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7节

  八月二十三日的上午,北港码头警戒高塔突地响起了锣声,接着烟柱升起两团,让所有见到的北港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颜常武接到警报,知道有强敌入侵,立即命令集结部队,自已则带着十余骑,急赴码头区看个究竟。

  上到高塔,陈衷纪和洪升都在了,两人把望远镜(从澳门买来的)递给他看!

  荷兰人来了!

  两条大型的风帆战舰!

  那时期的战舰,为木质船体结构,船上装有风帆,以风力为动力,舰上装有滑膛炮,能发射实心弹,乃三桅横帆战舰。

  船的艏艉设计较为狭窄,一般只能安装一两门轻炮,主要的火炮一般装在战舰的两侧,通过两舷开设的炮孔射击,这种安排直接影响了海战战术:侧面对着敌人排成首尾相接的一列长队,比较利于一支舰队发扬火力,这样每条战舰都有一半的火炮能对敌射击。

  望远镜中,到来的战舰有一层炮甲板(即船身壁上开了一排炮口),加上船面上甲板的火炮,大概有上40门炮左右,相当于五级战舰。

  风帆战舰分等级,一二三级战舰可以称为战列舰,

  一级有三层甲板,共配备100或100门以上火炮;

  二级也有三层甲板,共配备约90门炮;

  三级也就是作战舰队中的载重舰,有两层甲板,共配备64至74门炮。

  四级是按折衷方案建造的,配备有50门炮(两层甲板),称为巡洋舰。

  五六级则有24至40门炮,只配备有一层炮甲板上。这些战舰比大战舰更轻便,航速更快,因此适用于袭击商船,担负侦察搜索和警戒掩护任务。

  后面还跟随着六条中型帆船,看上去人数不少,颇不好惹的样子。

  他们这是来摘桃子啊!

  其实,颜常武与荷兰人打过交道,向荷兰人交纳了一千两银子的税!

  说起来很讽刺,他们脚下的土地叫做台湾,属于荷兰人所有!

  1624年是台湾历史上很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有“海上马车夫”满世界跑的荷兰人来到台湾地区,他们首先占据了外婆的澎湖弯,在那里建立了军事基地。

  但澎湖离大陆太近了,明朝的福建巡抚南居益不爽,下令沿海实施戒严,要赶走荷兰人。

  于是明军与荷兰人开撕,大家你来我往地干起架来,这时关键性人物李旦神奇地出现了……

  李旦是当时最大的贸易走私业者,抵达澎湖后,先和荷兰人商定谈判条件,再与福建总兵俞咨皋谈判,他提出“荷兰人从澎湖列岛撤走,但福建当局应该允许荷兰人到台湾岛贸易”的意见。福建官员很快同意了这个方案,和荷兰签订《明荷议和》,内容是荷兰退出澎湖列岛后,可以占领台湾岛,明朝官方没有异议;荷兰人可以到中国大陆通商,中国大陆商船也可以到中国台湾、爪哇与荷兰人交易。

  这个戏剧性转折看似达成了荷兰人与明朝政府的正式协议,其实根本没有经过明朝政府的认可,而是福建地方官员为了尽快让荷兰人离开澎湖,找李旦说服荷兰人到台湾,福建地方官员对于荷兰人占据台湾是听之任之,在官员们的眼中,台湾是化之之地,没必要理会,也不想占领。

  荷兰人就以台湾主人自据,在台湾建立政府进行有效管治,但没做到对全台湾进行有效管治。

  当颜常武在台湾北港立足之后,荷兰人找上门来,要他交税!

  实际上,荷兰人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台湾地大人稀,到台湾的荷兰人少得可怜,土地任他们占也占不了多少,有人来开发,荷兰人欢迎还来不及。

  关键是你得交税!

  否则战舰就打上门来!

  为了避免麻烦,颜常武给荷兰人交了一千两的税。

  荷兰人有点文明,颜常武刚刚开发,一穷二白的,对于这些土里刨食的苦哈哈,忙于贸易赚大钱的荷兰人很有良心地也不多要,甚至是不在意颜常武的无礼(他连见都没见荷兰人,反正以后说颜常武反水荷兰人的话,他就可以推说是临时工做的事,送的钱),给钱就走了。

  之后,荷兰人不理不睬颜常武。

  丰收在即时,荷兰人打上门来了,他们想要接收丰收的果实!

  是战是和,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颜常武面前!

第23章 都在演戏

  “大丈夫能屈能伸!”

  颜常武给自己念叨着这句话,答案是明摆着,人家有炮舰,我们只有渔船,你打他不着,他们开炮就可以摧毁你的码头、停泊的船只、还有近海边的设施,光挨打不能打回敌人,这样的买卖做不得。

  看到陈衷纪担忧的目光,颜常武笑笑道:“准备去‘欢迎’荷兰人!”

  陈衷纪道:“我负责此事!”

  他刚说了一句道:“受海神荣光照耀的你不应该做这样的事(卑微屈节)!”

  “不,我亲自去迎接他们!”颜常武嘿然道:“不过到时我和你得演演戏!”

