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83节

  被击中的城墙轰然倒塌,砖石碎屑直飞冲天,烟尘滚滚。

  而在巨炮阵地上,两根炮管脱离位置,斜到了一边,要修正的话得花大力气。

  当尘埃稍定时,大家定睛一看,堡垒城墙低了一半,形成了二个内外通行的斜坡,完美的三炮!

  这种炮击方式首见于伊城大炮的前身乌尔班大炮,包头佬动用乌尔班大炮轰击君士坦丁堡时是乱轰一气,打中城墙下方,由于基础过于厚实而无法击穿,打中城墙的上方,即使能击穿,君士坦丁堡守军的损管能力出神入化,随坏随补,而乌尔班大炮要隔上几小时才能再来一发,落点又不在先前的位置,效率差,成效慢,让包头佬一度怀疑人生,对乌尔班大炮认为是大而无用,都有点不想用它们了。

  然而在围城的早些时候,一个匈牙利代表团前来面见苏丹。某位匈牙利人兴致勃勃地观摩了土耳其炮兵的工作后提出了他的建议:不要尝试始终攻击城墙的同一地点。在第一发炮弹击中城墙后,平移弹着点大约10米,打出第二个缺口,接着在这两个弹孔之间打出第三发炮弹,使弹着点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便能把对城墙的伤害增至最大。土耳其炮兵于是改变了战术。炮兵群首先用小口径火炮在城墙上打出前两个弹孔,接着用重炮做致命一击。新的战术对君士坦丁堡城墙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

  炮击不间断地一连持续了六天。尽管有瞄准和装填上的困难,但奥斯曼炮兵还是设法保证每天射出了120发左右的炮弹。炮火尤其集中在城墙的中段,最终这段外城墙垮塌了。

  匈牙利人是白皮,君士坦丁堡守军也是白皮,白皮害白皮,相煎何太急!

  即使城墙垮塌,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的拜占庭士兵们开始高效地修补受损的城墙。他们发明了一种别致然而高效的方法,当一段外城墙受损时,他们立即用手边所能找到的一切材料,诸如石块、木材、灌木甚至大量泥土,来加以修复。他们还放置大量装满泥土的木桶作为掩体,以便抵挡奥斯曼的箭矢和枪弹。每当夜幕来临,城中的男女居民纷纷来到受损的墙头连夜抢修,以至于往往第二天黎明,上一次炮击的效果便完全化为乌有。奥斯曼火炮的优势一定程度上被压制了。

  问题在于哪怕再好的损管技术,君士坦丁堡守军处于风声鹤唳之中,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力,不知道包头佬什么时候会整出个妖蛾子,因此破城在劫难逃。

  如今东南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三炮打得是有如神助。

  别说包头佬傻了,东南军也楞了神,他们不是没见过炮兵发炮的效果,但这样首发三炮就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前所未闻。

  以前开炮攻击往往要先试射,再持续不断地轰击,或有机会摧毁敌方城墙。

  惊天三炮!

  连坐在小马扎上含着香烟的李来亨也被震住了,他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张大嘴巴,香烟掉地上也不知。

  半晌后他连声道:“炮兵的兄弟们打得好,打得好哇,要给他们请功!”

  他兴奋地对周围的官兵们说道:“你们明白成语‘摧枯拉朽’的情景了吗?”

  “明白,明白!”官兵们用力地点头。

  “啊!”

  而早已经准备好的东南军突击部队在郝摇旗的引领下,从喉咙里发出了粗犷有力的吼叫,奋勇当先地向着炮轰出来的缺口冲去。

  在他们头顶,则是密集的弓箭、炮弹与炸弹被抛向堡垒,天上地下齐夹攻,一时间竟有一种乌云压城城欲摧的意境出现!

第2145章 包头佬的顽强

  郝摇旗引领下的东南军在右臂都系了红袖带,表明他们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突击队员,而包头佬出动的部队孤注一掷,派出敢死队,决心让敌人下地狱,自己上天-堂好去享受七十二个处女。

  两军就在打塌的缺口处迎头相撞,大打出手,即刻杀成了一窝粥!

  包头佬怀着对东方来的异教徒的深仇大恨,对东南军捅来的刺刀视而不见,而是一刀狠狠地砍下!

  同归于尽!

  东南军则用兵器招架,后面的瞅着机会开枪,更后面则丢炮弹发弓箭以及大炮开火,而包头佬也有炸弹、弓箭与大炮!

