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匪 第342节
后来他对我说,那些家伙在救火和救人的时候,根本不用心,完全是在磨时间,动作太慢了,总之是让他难以容忍……不过我要说句公道话,我觉得军队和警察愿意干这种事情,已经是很不错了。
毕竟他们不是消防员,理论上来说,这些事情并不是他们的事情,如果是在美国,我估计他们的美国同行也不会干这些事情的,他们最多维持一下秩序,防止有人趁机“零元购”(这是李谦发明的词语),就已经对得起他们的职责了。
另外,李谦这种对警察和军队人员的很不礼貌的做法,真是让人为他捏把汗,好在这里是中国……我没有接受过救援方面的训练,但是我还是出了一把力的。
我和李谦一起将一个受伤的孩子从废墟中挖了出来——当房子倒下来的时候,他的母亲用身体把他保护在下面了——愿这位可敬的女士的灵魂升上天堂——所以当我们把孩子从她的身体下挖出来的时候,那孩子只是一条腿受了点伤,其他的都没什么大碍。
只是他哭个不停——他的爸爸妈妈不在了,没有人有办法安慰这个孩子。
李谦说,他准备收养这个孩子,在他妻子的小学里,就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父母的孤儿。
在救人的时候,卡帕也帮了忙,他也拍下了这残酷而悲伤的情景。
因为画面上有我,我获得了对这幅照片的一点权利,所以我将洗出来的一幅照片一起寄了回来,这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一直到晚上,我回到住处,睡到床上,一闭上眼睛,就看到那个哭泣的孩子,还有他已经死去了,却一直没有闭上眼睛的母亲……”
第四百三十二章 卓别林的见闻(2)
洛杉矶时报自然是全文刊登了卓别林的信件,而且这封信当中提到的卡帕拍摄的那些照片,他们也都弄到了。
卓别林的东方冒险在很多美国人的眼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美国的经济局面这几年来也一直要死不活的,虽然比起胡佛那会儿是要好一点,但是和柯立芝那会儿还是完全没法比。
而要廉价的安慰处在困难中的人,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让他们看看,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们更惨的人。
然后他们就会在对人家感到同情的同时,对自己原本艰难的生活不满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种庆幸——上帝保佑,没有让我落到这样的处境当中。
再加上那些真正统治美国的人都知道,更大的战争正在酝酿,美国迟早都要加入到战争当中,到那个时候,日本也是注定的敌人。
虽然这个时候,美国还不打算和日本开战,但是提前让人民对日本产生恶感,这作为为未来开战提前做的舆论和心态上的准备也是不错的。
所以虽然在美国人被炸死的事情上,那些美国报纸都报道得相对克制,但是对这种没有任何迅速地导致美国和日本开战危险,却能有效地让美国人民对日本感到厌恶的报道,却绝对是受到他们欢迎的。
所以,卓别林的这一系列信件被洛杉矶时报放在醒目位置上连载,甚至卓别林也因此获得了193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当然这是后来的事情了。
在此时卓别林刚刚将他的第一封信发出,而他和他的朋友们也正准备去拜会一下国民党的外交部长张群,好获得一份能在大部分地区出入的通行证。
他们打算先去国防前线那边看看,然后再去北方战场看看。
对于友邦的朋友来帮忙宣传中国的抗战,国民政府当然是支持的,但是通行证这个事情,却还是要考虑的。
这倒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而是担心他们乱跑,要是出了什么安全事故,那就不太好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才是“枪击每一天”,才是“死的随机”的那个国家。
在中国的城市里,黑社会什么的,一般来说不敢惹外国人,但是一旦他们离开城市,进入了乡村,遇到了一位崔三爷之类的人物,那就难说了。
所以张群这边也只能先向上级请示。
蒋介石对此也相当的重视,他在考虑之后表示不能给出通用的通行证,但是他们要去哪里,可以临时申请,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同意。
