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076节
“格老子,那么想死?”钟培英骂了一声,“老子还要去看别的伤患,你要死的时候再说。”
“娘,娘亲呐……”弥漫着血腥气的帐篷中,伤兵痛苦地叫唤着。
钟培英离开那座帐篷,走上几步,突地回头道:“你跟着我干什么?”
才旦拉玛低下了头,羞怯地道:“我,我想跟你学医!”
他也会说汉语,大着胆子说出他的想法,心里担心这位长官拒绝他,毕竟在西藏,不是你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的,大多数的人一出世,能做什么就规定死了,比如屠夫的儿子只能当屠夫,士兵的儿子只能当士兵,士兵想当军官很难,那是贵族出身才行,而学医也非易事。
钟培英望望他,想想后道:“要学可以,不过你得参军!”
“参加你们汉人的军队?”才旦拉玛问道。
“对,参加军队后,你可以从低级的医术学起来,然后看有空了,我就可以教你!”钟培英温和地道。
问那个西藏兵道:“你想参加我们的军队吗?”
“想!”才旦拉玛点头道。
在明军,想学什么,可以去参加考试,考上了进军校读书。
但钟培英看着这个想学医的西藏降兵,就有了一个新想法,决定对他网开一面!
钟培英带着才旦拉玛找到了本官的政治军官,首先由他进行政审,通过政审后就安排才旦拉玛跟随一个老卫生员学习医术!
才旦拉玛不算很傻,很快上手,不久后,明军当中就有了一个来自西藏的医护兵!
第1781章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
没等多久,明军后继部队赶到,杨璟新再次组成了千余精锐,重新出发,他并没有要大部队跟进,一来补给不容易,二来人多也不一定派上用场。
道路就是茶马古道,有的路径只能让一人通过,就算有十万大军也没任何作用,交战的阵线只有那么点地方,精锐在此比人数更有作用。
这是双面刃,敌人固然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军同样也能够利用这样的地形,如果遇上敌人的大部队,我们就凭险固守,以待后援!
杨璟新的心态超淡定,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顶,顶不过就逃。
但也不能说他是佛系打仗,毕竟他在父亲面前领了军令状,绝不让我大明的日月旗蒙羞!
别看是两父子,上阵无父子,杨展能够在战火中脱颖而出,真要是儿子当了孬种,他也不会客气的!
部队继续前进,走不到一天,又被一个隘口挡住了。
明军大量人群如同一条长长的乌漆漆的洪流,但现在已经停下来堵在了道路上;前面的敌军工事就是一道防洪堤,堵死了通道,这让明军很不满意,他们叽叽喳喳,有的在说话,有的在争吵,还有的家伙则拿着土喇叭迫近关隘,用初学到的藏语高声辱骂西藏人是缩头龟什么的,只会呆在岩石后面发呆,有种就过来吃吃枪子儿,他们喧闹的声音在雪山林立的山间来回荡漾,如同山洪的咆哮。
中国人其实还是挺活泼的,带头辱骂敌人的是老士官,别看他们老,学骂人的话特别快!
且不管士兵,杨璟新和他的参谋长陈石星参将以及几个参谋人员在关隘下举着望远镜观察,他与参谋长相视苦笑,明白到什么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面前的关隘比之前的关隘更加险峻,坡度陡且不算了,坡度两侧很光滑,没有掩护,敌方居高临下,一目了然。
他们还在关隘顶部建筑了石头的城墙,虽然仅一人高而已,可是连带下方的斜坡,口刁,乐子不小哦。
再看四周,全是崇山峻岭,连绵起伏,无路可走。
只有冲过面前的关隘,才有出路。
然而关隘上的西藏兵,从望远镜望见他们旗帜整齐,颇为强壮,很不好惹的样子。
杨璟新观察四周,他发现此处山风凛冽,没有之前遇到雨夹雪,倒是一喜。
可是其它条件更甚于之前,难度更大,唉!
