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文匪

民国文匪 第117节

首先,道路两边到处都能看到正在趁着农闲,修整田地,挖掘沟渠的农民。

“苏区各乡党支部,还有各村的党小组,都在这个时候,组织苏区人民,兴修水利。另外各个乡的赤卫队,也都在趁着这个机会加强训练。”前来迎接李强的一位同志很自豪的说,“另外,我们还在各个乡里都开办扫盲学校,只是大家手抄教材,实在是太慢了。这一次,有了油印机,就真的好了。”

李强听了,心中也忍不住升腾起了自豪之感。在中国的历史上,还从没有一支力量,会这样的重视对人民的教育,会在哪怕是在别人看来还处在朝不保夕的处境中的时候,就愿意在这种百年大计上花费力气。

“苏区的工作做得好呀!老实说,我们得到你们要我们送教材和油印机过来的时候,还吃了一惊,没想到你们的教育已经搞得这么好了。”李强说,“我们这次还带回来了全套的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教材,这都是如今中国最好的教材了。另外,再过两个月,我们在上海大学校办工厂的工人夜校中接受教育的一批同志就可以结业了,他们回来之后,不但能在兵工厂工作,也能在扫盲学校给大家帮忙了。”

“这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呀。”那个同志笑着说,“先不说远的,就红军来说,只有有文化的战士,才能明白我们是在为什么而战斗,才知道我们的每一次作战行动的布置的想法和意义,才能机动灵活地充满了主动精神地去进行战斗。我在南昌起义的时候就加入了——嗯,那个时候,我们还不叫工农红军,那时候,我们打仗,还是上面指挥怎么打,就怎么打,要是被打散了,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现在的工农红军,在打仗之前,大家都了解自己的作战目标,即使被打散了,哪怕是单个的战士,都会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作战任务。所以,如今我们工农红军的战斗力,那比起南昌起义那会儿,不知道强多少了。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呀。”

“而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况且我们如果不愿意在长远的事情上下去功夫,人民怎么会相信我们是真的不是搞流寇主义,不是干一把就跑的山大王?”另一个同志也说到。

大家就这样一边说着,一边沿着道路向前走,又走了一段,前面远远地是一个小镇子了。

“前面是张湾了,这里有我们的乡政府,我们一会儿就到这里休息一下,人要休息,毛驴也要喝水吃东西。”带路的同志说道。

继续向着镇子走了一段,便有拿着梭镖的赤卫队员前来盘查,带路的同志出示了路条,又说明了一下情况,一行人便被一个赤卫队员领着,进了镇子。

远远地望过去,苏区的小镇和苏区外面的小镇似乎也没什么区别,但是一走进来,李强就立刻发现苏区中的小镇和外面的小镇完全不一样。

首先地面上虽然一样是红土路,但是却干净的多,至少不会看到到处都是人畜粪便的情况。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也明显比国统区的人更忙碌,无论男女老少走起路来都带着风。虽然忙碌,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有笑,眼睛里面也都有光。不像李强所熟悉的那些乡间小镇,镇上的人无论年龄,大多表情麻木,举止迟钝,便如许久都没有上过油的机器,全然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那个赤卫队员带着他们往里面走,不时地还和从旁边经过的乡亲们打个招呼。

“柳叔,你这是去干啥?”

“干啥,给打井的兄弟送水去呀。这几位是我们的同志?”

“是呀,乡长在吗?”

“乡长在乡公所教那些皮猴读书呢。”

“镇子里面在打井?”李强问道。镇子就靠着一条小溪,小溪的水深虽然不足以支持航运,但是即使是如今的枯水期,那条小溪里面的水量支持小镇的日常生活应该也还是绰绰有余的。一般来说,有了这样的一条小溪,人们就很少愿意花力气打井了。

“是呀,上面说,吃的水和用的水要分开,才不容易得病。所以乡里就带着大家打井呢。如今镇上,还有各个村子都在趁着农闲打井呢。”

吃的水为什么要和用的水分开,吃水要吃井水,还要烧开了吃。这些道道,乡里的一般人其实并不太清楚。乡里的干部说小溪的水里有很多人眼睛看不到的小虫子,吃下肚子,就要生病。乡里人只觉得多少年来吃这溪水,早就习惯了,哪有这些事情?不过乡里的干部都是靠得住的好人,帮大家打了土豪,分了田地,大家也信得过他们,觉得他们不会说瞎话。再加上也是给自己做事情,所以大家也就跟着干了,反正不吃亏。

李强便跟着这几个同志到了乡公所,正看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正在一块用锅底灰涂黑了的木板上,用红土疙瘩画数字,教一群孩子背加法表呢。

“这就我们乡长。”赤卫队的那个小伙子说。然后他便打算上前去向乡长报告。李强却一把拉住他道:

“等一下,等他教完。我们都不急的。嗯,我们先把毛驴身上的东西卸下来。”

几个人便将毛驴背着的东西卸了下来。不过这时候,乡长已经看到他们了,便和那些小孩子说了几句,然后小孩子们便都站起来说笑起来。

乡长走了过来,小孩子们也跟着围过来,颇为好奇的围观起了李强他们。李强他们将介绍信给乡长看了。乡长便让他们去乡公所的堂屋里面歇歇,又帮着他们将东西都搬进了堂屋,还让人把毛驴牵去喝水喂食。然后又去给他们拿来了一个茶壶,倒了些茶水。