于是这帮人便首先申请去国防防线看看。
而这个时候,国防防线那边正打得热闹,日军通过上海,调集了更多的军队,开始硬啃国防防线。
日本陆军在重火力上相对欧洲军队是相当不足的,所以虽然中国的国防防线其实按欧洲标准并不坚固,但是日军的进攻也一直没太多进展。
原本日本打算先从长江突破江阴要塞,然后再利用长江,水陆并进,突破国防防线。
国民政府政在江阴要塞部署了好几门德国造的150毫米口径大炮。
在原本的历史上,布置在江阴的是德国生产的专用的SK C/28型150mm要塞炮(其实就是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副炮的要塞炮版本),但是在这个时空里,这种炮还没有交付,(SKC/28型的安装工程十分复杂,除了地面安装的炮塔外,地下还有弹药库、输弹设施等。
在原时空里,因时间紧迫,安装工程无法完全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只能因陋就简。
此外,当时SK C/28型的很多辅助设备如瞄准器尚未完成交付,炮弹也没有引信,无法进行校炮,更无法瞄准射击。
而此时上海已经沦陷,日军正在迅速接近沿江各要塞,没有时间等待瞄准器和引信从德国运来,最终只得将当时中国购买的已经到货的32倍径150炮的引信,改装成供SKC/28型炮使用的引信,并使用象限仪测定仰角、剪型炮队镜进行瞄准。
这也使得这种炮的作战能力大为下降)所以这个时候,被安放在江阴要塞中的150炮就变成了陆军版的32倍口径150炮。
考虑到长江航线的限制,日军较大的军舰很难沿着长江攻上来,而且按照纳尔逊勋爵的见解,“一座有一门炮的炮台,就足以对抗一条有一百门炮的军舰”。
理论上几门150口径的大炮,哪怕是陆军炮,放在江阴这里,还真的相当有用。
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上,150炮并没有起到巨大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国防防线本身就没有起到作用,陆地上已经被突破了,江阴要塞如果要守下去,就会成为一个被包围的孤立的点,而这样的一个点注定是守不住的,所以中国守军也只能放弃了江阴要塞。
那些150炮因为太重了,无法带走,也只能自己炸掉了。
但是这一次,情况却不一样了,国防防线相对完好,虽然因为作战的时间提前了,防线在工程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成,但是日本的准备相比原来也更不充分。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国防防线上是有守军的。
所以虽然150炮降级了,但是整个防御的态势却比原本的历史好得多了。
这样一来,江阴防线上的那些大炮的作用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3月13日的时候,再通过空袭基本上消灭了聚集在江阴附近的中国舰队之后,日军巡洋舰天龙号在几条驱逐舰的陪同下,对江阴要塞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因为国民党谍报工作上的问题,使得日军对江阴要塞的布置实际上相当清楚,甚至于大炮的位置都一清二楚,在此前的空袭中,日本海军的轰炸机就对江阴要塞进行了密集的轰炸。
但是轰炸的效果到底怎么样,日本人心中并没有底。
毕竟这个时候,飞机丢下来的都是无制导的铁炸弹,而且还是顶着要塞的防空火力(当然当时要塞的防空火力也很有限,基本上以高射机枪为主)以及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航空队的战斗机的拦截,丢炸弹丢得到底准不准,日本人自己也不清楚。
也正好就在这一天,李谦带着卓别林以及陈嘉庚一行,来到了江阴附近。
第四百三十三章 卓别林的见闻(3)
为了“展示对盟友的信任和诚意”,国府专门批了个条子,让这些外国友人能进入江阴要塞“参观采访”。
当然,按照正常的规矩,有些地方,理论上还是不让去的。
结果一群人刚到这里,就来了警报,瞭望哨发现日本军舰逼近。
于是陪同他们的国民党军官便提出,趁着日军军舰还没到,让他们赶紧转移。
