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之雄霸海外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000节

  自家损失了带队长官罗国星少校,死掉了十七个华人,几乎被老毛子来了一锅端,至于雇佣兵死了四十六人,伤了一百多,民工被打死三十二人,伤也有百多人。

  之所以损失这么大,是因为对方居高临下,左右开弓,打得已军无路可逃,他们的枪法普遍很准,加上军官与士官几乎损失殆尽,失去了指挥,雇佣兵与民工的素养真心话不咋地,初期没有军官指挥就是不行,雇佣兵在那里乱放枪,敌人没打着一个二个,要不是倭兵从后方掩上,只怕溃散完全有可能。

  “对方有个枪法如神的家伙,使用线膛枪,打得很准,罗少校就是被他干掉的,而且专门打华人军官,很厉害!他们的枪法也普遍不错,造成我军重大伤亡!”冯双礼对跟随而来的田中守、赵云来与蓝捷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安排以后的军务?”

  听到长官发话,赵云来喉咙抽动,想上前说话,在以前他恃着身份可是想说就说,哪怕罗少校在亦是如此。

  但他停止了脚步,默默地等待着。

  至于蓝捷是初来乍到,情况不熟悉,无话可说。

  田中守见大家都不说话,就上前陈述道:“回将军的话,我们要提高警惕,行军时清楚清理路途,派出部队扼守要道,宿舍时选择视野开阔,出入都要结伴走,不能远离,要注意水源地,事先要清理。敌人有个线膛枪手很厉害,但我们的士兵也不差,我建议,组建反狙击手小组,这也是今上教导过我们的……”说到“今上”,他恭敬地拱了拱手。

  冯双礼有点意外地道:“田中尉也知道反狙击手小组?”

  “下官进修过相关科目!”田中守恭敬地道。

  冯双礼这才想起这个矮他一截头的田中尉已经是个前倭人啦,现在领有东南国的户口本,既然是东南军的军官,肯定进修学习过,不学习的军官是不能晋升的。

  东南军有良好的学习机制,军官在大进阶的时候必定学习,比如从校级军官转为将军级军官,最少要脱产学习三个月,有时间的话则要一年。

  还有尉级军官升校级军官,士官升尉级军官,士兵升士官,以及象田中守从雇佣兵军官转为东南军正式军官,肯定要学习,除了洗脑之外,还要提升他们的战斗素养与指挥艺术。

  “好,你继续说!”冯双礼吩咐道。

  于是田中守这个前倭人提出了他有建设性的建议,与东南国《陆军操典》所布置的狙击手有所不同,引发了诸人的强烈兴趣!

第1651章 双方应对

  田中守提出了他的建议,主张安排随大队行动的狙击大组是五个人,三个狙击手和二个观察员,狙击手配备线膛枪,观察员则有双筒望远镜以观察敌情,一旦发现敌人开火,即指示方位给狙击手,可以三把枪一起开火增加命中率,亦可以逐一开枪。

  而在《陆军操典》指导反狙击战术的狙击小组则是二个人,一个狙击手加一个观察员,游动出击,这是教程上的安排,但田中守主张成立狙击大组是五个人,是的合理之处。

  因为那时期的火枪威力不咋地,做不到指哪打哪,而且上膛速度慢,用三杆线膛枪会提高命中率。

  其实双人狙击小组是理想化的情况,之前敌人几乎没有狙击手进行隐蔽的攻击,大家都是枪阵对枪阵,东南军反狙击手战术派不上用场。海战中双方都有狙击手,由于战舰上位置固定,大家的攻击方式是“扫荡”,就是干掉一切冒头的敌人,反狙击手战术无从谈起。

  最好用的狙击枪是线膛枪,贵且不算,装填速度不快,越用越差,当膛线消蚀到一定程度,其精度大减,相当于滑膛枪,所以成建制的外**队几乎不用线膛枪,只有两中华的银元多,敢把银元化烟,这才在军队里装备了越来越多的线膛枪。

  当两中华大量使用线膛枪之后,逼得诸国跟进,如奥斯曼帝国在兵工厂里开始生产线膛枪,到东方的俄国人也有了线膛枪。

  听过田中守的解释,说他的战术经过考验的,他用滑膛枪手当诱饵,对方一旦攻击他们,已方的线膛枪手即时开火,干掉敌人,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冯双礼大加赞赏,吩咐田中守好好干,将来写好总结,上报军部!

  他去看望了伤员,由于是辎重部队,医药充足,所有的伤员都得到了及时的医治,情况不错,伤员们是那句话---情绪稳定。

  当晚冯双礼在辎重营呆着,他召开了军官、士官会议,他分析道:“我们吃了亏,但敌人也暴露出来了,他们攻击辎重部队而不敢与我们正面冲突,表明他们的力量也不怎么样,而且在交战的过程中,表现出他们的兵力不足,火器也差,比不过我们,相信我们此行目的一定会达到!”

