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523节

  激进者认为以前的科举有其不合理之处,考中者大搞什么同年、同科来拉帮结派的,导致国将不国,前明官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但新明官员也有许多是前明进士、举人过来的,势力庞大,不想废除科举。

  科举好啊,一举成名天下知,御街骑马夸荣耀,他们对于废除科举持保留态度。

  现在锤子正式落下,但文官也有心理准备,毕竟新明已经在不少地方进行过科举改制试点。

  给一个棒槌发一个甜枣,tj宣布朝廷礼部、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和刑部六部扩充一倍,加多了农工商部、金融部、科教部、民政部、司法部与国家发展事务部。

  农工商部主要用来拼经济,金融部则是用来管理国家欣欣向荣的金融业,科教部是从礼部中分出来,主管科技发展与教育,民政部则管民政、福利,司法部则是加强法治,国家发展事务部则专门用来规划国家中长期的发展,并有审计的功能,包括统计的衙门也在国家发展事务部里。

  官员们笑逐颜开,多现来的位置,侍郎可以当尚书,郎中可以当侍郎,员外郎可以当郎中,大家都有机会!

  一得一失,固然科举方面损失大,但一下子多出六个部来,不无小补。

  看到他们当中无人反对,朱和坪松了一口气,明白到文武之道,一张一驰,方能收发自如。

  ……

  这个大朝会并不是讨论朝政,而是宣布决定好的事情。

  比如政治上,加强皇权统治,提高民众对国家的认同,维护国家统一等等。

  还有积极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福利。

  以及军事上加强训练、改进装备、提高军人待遇。

  等等。

  到了中华八国同盟使臣听取大明的外交政策时间,乃是与邻为善,尊重他国主权,积极发展双边贸易,促进各国一起发展!

  这番话中听!

  使臣们笑逐颜开,这是从南华传到北华的好政策,即大家有财一起发!

  如暹罗跟着朝鲜、安南、琉球三国一起使用大明的“中兴”年号,以示恭顺!

  那是因为近年来华人大量涌入暹罗,投资不断涌入,暹罗这几年与北华的贸易不断升温,光是大米他们就赚翻了。

  又盛产柚木、蔗糖和锡矿,通过与两中华的贸易积累下了大量财富。

  暹罗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与中国开展全面贸易之后,仍然可以保持着贸易顺差的国度。

  一点可以羡慕死了白皮和倭国去了。

  有了这么多的好处,暹罗进一步汉化了,国内人皆说汉语,国都竖起了两中华的旗帜!

  ……

  当天的大朝会顺利结束,定了新朝的前进方向,大明将按照既定的方向,不断前进!

第2546章 赏脸给阮大铖

  颜常武离开南京,没有惊动很多人,他不是龙归大海,而是逆江而上巡视,终点站是武汉,中途一站是安庆桐城,他这是给面子给阮大铖!

  阮大铖正是安庆桐城,他在这次新基登基中火了一把,以大宗伯的身份引领礼仪,有大功于新朝。

  之后他功成身退,告老还乡。

  他先行回到桐城,准备接王驾!

  颜常武的身份非同小可,既是北华的东南王,权倾一国,又是南华皇帝,更是厉害得不得了。

  他到来桐城,名义上是巡视,实际上由阮大铖负责接驾,这是极大的荣耀,足可以光宗耀祖!

  说起来阮大铖是个有故事的人!

  阮大铖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待到九千岁领了便当,作为阉党分子的阮大铖就冻过水,灰溜溜地夹起尾巴下台了。

  崇祯临朝,东林党当道,大铖彻底没了行情,就以写戏、写诗过活,造诣非凡。

  甲申乱后,阮大铖时来运转,颜常武把前明覆没的原因栽到东林党的头上,马士英就推荐了阮大铖作打手,颜常武问他干不干?

  阮大铖把心一横,就做了海贼王颜常武手里的刀,把东林党连根拨起!

  之后他就成为了颜常武的走狗,他的名声在大明官场不咋地,被人私底下称之为“三姓家奴!”

  不过阮大铖已经彻底地放飞自我,别人骂他,他唾面自干,嘲笑那些人道:“只怕他们恨的是出卖无门!”

  如今他红光满面,在他位于桐城东新起的庄园名为“养闲堂”接驾,见到颜常武一众到来,抢前一步,声音洪亮道:“臣阮大铖恭迎王爷,王爷金安!”

  颜常武坐着马车而来,出了车厢,爽朗地道:“起来吧!”

