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226节

  巴贝尔帕夏苦涩地道:“因为没钱!”

  “哦,哦!”布尔汗帕夏明白了。

  要是巴贝尔帕夏样样俱全,他岂不是苏丹家中的亲戚?大维齐尔的好朋友?

  巴贝尔帕夏所做的一切,都是以阿达纳城的名义去完成而不是以国家的名义,他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只好忍着挨轰,看他们能够轰到几时!

  包头佬都躲了起来数大米,完全仅由中国人爱咋地就咋地。

  果不其然,中国人12艘战列舰轰了二个小时,见包头佬是没有反应,连单独完好的那门42磅炮也停了,不知道是再击中还是在降温度,总而言之,不开枪不打炮不露面,墙头一片死寂。

  包头佬如此缺乏激情,挨打了也不叫爹喊娘的,中国人觉得相当无趣,就秒变2艘战列舰继续开炮,其余战列舰稍退,不再开炮。

  ……

  “真见鬼!”

  “这样的事情都有!”

  “卡拉奇”号战列舰上军官们大惊小怪地讨论着阿达纳城的情况,他们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试了又试,判断认为该城没有重炮,有的军官的心霍霍而动,建议道:“派出海军陆战队,占领该城!”

  “大人,您认为怎么样?”本舰舰长张忠谋上校请示道。

  “不妥!”赵天京摇头道:“该城守军不下十万,我们不到5000的陆战队员去攻打,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他还是头脑清醒的,知道自己不可以逆天,情报上介绍对方有十万雄兵,就算是十万头猪伸头给你砍,你也得花上很多时间去砍!

  而在砍的过程中,那就是夜长梦多了,万一敌人的主力来呢,以敌人的架势,都是十万人的数量级,一个冲锋就能够把你五千人给包圆了。

  赵天京不仅严禁陆战队上岸对阿达纳城进攻,还让舰队主力每天都不辞辛苦地来回,即早上时早早出动,逆顺而上到达阿达纳城开炮乱砸东西,傍晚时除了留下二艘战列舰不断地夜袭,还有六条巡防舰保护它之外,其余舰船顺流而下,回归大海休息。

  每天来回都要十个小时,有时时间更多,见一些家伙嫌麻烦,他们想花多点时间去打炮而不愿意在路上奔波,赵天京就告诉他们道:“我承认,我不是怕死,我是怕出事!”

  “舰队司令表面看上去很风光,但这个位置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我的命令有可能导致很多人死去,为了大家的性命,稳重一点好,我希望我的军官们少写一些信!”他有点落寂地道。

  军官少写信---两中华的军纪要求军官给阵亡士兵家里写信,这样一来,军官就感受到压力!

  是的,作为海军上将,他大权在握,生杀予夺,他给别人下达命令,解决别人的问题,可是谁来为他解决问题呢?

  能够给他下达命令的统帅、总参离他很远,他得一个人承受压力、枯燥,还添着一份孤独,向上无人可以依靠,向下又常常无人能够交心。

  海中的战列舰进入内河的风险骤增,比如在海上作战时中国舰队几乎没有被敌人的纵火船给烧掉的战例,因为在大海中,战列舰的机动余地实在太大了,纵火船无用武之地。

  而在内河,战列舰就没有了回旋余地,他不能不慎重。

  宁可流汗,也不想流血和流泪,更不想被烧伤---哪怕是中国这么好的医疗水平,也只能对付一下轻度烧伤,重度烧伤是无能为力。

  事实上,包头佬确实打过晚上中国人留在阿达纳城对出河面的小舰队的主意,包头佬使用了纵火船、炸弹船多次夜袭,搞得中国水兵们疑神疑鬼的,一有动静就乱开枪。

  晚上时中国战舰上是灯火通明,还发射了带降落伞的烟花照明弹,小心提防但还是创造了一个新纪录。

  军狗的阵亡率飙升,成为高危职业!

