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154节

  中国农民干得是如此的出色,军队的补给根本不成问题,苏丹总督徐孚远吹嘘他供应百万之众都不成问题!

  以前颜常武不敢大举兴师动众就是因为怕补给跟不上,现在嘛,情况截然不同。

  至于铁、银、铜、金和木头等矿产和资源的开发对于中国人不无小补,中国人是如此的勤快,只要给他们机会,那些农民就能变成多面手,转职成为矿工、工厂工人和建筑师傅,他们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在苏丹的中国人差不多是人人发财。

  至于印度人大量充实中**队,是因为印度人真的是太好用了,

  他们老实、听话、且兵源充足,虽说战斗力一般,但够用。

  其实说到底就是便宜!

  在中国的殖民体系中,印度兵如同奴隶一般,在自己的领土上和中国占据的地区都跪拜在中国的脚下。

  在当时他们虽然在中**官眼中只是低等人,但在负责充当殖民军队士兵期间,他们却过得非常好,因为他们的待遇胜过他们的族人,也就心甘情愿地选择助纣为虐(助纣为虐?你站哪边的?)充当中国人的枪杆子。

  每一支印度部队的军官都是中国人,并且没有与中国士兵组成的混成兵团,并且是按地区或者民族来划分部队。

  凭借着兵多粮足,万事俱备,颜常武悍然地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小亚细亚的大进攻!

第1920章 超级巨炮发力

  手有凶器,杀心自起。

  掌握大军,不打才怪!

  西元1659年6月16日,大军出动,浩浩荡荡,直奔小亚细亚地区而来。

  它是亚洲西部半岛,位于土耳其境内。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东接亚美尼亚高原。主要由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组成。公元前1200年,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在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发生,之后强大的波斯大流士大帝、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先后统治这块神奇的大地。历经无数帝国的打造、历经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剧烈撞击。

  这是奥斯曼人的龙兴之地!

  这么重要的地盘暴露在中国人的面前自然不是奥斯曼人所想的,奈何他们根本不能夺回中国人控制的叙利亚,因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人早将叙利亚各地要塞化,各城镇双重城墙上棱堡林立,遍布重炮,人人数枝火枪,且粮食给养充足,不乏水源。

  这让包头佬怎么打!

  进攻的包头佬是有来无回,中国人凭借险要城墙和火力,稳稳地压制了包头佬,从此包头佬知道除非天下大变,否则不要指望能够打破中国人在叙利亚林立的堡垒。

  有样学样,包头佬也在小亚细亚大兴土木,修建了大量的城池防御工事,尤其是在中国人前进的道路上,城堡林立,重兵把守,看上去杀气腾腾。

  而中国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沿海进军,一路杀将过去,管他有多少的工事建筑,拆掉了事,毕竟基建狂魔的特色技中有“拆迁”**嘛!

  位于小亚细亚的最前线的伊斯肯得仑城前中**队浩如大海,让城上的包头佬看到面如土色。

  这座城市曾经让中国人与包头佬多次在此争夺,之后包头佬重建了这座城市,双层城墙前高八点五米后高十一点五米,主城外还有六座大型堡垒,即能与主城相通,又可以独立作战,是大型的城市,本以为能够凭借着这座城市阻住中国人前进的道路,现在看来,悬哪。

  6月19日,我军的主力部队到达,远方的地平线上,蹄声轰鸣,黑压压的是冲奔而来的骑兵队,后面层层叠叠排得象蝗虫一样的是我军的火枪兵。军队行进时发出的脚步声雷鸣般轰响着,

  拖动的沉重炮车,数量很多,让大地为之颤抖。

  “天啊,这是敌人的军队吗?太恐怖了!”

  “我们的城墙好象太矮了。”

  “他们的炮那么大!”

  站在伊斯肯得仑城的城墙上,感受到迎面扑来的压力,前几天听闻中国人进犯还大话连篇的奥斯曼贵族个个都吓得脸色苍白,噤若寒蝉。

  他们都说凭借着神的保佑,必能击破任何异教徒的军队,他们深信有信仰无所不能,击破敌军不在话下。

  可是现在看来,中国人的火炮以及火枪兵是如此之多,贵族们觉得说什么话都是虚弱的。

  城内有三万军队,不算少了,可是城外敌军展开来的部队至少有十五万,还在源源不断地注进城外的战场上。

  尤其是沿城排开的超级巨炮,足足有十六门之多,它们系青铜铸造,它们所用的炮弹达到700公斤,其口径超过0.8米,长度超过5米,重量20吨,而普通的32磅火炮重两吨半而已。

  “乌尔班大炮!”

