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669节

  从而在他们心中,南华帝国取代了莫卧儿人的地位。

  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南华军并不苛刻,刘文秀站在大帐外迎接他们的到来,请他们进帐坐下,让军士给他们上茶。

  不同于莫卧儿人与西方的殖民者的高傲与盛气凌人,他满面春风,态度和睦。

  这正是皇帝颜常武的态度,他钦定了两中华子民们在外的正确态度,那就是中国人的海外合法利益和人身安全理应得到保护,敢不尊重中国人的,那就大巴掌去打他们!

  但那些当地人是主,中国人是客,遵守当地法律、风俗,尊重当地民众,合法入境、合法居留和经营,公平买卖,不歧视外国人,不搞大国沙文主义,是任何一个文明的中国人应有的素质!

  颜常武绝不允许子民们在外打着帝国的旗号去作威作福,绝不允许他们败坏中国人的名声,认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内要守法,出国同样要守法。

  这点还是做到的,如南华帝国在斯里兰卡租有很大的地盘,每年都按时向斯里兰卡官方交租,卖给斯里兰卡人的商品都是正品,与斯里兰卡人公平交易,让斯里兰卡民众赞不绝口。

  鞭刑了解一下,两中华在国内已经停止了鞭刑,但没废除,而在国外,对那些无德、违法的中国人,南华帝国派驻国外的官府对他们使用鞭刑,认为不打不足以长记性!

  “敢给皇帝丢脸,给中国人丢脸,打之!”

  由于引导得好,挨打的中国人没人同情,认为该打。

  如此一来,中国人在外就很客气了,不敢作犯歼科,不敢认为“山高皇帝远,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必须这么管理在外的中国人,否则那些中国人放飞自我,认为皇帝老儿管不着他们了,他们干脆就在海外称王,那还得了!

  带来的好处是南华帝国在外国的殖民地全都受到当地人的拥戴,道理很简单,中国人不能强买强卖,动到外国人利益的都要给钱,谁不喜欢中国人这些善财童子呢。

  或有人说颜常武虚伪,他不是对外发动战争,严重侵犯到外国人的利益吗?

  官方为他洗地,说他为的是中国人而不是为他自己,是为中国人子子孙孙的利益,何怕受谤!

  在中国,从来都是个人服从集体,子孙后代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因此颜常武的行为不仅不挨骂,还被子民们认可。

  帝国在外的官方及军队,负有维持法纪,约束在外华人的责任与权利,刘文秀作为南华军的高级将领,深受颜常武的教导,当然身体力行。

  除了城里的首领,还有收了南华帝国钱的阿三首领们,大家坐定后,互相介绍。

  刘文秀又秀了一把,听着翻译对各位锡克人、阿三贵酋的介绍,刘文秀拿出一份资料,对各位贵酋一一点评,头头是道。

  比如这位刹帝利乔普拉,你的部队是在阿富汗打过仗的,所以是阿三中少见的能征善战之士,佩服,佩服!

  还有这位婆罗门,您是吾皇陛下的坚定拥趸,曾参加过斯里兰卡的大会,失敬失敬!

  呃,锡克人乌瑟里·辛格是前皇协军,我们是战友啊,欢迎欢迎,常来部队看一看,指点一下,提提宝贵的意见!

  ……

  一些锡克人、阿三们认为刘文秀是客气,但头脑灵光的人则是心头大凛:“中国人对自己是知根知底,如果是敌人的话……”

  好在现在大家不是敌人,但真要是与中国人作对,只怕大大不利。

  还没打时人家已经把你底裤的颜色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这还怎么能打!

  刘文秀简要介绍了自己后着重介绍了帝国在印度的战事态势:“我们已经打败了五十万莫卧儿军队,皇帝陛下进入了德里城,加上你们杀死了莫卧儿的皇帝,我军又在拉合尔城下大胜莫卧儿人,莫卧儿帝国已经不复存在!”

  听到他的宣告,一时间帐内竟有些冷场,众锡克人、阿三不禁恍惚:“诺大的莫卧儿帝国,居然被中国人打翻在地,再不能起来了吗?”

