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46节

  不仅如此,还有三百轻骑兵埋伏在路边的一个谷地中,近距离杀了出来。

  这时,那些被俘的部族男丁猝起发难,他们不知道咋地隐藏了刀片,互相帮助下,他们解除了手上的绳子后,立即冲向牛羊群,如鱼得水一般,驱赶着牛羊向明军的步兵涌去,至于部族妇孺则四散逃走。

  这是一个圈套!

第2082章 见招拆招

  一片喊杀声中,远处的骑兵来势极猛,两边都卷起了一条高高扬起的尘埃带,象两条凶恶的长蛇般扑来。

  可想而知,一旦被他们杀到,那将会是暴风骤雨。

  而就在路边左侧有部族轻骑兵兴奋地杀来,急不可待地尝到头血。

  他们的兵力虽少,却悍不畏死地敢于冲击明军,甚至扑着明军骑兵而来,这是找死!

  本来部族轻骑兵应该去冲明军步兵阵,但有牛羊代劳了。

  那些驱赶牛羊的部族人太讨厌了,他们躲在牲畜的后面,让明军步兵找不到目标,至于射杀冲来的牛羊,它们一拥而来,太多了!

  而且明军没有受过射杀牛羊的专业训练,准头太差,打不中要害,尤其是大牲畜生命力顽强,打了不死,哪怕你用上达姆弹,它们哞哞叫着红着眼睛冲过来,想邀明军去斗牛z。

  “混乱不堪哪,呵呵呵!”马惟兴不禁笑了起来,部下以为他在傻笑!

  他们心急如燎,恨不得马惟兴赶快下令,好杀个痛快。

  马惟兴则看着对方骑兵的到来,待敌骑加速已经无可撤回时,他眼睛一亮,大喝道:“柯小锋!”

  “在!”副将柯小锋响亮地应道。

  “率你本部兵马,冲上去,杀光他们!”马惟兴鞭梢指处,柯小锋拍马而出,招呼道:“儿郎们随我来!”

  他竟然没有组织开枪就那么地率领骑兵上前了!

  顿时,马匹欢腾,明军骑兵争先恐后,跟随长官蜂拥而出。

  明军骑兵大多数是龙骑兵,亦即上马提刀砍人,下马开枪射人,军部的提议是遇到敌人的骑兵时开枪,遇到敌人的步兵时用马刀。

  如今明军在柯小锋的率领下遇到敌人骑兵时没有用枪,径直冲锋。

  见到明军如此带种,叶尔羌人哪还不奉陪!

  他们也不发箭,就那么地冲杀过来,甚至不惧明军人数明显是他们的三倍,想的是以一骑破千,实在是胆大包天。

  叶尔羌人严重bs明军,认为明军根本没甚本事,他们要杀明军一个片甲不留。

  两军进入了冲刺阶段,所有人即将进入了生死的电光火石之间,明军军官吼叫着:“有进无退!杀!”

  “冲啊!”

  刹那之间,“砰砰砰……”沉重的巨响在四下响起,战马直接对撞,恐怖的撞击力把马头都给撞了个稀巴烂,冲撞之下,好些人成了空中飞人,直接朝空中飞!!

  有个明军家伙还姿势优美地摆出甫士,凌空下击,挥刀砍倒了一个敌人,但随即消失在重重敌人的当中,危矣!

  明军前方不顾性命地直接冲锋,胯下马匹惊慌着,想去躲闪,它们也会害怕,但高速之下躲不了,既有主人的大力控制,左右全是人马,根本无路可避。

  而叶尔羌人骂着疯子,也只好硬杠了。

  惨叫声、马的嘶鸣响彻一片,地面上尘土滚滚,还没死的战马四肢在灰尘里痛苦地挣扎,激溅起许多的。

  在铁与血之间,火花闪现,铁枪撞在板甲上的金属撕裂声叫人牙酸,鲜血像雨点一样飞溅。

  即使是讲究热兵器火力的明军也带着长长的骑枪冲锋,借助奔跑的动能,骑枪是见谁插谁,一插绝对是透飞凉!