  “谢王爷!”阮大铖恭敬道。

  颜常武进了“养闲堂”,里面占地广大,倒不算是奢华,而是中国的传统亭台楼阁建筑,房屋建筑都是砖墙瓦顶,回廊曲径,则是木制,依山构筑? 直面浩荡长江。

  阮大铖引颜常武浏览? 此庄园仿苏州园林? 依山势而建? 贴近自然? 青砖沟壑,九曲回环之中自有情趣? 但见得院内青砖白墙,繁花仙草? 小桥流水,池塘荷叶? 端的是清静素雅,陶然怡世!

  颜常武大悦道:“阮公果然有道行啊!”

  阮大铖笑得合不拢嘴? 连声说:“大王过誉了!”

  在阮大铖的引导下,颜常武与随员陈衷纪、戴维先生、陈子龙和丘祖德等进入了“养闲堂”? 此堂乃园内主要厅堂,造得雕栋画梁,轩昂高敞? 共5楹(一间为一楹),后有回廊? 曲槛临池,可小憩,望长江,让人心旷神怡。

  堂内早备下香案,由丘祖德代为宣读大明皇帝朱和坪的圣旨,对他进行表彰。

  将他的功劳一一分说,加赠他为太子少师,荣宠不断,封为“大明资政”。

  “资政”由南华首创,用来安置高级退休官员,他们可以看朝廷的机密文件,给朝廷发出建议,并且有弹劾权。

  颜常武对于自家的忠狗还是挺照顾的,为他亲书了“文德卓异”四个字。

  这是对他为人处世的盖章认定,阮大铖激动得不得了!

  感谢东南王,感谢皇帝,感谢其他大臣们的帮衬!

  颜常武就在养闲堂内下榻住下,诸臣安顿下来。

  下午,颜常武在养闲堂接见了在桐城的官员乡绅,当中以张英、方以智、钱澄之三人最为出名!

  张英,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桐城人,1637年出世,1654年中了秀才,少有文名,乡里出众。

  方以智和钱澄之则是前辈了,方以智(1611年-),字密之,汉人,江南省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人方学渐之曾孙,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于崇祯十三年高中进士。

  他的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著述百余万言,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因其成就不小,阮大铖当政时,方以智被放归故里,不罪。

  钱澄之则比方以智大一岁,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钱澄之自小随父读书,十一岁能写文章,崇祯时中秀才。

  其时,阉党余孽阮大铖死灰复燃,东南名士结成“复社”与之斗争,钱澄之系皖中主坛者之一。

  之后,阮大铖毁东林,钱澄之被流放东南亚修理地球。

  他还算识趣,五年后获释,回归家乡,开了个国学学堂,以教书为生,他的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

  颜常武这次来,特别邀请了年少的张英与方以智和钱澄之,特别是方以智和钱澄之,想让他们与阮大铖讲和!

  这是桐城精英三十余人,济济一堂,颜常武请他们坐下,开口道:“桐城是个好地方!”

  他双眸一凝道:“本王在东南亚,也早闻桐城名声,却是为何?”

  众人应道:“桐油!”

  “对,桐油!”颜常武道。

  桐城古称“桐国”,是个好地方,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安庆地区,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油桐树是多年生木本林木,生长在山区。抗病虫能力特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须施肥和农药。

  油桐果实经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植物油,有大用!

  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直接用于机器保养,室内木地板,木制天花板,桑拿板,木制阳台扶手等;室外木地板,花架,木屋,凉亭,围栏,木桥,船只,坐椅,木制农用工具等。

  船用桐油大量,没了桐油不行!

  桐城所产桐油优质,冠于诸地产桐油,东南亚造船业发达,用的多是桐城桐油。

  颜常武又道:“桐城不仅有桐油,还有良才!”

第2547章 和解

  “文气所钟,桐城有人才啊!”颜常武点手指头,将桐城人才如数家珍地说出来。

  尤其是强调了阮大铖的作用,其功有:

  拥立之功,颜常武初入南京,人生地不熟,许多人对他这个海贼王持观望态度,不想从贼,阮大铖即来投奔,雪中送炭!

  再有勇于任事,如官场整肃(实际上就是搞东林党,颜常武含糊其词)和摊丁入亩,干的尽是得罪人的事,包括藩王、勋贵、文官、武将、各地士绅等众,说是虎口拨牙也不为过。

  他在湖广检地,行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成绩显著!

  “阮公,你曾经与马相说过什么话了?”颜常武亲切地问道。

  阮大铖连连摆手道:“王爷,臣一时置气,说的胡言乱语,当不得真!”

  “说吧,说吧!”颜常武不耐烦地道。

  于是阮大铖将当初他负责检地时六亲不认,与马士英说过的话复述出来道:“我这一辈子,今上之前为官不过年余,却阅尽人间!世间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只得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首节 上一节 152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