亡数量在直线上升。

  南华战列舰各舰上的官兵们战斗情绪高涨,打出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换作是最初参战的那些荷兰老兵们或可支持,与南华军对战,现在的荷兰官兵们技不如人,在激烈的炮战中败下阵去,火力锐减,让德鲁伊特尔想翻盘的希望成为泡影。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德鲁伊特尔原本计划在转风向后也用链弹和杠弹把南华军给剃了个光头,然后视战况就溜之大吉。

  没想到被南华军压着来打,射出的链弹和杠弹效果顶多只及南华军之前的四分之一,想要让南华舰队动弹不得,只怕还有得打,但南华军会给他们机会吗?

  说也神奇,作为侵略者的南华军士气高涨,根本不认为自己进行的不义的战争而军心动摇,士气沮丧,结果他们发挥出百分百甚至更多的战斗能力,打仗时勇敢,甚至压倒了敌人,让被侵略的敌人很是无奈。

  他x的,他们来侵略我们,打得比我们还猛!

  当硝烟散尽,在陆军上将窦名望的回忆录里写道:“……我们在意呆利的作战十分艰苦,道路崎岖,雨水一来,泥泞难行,正在修路的工程兵发现一支伤员的运输队下来,工程兵钉好了木桥,但不能支持,军官一声号召,所有的人包括工程兵、野战军与民夫,全都下了泥潭中,以脚生根,把木桥托住,让伤员通过,当伤员通过后,众人都成了泥猴子!但大家很开心,知道伤员不会被抛弃!”

  “工作环境十分困难,但军工运输始终畅通,尤其是战士们的烟草没断过,一个士兵对我说了,当他们抽着烟的时候,他们知道皇帝关心着他们,后方还在挂念着他们,他们不是孤军作战……我算明白了皇帝为什么花大力气保障后勤线!”

  皇帝长胜不败的名声,军人们知道跟随皇帝有肉吃,皇帝对军人们的关心,高工资高福利,让官兵们无后顾之忧,还有政治的教育,官兵们清楚到当兵就是吃粮打仗的朴素观念,明白到仁义道德,而且南华帝国把“天下”的意思扩展了,原本只限于东亚,现在推展到全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是我们的事业,诸君当奋斗!

  南华军中有大量的狂热帝国主义分子,誓将帝国国旗插遍全球。

  只要南华军队始终保持着胜利,南华军官兵们的信念就不会改变。

  想让南华军战败确实不容易,南华帝国的人民勤奋,土地富饶,收入丰富,生产力强大冠于全球,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让南华帝国有了足够的统治全球的能力,皇帝贤明,军人们英勇善战,后勤保障有力,目前南华军的军势是如日中天,现在就把荷兰人打到自闭吐血。

  两军先是战列线对战,当看到荷兰人渐趋颓废,由德鲁伊特尔指挥的荷兰中军舰队队形在凌厉的炮火中散乱,精明的戴维先生是绝对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即指挥他的中军舰队主力穿越了荷兰人的战列线,转移到荷兰前军舰队小特罗姆普的左右两翼对其实行两面夹击。

  “黑武士”西雷斯马指挥的前锋舰队拥有三艘一级战列舰和四艘二级战列舰,加上戴维先生带来的四艘一级战列舰和三艘二级战列舰,合击只拥有仅得区区四艘二级战列舰的荷兰前锋舰队,南华舰队的一、二级战列舰用是三层甲板战舰,相较之下,普遍形体较小的荷兰双层甲板战舰(荷兰四艘二级战列舰虽也有三层甲板,但对于南华舰队的大舰来说也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是对手,被打得是“一边倒”的战斗,没有还手之力。

  如此,小特罗姆普的战列舰编队先是被剃了光头,然后身体被打到内伤,彻底地躺平。

  此时跑也跑不掉,打又打不赢,甲板上的水兵们大多被放倒,没办法组织开炮,气到小特罗姆普抓起一杆火枪,向着南华舰开火,一发炮弹打来,当场将他炸翻在地上!

  他爬起来,居然纤毫无伤,死神也被他的勇气给吓跑了。

  令人疑惑的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作为舰队总司令的德鲁伊特尔却并未设法去帮助小特罗姆普,他与南华舰队中军缠战而不上去增援。

  或许他是因为小特罗姆普违抗自己的命令而故意为之?