第2798章 印度人的卖力

  莫卧儿帝国遇到了南华军是一败再败,但余威震于全印度,阿三们不能战,而锡克人则人太少,对于莫卧儿人深感忌惮。

  见到反应不甚热烈,锡克人乌瑟里·辛格首先用他那那宽厚的大巴掌拍掌以示庆贺,其他人等如梦初醒,也赶快拍掌相应。

  会议还是开得很融洽的,刘文秀着一个会说波斯语的参谋为各位尊贵的客人们介绍战斗的历程。

  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上层人物用波斯语通话,因此大部分的阿三们与锡克人都懂波斯语,反倒在印度地区,没有一种印度土生语言能够被大家所承认。

  波斯语也怕很快成为过去式,越来越多的阿三与锡克人会汉语了……

  参谋名叫刘时绪,正是刘文秀的一个本家侄子,他的波斯语很流利,向客人们娓娓道来。

  哦,原来是伪皇奥朗则布一再对南华帝国在印度地区的殖民地不利,并且严重侵犯印度人民的政治、宗教与人身权利,我皇陛下对此雷霆震怒,决定兴义师,解救印度万民于水火之中……

  出兵理由冠冕堂皇,表明是师出有名。

  有很多的证据,根本不用南华帝国情报部门去绞尽脑汁,奥朗则布实在是做下了不少坏事,这些斑斑劣迹被搬了出来,包括他进犯南华帝国殖民地、捣毁寺庙,迫害各族教众的行径有很多,把他描述成一个脚底流脓,头上生疮,天人共愤,不得不打倒的大魔王。

  这里要说的是锡克人与阿三们的确具有非凡的接受能力,之前那些对奥朗则布效忠,信誓旦旦的他们顺着刘参谋的语调,对奥朗则布进行了声嘶力竭的控诉,表明他们响应帝国皇帝的义举非常认可,对奥朗则布的行径十分的气愤。

  早干嘛去了!

  南华军的高级军官们嘴角一撇,心里不屑。

  不管奥朗则布做了什么坏事,锡克人与阿三们可是“下克上”,换作两中华是要入“贰臣录”的!

  颜常武执掌两中华,着新明史官修“贰臣录”,把那些投靠外族的汉人全都打入了“贰臣录”中,视为出卖祖宗,大逆不道,以此警告民众不可投靠外国、外族,出卖中华利益,哪怕一时爽,哪怕有什么说不出的理由,也会被历史所唾弃,被开除出族谱,得个千年骂名!

  中华文化的传统那就是不当贰臣,不投降,所以为什么前明皇帝哪怕他们再怎么不堪,但他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投降、不纳贡和不和亲被现任执政颜常武大加褒奖与弘扬。

  作为南华帝国的高官,刘文秀等人都学习过“贰臣录”,自然明白到什么是“贰臣”的行为,但想要胜利,只能捏着鼻子与这帮莫卧儿的贰臣们合作。

  参谋把这次战事的历程在地图上一一指出,在什么地方打了什么战斗,消灭了多少莫卧儿人,他娓娓道来,听得锡克人与阿三们既觉得痛快,也觉得胆战心惊。

  中国人实在厉害,居然消灭了莫卧儿帝国的几十万大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之前,中国人打败了奥斯曼人,将其灭国,此等丰功伟业传到印度,反倒令印度人半信半疑,乃至于谣言满天飞,甚至认为中国人是在白人的帮助下才把奥斯曼人干趴的,又或者是奥斯曼人自家窝里乱,给中国人有可乘之机。

  道理很简单,莫卧儿人的武功稳压印度诸族一头,诸族被莫卧儿人打服,阵战均不是对手,唯有借助地利方有胜算。

  而莫卧儿人不是奥斯曼人的对手!

  奥斯曼人不仅仅局势的中东,曾派出少许的精锐部队到达莫卧儿帝国助战,其兵力投放远达东南亚!

  印度诸族与奥斯曼远征军对垒,领教过他们的厉害,不相信中国人打败了奥斯曼人。

  最近的大战事,中国人在印度诸族面前大显神威,印度人总算信了!

  “我们由孟买、果阿等地起兵五十万,转战二千余里,大小战斗百余次,消灭莫卧儿帝国主力部队六十万,夺取了德里城!”

  待参谋介绍完中国人光辉的战斗历程,所有的印度人都佩服到五体投地,对中国人的胜利致以热烈的庆贺。

  来自塔尔沙漠的国王,刹帝利拉瓦特·克里希纳卖力地吹捧南华军打败莫卧儿人有如天神战胜了魔鬼!

  把之前的话再说出来,毫无违和感,其他人心里暗骂他无耻,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位国王以前曾把同样的话向莫卧儿人说过,认为他们打败了阿富汗的蛮民如同天神战胜了魔鬼。

  想归想,人人都是谀词如潮,希望通过讨好中国人而从中获得利益。

  因为刘文秀说了,接下来的战斗就是打击一些不肯向南华帝国服从的部族,大家共享其成!

