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398节
“不用臣品评,就是这整个长安城,又有哪个敢说出不好来?”
“这个价钱,怕也是相当不菲。”
“所以臣心中,也是对北平王的慷慨,心存感激。”
听到此,李世民大笑。
“你这话可是说对了。”
“要说这天底下哪里的茶最好喝,就是朕这宫中也是比不过他芙蓉园。”
“李秋这个小子啊,他芙蓉园之中从不缺金银。”
“至于些许银钱,你也不用太过介意。”
“这个李秋啊,无论是年纪、才华还是武艺,尤其是对我大唐的忠心,绝对的无可挑剔。”
“但唯独就是出身贫寒,从小到大都缺少名师规范,管教。”
“礼仪、德行方面,未免有些年轻气盛。”
“现如今,这突厥已灭,战事基本上也告一段落了,也是时候该规范,约束一下他了。”
按照李世民的本意,是想着自己先贬低、打压一下李秋,然后再彰显杜正伦这个老师的功绩和重要性。
可是他这种说辞就给了杜正伦一种错误的传导。
可以说,在听了李世民品评李秋的不足,甚至是不满之时,杜正伦的心中简直是狂喜。
随即他情绪有些激动的,直接站起身来。
然后面色无比郑重的施礼说道:“既然陛下提及了此事,那臣心中有几句肺腑之言就不得不说了。”
“正如陛下所说,这北平王,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郡王、上柱国,神武大将军,位极人臣。”
“同时手下又有着二十一州封地,百姓近百万,雄兵数万。”
“更是深受陛下、皇后娘娘,以及长孙大人的厚待和恩宠。”
“他几乎是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可越是如此,臣觉得朝廷对于他,就越应该重视起来。”
“在以往突厥强敌虎视,战乱纷纷之际,他确实是能舍身报国,征战沙场。”
“但一旦这外力消失,他又身负这等战功和荣耀,就怕其心境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
“就说前几日臣跟随陛下去那芙蓉园中见到的那些。”
“堂堂一位手握数万雄兵的大将军,竟然在自己的园子中修筑超过长安城的城墙。”
“府中侍卫装备比皇宫禁军竟然还要精良。”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武将的操守和本分,陛下您不能再这样宠溺与他了。”
“像他这般年纪,若是情绪激动之下,有了什么变数,那届时幽州等二十一州,再加上这数万精锐的幽州军。”
“对我大唐造成的威胁丝毫不下于突厥!”
“想那日在长安城外,北平王手持青龙剑斩杀突厥可汗之时,天生异象,虎啸龙腾。”
“更是被无数人亲眼看到。”
“关于这个传闻,在民间也是越传越神,甚至是都到了离谱的境地。”
“陛下,对于这北平王,不可不防啊!”
听着杜正伦的话,李世民的眉头也是越来越紧,脸上的神情也是难看到了极致。
见到他这样,杜正伦还以为是自己的进谏奏了效,所以越说越是来劲。
可是,事情的实质,却是同他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而当他说到最后,就差直接说出李秋有不臣之心,要觊觎皇位之时,李世民终于是忍无可忍。
嘭的一声巨响,一拳狠狠的砸在了龙案之上。
“杜正伦!”
“你身为我大唐宰相,中书省首府,又怎可能说出如此之言语来?!”
“那北平王李秋,几次三番,为我大唐赴死而战。”
“救下了这长安城,这大唐多少次?!”
“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他有不臣之心,觊觎谋反?!”
“就连那些御史,都是要闻风评奏事。”
“可你倒好,连风评都没有,单单是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方术、玄学!”
“还虎啸龙腾,那虎,那龙,又在何处?!”
第458章 有失德行
当初,朕就在那城头,怎么就没看到什么虎啸龙腾?!”
“朕这辈子,什么都信,就是唯独不信鬼神,不信命!”
“而你,身为大唐宰相,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就如此诽谤我大唐最年轻,战功赫赫的上柱国,大将军,又是不是有失德行呢?!”
对于李世民的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以及雷霆之震怒,也是让杜正伦心中惊骇不已。
急忙的躬身告罪。
在又训责了几句,杜正伦告退出去之后,李世民的心中仍是怒气未平。
深深的靠在龙椅上,深呼吸了几口气。
其实,纵使是在历史上,李世民也是赫赫有名最信神佛,最迷信的那个人。
所以后世围绕着李世民衍生出来的神话传说,也是历史上最丰富的。
若是将杜正伦口中之人换成其他人,其他将领,说不准李世民还真得背后犯些嘀咕。
但偏偏这个人是北平王,李秋,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当父亲的骄傲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如了杜正伦的愿?!
还有那天的战场上的天生异象,虎啸龙腾,李世民也是瞧在眼里,震撼在心底的。
(李秋的50点积分特效没白花。)
不过,李秋越是英勇,越是天生异象,李世民的心中反而就越是认同李秋。
他李世民是皇帝,他儿子自然也是大英雄!
没看到吗,就连老天都如此认可。
眼下若不是已经有了太子李承乾,李世民绝对会直接将太子之位传给李秋,这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能有这样一个优秀到无以复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儿子,他这个当父亲的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几天后,李世民找了个借口,以有失宰相德仪为由,将杜正伦调去了弘文馆,做大学士,编修史料。
同时,命三朝老臣萧瑀,重新当上宰相,以体现朝廷之洪恩。
也是希望萧瑀能从这次萧皇后死去的悲痛中走出来,算是给他一份慰藉和补偿。
如此一来,朝堂上的势力划分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原本倾向于太子东宫的宰相职位变成了亲近吴王李恪的老臣萧瑀,曾几何时一度被认为没落了的吴王,竟然又见到了一丝曙光。
……
就在距离年节还剩下一个月之际,原本已经陷入宁静、祥和的大唐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夏州发来急报,说是有草原新任可汗乙失夷男派来的使臣,执失思力,亲自要求见陛下,向我大唐称臣,求和。
这个消息,对于一直备受突厥打压、欺凌的大唐来说,可是绝对的扬眉吐气的一个好消息,重磅消息。
随之也就在长安城中和朝堂之上掀开了锅。
当时,几乎没有犹豫的,李世民就直接下令,先让他们使团进长安来。
堂堂大唐,总得让他们觐见,把话说清楚不是。
随即,就在突厥使团从夏州赶往长安之际,朝堂之上围绕着这次突厥称臣、求和一事也争论了起来。
由于兹事体大,李世民也就特意宣朝廷文武群臣,一同觐见。
召开了一次大朝会,专门的商议此事。
李秋身为目前军方的主要将领,尤其是这一次征讨突厥的最大功臣,自然也是在列。
所以在前一天,他就和武珝两个来到了长安城内的北平王府居住。
今天凌晨未到,就早早的起床,迷迷糊糊的来排队上朝。
在等候宫门打开,上朝的长廊内,见到他如此睡眼惺忪,王珪、魏征、韦挺几人不由得拿他打趣。
“李秋啊,你就说你,一年才上几次朝,居然还能困成这样?”
李秋哈欠连天的叹息说道:“你们诸位都是天天早起,习惯了。”
“我这不是不习惯吗?!”
“其实啊,我就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这上朝要这么早,这天都大黑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