  为了防备敌军偷袭及调剂军中气氛,中**舰普遍养狗,比例比陆军要高得多,道理很简单,军舰官兵没饿过肚子,陆军则有粮食接济不上来的时候,要是陆军养狗,易养得皮包骨太难堪了,甚至还存在着备用口粮的可能。

  各舰养狗,近年来除了中华田园犬之外,还利用大航海时代从世界各国进口了不少犬种,进行繁殖,受到高度的重视,毕竟没有夜视仪嘛。

  就算有夜视仪,军狗的鼻子和听力还是比人算用得多。

  目前,各大舰队,陆军、总后、总装等单位都建有军犬训练基地,各舰已经实现了以犬助哨,一般舰船养一头狗,战列舰是二头的编制,纳入军费支出,有的军舰是自掏腰包多养几头狗来帮助警戒。

  为了提防敌人小艇偷袭,有时要支援其它军舰上的狗过另外的军舰上警戒,这样问题就出来了。

  由于换了新环境,敌袭时气氛紧张,军犬经常会发神经---也有训养不到家的原因,兴奋过度的军犬连蹦带跳的,军舰上空间狭窄且晃动,它们跳入了河中,由于夜晚昏黑难寻,更糟糕的是军犬适应海水而不适应河水,往往导致它们溺毙,很惨呐!

  昨天看军报死了二条狗,今天看着军报上说又死了三条狗,已经死掉了十五条狗,再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就没狗警戒安全了,建议停止夜袭,大家晚上回海里睡觉!

  赵天京抓狂了:“你们这帮蠢才,不懂得把它们拴牢吗,要是我因为死狗太多而撤出战场,那我就出名了!”

第2049章 求援之出使

  不仅如此,朱和坪心中还存疑:“父王对疫情早有准备,为什么不未雨绸缪呢?”

  “还有,父王已经研制了很多他所言的‘黑科技’,为什么不推行呢?”

  比如蒸汽机,蒸汽火车和蒸汽船!

  是的,作为穿越小强,又拥有举国之力,蒸汽机这个科技树已经被他点亮,但他没有向社会推广!

  迷惑不解的朱和坪向母亲朱真真请教,他们母子俩的关系很好,朱真真耐心解释了什么是“帝王心术”!

  “来得太容易,他们不会珍惜,你必须做个‘关键先生’,明白这个意思吧!”

  “至于蒸汽船,现在我们的经济还是发展得不错,还在积极向上,一旦经济停滞,就可以考验推广新科技了。一旦使用了蒸汽船,就会砸了很多风帆船船工的饭碗,你得安顿他们的生活,我们还在打仗,兼顾不了,如果是和平期间,则可以推行。”

  “相信我吧,如果我们打不赢的话,蒸汽船就会派上用途了!”

  对于母亲的话,朱和坪连连点头!

  他怀疑父王非常人,得到了母亲的赞同:“他是一个海贼,只用了三十年就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谁能办得到?就是鞑靼人也与我大明打了多少年的仗才崛起的!你父王,他,不是人!”

  ……

  时为冬日,北国已是银装素裹,寒风呼啸。

  而在浩罕的南海上阳光洒满,温暖如春,一条白色的佛盖特快船正疾驶向南。

  佛盖特快船来自西方所授,用于要人运输,船老大明显是个高手,见风使舵,让快船就象只海鸥般轻盈地掠过海面,飞快前进。

  这船上运的是倭人,二个持节的倭人显酋,各带一名小厮,还有四名佩着东洋刀的武士作护卫。

  持节,古礼也,表明这是一个使节团,他们正赶往东南国国都旭日城。

  正使是个小鲜肉,叫做保科正太郎,是倭国大佬保科正之的嫡长孙,乃天潢贵族,被外派前来赚取功劳,镀镀金,从而走上青云之路。

  保科正之乃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三子,母亲为德川秀忠的情人阿静(净光院),幼名幸松。由于秀忠的正室崇源院是善妒的女人,而秀忠自己又是个怕太太的男人,因此在幸松出生以后,不敢养在城里,便将阿静与幸松母子托给武田信玄次女见性院照顾。后来见性院将幸松养育到七岁时,又将正之交给和武田家有关系的保科正光做养子。

