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081节

  在战斗中,参谋制度给予各级军官以深刻的印象。

  参谋们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地图作业,事先规划好路线图,确定行军路线,尽量规避风险,对军队提出作战部署,供主官参考,作出决定。

  主官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从而指挥若定。

  一仗打下来,嘿,貌似打得很轻松的样子,敌人也不过如此嘛!

  你做好了备战,上到战场上,得心应手。

  不仅如此,每仗打完,参谋都会认真总结双方得失,有的放矢,更好地打击敌人。

  军务总结中注意到细节,参谋们发现最近几次西藏人夜晚时运动到我军营寨外,天明时发动进攻,这时正好有光线,人还没完全睡醒,进攻方有利。

  于是在参谋们的提醒下,军官安排了伏兵,让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西藏人变成了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随着明军的深入,西藏骑兵的袭拢也不遗余力,承受了明军凶悍的打击而死伤惨重。

  双方无日不战,大大小小的接战打个不停,枪声终日不断,响彻在天路的上空。

  时代真的不同了,明军凭借着火器,让西藏人的勇武变成了无用功。

  西藏人骁勇,他们也不怕死,认为前来侵犯的汉人是妖魔,他们来降魔伏妖,所以作战非常积极。

  然而你强我更狠,明军的火力凶恶,战马没攻到,子弹就打了过去,还没接战已经死了一堆,西藏人也无能为力。

  近战时,明军的火力密集,上阵的有滑膛步枪、喷子、火铳、筒子、大炸弹、小炸弹等,呈容分呈,明军甚至还动用了标有“该面迎敌”字样的地雷,引燃后地雷爆炸,迎敌的那一面爆

  出大量的铁珠子,杀伤敌人。

  可怜的西藏人有来无回,明军队伍中连民工都上阵开枪---带来的火枪有多,而军官绝对不嫌弃增多一个火枪手,哪怕他们是民工充当!

  说阿三是开挂民族,含有调侃的意味,其实中国人才是经常开挂的民族,而且用的挂有真正的作用。

  比方说中国民工就是其中一个“挂”,他们能干的活,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办不到,他们有体力,有技能,活跃在川藏线上,他们既能搭屋建房,又能铺路修桥,还能赶驴喂马,有时还能充当蒙古大夫来救人,堪称全能。

  眼下山谷里有一队西藏骑兵冲着明军的辎重队杀来,这支骑兵与众不同,他们箭如飞蝗,出箭快,箭力强,射得明军应接不暇。

  尤其是他们的首领更是一手好箭法,他用的箭头材质比普通西藏人的箭头要好,箭力更强,但见他轻出三箭,就射倒了三名明军,全部是正面击穿护甲,非同小可!

  他的马匹也是良马,疾驰如风,让明军的火枪打不着他。

  这次负责保护辎重队的明军是二线部队,枪法不够准确,老是打不着他,反倒被他见一个射一个,少见的弓箭发威!

  好个首领射得高了兴,三箭扣在弦上,连续射出。

  三个明军被他射中,西藏人轰雷也似地叫好,让明军与民工们心惊胆战。

  首领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打败明军!

  不想惹怒了民工中的一位大叔,他四十多岁,平时沉默寡言,光会干活,勤奋做工,见状后怒骂一声:“岂能让你猖獗!”

  他来到一个倒地的明军士兵身边,用脚一挑,一杆滑膛枪欢快地跳入他的手里,他再捡起子弹袋,熟练地给滑膛枪上膛,动作令人看得眼花缭乱!

  然后他双手托枪,枪头迅速地追上那个兀自得意洋洋的敌方首领。

  大叔屏住呼吸,扣动板机。

  枪响,那个首领干脆地落马下地!

  西藏骑兵大乱,径直过来抢那个首领,而明军官兵聪明地将上了膛的火枪交给大叔。

  结果大叔连开三枪,击倒三骑,余者四散,连首领也顾不得抢了。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大伙儿一问,原来大叔曾移民东南亚,是东南军的老士官,因为升不上而退役---东南军的军制如此,不同年龄段对应不同的军阶,升不上就退役,以此保持军队年轻化,大叔退役后回到四川老家,有当兵时的丰富资财,小日子过得红红果果,不差钱。

  大明收藏,征召民工,大叔闲着没事,就参加了进藏民工队,他没说以前的风光,要不是那个首领太过分,大叔才不会表露出自己的本事哩!

第1790章 大战前奏

  在进藏的历程中,名将披坚执锐,坚定不移地引领全军前进,将士们紧紧跟随日月旗,英勇杀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

  杨璟新率领前锋尖兵,在进入昌都地区后历经大小战阵二十八次,没有一次不打赢的,打得西藏人死伤惨重。

  无论在何时何地何境,明军都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这是胜利的保证。

  明军以精锐在前开路,大部队保着辎重的进军方式十分地稳妥,只有要了辎重,部队就有了充分的底气,敢于继续前进,这是军部制定的策略。

  军部的大佬们认为我军以强大的作战能力,哪怕是一支小分队都能够予敌以重大的杀伤。

  果真如何!

  打了三个星期,明军上上下下真的是士气爆棚,打得西藏人居然没了影。

  不过,杨璟新觉得现在差不多要到打**oss的时候了,因为先前归顺的普布边巴参将说前面关隘驻扎的是兴教占堆,当雄八旗之一,正是达延汗派来阻挡汉人进藏的主将!

  看到关隘处险要一如既往地险要,旌旗如林,营寨矗立,人员密集,气场强大!