  ……

  两条强大的荷兰战舰分别名为“安德鲁号”和“巴达维亚号”,其中安德鲁号上有地区舰队司令斯托姆在望远镜上看着北港港口内水静河飞,没有一点备战的迹象,再看到一条小商船打着国际通用语言----白旗向他们开出来。

  斯托姆轻蔑地道:“无用的明国人!”

  很是得意,却不想想之前在澎湖被明人打跑(他们要是守得住也就不到台湾了),现在大炮巨舰对付村夫还好意思。

  旁边的舰长谢巴斯道:“不过他们种地还真的有一套,我们要不是有人告密,还真不知道他们种了那么多的土地!”

  哪里都有带路党,北港兴旺,自有明人眼红,他们把北港情形告诉了荷兰人,说那里的的庄稼大丰收。

  “没错!”斯托姆轻笑道:“如此得多谢他们了!”

  “奥伦治城的意见是怎么说呢?”(奥伦治城是荷兰殖民者有台湾治所)

  “看情况,一是直接设立管治,二是由他们代管!”斯托姆苦恼地道:“我们的人数还是太少了!”

  世界这么大,荷兰人扔进大海里如同杯水车薪,象这次前来突击北港,就已经用上了奥伦治城一半的荷兰人兵力。

  多少人?

  二百五十人!(不是虚言,历史记载直到明崇祯九年即1635年时,荷兰人在台湾的兵力为四百七十五人)

  他们甚至不够战舰的定员!

  “安德鲁号”和“巴达维亚号”都是五级风帆巡航舰。

  这级军舰为巡航舰,全长130至150英尺,火炮32~44门,排水量600~800吨,定员250人左右。它们主要用于袭击海上商船,远洋巡航,为主力舰充当前锋的职责。

  二百五十纯种的荷兰人分散在两艘战舰上,只达定员的一半,要不是有巴达维亚(即印尼雅加达,位于爪哇岛的西北海岸,荷兰人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殖民地)那里招募的土人充当舰员,从事低级的工作,两条主力舰几乎无法开动。

  荷兰人“海上马车夫”绝非浪得虚名,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条海船,商船的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拥有一万五千艘商船,最鼎盛时期,海军几乎超过了英法两国海军的一倍!

  但荷兰毕竟国小人少,当初为什么宁愿占据澎湖而不要更大的台湾的原因之一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难以控制诺大的台湾,你才五百人,想占据台湾,怎么管治?

  同样地颜常武有上万之众,一千步军,守着北港,却没有攻略四境,无它,人少耳!

  ……

  打白旗送来的会说荷兰语的的那个老家伙简直是太热情了,他上到安德鲁号,见着两个荷兰指挥官那是一脸的谄媚有如。。。呃,有如汉/奸走狗去见太君!

  逢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是张伯的最好写照!

  他甜言蜜语地道:“我们的大龙头听闻贵国兵船到,特派我来迎接你们,奉上白银千两,美酒(葡萄酒,在月港买的)二十瓶,并请你们登陆,接受款待!”

  “很好!”斯托姆心不在焉地道,区区千两白银,他根本不放在眼里,他要的是北港田地的收成!

  在台湾,银子,从事贸易的荷兰不缺,缺的是粮食!

  有了粮食,就可以控制更多的人口,确保荷兰人在台湾的长治久安!

  ……

  敢搏击风浪的荷兰人从来都是胆大之辈,斯托姆带上了一百荷兰兵(其实,纯种的荷兰人才得一半,另一半是雇佣的日耳曼人、挪威人、丹麦人和意呆利人,统称红毛番)和二百仆从军(巴达维亚土著和台湾土著),就敢登陆有上万明人的北港。

  临行前,当着张伯的面前,斯托姆告诉谢巴斯道:“要是他回不来或者明人以他性命为威胁,不必理会,开炮即可!”

  张伯低声下气地道:“不可能的,我们绝对欢迎你们!”

  ……

  如每一个初抵北港码头的人,斯托姆也被眼前的景象给吸引住了,

  太干净了,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荷兰人虽然自诩为文明人,但他们的卫生制度还没建立起来,国内和殖民地脏乱差没得说。

  据斯托姆所知,明国其它地方也是脏乱,没有一个地方够北港清洁的。

  “看来有点意思啊!”斯托姆自言自语。

  更让他觉得有意思的是北港所谓的“大龙头”居然是个少年!

  那个少年一脸的腼腆,甚至有点害羞的样子,说什么都望向他旁边的长辈(指陈衷纪)。

  “真的是你们的大龙头?”斯托姆都有点不信。

  在得知介个小孩是接任前大龙头之位,又得知北港有上万之众,约开垦了几十万亩土地,斯托姆的心中泛活起来。

  看来,可以仿效西班牙人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之策也!

  皮萨罗的征服方略和曹操掌控政权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皮萨罗控制了印加帝国皇帝,曹操掌控了汉献帝。

  他斯托姆控制了介个叫做颜常武的小孩子,那就可以一百人控制上万人,以后北港可以成为荷兰人的粮仓了。

  斯托姆大白天做着美梦,而颜常武则几乎暗笑破了肚皮:“俺的演技可以拿个小金人了吧?”

第24章 尔虞我诈

  斯托姆和颜悦色地与颜常武、陈衷纪交流,表明自己是带着善意而来,是为了促进大家的友谊而来,不会对你们作出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7/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