  同样地,叶尔羌人也有骑枪,照样把明军插倒。

  一个胸甲上全是血污、就插着半截骑枪的明军骑兵,看上去伤势非常惨重,却依旧冲锋,他策马向一个迎面冲来的敌军举旗的骑兵冲撞过去,根本无所畏惧!

  对面的叶尔羌骑兵被“吓得”?要大喊着,急忙把旗子卷曲,用旗尖处对准那个明军刺过去,“哐”地一声巨响,在战马冲刺的速度下,枪头刺穿了明军护甲,插进了那人的腹部!

  但战马的肩部也猛烈地撞在一起,明军伤兵根本不顾两处有伤,凭借惯性扑到了叶尔羌士卒身上,俩人都惨叫着落下马去!

  双方冲前的百余骑已经折损大半,战场上人马双亡的状况不在少数,惨烈无比,剩下叶尔羌人洞穿至明军马兵的纵深。

  带队的柯小锋要不是有亲兵拼死相护,他也不知道怎么个死法,但他前面足足有十个亲兵倒地掉下马,让他自己也被看到的场面惊了。

  他来不及伤感,吆喝着道:“砍死敌人!”

  “砍死敌人!”骑兵们呼喊着,战场上响起了激烈的叮当声,马刀互斫的激响与人的惨叫不绝于耳。

  叶尔羌人竟占不到任何的便宜,因为明军的刀快!

  军中年轻小伙子居多,刀术比不上叶尔羌人高明,却胜在了手速快。

  他们挥刀猛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不断地砍出,有的刀快的,破空之声大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乱刀之下,砍死老师傅!

  明军的教官很清楚自家小伙子的优劣,就教他们用这样的战术,结果把叶尔羌人杀倒了一大片。

  这招虽然厉害,但需要心志坚定,无所畏惧,明军的小伙子们普遍做到了,他们不仅仅是刀快,而且还有力。

  每天挥刀千次以上,有的人甚至上万次,加上营养跟得上,力沉刀快。

  不到一刻钟,叶尔羌人三百骑全军覆没!

  他们太轻敌了,以为自己骑术超人,却万万没想到的是明军骑兵厉害,仅损失了二百余骑。

  明军骑兵打败了敌骑,绕过了牛羊群,刚刚与已军的步兵会合,此时叶尔羌人的骑兵大队亦将抵达,可见他们来势之快。

  席卷的马队多且快,像浩大奔腾的泥石流一样奔涌而来,来势极其险恶,明军人少,且没见过大场面的年轻兵多,看得他们都脸色发白了。

  换作是前明军队,只怕未战已经崩阵了。

  所以家有一老,就是一宝,主将马惟兴与前明大军战过,与鞑靼人打过,他面无惧色,指挥若定,首先让步兵把已经组装好的拦马枪即拒马也不放在敌骑突击方向,而是去拦那些牛羊。

  这是关键的一步,牛羊在一些叶尔羌人死士的驱动下冲撞明军队伍,见针插缝,羊钻你裤-裆,牛来顶角,导致明军队伍混乱,但对牛羊杀不胜杀,打不中要害,得明白,就算你杀鸡将鸡割喉后它们也能跳三跳,何况牛羊,你也不能杀中它们的要害。

  见状后,马惟兴就让士兵们不杀了,用拦马枪挡牛羊先。

  至于敌骑,那就是用铁蒺藜保我中国人过关喽。

第2083章 马惟兴一身担纲

  叶尔羌骑兵大至,马蹄轰鸣,大地在震颤。

  可惜,他们遇到的是一座明军大阵,步兵在外,骑兵在里,排出了一个整齐的圆阵,最外面用大量的铁蒺藜保着。

  但听得枪声大作,叶尔羌骑兵不断地有人倒下,他们遭遇了远狙!

