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带领许褚投奔曹操 第122节
站在首席位置的郭嘉,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而是看了眼身后一名年近四旬,几缕长须的儒装男子。
他正是刚刚拜入曹营,同为颍川仕子,荀彧的侄子荀攸。
说是侄子,其实年龄比荀彧还大。
荀攸会意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是郭嘉给他机会让自己崭露头角。
毕竟新人是很需要这样的机会的。
“丞相,青州地势险峻,河流分支众多,且气候多变,根本不适宜后勤补给运输。”
“若是在下没猜错,这是袁绍在声东击西,意图掩盖他的真实目的。”
荀攸就这么一句话便让曹操侧目。
确实啊,青州的地势,山岭河流都太多了,后勤的补给肯定容易出纰漏。
“然则,公达以为袁绍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曹操靠在椅背上,郑重的看向荀攸。
文若举荐之人可真是各个奇才。
先有奉孝,今又有公达,不愧吾之王佐。
荀攸看了一眼曹操身后的版图。
黄河沿线的渡口不算多,几个州郡连一起也有十多个。
要猜出具体他会从哪个位置下手,可不是桩简单的事情。
就连郭嘉也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好一会过去,郭嘉和荀攸二人齐声说道:“延津渡口,白马城!”
曹操扭头看了一眼白马城的位置,狐疑道:“何以见得?”
这一回,郭嘉再次退了回去,把机会让给了荀攸。
“丞相,虽说并、冀、青三州沿河多有渡口,可唯有延津渡口是渡河后一马平川的官渡大道。”
“袁绍号称七十万大军,其步旅铁骑,若是不能施展开,如何与我们决战。”
“在下附议。”
郭嘉这才补了一句。
之后荀彧、陈群也纷纷附议。
这一群颍川仕子们,还是很团结的。
曹操微微颔首。
这么分析,确实没有大问题。
可他总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
但具体哪里不踏实,他又说不上来。
沉吟了一会,门外的甲士突然跑了进来作揖道:
“丞相,军师回来了,已经到了府门外。”
听到许川回来的消息,所有谋士都忍不住朝外探头看去。
作为没有见过许川的荀攸,内心也是充满了期待。
他想看看这个不败神话的麒麟才子会不会赞同颍川一族共同得出的答案。
“好!快快请进来!”
曹操兴奋的站了起来。
瞬间,不安宁的心也踏实了起来。
现在他算明白了刚刚为何觉得七上八下。
原来,是少了他啊!
【ps:求自订,求全订!!!】
===第一百零四章 荀攸拜上,谋士阵营齐备!(4/5)===
载曹操火急火燎的派快马加急传令自己赶回来,许川还以为是他为自己准备的礼物到了呢。
结果进入府厅后一听,是袁绍连续的几个动作,让老曹坐立不安了。
“云霄,这些天我们讨论了不少,都觉得袁绍在青州方向聚集兵马,不过是虚张声势。”
“而他真正的目的却是想偷袭白马城,之后从官渡出兵,攻克兖州。”
“对此,你怎么看?”
曹操说完,众人都看向了许川。
其中荀攸更是从许川走进府厅后,目光就没从他身上抽离过。
还真是如此年轻,今天算是有幸与之一起谋略天下了。
“分析的很对啊。”
就这么一句话,曹操就觉得安心了不少,连云霄都这么认为,那看来是没有大问题了。
郭嘉等人早就习惯-了许川说话的方式。
他若是赞同你的方略,便不会过多去赘诉,只有他跟你意见不同的时候,才会说一大通。
这是好事。
证明颍川一族看法没有出现任何的偏差。
唯有荀攸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毕竟他对于许川可是抱着极大的期待感。
甚至希望他能提出不同的见解。
像他这个年纪了,说好胜心强那是假,不过来许昌前听荀彧、陈群他们把许川说的是神乎其神,但到头什么没看到,难免有些失落。
“云霄不是从徐州赶回来的吗?”
“这个时候你去徐州,莫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荀攸看向许川问道。
第一次见面,他没有称呼许州牧,而是跟众人一样称呼,也是因为先前众人对他的评论都是没什么架子很好相处的一个人。
想必对此不会介意。
而荀攸这么问,其实是心中有一个疑虑。
许川跑去徐州,难不成是因为他觉得袁绍不是在虚张声势,而是真真切切的认定徐州可能有仗要打。
此去是为了勘察以及协防。
“这位是?”
许川这才发现,谋士阵列中多出了一个人。
“这位是我侄子荀攸荀公达,也是颍川名仕,特来为朝廷出力。”
荀彧上前引荐了一番。
“你就是荀公达?”
许川略显惊喜的反应让荀攸有些意外,“莫非,云霄还听过在下的名讳?”
对于自己知道许川他不觉得奇怪。
就算陈群荀彧不说,这几年他的名字也在颍川一带传疯了。
什么经天纬地,麒麟之才,神鬼莫测。
问题是自己这种第一次出仕的人,他又是如何得知。
“略有耳闻,公达也是大贤,丞相有你的辅佐,迟早大业必成。”
许川礼貌性的笑了笑。
“惭愧,惭愧。”
荀攸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今天总算见到他了。
好家伙,现在这议政厅内,荀彧、郭嘉、贾诩、程昱、荀攸全部到齐。
曹操最强大的班底,五大谋士,军师联盟。
相比于袁绍所谓的六大谋士,这五人可是实打实的当世一流,没有水货滥竽充数。
每个人都帮着曹操立下过汗马功劳。
看着身后的五人,许川觉得能见到这历史性的一幕不容易啊。
毕竟,因为自己的介入,老曹的五子良将都没能凑齐。
上一篇:三国:曹家逆子,开局抢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