他的参谋长陈石星用炮筒式望远镜清点着关隘上的人数,对杨璟新说道:“目前统计山上敌人的数量不超过五百人!”
杨璟新冷哼道:“他们来多三千人,我们就可以作福酬神了!”
陈石星会意地点头,青藏高原道路崎岖,补给大不易,如果这些荒山僻岭的关隘放上很多人,不必我们去攻,饿都饿死他们!
作为参谋长,要通盘考虑军务,其中后勤补给是关注的重点。
杨璟新问他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陈石星回答道:“好办法没有,笨方法倒有一个!”
“管它笨拙的还是精明的,有用的就是好办法!”杨璟新把望远镜交给他的马弁,他则抓起一把工兵铲,招呼官兵道:“兄弟们,跟劳资去刨土去!”
官兵们也纷纷拿出工兵铲,热情洋溢地道:“好咧,少将军,我们一路挖上去,挖到顶!”
明军向前推进,直到差不多百步,然后停下来,前面一部分人员举盾掩护,当然少不得狙击手就位,但正如之前所料的,子弹被山风吹拂,命中率低落,很不好玩。
关隘前的明军士卒开始挖沟,他们动作从容,很清楚不能快,不象一派抢险的劳作场面,倒象郊游一般,将士们在蜿蜒迂回的土沟里,拿得不是兵器,而是锄头铲子在刨土。
多数人用的是工兵铲,列位看官!要说到两中华军队的工兵铲绝对是神器,功效之多,只要是中国人都明白,就不浪费字数来说明了!
刨出的土石堆在了沟前形成了一幅矮墙,从而成为掩体。
这地方,地下多石头少泥土,挖掘很不容易,但明军官兵们无人偷懒,更无怨言,就连军官们也一起来干活---杨璟新亲自带头去挖,谁还敢拿大牌!
无论是明军还是东南军,还是分阶级的,官是官,兵是兵,吃饭也不在一起,不过在必要的时候,粗重活计,军官也照样上。
士兵们更加踊跃,他们明白,少将军爱他们,体恤他们,没让他们冒死强攻敌人坚寨,而是凭借工事,慢慢地攻顶。
慢是慢了点,但官兵们的损失将会少很多。
正是明军军部针对敌人坚固关隘的预定作战方法,是为步步为营,每前进一段距离,就来一截工事,再前进一段距离,又来一截工事,只要迫近敌寨,那么就有很多手段,比如子弹更准,还有火油弹和炸弹攻击,越近威力当然越大。
看到关隘下汉人的动作,关隘上的守军紧张起来,他们引弓,当空抛射弓箭!
但听得“胡胡胡……”弓弦声响后,弓箭落下来,打在了明军盾牌上,有的漏网之鱼射中了明军,结果被护甲和头盔敌住,无法破防。
太远,弓力弱,箭头也劣,被明军的防护措施轻易地挡下了。
偶尔一二个倒霉鬼被射中了装甲与头盔掩护不到的地方,结果伤势都不严重。
于是天上弓箭飞,地上人们用工兵铲干活,和劳作场面不同的是,头上弓箭正在乱飞,嗖嗖地扎在了四下的地上,就象好刺猬一般,有时弓箭正好落进土沟里,插-在了明军官兵的面前,有的人被射中了,大声惨叫起来,旁边的人一边救助他,一边尽情地嘲笑他象个娘们那样叫得响亮。
于是人们一边挖土,一边忍不住抬头看天。
也有的家伙根本不管不顾,他们戴上头盔,身上装甲,光顾着干活。
无人打赤膊,没人逞强,避免无谓伤亡,大家谁都不能浪费少将军的好意。
每隔二十步就来一段平行与敌人关隘的护墙,护墙与护墙之间通过多条交通沟联系,交通沟与护墙头外的地上已经到处都是石块和箭,随着距离挨近,守军投掷了石头,象雹子一般飞来,一刻也没停。时不时还有箭矢飞来,不过多半都射不着沟里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军的护墙渐渐迫近了关隘城墙下。
守军有点惊慌了!