  见到明军不乱,冲前的叶尔羌骑兵分两股自明军阵两侧驶过,开始放箭。

  当是时叶尔羌左翼主将巴图尔亲率马兵从一队人马攻击,巴图尔手持黄金宝石装饰的良弓,全身厚重的精良铁甲,他的战马雄骏,托着他跑得很快,胜过了穿着轻甲的骑兵。

  马匹飞驰在青青草原之上,巴图尔当先一箭射出,貌似射中了明军阵势内圈的一个骑兵!

  其余士兵也一起放箭,顿时弓弦像炸豌豆一样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箭如雨下。

  骑射轻骑和冲阵的马军不同,他们不止需要不畏死的勇气,作为远程还要沉得住气、保持体力的续航,就是匀速前进,绕着敌人跑动。

  叶尔羌人显示了高超的箭术,他们动作虽然前后不同,但动作过程几乎都是一样的,为了节省体力优秀的骑射手没有一丁点多余的花俏动作。

  明军队伍中有一些人中箭了,伤亡在不断地增加。

  但如果轻伤的话,无人会下火线,他们向着敌人开枪。

  巴图尔娴熟地拈弓搭箭,此刻已军马群在前自敌军的侧斜奔跑,比正面还完美的角度!有战马的速度,弓箭的杀伤力更大,而且从斜侧射过去,乱射都能射到人。

  作为一个出身草原世家小就受良好训练的年轻武将,巴图尔每一个动作都有章法,十分有效。

  他的身体在马上十分端正,开弓的动作充满了力量的优美感,拉满弓坐在马上的姿势微微停顿,他的身影好像一尊雕像!“啪!”很清楚地看到他的目标应声落马,十分准确。

  然后,前一阵子他威风八面,下一刻他就倒霉掉地,明军阵中一杆火枪上瞄准镜的光圈套中了他的马!

  枪响,只听得巴图尔的马匹惨叫一声,向前跪倒,让巴图尔飞跌而出,连滚带爬,手上的弓不翼而飞。

  他的马匹中枪了,他这样风骚,枪子儿不打他才怪!

  明军中有着优秀的狙击手,最低的军衔都是士官,有的甚至是少校军官,相比于其他官兵,他们的自由度更高,专找高价值的目标下手。

  他们的目光很毒,往往找中的都是重要目标,一打一个准,巴图尔就这样吃到了苦头,好在他醒悟得快。

  他的亲兵分了一匹马给他重新骑上,无复先前的神气,华丽的装甲外罩一层灰扑扑的袍子,黄金宝石装饰的良弓也绑上了一块布,再也不敢以高速发箭,而是与周围的人同步。

  总而言之,不要突出表现自己,他们正在明军中的火力圈外打转,不断地有人落马,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一般。

  明军的火枪打得很准,线膛枪几乎没有放空的,而当叶尔羌人挨近时,滑膛枪又打得他们魂飞魄散。

  接着是更大的响声传来,当叶尔羌人发动猛攻时,明军动用了火炮,发射霰弹,叶尔羌人凶猛的进攻势头即时被压制住!

  其实叶尔羌人只是佯攻,他们根本不敢去冲击前有铁蒺藜的军阵,谁都不傻。

  说起来,中原王朝对付游牧民族,只要汉军坚定,正如两中华军队常说的“敌人是铁,我们是钢,只要我们英勇,就没有敌人的顽强”,当部族军遇到这样的汉军,部族军必败!

  谁都不敢冲,冲时一时爽,全家都灰灰,要他们命的不是汉军,而是他们的同族,这就是军为私有的一个大毛病。

  叶尔羌人攻击了一阵,反倒越死越多,在明军外围的死马死人太多,影响到奔驰,叶尔羌人也就渐渐地退出了线膛枪的杀伤半径。

  此时,被拦马枪拦截的牛羊死得一大堆,余者四散,那些隐蔽在牛羊当中的部族死士有的逃脱了,有的被打死了。

  马惟兴见状,下令部队回收铁蒺藜和拦马枪,然后整队出发。

首节 上一节 1246/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