李强是第一次来,但是这样的运送东西的队伍却不是第一次来了。乡长只是看看他们的介绍信,就知道他们是送货过来的。大家便一边歇着一边攀谈起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在瑞金,李德胜同志那里,刚刚得到了从上海那边发来的一份电报,电报中告知他们,很多原本因为到苏区购买药物而被国民党特务抓起来了的商人,很多都突然被放了出来,而且很可能被国民党特务用作掩护,进入苏区,可能有相应的阴谋,希望苏区方面加强防范。

这两年来,人民党在白区的情报工作也越来越成功了,这个情报应该有很高的可信度。于是李德胜同志便在干部会议上和大家讨论起了加强防范的问题。

“我觉得他们翻不起大浪。”朱玉阶摆摆手说,“他们无非是想要混过来刺探一些军情,但是我们的组织已经健全了起来,他们到哪里都有我们的眼睛盯着,人民群众站在我们这一点,他们又能搞得出什么名堂?我们一定能战胜他们的。”

朱玉阶先定了个调子,然后大家便纷纷发言。林彪同志就觉得,虽然朱总司令说得没错,但是该小心也还是要小心。他觉得那些国民党特务肯定还是在打苏区的秘密工厂的主义。

“他们肯定以为我们有个化工厂,肯定是一心想要把它找出来。我们苏区需要有外面的商人进来,给我们带来一些必需品。所以我们对这些商人要外松内紧,进不能吓着正常的商人了,也不能放任他们搞事情。”

“南京的同志已经得到了所以曾经被国民党特务抓住过的商人的名单,” 邓子恢同志补充道,“很快,他们会想办法把名单给我们送过来。不过我觉得,这些商人并没有受过什么特务方面的训练,他们自己直接来进行特务活动的可能性并不大,我们真正要注意滴,使他们身边带着的人。那些特务很可能装成他们的跟班混进来。”

“同志们,你们应该都知道,曹操的那个捉刀人的故事。崔琰装曹操,为什么被看出来了?我想,这很可能是因为,无论崔琰怎么装,最后能做决定的还是床头捉刀的曹操。所以他就不能不看曹操的脸色行事,这就让人家有机会看出来了。那些商人的水平,比崔琰不知道要差多少,特务的本事那和曹操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只要我们小心注意,就一定能找出他们,抓住他们的……”李德胜最后这样说。

第一百四十章 礼物

赵福才带着一个伙计进了“匪区”。

这是赵福才第四次进入“匪区”了。前三次他也都是只带着一个人进入“匪区”的。这也正常,“匪区”一直在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之下,要进入“匪区”做买卖发财的,往往需要爬山越岭,人越多越容易出问题。

在第三次进入“匪区”,用洋火和盐从那些“赤匪”那里换了一些磺胺,然后回来的路上,他一头撞上了国民党的巡逻队,然后就连人带货一起被抓了。货自然是没了,人呢,也被关进了监狱。

进了监狱,照例是挨了一顿打,好“知道知道规矩”。赵福才一看到那些刑具,立刻就表示自己已经知道规矩了,愿意立功赎罪——也就是给钱啦。然后那边就给了他一个相当高的立功赎罪的标准,然后,赵福才真的拿不出来,于是就被结结实实地教育了一番“规矩”。但是拿不出,就是拿不出。赵福才被关了几个月,家里几乎全都空了。那些人也弄清楚了它的家底,便将他丢到牢房里面不再理会他了。

一个月前,他突然又被提了出去,又有一些人来找他,要他立功赎罪。赵福才当时就吓得小便失禁。后来才知道,这次的“立功赎罪”并不是要他拿钱出来,而是要他带着人进入“匪区”去办事情。

“只要你老老实实的,这次回来,就放你回家,明白吗?”

于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恢复——毕竟赵福才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像个人了。若是这个时候就去“匪区”,那些“赤匪”只要瞟他一眼,就肯定能发现他不对劲,那还怎么干事情嘛——之后,便和一个化妆成他的伙计的特务一起,进了“匪区”。

就像在进入“匪区”之前,会被各种盘查一样,在进入“匪区”之后,他们也会被“赤匪”各种盘查。若是在以前,赵福才对于这样的盘查根本就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这盘查,只是针对那些想要混进来干坏事的特务的,他只想要贩卖点东西赚点钱,而“赤匪”们也需要他们,所以根本不会真正为难他们。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了,当他看到两个拿着梭镖的赤卫队员走过来的时候,却忍不住的浑身发抖,几乎走不动路,还是他身边的那个“伙计”轻轻地推了他一下,他才反应过来。

“这不是赵老板吗?好一阵子没来了。这次你们过来,带来了什么东西?”那个走在前面的赤卫队员却还认得他,主动这样说道。

“盐……盐巴,还有针线,还有……”赵福才磕磕盼盼地说着。

两个赤卫队员想回看了一眼,其中年纪大一点的那个便开口到:“赵老板,你这话和我们说,有什么用?这话你要和我们乡长说才对,你说是不是?”

首节 上一节 117/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