  须臾,在缺口的升腾出大朵大朵的蘑菇云,喷涌的火焰直冲云霄,这是双方都往缺口处扔炸弹过多导致的。

  战士们夹杂在一起,扭成一团胡乱砍杀着。

  没有什么华丽的招式,很多时候,大家和敌人交手时不是在考虑用哪种招式杀人,而是在计算在包头佬的畜类刀和长矛二者中哪种武器击在身上所受的伤害更轻点,在乱战中,个人英雄主义并不受欢迎。

  郝摇旗身披重铠,冲杀在一线,他一手持盾,一手挥舞鬼头刀狠打狠劈,他已经吃了两枚近失弹,炸得他头有点晕,但他兀自死战不退,很快地,他浑身沾满了别人喷来的血,盾牌被打碎,那口精炼的宝刀也砍成了锯齿状!

  身为东南军大将,他没在后面督战叫嚷着“兄弟们给我上”,而是“兄弟们跟我冲”,起到了很大的鼓舞激励作用。

  他换过刀盾,继续肝,他一刀砍中了一个包头佬,鲜血猛迸而出,还没来得及收刀时,一名身强力壮的包头佬想找便宜,嗥嗥怪叫着,冲上来抢夺郝摇旗手中的大刀,这一争一夺,两人厮打在一起,正在你死我活的争夺中,又扑过来两个大个子,张牙舞爪地扑向郝摇旗,结果被郝摇旗的两个亲兵给敌住,太近距离,兵器不能展开,就一人抱住一个,狠狠地扭打起来。

  此时,郝摇旗猛力一拉,那大个子包头佬失重了,仰面朝天地摔倒。可是,包头佬一只手牢牢地抓着郝摇旗手中刀柄,另一只手却伸到腰间想去摸匕首。

  郝摇旗则一只手死死地按住敌抓刀的手,另一只手紧紧捏紧刀柄不放。

  那个包头佬应该是个猛将兄吧,依仗其块头大,力气足,一个鲤鱼打挺挣脱出去,用力很猛,加上郝摇旗头有点晕眩,竟然把他的刀给夺过来!

  包头佬狞笑一声,正要发威,没想到郝摇旗看到了旁边仍在与敌人搏斗的一名亲兵背上插着的一把十字镐,于是猛地上前抽出来,使出全身力气,照准拿到刀的包头佬脑袋刨了下去。

  一下子就钉进了包头佬脑袋中!

  抽出来,带出了白色的脑浆!

  郝摇旗觉得手感很好,就手再给旁边一个包头佬的头上一下下,当场把包头佬的头颅给砸碎了!

  ……

  十字镐、工兵铲真乃神器也,郝摇旗用上了十字镐,工兵铲则有好几个战果,士兵们用工兵铲拍倒敌人,用切面削平敌人脑袋。

  激烈交战!

  双方的力量都集中在这个不足十米的缺口处,无数的兵马发出山呼海啸的呐喊,刀剑的反光,士兵的杀声,似野兽般的吼叫,充满了天地之间。

  白刃格斗刺刀见红,战斗得十分惨烈,战士们个个象猛虎一样冲上去,与敌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冲杀声、刺刀入肉声、弯刀切肉声和兵器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震撼着大地,有个战士被敌人弯刀捅插进身体里,他仍英勇顽强,死死地抱住一个敌人,用牙齿咬断其咽喉,最后与敌同归于尽。

  缺口处很快被鲜血涂满了,鲜血流下来,很快地斜坡也被涂满了紫黑色的液体,死的人是如此之多,尸体多到大家得攀登。

  除了肉搏,在双方头顶飞过的炸弹、弓箭与炮弹不计其数。

  包头佬是如此的英勇,以致于郝摇旗被一支长矛把他的护甲尽数刺穿,戳进了肚子,要不是他见势不妙,一个败势向后退去,只怕性命难保。

  他被亲兵们抢了回来,马重禧、徐勇上阵,他们组织了强大的火力,投掷的炸弹以“火墙”的形式向前递进。

  然而,包头佬用人力消耗掉火墙,无论东南军投放多少枚炸弹,始终不能突进堡垒去。

  这个小小的缺口,让大家欲罢不能,伤亡直线上升。

  仅一个上午,东南军就死伤了二千多人,至于包头佬则是六千人的损失。

  打成了牛皮,东南军苦想对策。

  还是得靠伊城大炮,然而有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放置在炮台上的两根粗大的炮管掉落地上,其中一根炮管出现了裂隙,不能再使用了。

  一门伊城大炮很值钱,炮兵们很惶恐,军官却很淡定,他们知道更多一些,清楚今上允许部下犯错,不会就这样的事情责罚他们,况且他们打出了惊天三炮!

