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73节

  二万骑兵竟被杀死了一万六千多人,只有三千多人死命逃过河岸,满带着惊恐逃跑。

  这一阵杀得布哈拉汗国人人害怕,闻马进忠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第2127章 南京,向龟兹转账!

  当莫日根接到布拉哈骑兵大败的消息时已经迟了。

  他的部队正在休整,他的心目中,并不相信明军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能够打败足足二万精锐的布拉哈骑兵。

  正等着布拉哈骑兵与明军二败俱伤时,他再出动,一举建功。

  没想到布拉哈骑兵速败,等莫日根点齐部队赶到时,布拉哈骑兵已经逃远。

  他接着明军,找到了马进忠,心悦诚服地道:“好在我不是你们的敌人!”

  马进忠谦逊地道:“我算什么,在我们中国,一流战将在东南国,二流战将才在我们大明!”

  什么,你们还是二流角色?那一流角色是何等猛人?!

  我们又算什么角色?

  不是角色,三流角色?

  别说莫日根,就连僧格珲台吉、满都拉图诸蒙古人也满不是滋味。

  同时,他们也为自已庆幸,好在没有与明军打得不可开交,否则明军调来一流战将,我们这等三流角色只怕成渣渣了。

  两军合兵一处,向前推进,到达了边境线,沿线巡逻,耀武扬威,布拉哈人不敢出,只得忍气吞声!

  布哈拉汗国是个沙漠绿洲国家,人口不多,资源有限,经不起大战,又理屈在先,明军不来打他们,已经是求神保佑了!

  进攻布哈拉汗国,正逢其时,这是大好良机!

  别说僧格珲台吉、满都拉图心动了,就连莫日根蠢蠢欲动,他想把副总兵的副字变为正字。

  但他们的想法被马进忠止住了,他告诉大伙儿道:“朝廷之意,到此为止,乱启边衅的将领,送西伯利亚吹吹冷风,清醒后再回来!”

  不须送去西伯利亚,大伙儿立马清醒过来,暗叹可惜。

  于是,大明的最西边直到中亚的布拉哈汗国为止,位置约在喀什以西的几百里外。

  马进忠获得了最后的一个大彩头,他的战绩被送到杨璟新处,杨侯爷看着他的阅历,不由赞叹道:“马进忠对得起自己名字里的忠字,足矣、足矣。”

  马进忠字葵宇,陕西延安人,崇祯初年,马为剧盗,别号“混十万”,流窜于陕西转于豫、楚边境。

  新明朝了,马进忠归顺,随军征战,成为打到大明极西处的战将,战果彪炳,序在诸将之前,这位前明山贼,被朝廷封为定西伯!

  明军各部攻略叶尔羌汗国,诸地迅速平定,于是就有机会搞典礼,粉饰太平。

  龟兹追思!

  大祭唐朝好男儿!

  郭昕将军,我们来了!

  明军大队人马和蒙古人、叶尔羌及各个部族的首领纷至沓来,到达这片八百多年前汉家男儿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热土。

  现在已经是一片荒凉,大唐的城墙踪影全无,只留下风沙遍地。

  龟兹的历史与郭昕将军的事迹在众人中传达,大伙儿才恍然大悟。

  原来脚下的这一片土地在八百多年前属于“中国”,现在是“故土新归”,是为新疆!

  专门学习过郭昕将军的光辉事迹,他的名声在八百多年后的军民中如雷贯耳。

  大家都对孤军在外,血战吐蕃群狼的郭昕深感敬佩!

  最后一任大都护郭昕,率领一群须发皆白的将士,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军壮烈殉国。

  龟兹失陷,汉家男儿的踪影难现西域,直到八百多年之后,汉字的军旗,重新插在了故土之上!

  会场上,将星云集,军阵森严,还有民工与新移民,足足上万人。

  祭桌上摆设好祭祀品,由李定国念悼词,杨璟新斟酒,敬给郭昕将军、大唐将士及一切开拓西域的汉家男儿!

  然后他请出一位学者,乃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为民教授,他兴奋地说起他们在龟兹考古的发现。

  “龟兹国又称丘慈、邱兹、丘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唐代安西四镇之一。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

  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等地。”

  王教授展示了数枚唐代铜钱,就在龟兹国内发现,因为铜钱太小,他把铜钱放大的画像展示给大伙儿看,乃是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再取出另外的大历铜钱与通中通钱,进行对比。

  后者更漂亮,更好看,属于大唐官铸,前者相对粗陋、瘦弱,为私铸铜钱,但也不能说是私铸的,而是郭昕下令铸造的!

  在失去内地联系的情况之下,将士们完全靠自己给养。郭昕遂带领将士们开荒屯垦,在将士和当地百姓的劳作下,戍边的粮饷基本得到保障。现在库车等地发现唐军屯田的遗址。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郭昕还下令自铸货币,用作军需,这便是王教授手中出现的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

  郭昕铸“大唐建中”钱,来向德宗皇帝和大唐帝国表示忠心。同时也能让军民知道,“大唐”并没有抛弃我们,现在是“建中”年间,以便鼓舞士气,安抚人心。这些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

  考古学家们还发掘出一批借粮契,上面落款竟然是“大历十五年”,甚至还有“大历十六年”,要知道“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只用了十四年,何来的“大历十五年”和“大历十六年”?

