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521节
直到这时,一旁李世民关切的问道,“孙思邈,太上皇如今的状况如何?”
孙思邈此刻深呼吸了一口气,认真的答道:“回禀陛下,太上皇此刻虽然身体虚弱。”
“但明显已经比当日好了太多。”
“若是细心照料,按时服用汤药,不出半年,就能恢复如初。”
听到此,众人无不露出喜悦之情。
就是太上皇李渊,也是不住的暗自点头。
以前,他是一心求死。
哪怕是一天都不想多活。
可是现如今,他不敢死,他真的希望能亲眼看着李秋排除万难。
登上这李唐江山的储君之位。
在他的心中,这天底下就没有任何一个皇孙,比李秋更有资格来传承这座江山的了!
这时候,武珝为李世民等人泡好了茶。
而李秋却是有些犹豫,“孙思邈,太上皇如今这身体虚弱,是不是喝不得这茶?”
可还不等一旁远处站立的孙思邈说话,太上皇李渊却是笑着摇头说道:“一杯茶,当不得事的。”
“你是不知道,在大安宫中,有时候我最想念的,就是武珝丫头泡出来的茶。”
“这一样的茶叶,一样的水,一样的茶壶。”
“可就是感觉武珝丫头泡出来的好喝,更有意境。”
“李秋啊,还同以前一样,你把这一次你在草原上发生的事情,跟我讲一讲。”
听到此,李秋不由得有些发愣。
眼神中略带犹豫的瞥向了李世民。
毕竟,这一回李靖、唐俭等人可是没少替他担罪名。
他一时间没想好,是该如实讲呢还是得按照剧本……
就他这点城府,哪还能瞒得过李世民的火眼金睛。
当即是冷哼一声,“你的罪该处罚的都已经罚完了。”
“既然太上皇问你,你就如实的去说。”
第595章 我还没死呢
随后,李秋也就如实的,把自己这一次的经过全都说了一遍。
当李秋谈及清河崔家那宛如小城池一般的庄园,如何的打死官差,将一州刺史程名振关押入他们家私牢。
又如何蔑视自己的大军,拒不交人,猖狂至极的事情时,太上皇李渊,李世民两人尽皆是怒目圆睁。
太上皇:“现如今的这门阀士族,他们怎敢就如此?!”
李世民:“哼,看来这一次,你杀的这崔家之人,还是少啊!”
而当李秋说到自己如何率领两千人左冲右突,寻找乙失夷男的踪迹。
又是如何一个人硬撼乙失夷男身旁五百亲卫,最后吓得这些亲卫四散而逃。
自己取了乙失夷男的项上人头人际,连李世民都是心神震撼,连连叫好!
“好!”
“李秋,你打的这几年的仗,比朕当年打了十多年的仗都要精彩至极!”
“不愧是我大唐虎将,扬我大唐之军威!”
而太上皇李渊,此刻是一直紧紧的盯着李秋。
眼中满是欣慰,欣喜。
越看越是喜欢。
这样一个一腔热血,忠肝义胆,有一颗赤子之心的李秋,可远比那些什么李承乾、李泰、李恪等整日玩弄权术,邯郸学步的皇子们,强过了太多太多。
这才是他李家真正的好男儿,他的好孙儿。
有自己,以及他父亲年轻时候的血气方刚和胆魄。
这也只有这样的当世枭雄,才能真正的去治理好一个国家。
也就在这时,罗可心急匆匆的快步走了出来。
跟李世民和太上皇见礼。
无比惶恐的连连道歉,说自己刚刚在房间内跟孩子一起睡着了,并不知晓陛下和太上皇亲至。
请求恕罪云云。
这时候,李世民笑着摆手,说不必拘礼,这又何罪之有。
而太上皇,则是在李秋等人的搀扶下,缓缓的站起身来。
“难得出来一趟,我可得看一看这娃娃长得什么模样?”
“不知道孩子醒了没?”
听到此,罗可心急忙说孩子已经醒了,自己这就把孩子抱出来观瞧。
不过却被太上皇拒绝。
“孩子还小,免得受了风吹。”
“就不要折腾了。”
“还是我们自己去看好了。”
随即,太上皇和李世民,就在众人陪同下,走进屋去见孩子。
一见到那非常俊秀的小模样,可是将李世民和太上皇两个喜欢的不得了。
他们两个,一个是爷爷,一个是最亲近的太爷爷。
如今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孙儿,小玄孙,那种血脉之间紧紧联系的亲情,以及心中之喜悦,自然是不言而喻。
“这孩子长的,真是集合了他爹娘两个人的优点。”
“好看!”
“呵,还这么的爱笑和有趣。”
在逗着这个孩子之时,李世民和太上皇两人,也是无比的欣慰和感到开心。
尤其是太上皇,竟然连精神头都莫名好了许多。
也就在这时,李世民偶然间看见了婴儿床旁边不远处的两块光洁无比的羊脂玉牌。
“嗯?”
“李秋啊,这两块玉牌是做什么用的?”
提到此事,李秋不由得挠挠头。
“回禀陛下,按天数,这孩子也有一个多月大了。”
“可是至今为止,却依然是没有取名字。”
“之前罗可心和武珝两个,想等我回来亲自给孩子取名。”
“可是您也是知道的,我这才疏学浅,这段时间下来,绞尽脑汁,但仍是没想到合适的名字。”
“所以就等着芙蓉园解禁了,我好去求助房大人、长孙大人。”
“如今正巧,陛下和太上皇都在,要不就请陛下或是太上皇留下墨笔。”
“为这个孩子赐一个名字可好?”
一见到李秋如此上道,李世民的心中自然是颇为开心。
一直以来,李世民都是酷爱书法,尤其是以两王真迹临摹居多。
而像这种给自己的孙子取名字这件事,自然也是更为有趣的。
当然,表面上他还是得装装样子,不能表现的太过心急。
“哼,你小子现在知道自己肚子里墨水少了?”
“早就让你多练练字,多读读古书、经史,可你就是不听。”
“以为自己能写两篇诗词,会做些对联,就了不得了。”
“可那些,都不是正道。”
“现如今若是传了出去,你这逍遥公,半句诗仙,竟然连自己的儿子名都取不好。”
“岂不是贻笑大方?”
李秋那逍遥公的名号,是当年因一曲逍遥游,被平康坊的姑娘们取得。
而这半句诗仙的大名,是最近才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