  内卷?

  不管什么原因,德鲁伊特尔没有及时到来,结果荷兰人的前锋舰队在两个前英国人(戴维先生与西雷斯马)指挥舰队的合力痛殴下,不堪设想矣!

第3012章 灵机一动挣个大彩头

  随着战斗的深入,小特罗姆普的前锋舰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埃尔斯伍德”号二级战列舰舰身被点燃,于战斗临近结束时沉没;“阿加莎”号二级战列舰被击沉:“弗里斯兰”号二级战列舰被南华军俘获,多艘战列舰被折断桅杆后,几近失去了战斗力。

  倒是小特罗姆普指挥的“荷兰省”号二级战列舰逃出生天,该舰发出求援信号,但却无济于事,无人前来救援,在求援无效的情况下,小特罗姆普只能自救了。

  南华军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目标,先是二艘二级战列舰上前夹攻它,把“荷兰省”号打得鼻青耳肿不成舰样,然后就是“文明”一级战列舰在海军上将赵天京的指挥下兴致勃勃地上前想俘获“荷兰省”号,但被舰员们投掷点燃的火药罐而止步,贵重的一级战列舰犯不着与疯狗作战。

  在与死神数次擦肩而过后,这位海军上将(小特罗姆普在出战前已经晋升海军上将)展现了荷兰海军将领惯有的高超航行航行技术,巧妙地使自己的舰队从中国人收紧的口袋里逃了出来,此时他只剩3艘具备战斗力的船只了---开战前他有33艘战列舰!

  损失之大,难以描述,荷兰人只觉得举步唯艰,任何一艘战列舰上的官兵们都觉得打得十分艰难,胜利无望。

  荷兰人损失了足足三分之一的力量,而南华军精神倍长,这样的战斗已经无力打下去,万般无奈的德鲁伊特尔下令舰队全线撤退。

  南华海军在后面穷追不舍,戴维先生优先攻击对方风帆系统的好处呈现,嘿嘿,至少有一半的荷兰战列舰掉出了大队!

  看到海面上东一艘西一艘掉队的荷兰战列舰,南华舰队的官兵们心花怒放,齐赞戴元帅指挥得好,全然忘记了先前对戴维先生这样指挥的腹诽。

  “命令战列线散开,把十四艘二级战列舰与二十艘三级战列舰组成编队,去追击敌军大队,其余的战列舰两两配对,合击一艘敌人的战列舰,务求消灭一切散落的敌舰!”戴维先生冷静地下令道。

  在敌人溃散后,不遗余力地追击当然能够取得更多的战果,但也得小心对方大队回攻,只要干掉已舰一二艘,都不能算是全胜。

  于是中军旗号变化,调动战列舰跟进。

  这是一个收获的时间,首先倒霉的是“荷兰省”号二级战列舰,它虽说在小特罗姆普指挥下逃过一劫,却在劫难逃,被南华舰追上,此时已经成为一片破烂的战列舰束手就擒。

  小特罗姆普因及时换舰,没在“荷兰省”号而顺利地逃出生天。

  这家伙好勇斗狠,运气却是极好,没受伤,不受辱。

  但其他荷兰的战列舰则惨了,三十多艘战列舰被追上,没有一艘能够逃出去,有的爽快地降旗投降,有的负隅顽抗,但最终结果不外乎二样,一是被击沉,二是被俘获。

  获得最大彩头的是名不经传的“东南亚205”号三级战列舰,舰长张文博上校在将星如云的南华军队中是普通人一枚,他指挥的“东南亚205”号的舷号这么靠后,就可想而知他的地位有多高---一般都是舷号越前的舰长资历越老,他要是按部就班地晋升,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升上将军。

  当他指挥他的部下在一级战列舰“友善”号的支持下登上了荷兰战列舰“陆威”号,俘获了该舰,他也登临该舰,接受了“陆威”号的舰长乌瑟·范德萨上交的军刀,表示受降。

  他按照条文让士兵给俘虏们送去朗姆酒、糖果与饼干,还有派出医护兵为荷兰人疗伤,“东南亚205”号上带有会荷兰语的水兵,安抚荷兰人不用担心。

  南华军征战全球,因此广开外国语言教学,鼓励官兵们学习外国语言,只要通过考试,就有津贴发放。

  相比之下,外国人学习中文难度很大,毕竟中文是高智商的东方人才容易学会的,与其等非东方人之外的外国人学会中文,不如我们先学会外国语言!