但是听说有仗打了,大家不但不害怕,反而兴奋了起来,就连李谦都跑出来捣乱,声称机会难得,一定要看一看。
“让外国朋友看看我军如何击退日本军舰,对宣传我国的抗日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我军能够在外国名人面前获得一场胜利,然后在外国大报上面刊登出来,那就是给委员长挣脸了呀。
然后……你说委员长会不会很高兴?”李谦用这样的一段话一下子就说服了陪同的军官,还有要塞的指挥官,然后,一群人便得到了进入要塞的秘密的地下工事观战的许可。
在要塞中,有不少专门给火炮提供射击所需要的数据的观察哨。
这些观察哨都有一定的防护,至少不是日军轻巡洋舰上的那几门140能轻易撼动的。
倒是江阴要塞的150炮的炮位反而缺乏足够的防护,这主要是因为这几门炮并不是要塞建造的时候预定的火炮,放在原本的炮位里很多地方都不好用,结果只好临时另外弄了几处露天的炮位。
当然这样做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好处,那就是日本海军的轰炸机按照原本得到的情报,拼命往最具威胁的“150要塞炮”的炮位投弹的时候,那几门放在露天,仅仅只是蒙上了一层伪装网的150炮周围却连一颗炮弹都没有落下。
在山腰靠近山顶的一个块大石头下面就有一个观察哨,这里正对着江面,视野良好,从碉堡的朝着江面的开口望过去,辽阔的江面一览无余。
李谦和卓别林他们就都在这里观战,这个位置虽然也在要塞的范围内,但是却远离各种炮位,一直以来这里都没有落下过炮弹。
关于这一战的情况,卓别林是这样描述的:“那位上校给我们找了一个完全的观察哨位,这里是一个用天然的岩石还有一种叫做“三种成分符合泥浆”(据李谦说,这东西就是一种中国的罗马水泥)的东西建造的地堡。
上面还有一块很大的石头,再加上旁边的树木和草丛,不走到跟前来,你还真的很难发现还有这么一个观察哨位。
这个地堡里面本来有五个士兵,一台炮队镜,还有一部电话。
地堡并不大,我们这里却有十多个人,如果我们都进去,再加上里面原本的士兵,那就真的是要把这个地堡塞得像个沙丁鱼罐头了——当然,考虑到李谦也在这里,也许我应该把这个比喻改成鲱成鱼罐头。
那位上校毫不犹豫地就让里面的士兵全部撤离,好腾出地方来给我们。
李谦很担心这会不会干扰了作战,但是那位上校告诉他,在这附近还有一处备用的观察哨,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而卡帕则开玩笑说他知道怎么用炮队镜,知道怎么给出所需的读数,只要把炮队镜和电话继续留着,那他就可以完成那些士兵的任务。
于是那位上校就真的将炮队镜和电话机留给了我们。
当然,如果卡帕真的用这个炮队镜读出读数,然后通过电话机将数字告诉了中国人,那他就破坏了作为新闻记者的中立性了。
当然,我既然把这事情说出来了,那就说明卡帕参战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因为我并不是个喜欢出卖朋友的人。
而且,在此后的时间里,炮队镜其实一直被我霸占着——作为望远镜,炮队镜其实还算不错。
当然,为此我也付出了代价——我全程都是蹲着观战的。
而且要命的是,李谦和卡帕站在我旁边,这两个坏家伙一个举着自己带来的望远镜看,一个举着照相机,两个人都把胳膊肘子放在我的肩膀上,好减少晃动。
尤其是卡帕,还不停的吩咐我:“查理,不要动,不要动,你这样动,会影响我的照片的清晰度的!”结果就是,我哪怕想要活动一下都不行。
其他人也挤在观察窗口,过了大概十多分钟,我最先在炮队镜里面发现了目标——日本军舰移动的桅杆。
我首先喊了声:“发现目标。”
然后我立刻就发现自己犯下了错误,因为我发现后面有些家伙(我的眼睛贴在炮队镜上,没看到是谁)试图把我拉开。
好在我机灵,立刻喊到:“我是在逗你们呢……”又过了几分钟,日本军舰更近了,就是用肉眼都可以看到了。
不过这时候,一个李谦,一个卡帕挡在了我的侧后方,把我当支架用。
这很可恶,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也让别人没办法来抢我的炮队镜了……也许是因为担心航道上有水雷,日本军舰开得很慢,而且还升起了一个用于指示目标的气球。
在最大的那条巡洋舰前面是一条更小一些的驱逐舰。
这些军舰也开始朝着我们这边开炮,我们在地堡里,只有朝着江面方向的视野,所以炮弹的落点在哪里,我们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