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553节
“正常来说,这玉米的价格远远低于稻米。”
“但这北平王私自下令,严禁玉米外供,造成了这种奇货可居的现象。”
“以此谋求巨额的差价。”
“臣觉得,北平王这种做法,实在是应该加以管控才是。”
在萧瑀之后,岑文本和其他几位大臣也是纷纷附和。
“臣等,也觉得萧大人所言极是。”
“而且不仅是要放开这些粮食的供应。”
“最好是能将幽州等十三州的作物种子讨要出来,在全国予以推广,造福天下才是。”
“不能让这些作物成为那北平王谋私利的工具和手段。”
听到此,魏征不由得冷眼看了他们一番。
“几位大人这话,未免有失偏颇了吧?”
“岑大人,你府上的那几本春秋时的古本,魏某向你借了许久了吧?”
“只求你能借我读上几日,予以拷教,编纂入史书之中。”
“只要你肯借出,功在千秋后世,但你为何不借?”
“还有萧大人,你的亲家开的布坊,染出来的颜色最为漂亮。”
“您又为何不劝他们将染布的秘方公开,以利于长安城和大唐的百姓?”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没想到几位大人连圣人言都忘之于脑后了……”
第628章 柳城,以后改归大唐了
听见了魏征如此抢白之后,在场几个人顿时你一言我一语的同魏征吵了起来。
这时候,李世民无奈,只好叫停他们。
让他们都闭嘴。
随后他又问了房玄龄幽州那边的情况。
房玄龄也是如实禀报,说高句丽大将惠真带领的三万大军在燕云新城大肆抢夺我百姓之粮食、牲畜。
打伤上千人,重伤者几十,死亡者七人。
而后北平王李秋和云中公主两人率军赶到。
携八千兵士,夜袭敌营。
斩杀高句丽兵士一万余人,我方战损不足两千。
已经将高句丽击退回了柳城。
听到此,李世民点了点头。
“这高句丽,在前朝时击退了隋朝大军三次。”
“现在就自以为是,翘起尾巴来了。”
“如今让他们吃一吃苦头,知道一下我大唐的厉害也是件好事!”
……
另一边,在大安宫中。
孙思邈几乎是每日都名义上过来为太上皇诊病。
但实质上,他就是来陪太上皇聊聊天,说说话。
尤其是同太上皇说一说幽州前线和李秋的最新消息。
太上皇李渊所在的大安宫,虽说也有专门的官员同他禀报天下大事。
但颇为的空洞,简略,时间上更是不及时。
自打知晓了李秋的身份之后,太上皇仿若是再次找到了活下去的目标。
戒了大酒不说,甚至是每日开始简单的打打拳,锻炼一下身体。
并在孙思邈和太医的精心调养下,他的身体也是越来越好。
现如今,每天听一听孙思邈这边的新鲜事,关注一下朝廷方面的新闻、动态。
已经是太上皇最有兴趣之事。
好在孙思邈的神医身份,出入大安宫也是较为方便。
旁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
太上皇这边的身体越来越好,但是长孙皇后近来的情况却是越来越差了。
原本,她就是旧疾在身。
由于生下的子女较多,自来体弱。
这几年来,又是连续经历了数次波折和各种劳心之事。
以至于病情越发的严重。
尤其是这一次李秋闯下大祸之后,她就一直是强挺着坚持。
经常还要去芙蓉园那边去安慰怀孕中的罗可心和武珝等人。
现如今,李秋平安无事。
罗可心那边的孩子也是顺利出生。
在失去了心中那口气支撑后,她也随之病倒。
长孙皇后的病倒,整个皇宫和朝廷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李世民,每天都会抽大量的时间相陪。
太医署的诸位太医,更是急的脚底板冒烟,苦思诊治之法。
李世民加给他们的压力,比山还要大。
但长孙皇后这是旧疾积郁,再加上体弱气虚,短时间内又哪是那么容易治好的?
自长孙皇后生病后,有乐公主几乎每天都要进宫探望,陪着说说话,聊聊天。
见到女儿如此孝顺,长孙皇后也是颇为安慰。
没事也可以从有乐公主嘴里,知道些芙蓉园的近况。
当听到罗可心、武珝和孩子都很好时,长孙皇后也能放下心来。
除了有乐公主,现如今居住进武德殿的魏王李泰,也是每日都进宫请安。
好在如今他距离皇宫的位置也非常近。
出了武德门,再入太极门也就到了。
虽说皇宫巨大,也需要好一阵的路程。
但相比于以前他居住的王府,可是要近了太多。
见到有乐公主和魏王李泰每日都来拜见。
但极少见太子李承乾的身影,长孙皇后不由得心中担忧。
在以往,李承乾绝对是诸多皇子、公主之中,最孝顺的那个。
但这一次自己生病,他却极少露面。
是不是足疾又越发严重了?
虽说对于太子足疾严重之事,李世民有意隐瞒长孙皇后,以免她忧心。
但长孙皇后还是从太监徐德那里能听到不少的消息。
这也让长孙皇后着实的为他着急。
长孙皇后也知道,李承乾身为大唐的储君,太子,若是患有如此严重的足疾,影响可就太大了。
不过,很明显,长孙皇后是多虑了。
近些日子来,李承乾的足疾非但没有严重。
反而是在称心的精心治疗下,缓解了许多。
虽然走路依然是跛脚,但已经不那么疼了,相对以前也轻快的许多。
这种极其利好的现象,也是让李承乾心情大好。
甚至是还抽空赏了张玄素一个面子。
跟着他上了两节课,读了些经史,听他讲解了一通大道理。
除此之外,剩下的所有时间,李承乾都用在了称心的身上。
他们两个人,简直是耳鬓厮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