第1782章 又破一个关隘
明军的工事修了二天,不是很快,但已经距离关隘仅三十步远了。
一步之遥,具备了很强的威胁。
敌军明显地加大了攻击的力道,他们先用远程试图打击明军挖沟,但军队不出来,结果顶个p用!
明军的防护手段齐全,护墙、壕沟、盾牌和装甲,让敌军的石头和弓箭劳而无功。
此时天色晦暗,守军的心情恶劣,他们没想到汉人居然用上这招,使得他们的地利徒劳无功。
以前中国人很少在进攻时挖工事,毕竟中国人的火力摆在那里,雄冠天下。
即便如此,中国人的土工作业技能也没有拉下,单就士兵人手一把工兵铲,可以说,在公元17世纪没有任何一支外族军队具备了基建狂魔的能力,中国人就行。
不要小看土工作业,在战场上,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部队的伤亡。中国人善于土工作业,现在派上了用场。
当前之敌凭险而守,自身没有足够的重武器进行火力压制,在这样的情况下,靠近目标很重要。如果依靠人海战术虽然可以达到目的,但自身的伤亡太大。杨璟新就是命令部队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逐步掘进到敌人阵地周围,然后准备进攻。
山顶上的守军居然使用抬枪去轰击明军,真是超搞笑,也不想想明军就是火器的行家,他们这些旧式抬枪简直是渣渣。
抬枪就是那种长管大号火枪,要两人一前一后来配合,前面的肩扛,后面的点火,攻击模式有点接近于霰弹,一打一大片,击发时轰轰作响,看似热闹,却是有姿势没有实际,射程近且不算,子弹的侵彻力也弱,之前一仗,明军某个家伙被人家居高临下的一杆抬枪打个正着,照单全收了弹丸,给轰出十几米远!
大家想这回那家伙可以呜呼唉哉了,岂料他一骨碌地爬起来,竟是破了些皮而已。
厉害了我的国!
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势力能够象中国人那样把事情做得妥妥当当的,西藏人的火药杀伤力低劣,箭头质量也很差,反倒是石头有点作用,就算你的护甲挨上石头不破,可身体却受不了。
见到攻击效果不理想,西藏兵狗急跳墙,从一人高的城墙上跳将下来,杀奔而来!
他们动作迅如猿猴,长期在高原上生活,已经适应了高原气候的西藏兵来势迅猛,但明军的子弹更快!
看到敌军冲来,明军精神大振,随着军官的一声呼喊,原本呆在壕沟里的士兵们纷纷跳出沟来,要不在沟的那边,要不在沟的这边,快捷地列出一个军阵,平行于冲来的敌人。
便听得一名中年军官大喊:“开火!”顿时火枪轰然打响,山坡上的敌人连滚带爬乱作一团,有的人中弹后居然滚落到了壕沟前的护墙边。
距离近,山风的影响减弱了,而且敌人自上而下成阶梯形,方便火力的发挥。
敌人被打死了一些,后面密密麻麻的兵卒拿着各种兵器飞快地冲了上来,他们持刀执盾,还有的长枪与矛,一些人用砍刀,看上去都比较简陋,顶多是皮甲,少有人是铁甲。
双方接战,明军官兵前排用上了枪刺的火枪招架,后面的继续开枪,也有一些明军士兵是刀盾兵站在最前面,顿时叮叮当当的砍杀和枪声、人的叫喊声乱作一团。
很快地,明军火力开始发作!
近着的是筒子,明军士兵举起筒子,战友点火,轰然喷发,大量的霰弹飞出,杀伤西藏兵。
他们惨叫着,身体被炸得到处血洞。
不仅如此,明军的装甲掷弹兵向着敌军投掷了五公斤的大炸弹和一斤装小炸弹,当空爆炸,铁钉与弹丸飞迸,西藏兵的护具薄弱,被炸得哇哇惨叫。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