  意思很明白,中国人与印度人大伙儿一起当强盗,大秤分金银,抢他m的。

  这感情好啊,求带,求包痒!

  说起来南华帝国挺有意思的,国内的子民们一起享受利益,国外的势力一起得到好处,以银元开路,人见人爱,车见车载!

  如锡克首领拉达·莫汉·辛格以及苏吉特·库尔马·辛格强烈要求充当先锋,他们身材魁梧,声如洪钟,腰挎长长的弯刀,威风凛凛地拍着胸脯道:“消灭莫卧儿人,我们绝对冲锋在前。”

  印度地区无锡克人不成军,刘文秀遂当场作出决定,以锡克人拉达·莫汉·辛格与拉瓦特·克里希纳联合南华军白文选部往攻木尔坦城、再有锡克人苏吉特·库尔马·辛格与刹帝利索玛纳哈利·马雷阿联合南华军刘芳亮部往攻费萨拉巴德城。

  这两座城池都是莫卧儿人的聚居地,一旦被攻破,莫卧儿人的势力将会更加衰落,一蹶不振。

  其余首领们也纷纷请缨为南华帝国消灭不听话的部族,只为刘文秀的话:“诸位大人,印度地区的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至尊的皇帝陛下认为印度地区就是印度人的地区,他不会作为印度皇帝,而是允许你们自治!”

  诱饵放出来了,谁最听皇帝的话,最为卖力,就有最大的好处!

  皇帝不作为印度皇帝,表明南华帝国不会直管印度,等于为印度阿三们去掉了以往莫卧儿帝国的枷锁,让他们得以自治,在辖区内称王称霸,太好了!

  看着他们那副热烈的样子,中国人心里暗笑,这鬼地方,送给俺都不要!

第2799章 神奇的印度

  印度是个神奇之地,神奇到土地、资源与人口送给你,你真不敢奉陪。

  其地区自然状况的“三多”是人多、牛多、猴儿多!

  印度地区人多仅次于两中华区,人口总数已经过亿,由于自然环境不错,地处热带地区,不怕没衣服穿被冻死,可耕地面积大,作物生长旺盛,总能有粮食出产,他们又吃素,好养!

  阿三们抗病能力强---你想想阿三能生饮恒河水,那副肠胃抵抗力可想而知。而且他们往往是文斗不要武斗,不象中国是农民一个不爽,敢把皇帝拉下马,印度人口因战争与疾病的减员少,久而久之,人口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众所周知,印度敬牛如神。传说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碰到逛街的牛,你要绕行。如果你伤害它,早晚会倒霉。

  比如这次莫卧儿帝国灭国,阿三们不说你中国人的战斗力爆标把莫卧儿帝国给消灭了,而是说莫卧儿人由于不敬牛神,牛神派下中国人去惩罚莫卧儿人!

  牛被认为是神牛,牛尿自然是神水,印度人对此深信不疑。喝上一杯,不但解渴,还根除百病。人们受伤后喝点牛尿即可痊愈!

  猴子特别多,因为它们是印度大神毗湿奴的一个化身,深受尊崇。

  何止是猴子多,印度诸族秉承“不杀生”的思维,导致印度的蚊多,苍蝇大,他们没有蚊帐,也不驱赶苍蝇,晚上被蚊子咬了,也不打蚊子,看到食物上黑压压的苍蝇,印度人抓起来就吃,我们中国人深为佩服印度人处事不惊的生活态度,这点我们真的做不到!

  手抓饭,去了印度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不用碗和筷子,能省的都省了,节省了就餐成本,效率还是蛮高的。

  而印度地区另一个“三多”就是神多,语言多与骗子多。

  传说印度有三亿三千三百万个神,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在,漫天飞舞。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语言,语言的创造是一项非常惊人的创举。世界上的语言不计其数,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特色。世界上有8000多种语言,中国地大物博,也只有一百多种语言,印度的语言竟然有1600种。

  要感谢始皇大帝的书同文与中华的“大一统”战略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意志之下,所有的臣民都使用同一种语言,从此交流不成隔阂。

  印度是一个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地区,在以前的融合过程中,有许多国家的移民都到了印度,自然就把当地的语言也带到了印度。

  民族多,宗教信仰不同,还有种姓,不同的种姓也自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语言。

首节 上一节 1669/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