  奥斯曼人就是用类似口径的乌尔班大炮轰破了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今天,轮到奥斯曼人的后辈来尝试到滋味了。

  中国人把这些大炮称为“伊斯坦布尔一号”、“伊斯坦布尔二号”……“伊斯坦布尔十六号”,简称为伊城一号、伊城二号……统称为伊城炮。

  巨炮开火,炮声是惊天动地,听到的人都得捂紧耳朵。

  一炮轰出,威力无比!

  城外的一座堡垒,即被打坍了半边城墙!

  连续吃上十几炮,那侧城墙全被拆了!

  “杀啊!”中国的火枪兵蜂拥而上,而包头佬则奋起反抗。

  一时间,伊斯肯得仑城外的堡垒上火枪齐鸣,杀声震天,炸弹爆炸的响声与染血的尘烟在堡垒阵地卷起,惨烈的交战开始了。

  面对着中国人的猛烈攻势,包头佬并没有出击,所有的士兵都躲在废墟后面,借着碎石头用弓箭与火枪发动攻击,中国人很快有百余人的死伤,但与中国人锐利的攻势相比,这些反扑的动作也只蚊子对狮子发动的小骚扰而已。

  中国人以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用炸弹开路,随意乱丢炸弹,无比奢侈。

  枪声异常地密集,炸弹所到之处,无人能够站立。

  这样强大的火力面前,包头佬被压制的无法抬头,他们曾经苦练过的、引以为傲的精湛射击根本无法发挥,冲杀出来的“你有枪膛我有胸膛”的战斗意志无从发挥,因此包头佬一线火枪

  兵的伤亡比例极高,而取得的战果并不大。

  仅仅过了三个小时,中国人的旗帜插遍了城外的六座堡垒,包头佬守军已放弃了堡垒,撤回了主城。

  堡垒花费的银元并不少,但是起不到应有的阻滞作用,被中国人速下城堡,令包头佬们十分地郁闷。

  伊斯肯得仑城的主将阿卜杜勒·瓦希德在城上看到中国人如虎似狼的攻势,一清二楚!

  让他非常地震撼,原本他以为他的部队凭借坚城能够对抗东方来的异教徒,现在他只能求神保佑了。

  很快地,中国人的超级巨炮的炮口对准了伊斯肯得仑城,那森森的炮口让包头佬心胆俱裂!

  不打则已,十六门巨炮同时开火,炸弹穿云而至,在城墙上掏出了一个接一个可怕的大洞!

  当年,乌尔班大炮轰破了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今天,伊城炮比起乌尔班大炮更胜一筹,乌尔班大炮口径达30英寸(约合762mm),所用花岗岩炮弹重达1500磅(约680公斤),是那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火器,而伊城炮口径超过了800mm,炮弹重量超过700公斤,其炮身坚固,装药量多,精研过的火药威力更强。

  同时,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胜过伊斯肯得仑城墙的厚度,毕竟君士坦丁堡的城墙是技术高明的东罗马人所造,而伊斯肯得仑城墙则是半道出家的包头佬修建的,完全不同的范畴。

  并且乌尔班大炮仅一门,而中国人的伊城炮有十六门,它们发射的炮弹同时击在城墙上,很明白的,一次十六颗炮弹所造成的破坏力胜过了十六颗炮弹依次击发的破坏力。

  因此阿卜杜勒·瓦希德下令在城内筑起街垒准备打巷战,他对于依靠城墙的保护已经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第1921章 两老贼

  炮轰伊斯肯得仑城,中国人用超级巨炮一炮接一炮地轰击伊斯肯得仑城的城墙,哪怕把当面的城墙给轰得分崩析离,尽数倒塌,并不急于进攻。

  他们还转移火炮,除了八门超级巨炮不停地在南面轰击,另外八门超级巨炮则四处移动,从东西北三方向猛轰伊斯肯得仑城。

  让包头佬狂郁闷的是中国人的巨炮是长脚的,当年的乌尔班大炮得动用了400人以及60头牛作为搬运队--过程极端缓慢,每天只能前进4公里。

  而伊城炮则使用了坚固的炮架,巨炮就在炮架上,有巨大的,结实的轮子可以让它们移动,一小时就能够走1公里,速度非常快!