  这时张文博脑袋灵机一动,对乌瑟·范德萨道:“还有一些你们的战列舰啊,要是他们不肯投降,就会被我们干掉,白白地死了,你能够帮助我们吗?”

  翻译把他的话讲给乌瑟·范德萨听,他连连点头,表示愿意合作。

  于是“东南亚205”号载着乌瑟·范德萨接近了满目疮痍的荷兰“瑞佩达”号战列舰,没发一枪一弹,由乌瑟·范德萨举着土喇叭,叽哩呱啦地讲起来,首先介绍他自己是谁,再说中国人优待俘虏,只要投降,就发给朗姆酒与糖果饼干,伤员给治,战后回家,不被卖掉(这点很关键,世界各国人民都知道中**人喜欢掠夺人口去卖掉分钱,十分的贪财)!

  “瑞佩达”号战列舰上残余官兵们就信了乌瑟·范德萨的话,降旗投降。

  张文博说到做到,对“瑞佩达”号上官兵发给朗姆酒与糖果饼干,伤员给治。

  当他的“东南亚205”号载着乌瑟·范德萨与“瑞佩达”号上一个军官抵近荷兰“首席贵族”号战列舰,这回是二个荷兰军官卖力宣传中国人优待俘虏,“首席贵族”号战列舰痛快地投降了!

  接下来“东南亚205”号顺利地劝降了荷兰“费勒”号战列舰和“美登布里克堡”号战列舰!

  此战后一清点,“东南亚205”俘获五艘荷兰的战列舰,战功超大,张文博上校的肩板上被戴维元帅亲自钉上了两颗星星,直升海军少将,并在胸口挂上了特等战功章!

  当他看到一些前辈与以前表现突出的战列舰舰长首先向他行礼时,他要强忍笑意地还礼,真是祖坟冒青烟,今夜做梦都会笑!

  他走运了,有人眼热也来仿效,“东南亚77”号战列舰经过一番战斗,好不容易俘获了荷兰“哈尔林根”号战列舰,拉着舰上的一个荷兰军官去劝降荷兰“阿森堡”号战列舰,没想到“阿森堡”号战列舰上飞出一枪,把那个讲得起劲的荷兰军官的军官给撂倒……不消说,大家肝起来,最终“阿森堡”号战列舰战沉。

  “东南亚77”号战列舰舰长程靖被人狂笑他是东施效颦,颜值太差了!

第3013章 荷兰未来何处去?

  英国大雅茅斯港南的大海战让荷兰人大伤元气!

  出战九十九艘战列舰,归航阿姆斯特丹时只有区区二十三艘战列舰,且多数都是到处破洞,桅帆严重受损,人员一个个被担架运下来,还能站着的人是稀稀拉拉。

  损兵折将且不算,关键是军中脊梁被打断了。

  荷兰海军上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鲁伊特尔(简称为德鲁伊特尔)阵亡!

  由于大败,他心存死志,在南华舰队追来时,没有顾着自己逃生,主动地拦截追兵,他指挥座舰“努尔德荷兰”号在与南华舰队二级战列舰“黑龙江”号作战时,被一枚18磅的炮弹打断了左腿,后因流血过多而不冶身亡,为自己的海上传奇一生画上了句号。

  这位当时被荷兰海军将士亲切地称呼为“老爸爸”(bestevaer)的海军上将的死,同时也带走了荷兰的国运,他在海军战术素养上无人能及,面临着帝国黑暗面力量侵略时他苦苦支撑,矢志不渝,以身殉国。

  南华舰队统帅戴维先生接到了报告道:“我们登上了敌舰‘努尔德荷兰’号,发现了敌军海军上将德鲁伊特尔的尸体!”

  戴维先生沉默了一下道:“以礼相待,送德鲁伊特尔的遗体回国,告诉荷兰人,我们停战七天,向这位荷兰海军上将致敬!”