  原来安西大都护郭昕带领西域几千士兵与长安失去联系,最后坚守龟兹、西州两座城,坚守孤城40余年,已经不知晓大唐的年号变换,结果就出现了“大历十五年”和“大历十六年”!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充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力战殉国,所部白头军皆没。”

  “铜钱见证被遗忘的历史,大历通宝与建中通宝,正是安西军民万里悬孤,军疲民乏,泣血死守,不失对祖国的一片耿耿忠心的历史见证处绝域,从不屈服,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杨璟新接过来讲,滔滔不绝。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告慰郭将军于九泉之下!来人!”杨璟新让人拿来了二十个大箱子,打开来一看,每个箱子里成堆簇新的银元!

  他朗声道:“这是今上派人运来的银元,南京,向龟兹转账一百万银元!”

  “这就是大明驻新疆部队的军饷,希望永远是我们的首都向我们边远地区驻军转账!再不是那种私铸的铜钱了!”杨璟新的声音就在龟兹旧地上久久地回荡!

  这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九卷 完,请看第十卷“世界,是中国的世界”>

第2128章 大明封刀十年

  两中华时期,城市飞速发展,到处都在拆房子、建新屋,时人称为“天-朝特色”。

  即使是南京,也在大拆大建,从午门出来的御街上已经与以往截然不同,不再是那种青砖小屋,黛瓦、粉壁、马头墙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

  比如大明内阁的办事大楼,被人称为“内阁楼”,就是临街的一座两层楼房,高大立柱,宽敞气派,显示出泱泱大国风范。

  各房间内设施齐备,如顶上的隔热层和自动式抽风装置、供水系统等,周边拥有难得的绿化与喷泉、鱼池。

  可惜的是近着皇宫,无法建立高楼,以免望见皇宫里,事实上,这是老区,老区是不能建高楼,在南京新区所建的建筑物则更加地高大气派。

  即使如此,能进“内阁楼”办公的官吏也趋之若鹜,而坐在正堂办公的马士英更是每天都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此时他正与阁臣杨天生、堵胤锡、方士亮、周六一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商议事务,他们接获杨璟新的四百里加急,报告龟兹追思郭昕将军的事情,大家都非常地振奋!

  能够祭祀故唐大将,是在战争结束后才有闲暇时间去进行,表明我国已经彻底地控制了新疆地区!

  新疆的前身是大汉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表明汉王朝对西域统治的开始。

  到得公元808年,大唐武威郡王郭昕率白头兵力战殉国,汉王朝失去西域。

  直到公元1660年西域故土新归,取名新疆!

  多么动听的名字,所有的阁臣们心满意足!

  看地图,尽管新疆的地图尚未完全编辑好,但已经看出这是一块无比巨大的国土,回归中国!

  堵胤锡一口气归纳道:“杨璟新此次攻略新疆,时间不长,花钱很多,死人很少,得到的国土面积很大,居功至伟,值得重赏,本官认为该当封公!”

  公爵!

  非国姓又非归化胡人的臣将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堵胤锡认为可给杨璟新弄个公爵当当,许他世袭罔替。

  以其功大,无论是杨天生、方士亮和周六一全都附议。

  但马士英摇头道:“如果杨璟新封公,则置其父于何地?”

  大家一听,恍然大悟!

  原来杨璟新是三等侯,其父杨展镇守西藏,是一等侯,如果杨璟新封公,则位在其父之上,于孝道不合也!

  封建时期的大明以孝治天下,做儿子的一般不能行在父亲的前面,否则就是不孝!

  “行”不仅仅指走路,有时也指当官。

  家居时,当儿子的哪怕做得再大官,也不能在父亲面前放肆。

  哪怕是布衣父亲,如果去官府告发当官的儿子不孝,那他的儿子就摊上好大事了。

  因此来个折衷,杨璟新的功劳让渡给父亲,杨展封为三等公,其百年后,找杨璟新之外的一个儿子袭爵,为一等侯,世袭罔替,而杨璟新晋为一等侯,同样世袭罔替。

  让渡是合情合理的,这就是中国特色!杨璟新敢嚷嚷,那他就是不孝!

  杨展不算,则杨门双侯爵,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实乃异数,诚被天下人羡慕也。

  且父亲镇守西藏,儿子看着新疆,都是封疆大吏!

  于是川中名将,老贼头杨展人在布达拉宫广场坐着抽烟,什么事都没做,公爵的大帽子自天上掉下来,落正他头上,发财发得不清不楚!

  贪财!贪财!贪财!

  讨论通过了对杨家父子的封赏后,接下来就是杨璟新发来的一份奏折,具体来说就是要钱!

首节 上一节 1273/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