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361节
“这接下来啊,你就乖乖的在家养胎,听孙思邈和御医们的话。”
“什么事,你也都别去操心。”
就在这时,王玄策、高侃、薛仁贵三名弟子,敲门进来。
然后恭恭敬敬的给李秋和罗可心行大礼。
“徒儿拜见师父、师娘。”
“明日一早,我们就要启程返回幽州。”
“因担心打扰到师娘的休息,就提前来向师父、师娘拜别。”
听见他们的话,罗可心不由得皱眉。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要离开?”
李秋这时候跟她解释:“陛下不是又封赏了我们八个州的封地吗。如此一来,幽州那边的事务就更多了。”
“尤其是军务方面,我还有很多事情交代了他们三个去做。”
“如今这芙蓉园中我们一时是动不了的。”
“索性也就将他们三个提前派回去,忙碌军务、政务。”
“高侃,也是惦记着幽州那边很久,这一次也正好让他一起跟过去。”
“这次同他们一起回去的,还有几千名伤兵,以及上万匹这次大战缴获的马匹。”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若是停留时间过长了,说不准就被其他的大军给惦记走了。”
听着李秋的话,罗可心点了点头,同时又嘱咐了他们三个一番。
第二天一早,王玄策、高侃、薛仁贵师兄弟三人,带着两万多匹战马,以及几千名的老弱伤残的幽州兵士,浩浩荡荡的返回了幽州。
而剩下的拥有即战力的两万多名幽州玄甲军,依然在长安城的城外待命。
……
上午,承庆殿中,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杜正伦、王珪、侯君集、李靖、柴绍、李秋等人在这里齐聚。
现如今,长孙无忌已经接替了杜如晦的尚书右仆射的位置,成为了大唐新的宰相之一。
与他搭伙的,依然是兵部尚书侯君集。
眼下,已经到了夏季,从全国各地,各州府抽调来的兵士,也正源源不断的汇聚长安。
下一步,就是讨论接下里如何用兵的事宜。
现如今,在长安城周边有幽州玄甲军两万七千余人。
其他拥有即战力的兵士,也已经有将近万人。
至于那些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人,也已经近万,不过这些人良莠不齐。
守城、防务尚可,但绝对上不去战场。
所以今天的这次商讨,拥有着较大话语权的李秋也是被叫了过来。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都说一说你们的看法吧。”
“玄龄,你先来说一说目前我军和突厥那边的情况。”
听到李世民的吩咐,房玄龄点了点头。
“陛下,现如今,我军的主战力主要是李秋那边的两万余幽州玄甲军,以及禁军一万。”
“除此之外,从各州府抽调来的官兵,也有一万左右。”
“他们这些人上不去战场,但是日常防务和戍守长安城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突厥那边,这一次大战,突厥,以及附属突厥的草原各部族损伤惨重。”
“像突厥的突利可汗直接死于李秋的剑下,他的儿子阿史那贺逻鹘年岁尚轻。”
“资历也远远不够。”
“想必是绝对镇不住执失思力、契苾何力,以及其他草原部族的。”
“根据诸方探马得来的军情看,这一次逃回去的突厥大军四万人左右。”
“其中也充斥着不少老人,十几岁的孩子。”
“这里面,突厥大概占两万左右,剩下的主要都是薛延陀部、铁勒部的人。”
“如果按照正常估计,以我们幽州玄甲军的战力,李秋的这两万多人,加上另外一万兵士。”
“是足以横扫草原,给予突厥和草原最致命的一击。”
“若是此役告成,那我大唐可保至少百年内北方边境无忧!”
第413章 朕来教你如何治国
说到这里,房玄龄停顿了一下,随之又叹息说道:“不过我大唐,已经连续三年的大战,两年的大旱。”
“我大唐早已经是民不聊生。”
“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初步估计,百姓人口已不足240万户。”
“而且今年,夏州、庆州、绥州,直至长安城周边,饱受突厥兵乱。”
“洛阳、山东地域,又是雨水稀少,已经有了旱像。”
“实在不宜,再动兵戈。”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也是眉头紧皱。
然后又看向了杜正伦、王珪、岑文本等人。
“你们几人的看法又是怎样?”
听到李世民发问,杜正伦缓缓说道:“陛下,臣认为房玄龄说的极是。”
“近些年这仗已经打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应该让百姓们和这个大唐缓口气。”
岑文本,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陛下,自去年底以来,我大唐府库大半数,都用来了赈灾和修筑城池。”
“真的是已经没钱了。”
王珪,此刻也是皱眉,不过却没有言语。
这时候,李世民又看向了李靖、柴绍、侯君集、李秋等将领。
出乎了众人的意料,李靖的态度却是十分的坚决。
“陛下,臣认为,这一仗必须要打!”
“今年就是再苦,也就是苦一年。”
“可若是放虎归山,斩草不能除根,一旦等突厥再次壮大起来,那我大唐,可就是后患无穷啊!”
侯君集此刻皱眉,“臣认为,今年还是不宜动兵的好。”
“这从长安到草原腹地,这一仗打下去至少又是数月时间。”
“几万大军人吃马嚼,得耗费多少军饷、粮草?”
“而且突厥经此一役,已经是遭遇重创。”
“再想要卷土重来,至少也是七八年后的事情了。”
“到时候我大唐边境已经树立起崭新城池,自然也无须再惧突厥的入侵。”
听到侯君集的话,一旁的李秋蔑视的轻哼一声。
他的哼声,也是立即引来了侯君集的怒视:“北平王,你什么意思?”
李秋无所畏惧的回瞪回去,然后微微一笑,“没什么意思,虽然我没有李靖大帅看的那么长远。”
“但也不像有些人那么鼠目寸光。”
听着李秋的话,侯君集当场大怒,“你!”
这时候,李世民轻叹口气,“行了,你们两个不要吵。”
“李秋,对于这件事,你是什么看法?”
李秋随之躬身说道:“回禀陛下,臣虽然没有李靖大帅看得那么长远。”
“但是臣却知道,这突厥和草原上的所有人,都欠着我大唐百姓和将士们的血债!”
“既然眼下我们可以替那些惨死在突厥人手下的百姓、将士们报仇,就完全没有等待的道理!”
“也不是我大唐的风骨!”
“若是朝廷这边真的困难到如此地步的话,我幽州玄甲军愿意以一己之力,杀入草原内部,将突厥和草原人斩草除根。”
“就连粮草和军饷,都无须朝廷费心,我幽州等二十一州自己解决!”
听到李秋的话,一旁的侯君集不满的轻哼一声,“好一个北平王,好大的口气。”
李秋这时候也同样看了他一眼,“若是候尚书的飞虎军中用的话,我也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你。”