  把两根完好的炮管重新装上了炮车上进行机动,炮管很重,但东南军巧妙地利用了滑轮组和杠杆原理,能够快速地把炮管上架,机动转移。

  要说到东南军的军工作业水平相当强,下午三点多,两个炮管在西面偏北一点的地方重新上膛,点燃后轰然大响。

  但这次就没那么好运气,两门伊城炮以一小时一发的速度共轰了十发炮弹,轰到天黑,对方的堡垒依然坚固!

  看到堡垒上打出的九个大洞(一枚炮弹打了飞机),炮兵的同志们无奈地摇头:“好运气都用光了!”

  第四军赶快向后方催要多一门新的伊城大炮,然后把进攻缺口的部队给撤下来。

  至晚间七点,双方脱离了战斗,此时缺口处真是尸山血海,尸体堆到过人高,有的地方积血漫过脚踝,从缺口直下斜坡血淋淋的一片,看上去颇为吓人。

  李来亨对随军记者说出他的感受道:“我从大明到到了西亚,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狰狞的战场!”

  东南军有二千多人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而包头佬先是六千人丧命,陆续有二千人完蛋。

  战争一直持续,包头佬什么都缺,医药更是严重匮乏,伤员顶多喝点水,听阿訇念念经,就在痛苦中去见了他们的神!

第2146章 猛攻堡垒

  夜幕深沉,海锁堡垒下的东南军营地前火堆燃起来,马灯处处点燃,显示出一片的兴旺发达景象!

  相比之下,包头佬的堡垒里灯火黯淡,还夹杂着的伤员的惨号与呻吟。

  有时东南军的打出的照明弹落在堡垒上空,照见其内部竟如墓地一般地阴森可怖,到处是死者,伤员无助。

  不停地战斗已经耗尽了不多的医药资源,甚至连安慰人心的神职人员也由于死伤过多而不见了踪影。

  两个哈立德·奥利夫帕夏与阿拉法特·谢赫·帕夏则坐在堡垒内一起喝茶,不时有闪光与爆炸声,那是东南军海陆军不停地发炮攻击和炸弹爆炸闪现。

  有时轰隆一声巨响,似有地动山摇之感觉,那是伊城大炮在轰击。

  背景不错,两位帕夏似乎心情很好,相互碰杯,致意!

  他们并不是发颠,而是一种即将解脱的豁达!

  堡垒内的火药、箭矢已将用光,可战之兵寥寥无几,包头佬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两位帕夏也就想开了,喝茶谈心,畅所欲言,说起了前尘往事,哈立德·奥利夫帕夏的口才很好,告诉了阿拉法特·谢赫·帕夏许多奥斯曼帝国的轶闻。

  哈立德·奥利夫帕夏说的是“白海之主”即大名鼎鼎的海雷丁·巴巴罗萨,海雷丁的意思是“信仰之妙”,巴巴罗萨就是红胡子,他纵横白海(奥斯曼眼中的地中海,与黑海相对)仅在1534年,海雷丁的战绩如下:

  在西西里对岸的雷焦,海雷丁俘虏了6艘运输船,城镇被付之一炬。

  在切特罗拉,海雷丁烧毁了18艘桨帆船。

  在那不勒斯,查理五世正在建造的6艘桨帆船被海雷丁烧毁。

  圣卢奇多城堡被海雷丁夷为平地。

  同年,他还深入南意大利,追捕著名的美女丰迪伯爵夫人,妄图将其充入苏丹的后-宫,未遂,焚毁丰迪城。

  同年,海雷丁占据突尼斯,取得了另一块如同北向插入地中海、威胁欧洲的根据地。

  海雷丁牛叉到什么程度呢,海雷丁在盟友法国的土伦港过冬,奥斯曼的里拉在整个城市通用无阻,还把圣玛丽教堂钦点改造成了一座绿教寺庙,法国人付了好大一笔钱,才把这群人请走!

  阿拉法特·谢赫·帕夏是草根阶层出身,识字不多,听得让阿拉法特·谢赫·帕夏心生向往,恨不能生于那个年代。

  说来说去,哈立德·奥利夫帕夏沉默了,阿拉法特·谢赫·帕夏也无语了。

  他们想到了目前糟糕的战况,对比先祖的辉煌,扪心自问:“奥斯曼帝国这是咋的啦?”

  “东方的异教徒为什么这么可怕?”阿拉法特·谢赫·帕夏提出疑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28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