  给诸人打气道:“我们人多,火力猛,待到我们建立营地后,战局将有利于我,进可以攻,退可守,完全没有问题!”

  “不要因一次失败而生长失望情绪,从而看不清前景,我们现在主力尚存,物资安在,支持下去完全没有问题,退一步而言,真的守不住了,来年我们卷土重来,一到我军全面反攻之时,任何敌人都挡不住我们的脚步,你们不了解今上,我却对今上很清楚,北海是他是要定的!只要他下定决心,没有不成功的事情!”

  “不是大家不行,而是我轻敌了,我承认,但当我们打醒十二分精神,就是敌人的末日!”冯双礼提高音量道:“不要怕敌人,我们必定成功!”

  他的话得到了诸人的共鸣,大家倍感振奋,纷纷表示“北海是我们的,我们一定要把敌人消灭掉,任何挡在我们面前的敌人与困难,我们一定会把它们粉碎掉!”

  嗣后,冯双礼去看了两个俘虏,他们得到了良好的救助,生命有保障,但与他们的交流很不畅通,他们说的俄语在此地无人能识,只能比划,知道敌人有二百多人,还占据了多个据点。

  针对这种情况,冯双礼决定第二天带上俘虏离开,回到有翻译的中军,再作审判。

  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忙了,睡觉前还找来了赵云来与他交流一下,毕竟赵云来的父亲赵天京在东南军中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两中华的军官经常交流,这面子得给。

  赵云来非常乖巧地道:“冯叔叔放心,我一定配合田长官管好辎重,坚决执行命令!”、

  冯双礼欣慰地道:“你现在才是真正的长大啊,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

  神枪手瓦希里伏在草丛中,树荫与茂密的草丛形成了良好的掩护,哪怕是过往的明军仔细搜索也能让他可以从容地向着路过的明军辎重部队瞄准,但他没有开枪。

  因为他找不到有价值的目标,经过的明军全部一水作训服,除了装备之外再无其它,朴素无比,个个都差不多,没有谁穿着象只孔雀般花枝招展。

  这里是大明军队,以前穿着就是那种“戏服”的装备,顶盔戴甲有护心镜,军官与士兵有着鲜明的对比,一目了然。

  随着军队火器化,出蒙古的军队带着以前明军的装备,但官兵们更喜爱东南军的作训服,那种服装吸汗透气舒服,加上一条装甲背心,穿戴起来干净利落,十分省事,远远好过以前的戏服装备。

  “戏服”这两个字用来形容明军装备是今上所言,他身为大明东南王,有时穿着王爷服装,更多时堂而皇之地穿着东南国的军装到南京紫禁城上朝,谁敢说他!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看来明军中改变军装是迟早的事了。

  东南军的军装中有礼服、常服和作训服,被瓦希里击毙的罗少校过于傲慢,老猫烧须,身上穿的是礼服,配了一堆金灿灿的勋章,带有绶带,格外引人注目,瓦希里不给他一枪才怪!

  现在明军知道对方有一流的狙击手,谁还会拿自己的生命来开玩笑,军官们身上除了军衔标志之外,其余一切能够引发敌人注意的东西统统摘除,而军衔标志既小也暗淡,远远的话不会被发现,让瓦希里的鹰眼也难以找寻出良好的目标。

  他曾经看到一些目标在那里神气活现,口水四溅,指手划脚地训斥着其他人,貌似应该是大人物吧?

  仔细一看,那些人多是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家伙,这样的人会是军官?

  于是瓦希里没有开火,这是聪明之举,那边明军里说话的家伙们是士官,如今明军向东南军的专业化看齐,很多时候是军官发号施令后由士官具体组织实施执行,因此士官的表现很嚣张的样子,瓦希里不为所动。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看到了对方中的一些人,拿着望远镜东张西望,望远镜的作用瓦希里是很清楚的,心中嘀咕着他们的望远镜忒够多了。

  那个年代由于没有进入工业化,玻璃还是贵重的,用玻璃制作出望远镜片更是贵重,全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地方做到了把玻璃做成白菜价,并且望远镜也成了地板价,不过望远镜的外销是不允许的,所以在欧洲,望远镜一样很昂贵,而作为欧洲中被认为是异类的老毛子,其工作水平更加落后,望远镜稀少,看到明军的望远镜之多,让瓦希里不敢轻举妄动,避免被发现。

  在那些望远镜人员的旁边,瓦希里找到了“同行”,他们抱着长枪,眼光如鹰隼,不时地打量着四周环境,有时他们持枪瞄准,动作干练,显示出训练有素的样子,这些人什么的干活,让瓦希里更是心惊,关键是对方人多啊!

