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846节
如此一来,李秋直接就赚了3600点积分。
对于这种送分题,李秋自然是不会吝啬。
直接就将积分兑换成了更为有用的能量水晶。
【叮!宿主4000能量积分兑换能量水晶成功。目前宿主共有能量水晶8颗,系统积分300点。】
第二天,李秋直接就找到了柴绍和秦琼、程咬金三人。
告知他们自己打算主动发兵,攻打吐蕃。
其实早在之前,柴绍和程咬金两人就已经听秦琼说过。
在上次扶州僚民叛乱,李秋率军攻入吐蕃境内之时,就已经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战意。
李秋他这一次来,一方面有朝堂和太子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是李秋仍没放弃灭掉吐蕃的念头。
这个小子,只可惜出身过于低微和生在太平盛世。
不然的话,绝对是一方枭雄。
所以当李秋这一次提出来这个想法之后。
柴绍等三人竟然没有太过明显的反对。
不过也是皱眉嘱咐他说道:“我们三个陪你一起来,就是来给你打下手。”
“帮你坐镇中军的。”
“眼下这四万余幽州军,以及大军的粮饷,也都是你们幽州一力承担。”
“如果你一定要对吐蕃用兵,我们几个年岁也都老了。”
“不会阻拦你。”
“但是,关于这件事,你也一定要斟酌好。”
“在眼下这种,你同朝廷紧张的事态下。”
“你若是再私自动兵,对大唐的属国主动挑起战火。”
“这个把柄,可是不轻,足可以让你身败名裂,甚至是更为严重。”
“你一定要仔细想清楚才是。”
“而我个人对你的建议是,将大军调至凉州等地。”
“那边正好战事较多,那些僚民也经常闹事。”
“距离河州这里也不算远,勉强上打着这个由头还算是勉强说的过去。”
“至少这样,你不至于太落口实。”
听着柴绍的话,李秋认真的点点头。
“义父,您说的话,我明白。”
“我也不想瞒着义父您,还有两位伯父。”
“我自己的想法,或是一份初衷,就是替大唐,替我大唐百姓扫清周边的威胁。”
“至少是二三百年内,绝不会有威胁到大唐的国家、势力出现。”
“现如今,东突厥已经被我们灭掉。”
“西突厥也已经被我们赶走,远赴了波斯地域。”
“硬骨头高句丽,也已经被我们攻下了怀远、辽东、新城这门户险峻之地。”
“也不再是什么威胁。”
“至于什么高昌、吐谷浑,更提不上是什么威胁。”
“我大唐想要征服他们,并不是什么难事,也只是时间问题。”
“眼下,在我大唐的周边,也就只剩下了这个版图极大,东临大唐,西临西域的吐蕃。”
“只要将它再除去,我的这份宏愿,也算是基本上完成。”
“到时候,我就向陛下和娘娘请辞。”
“离开长安,远离这里的朝堂,以及皇权的纷争。”
“过我的荣华富贵,安逸、自在的小日子去。”
“也免得太子殿下,看我不顺眼。”
“他是君,我是臣,还是离他远一点为好。”
“眼下随着这些皇子们年龄越来越大,羽翼也越发的丰满。”
“怕是这大唐,这朝野之中,还有一场大风浪将要到来也说不定。”
“我对这些所谓的地位,权柄,是真的没什么兴趣。”
“倒不如求个清静,远走高飞的好。”
听着李秋的话,柴绍、秦琼几个也是不由得皱眉。
李秋,向来就是如此。
正如他自己所说,对于世人所追逐的权势,他是真的不感兴趣。
同时,李秋仿佛永远都是很少考虑自家的利益。
都已经到了眼下这种时候了,他竟然还在想着为大唐,为这个天下的百姓们扫清威胁这种事。
可是,不仅是他们,还有着太多的人,都已经将李秋看成了大唐未来的支柱。
定海神针。
最重要的那个重臣。
又有谁舍得他走?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也只能说是这位太子殿下,无才无德。
仅仅是监国几个月,就闹到了这种鸡飞狗跳。
生生逼走贤臣的地步。
最终,对于李秋的这个想法,他们几个也没有多说什么。
更是没有相劝。
他们也了解李秋的秉性,知道劝他也不会听。
也可能如今只是说说气话,以后等陛下重回长安,也就好了。
到时候假若李秋再想要走,他们到时再劝也来得及。
随后,驻扎在洮州边界处的幽州大军,也开始快速的调动起来。
做着大战前的最后准备。
同时,几匹快马也朝着扶州的方向快速赶去。
也让扶州城那边的李道宗、席君买等人做好准备。
等到这边的仗一打起来,他们那边也即刻动手。
也就在这时,吐蕃毗邻大唐洮州、河州地域的迷桑城内。
弃宗弄赞和诸多重臣,军中将领也在全神贯注着盯着对面幽州军的动态。
第909章 不按套路出牌
所以当他们一看到对面幽州军的不断调动。
粮草筹集,兵器整备,防御工事休整等等这一系列的迹象后。
所有人都高度紧张起来。
这若是在以前,以他们的自信,绝对是毫不理会。
可是上一次的那场仗,实在是打的太惨。
大唐幽州军的强悍,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双方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处在同一个级别。
连弃宗弄赞亲自建立起来的十万精锐都被打成了这个德行。
若是换成战斗力很一般的吐蕃各地州军,这仗还有一个打?
现如今,不管弃宗弄赞还是吐蕃重将领,他们多么的自傲,有自尊心。
可是在这支来自幽州的大唐铁骑面前,他们真的是没有自信。
这时候,吐蕃重要文臣禄东赞试探着说道:“赞普,那批大唐太子秘密送来的工匠们,都已经妥善安排到了逻些。”
“按照当时大唐太子送来的口信,大唐的朝廷已经命令,催促了多次。”
“让这幽州王返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