  同时,伊城炮的使用效率很高,本来操作巨炮极端费时费力,如乌尔班大炮一天最多只能发射7次。火炮时常出现故障,进攻君士坦丁堡时是春季,雨水多,常使大炮在后坐力下经常从炮

  架上滑落至泥浆中,大炮还容易出现炸膛事故,对乌尔班巨炮而言,每次发射都是考验,开火时巨大的热量和冲击令并不纯净的金属炮管出现的细小但是危险的裂缝,以至于每次发射后炮兵都不得不用热油浸湿炮身从而避免冷空气扩大这些裂痕。

  最终乌尔班大炮炸膛,在场指导的火炮达人乌尔班当场殒命,附近的炮兵也遭到了重大伤亡。

  乌尔班遭到这样的厄运,恐怕是他本人始料未及的。对面的拜占庭将士还来不及庆祝上帝的眷顾--苏丹坚强地命令人们修复炮身令它重回战场,但数次发射后大炮再次炸裂。这令苏丹狂怒不已。然而,根本的原因并非乌尔班学术不精或炮兵操作有误,而是在于这样的钢铁巨兽,其肩负的军事使命已然超出了当时冶金术可承担的上限。

  相隔二百年之后,中国人的冶金术明显地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伊城炮的射速达到了惊人的每小时1发,并且从来没有炸膛!

  炮击时剧烈的轰鸣声似电闪雷鸣,惊天动地,炮弹所落之处,立即变成废墟。

  但见得一炮轰击,打在了城墙的城垛下方,顿时炸弹迸裂,密密麻麻的弹片形成了弹幕,像洪水一样拍击在城墙上,激起了一片片的碎屑,飞溅上天,场面蔚为大观,让下方的中国人一片叫好!

  中国人现在看热闹,每一巨弹发出,就是一片好声,声音喧嚣无比,让包头佬的士气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伊斯肯得仑城的城西处,在一门刚刚打完犹在冒烟的超级巨炮旁边,一位肩扛三颗星星的大高个子军人取出了一枝粗肥的雪茄来,将它的的一头按在炮口边,很快地,雪茄烟的烟头冒出火星,军人把雪茄的另一头放在嘴边,抽了起来。

  手指挟着雪茄,他美美地喷出了长约一米的烟,非常地惬意。

  军中悍将,雪茄客窦名望!

  由于颜常武入主大明,及时止损,以至于中华英雄大量幸存,窦名望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大西军八大王的底子,军中传奇人物,大有许褚之风,昔好酒,今好烟,尤嗜雪茄客。

  他一边抽着雪茄,一边观赏巨炮轰城墙的壮观场面,这时另一位二星将军过来,毫不客气地叫道:“老窦,缴械!”

  “哎!”窦名望先应了一声,随即从身上挎包中取出一根雪茄来,那个将军接过,也来把雪茄放在巨炮炮口边点燃了来抽。

  此人乃党守素,私盐贩子出身,自投李闯王义军“老八队“,屡建战功,李闯王坏了事之后,党守素随高夫人投了颜常武治下的大明明,照样得到重用,现在与窦名望同属于第五军,作为副将,主将是左梦庚,乃左良玉之子。

  这个军真够呛,左梦庚是大明官军子弟出身,起源于关宁铁骑,而窦名望、党守素属于山贼军,加上另一个副将马宝,亦是李闯余孽,用左梦庚的话来说是“我家里一窝贼”,要不是左

  梦庚有从龙的经历---左良玉到台湾吃过大米啃过蔗,算是颜常武的嫡系,左梦庚真管不住三个老贼。

  三个老贼知道左梦庚有通天之能,这才对他表示尊敬,否则左梦庚都指挥不动第五军哩。

  军中山头林立,最好出身就是闽南系,然后轮到闽省、两广与江浙,而关宁军是颜常武下过大力气经营的部队,曾撤往台湾驻扎,并搭建起东南军的骑兵部队,有了这样的履历,才可以更好地掌控第五军。

  “老窦啊,你堂堂一个中将,居然自己收藏着雪茄,要你的马弁作什么的?”党守素也喷出了一根一米长的烟柱来,闲闲地问道。

  “哎!”窦名望又应了一声后道:“雪茄是我的命,我当然要收好我的命了,老大教导过我们,没有谁比起你更关心你的钱了,所以马弁信不过!”

  “老窦啊,现在我岂不是在抽着你的命?”党守素毫不客气地问道。

  “哎!”窦名望再应了一声后道:“兄弟同命,给一条命给你没关系,我的命多着呢!”

首节 上一节 1154/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