  他做了个手势,与两名助手悄无声息地退下,没开一枪。

  明军继续前进,不清楚一个顶级狙击手与他们擦肩而过。

第1652章 清楚敌情

  在与明军队伍背坡的下方树林里面驻有一群人,瓦希里回到了他们当中。

  那些人形状凶恶,多数没有修整脸面,长发长须,胡子拉碴,有的人满脸都是毛,胸毛突突,毛绒绒的一片似小草丛,是为“老毛子”。

  到边远地区讨活的老毛子普遍出身不高,不修篇幅,以致于衣服污垢,加上长相不人士,就似一只只恶鬼,他们或躺或卧,没个站像,不堪入耳的恶骂声时时响起,有好几个倒在草丛中鼾睡,一股浓郁的酒味传过来,竟是华人的朗姆酒味。

  这伙老毛子本来在北海这边杀兽取皮,生意不错,与喀尔喀蒙古部族进行交易,酒是不缺的。

  瘦高个的匪首科什图尼察焦急地问道:“怎么样?”

  他吩咐瓦希里对明军进行袭拢,最好又干掉他们一二个大头头就好了。

  然而瓦希里向他遗憾地摇了摇头,顿时科什图尼察的脸色不大好看,不过他没说什么。

  旁边一个梳着板寸头、长得茁壮的家伙站起来,张口就是一股浓郁的酒味,嘿嘿笑道:“杀狼小子打过一仗,腿就软了,不成了!”

  “哈哈哈”一阵疯狂的大笑,诸老毛子因为轻胜一场,他们是乌合之众,曾把明军给打得鸡飞狗上墙,所以他们不当明军是一回事。

  却不想想,明军不咋地?那些矮个子的倭兵可是把他们给赶跑的!

  那个板寸头家伙叫做布哈拉·伊万诺夫,他狂妄自大地道:“杀狼小子不成,我来上!”

  “对!对!对!”好几个喝高的家伙一起起哄道,竟然抄起家伙,就想去杀明军一个片甲不留!

  他们糊涂,科什图尼察可是不糊涂,否则当初他就不会攻打辎重部队了,不过见他们一副头脑发热的样子,就吩咐布哈拉·伊万诺夫与几个人抄小路过去伏击明军,强调他们光开枪,主要是打明军的首领,以震慑明军!

  布哈拉·伊万诺夫也拿起了一支来复枪带上几个人兴致勃勃地出动了,瓦希里看着他们离去,淡淡一笑!

  瓦希里与科什图尼察相似,都不是嗜酒之人,所以瓦希里的手不颤抖,科什图尼察头脑很清楚,而其他人喝酒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许多人其实赚了不少钱,但钱都花在了酒上,那些部族卖酒给他们可不便宜。

  大概二个小时后,中午过后,去的几个人当中只有二个家伙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当中不见有哈拉·伊万诺夫。

  一问,原来他们找了一个伏击地点对明军进攻,伊万诺夫找了一个认为是首领的敌人,开枪射击,却没打中!

  枪一响,明军立作缩头乌龟,四下找隐蔽处。

  本来按狙击的原则,一旦开枪应该立即转移,毕竟黑火烟升腾,目标极大。

  伊万诺夫倒好,不但不走,还想补射。

  结果对方数枪齐响,倒霉的伊万诺夫就吃了枪子儿,倒在地上痛苦地痉挛,没死。

  另外三个老毛子勃然大怒,他们使用的是滑膛枪,打不到那么远,恃着酒意,居然三个家伙拿起了马刀冲向了明军!

  嗬嗬,这下乐子大了,当明军手里拿的家伙是烧火棍啊。

  乱枪响起,三个老毛子倒在血泊中!

  余下两个家伙见势不妙,脚底抹油,跑掉了,把消息带回来。

  听到后,科什图尼察无言,他完全知道那些家伙的德性,他们死不足惜,问题是那些明军在此站稳脚跟后,会严重影响到自家的生意。

  感到了忧患与压力,而其他人等还在那里吃吃喝喝!

  而带着两个老毛子俘虏回到中军的冯双礼,立即把两个俘虏交给翻译与得力的士官让他们开展工作。

  那两个俘虏不会汉语,也不会蒙古的语言,好在明军中有俄语翻译官!

  两中华之主颜常武志在高远,军队大学中专门开有语言系,俄语亦是其中一个方向。

  士官叫做劳勇,属于专业人士,原来是一个狱头,精擅让犯人开口的技术。

  专业人士做专业事,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在一片鬼哭狼嚎声中,很快就让两个俘虏配合地开口,交代了他们老毛子的情况。

  北海附近老毛子建立有两个大据点,分别是位于北海东北岸边的巴尔古津城,北海最南端的北岸的伊尔库茨克城,他们在几年前已经到达了这块地区。

  叫城是抬举他们了,人数都在五百以下,而两个俘虏又属于伊尔库茨克城派出的前进基地成员,人数不到三百。

首节 上一节 1000/18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酒厂:除了我,他们全是卧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