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925节
“陛下,当年您在带兵打仗之时。”
“就总是善用奇谋。”
“让敌军将领永远都猜不出陛下的打算。”
“现如今,陛下倒是把这兵略放在了朝堂之上。”
“不要说李秋,就是臣跟随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
“也是同样觉得陛下所做甚为不解。”
“不也一样是没能猜出陛下的最终心意?”
“要不就由臣,前去芙蓉园,斥责李秋一通。”
“叫他亲自过来给陛下您赔罪?”
听到此,李世民生气的一摆手。
“呵,既然这小子几次三番的看不上这右仆射之位。”
“这次干脆就随了他的意,干脆就免了他的职!”
“也省得因为他,闹得朕这朝堂之上,鸡犬不宁!”
听到此,长孙无忌的心中不由得一紧。
这尚书右仆射之位,在李秋自己觉得,是无关紧要。
就算是不做,也是难得清闲。
可是在已经知晓了他的身份,并且已经暗中在帮着李秋发力。
助他成就将来大业的长孙无忌和武士彟心中。
这宰相之位可是重中之重的。
就是当年的李世民,在做秦王之时。
不也是身为天策上将,手握兵权的同时,还兼任的中书令的重要位置?
这也是将来,李世民能顺利登基,稳定朝局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陛下,您当初让李秋来做这右仆射。”
“不也是想着磨炼一下他身上的锐气。”
“让他多了解一些人情世故,尽快的融入到这朝堂中来。”
“这几年来,李秋做事倒也勤勉,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
第984章 我们能走,你不行
听着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那望向窗外的目光,却是异常清明起来。
“就目前看,李秋在任右仆射的这几年。”
“确是没有让朕失望。”
“虽说期间也做了不少错事。”
“但是,他做的那些功绩,却要更为的耀眼。”
“想当初,克明还在世时,就一直想要将李秋培养成接班人。”
“他确是没有看错人。”
“李秋在这个位置上的历练,也是颇有成效。”
“只不过,现如今在李秋的周边,已经不知不觉,渐渐聚集起了一大批人。”
“像程名振、段仑、宋佑、马周、高季辅、屈和泰,都是他芙蓉园嫡系。”
“而像温彦博、戴胄等不少朝臣,同他也是来往密切。”
“同时,在朝堂之上他还有着柴绍、武士彟、房玄龄、唐俭、李靖,你,等等太多人的关照,支持。”
“要说他以及芙蓉园的影响力,怕是丝毫不弱于东宫。”
“也难怪,这一次承乾要如此的针对于他。”
“若李秋只是一位朝臣的话,那他就早已经超出了身为臣子的界限。”
听到这里,长孙无忌无奈的轻叹一口气。
“陛下!”
“可现在的关键是,李秋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什么臣子。”
“而是您和娘娘的亲身骨肉。”
“这大唐真正的嫡长子!”
“当初,在您把他留在身边,将他推到高位,让他去做宰相之时。”
“您的心中,定然也没有就只打算让李秋做一位大唐的臣子吧?”
长孙无忌,对于李世民实在是太熟了。
熟悉到一句话就能直击李世民的心灵。
以至于让李世民在这种问题上,根本就没法去狡辩。
于是乎,在沉默半晌之后,李世民轻叹了一声。
“还是那句话。”
“在朕最终做出决断之前,朕不许你们任何人,提前去做出选择……”
……
在另一边,芙蓉园之内。
李秋是悠闲的喝着茶,大有一种连续上了几个星期的班,突然间迎来了国庆黄金周假期一般。
浑身上下都是透着舒服和通畅。
哪见到半分的失落?
而坐在他一旁的房玄龄和唐俭两个。
则是完全没有他这样的惬意感官。
相反,正愁眉苦脸的在那里不断的相劝。
让这个迷途的浪子,能够早一点迷途知返。
最终,听他们两个唠叨来,唠叨去,李秋也是无奈的说道:“房大人,老唐。”
“现如今想都不用想。”
“今天发生之事,早就传到了陛下那里。”
“说不准,一会儿陛下要降下怎样的惩处来呢。”
“所以我这个右仆射之职,肯定是没有了。”
“还有,这件事你们也不必劝我了。”
“现如今,春耕的事情已经步入了正轨。”
“相信只要这些种子种植下去之后,咱们大唐注定了连年丰收。”
“粮食多到怎么吃也吃不光。”
“而外面的那些邻国,不听话的都被灭掉了。”
“至少百年之内,大唐再无外患之忧。”
“剩下的,也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平常的政务。”
“琐碎至极,甚至让人厌烦。”
“我留下来,其实也没什么好做了。”
“倒也不如落得清闲。”
“等过完这个年节,我就要带着家人孩子一起,游山玩水去了。”
“到时,也能离这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朝堂,远一点。”
听到此,房玄龄也是轻叹一口气。
“你这刚多大的年纪,就整日想着游山玩水。”
“徒劳浪费了大好的天赋和时光。”
“不过,这大唐,这天下,早晚都是要交给你们这些年轻的。”
“我如今年岁也大了,身体和精力,也是大不如从前。”
“如今陛下既然让我不做这宰相之位。”
“我也就趁此机会,离开长安,退隐田园的好。”
“只不过,我这心里还是对这大唐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