  以往打西藏人,普遍是装备落后,气势显露出一种乡下土包子气,除了在打当雄八旗之一的曲吉多吉就比较象个样子,其他都不行,但曲吉多吉也不如当前之敌气势旺盛。

  杨璟新的年龄不大,军龄却不短,少年时期就被父亲杨展带入军中一直打仗,作为老打仗的他一看敌军这样的架势,马上收缩军队,把军营设于要道上,能够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天路地势险要,随便一处都可以满足要求。

  而在关隘上的兴教占堆则遗憾地摇摇头,他没作惑敌之策,想的是敌人一路胜利,骄傲自满,不把已军放在眼里,只要他们到山下驻扎,已军集结大军往下冲锋,当可铲平汉狗,一洗先前败仗的晦气。

  可是他们没有上当,实在可惜。

  兴教占堆精心选择了一个地方,关隘下的地势开阔,十分利于阵地战。

  他本部现有四千人马,有一千人马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掉了,他又征召了各处的四千人,加起来有八千人,是明军所遇到的最大的兵力集结。

  能否打败明军,在此一举!

  兴教占堆头发花白但脸色红润,动作依旧敏捷,他弓马娴熟,善使硬弓,耍得一手好刀法,是顾实汗时期的战将,本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达延汗继位,兵权不一定会给前臣,但兴教占堆的一个孙女儿嫁给达延汗为小妾,有这层关系,依旧领兵,被委以重任,成为阻挡汉人入藏的主将。

  他谓诸将和诸部落首领道:“汉狗居心不良,他们欲夺拉萨,倾覆我佛,若被汉狗得逞,我等皆成奴隶矣!”

  诸将表态道:“愿为大人效力,将汉狗尽歼山下!”

  明军入藏,自然作了各种政治宣传,可惜还没传进诸部的耳中,而且藏人与汉人之间有隔阂,你说了他们也不一定听。

  兴教占堆有经验,给诸部分发酒肉和茶叶,于是士气蓬蓬勃勃,单等厮杀。

  而山下的杨璟新则是避过一劫,他才二千人马,真要是到此间山下驻扎,只怕有得乐子。

  他驻扎在关隘外远处,不久后,各部陆续到来,人数越来越多,当达到五千人时,杨璟新胆气粗壮,即向前推进,直达山下,兴教占堆反倒不敢派兵来打了!

  明军火器犀利,打起阵地战时,敌人若无充足力量,那几乎就是一个败字,兴教占堆已经充分领教过。

  过得五天,入藏主将杨展大驾光临,杨璟新率众在道左恭迎,一致敬礼。

  杨展骑了一头贵州产的小种马---在天路上最好的马匹,能走山路,他个头高大,腿长,结果脚到地,显得十分滑稽,他冲着儿子扬鞭谑道:“小子,我还以为你能够一直打到拉萨,都不

  用你劳资我出马哩!”

  杨璟新心中吐槽自家劳资的军姿实在**,嘴里说道:“瞧您说的,打了小的,就不来了老的嘛!”

  杨展指着儿子对诸人道:“这小子嫌我老哩!”

  众将哪还不知道这老小子在变相夸耀着自家儿子成才与争气,是的,一路打来,杨璟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直到这里才被强敌挡住,这样的儿子,要得(川腔)!

  乃对杨展道:“青出蓝而胜于蓝,杨军门有此佳儿,可谓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杨展哈哈大笑,状甚快意。

  他是总兵官,可称为军门,前明将总督与巡抚称为“军门”,新明时总兵被称为“军门”,作了地位与名声上的提升,至于总督则称为“总制、督宪、制台”,而“巡抚”则称为“抚台、中丞”。

  就此设立大营,升起了杨展的将旗,军势达到一万五千,加上民夫有二万,于是设梅花寨,深沟厚垒,杀气腾腾,望之令人心悸!

  梅花寨是大营外有独立小寨环绕,互相分隔,破掉一个寨还有第二个,以此保护主营,防止敌人马踹连营。

  大营既能然立起,杨展先召集副总兵、参将、守备、千总等武将五十余人到帐中议事,中军营帐是毡顶营帐,周围用木头和油布搭建,防水和防风效果比较不错。

  众将陆续到来,习惯地把兵器解除放在门口的架子上,不一会儿就好像是武器展览一般,各种刀、剑五花八门的护身佩兵就放了一片。

  军官反倒是冷兵器的多,要用火枪,从马弁那里取用。

  等人都到齐了,这才带着亲卫进账,亲兵并不进去,径直把周围戒严了,不准无关闲杂军士靠近。

  “拜见军门大人……”一群人有点乱糟糟地行军礼。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没有坐的地方,大伙儿只好站着。

  帐内充斥着汗臭味和烟草味,不是能常洗澡,大伙儿的气味都不太好,人多又密,只好拼命抽烟来压制臭味,就象进厕所一样。

  很快地,军帐里烟气弄得象着了火一般!

  不一会儿,几个亲兵抬着一副简陋的架子上来了,上面挂着一张大图,却非常的精细,恰与架子成了明显的对比。

  杨展先把头盔取了下来放在桌案上,时为七八月天,白天走在天路时要防中暑!

  他没搞特殊,与大家都是一水的板寸头,但被头盔捂着有点闷。他转过身时,众人的吵闹都陆续停了下来,许多目光纷纷看向杨展,对于这样的场面他现在已经习惯。

  于是他琢磨了片刻,便指着地图随口说道:“据说,当前之敌是当雄八旗,不可小觑……”

  众将中许了大咧咧地道:“狗p当雄八旗,算根毛啊,鞑靼八旗都被我们干了!”

  结果挨杨展狠批道:“许了你立了点功劳,你够叼啊,打鞑靼八旗时你还当着川耗子呢!”

  被杨展狠狠一瞪,许了心里胆怯,不明白为什么杨展这样当众骂他?

第1791章 唱歌给藏人听

首节 上一节 1081/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