  所以现任江户幕府四代将军德川家纲,与保科正太郎是同宗,保科正太郎可以叫德川家纲做叔父。

  这趟出使关系重大,但几乎能够预见到的必定成功,保科正太郎将获得大功,这是别人想得也得不来的,别人千辛万苦,入生入死才得点微劳,而他只需要屁股一抬,上了船,只要平安到达,把程序走完,功劳妥妥地到手了。

  与他同行的是老中阿部忠秋,年过半百,“老中”是倭国幕府高官,负责统领全国政务,在“大老”没设团的场合上,是幕府的最高官职,定员四至五名。

  阿部忠秋是德川家纲得力助手,权势不小,在官员序列中名列第四,知名度高,东南国是两中华之一,世界上第一强国,出使东南国必须有个象样的高官。

  他来过东南国多次,象只识途老马,为保科正太郎一一指明路途。

  他们在东南国的金山省短暂停留,见识了久负盛名的金山城黄金一条街,让保科正太郎原本自豪之心一下子被浸到了海里---冻过水!

  整个黄金街就只有一条街,全长不到一公里,但这里店面之多,出售黄金饰品种类之多,卖黄金像卖白菜一样,购销两旺,卖的人多,买的人更多,除了大量的华人,全世界各个人种都有在此游览和交易。

  绝对令人瞠目结舌。置身黄金街,满眼尽是黄金,整个人仿佛掉进了金灿灿的藏宝洞,见到令人血脉贲张。

  黄金市场里有成百上千家店铺,全都出售黄金饰品,鳞次栉比的商铺、玲琅满目的商品货真价实和公道合理的价格令金山城黄金市场成为全世界第一黄金市场!

  夜幕降临之后,商人们点亮油灯,黄金饰物反射光线,让这里变得尤其璀璨壮丽。

  按理说,倭国的金银不少,由于地处火山地带,火山运动把地底的金银带到地面,所以倭国大量出产金银,银子不必说,黄金有著名的“金小判”是倭国的通用货币。

  搞清楚什么是通用货币,多了你才能通行!

  保科正太郎知道自已国家是有钱的,他也引以为傲。

  两中华又如何,不照样要从我国进口金银!

  没想到一到金山省黄金街,看得他目瞪口呆,他快速地来了个推算,此处的黄金多得要命,至少有三吨!

  吨是中国人的计量单位,三吨黄金相当于六十万两银子,如按价值起码过百万两银子,绝非儿戏。

  这可是公开贩卖黄金的地方,要是东南国国家的黄金贮藏仓库,只怕更多的黄金!

  他知道东南国使用的是纸钞,一钱不值,但购买力很坚挺。

  盖因纸钞是可以兑换白银,只需要交20%的兑换税,就能够有多少钞票兑多少银子。

  先前有不少人用钞票兑过银子,但发现吃亏了。

  因为银子滚滚而来,有增无减,官府根本不怕人兑换!

  长了见识的保科正太郎虚心请教阿部忠秋道:“中国人已经是世界第一有钱了,为什么他们还继续要这么多的金银?”

  他们是从日本出了经琉球群岛,过台湾,再过吕宋,也在马尼拉短暂停留过,知道了中国与西班牙的大帆船贸易始终兴旺发达,中国人卖出了海量的货物,换回了数不清的银子!

  阿部忠秋的脸变得严肃了:“中国人正在进入一种同步发展的阶段,那就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金银增加!”

  “这是他们的经济学,我研究过,觉得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啊!”阿部忠秋赞不绝口。

  作为倭国幕府老中,他的信息很灵通,东南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详加研究的对象,尤其是东南国为什么这么强大的原因。

  阿部忠秋觉得他已经有所体会到中国人的成功之道,可惜的是倭国无法仿效!

第2050章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

  17世纪的倭国人口众多,足有二千五百万人,在世界上也挂得上号,是人口大国。

  金银众多,得,具备了发展经济的两个重要条件:人口与资金。

  然并卵,倭国穷得要命,许多人一天只食一餐,把白米饭视为“银舍利”,过年才能一尝。

首节 上一节 1226/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