  因他的命令,南华舰队返航大雅茅斯港休整,大排筳席,论功行赏,同时通知正在进攻荷兰的海军和陆军全线停战。

  而荷兰则举国动哀,民众皆戴孝,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一身素衣跪倒在德鲁伊特尔的尸体,痛哭流涕!

  第二天即为德鲁伊特尔举行了国葬,在已经排干水的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上,一辆炮车拉着逝去的海军上将的棺椁,上面覆盖着荷兰的国旗,民众夹道相迎。

  哭声满城,许多人哭倒在地。

  海军上将的事迹被广泛地宣传,他毫不畏惧帝国黑暗面的力量,英勇奋战至生命最后一息,穷凶极恶的异教徒为之震撼,宣布停战一周向他致敬!

  他被送进了阿姆斯特丹的大教堂里安葬,这座教堂位于市中心的水坝广场边,因1270年阿姆斯特丹的第一个水坝修建于此而得名,水坝广场旁边有大教堂和市政厅,这座市政厅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精华建筑,1648年动工,地基打有13659根桩子。

  德鲁伊特尔能安息在大教堂里,极尽哀荣!

  等事情了结,为海军上将送行的荷兰头面人物全都集中到了市政厅,商量荷兰未来将向何处去。

  之所以这么紧急地为德鲁伊特尔办理丧事,是因为时间上拖不起了,海军陆军双输的荷兰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力量去把侵略者赶走,等过了七天,侵略者将卷土重来,如何应付?

  在会议上,当众宣读了南华帝国海军兼陆军元帅、帝国公爵、英国行营总管、帝国内政大臣戴维先生的一封亲笔信,用优美流畅的拉丁文而写,他首先对于德鲁伊特尔的阵亡表示深切的哀悼,然后给予荷兰人建议,那就是荷兰宣布加入神圣罗马帝国、其政体可由荷兰人民自行决定,但最高首脑必须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效忠,外交上必须与神圣罗马帝国保持一致,可以保留内政、宗教的独立,取消军队,由神圣罗马帝国进行保护,神圣罗马帝国将在荷兰驻军,费用由荷兰人给……

  一旦答应戴维先生的要求,荷兰人将丧权辱国!

  要说到荷兰人还是很有骨气的,七个联省之荷兰省主事的马泰森·维特议员认为荷兰的独立来之不易,绝不能答应异教徒的统治,他激昂地道:“为了荷兰独立,我们与西班牙打过一场八十年的战争,我们同样能够与异教徒再打八十年的战争!”

  “对,对,对!”一大帮人乱糟糟地拍着桌子表示支持他(荷兰人开会用拍桌子表示支持某项提议),弗里斯兰省的议员康斯坦丁·兰多提议可用游击战对付侵略者,包括使用武装商船去截击中国人的交通线,在陆地则采取游击战术,不与中国人硬拼,只要他们不撤出荷兰,坚持战斗不停!

  觉得他的策略不错,人们又拍桌子支持他。

  但也有明白人,泽兰省的重要议员范登布鲁克,是拥有上百条商船的大老板,财大气粗,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次对抗东方来的异教徒,他支持了上百万的荷兰盾,出动了超过二十条武装商船,结果回来只有八艘,亏了大本,让他曾经发热的头脑清醒下来。

  他说道:“真要按我这位可尊敬同僚(指康斯坦丁·兰多)的提议,在海上打游击的武装商船的结局是沦为海盗,有国难归,有家难回!”

  范登布鲁克说道:“中国人将荷兰、英国、法国沿岸封锁,西班牙与葡萄牙这两个投降的国家也会配合中国人,如今神圣罗马帝国已经被他们打怕了,请问,你们的武装商船怎么补给?”

  “没有了补给港口,他们就成了海盗,而且中国人的巡航舰很多,他们最能克制武装商船!”范登布鲁克指出道。

  见曾经主战最得力的范登布鲁克退缩,康斯坦丁·兰多斥道:“难道你怕了异教徒?”

  范登布鲁克点头承认道:“我是怕了异教徒,我怕我们与中国人对抗下去,我们国将不国,因为没有人口了。”

首节 上一节 1777/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